临床肺科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临床肺科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Clinical Pulmonary Medicine

  • 34-1230/R 国内刊号
  • 1009-6663 国际刊号
  • 2.1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临床肺科是安徽医科大学;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01医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6年创刊,目前已被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安徽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临床肺科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综述、病例报告、短篇论著、误诊分析、专家笔谈、教学园地、病案讨论

临床肺科 2017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临床肺科杂志论著
重庆地区耐多药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敏感性试验特征初步分析971-975

摘要:目的分析重庆地区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抗结核药物的特征,预期为临床药物的选择和耐多药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连续收集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和重庆市第十二人民医院结核内科2013年7月16日至2015年3月11日期间753例临床诊断为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体液标本,采用液体培养法分离培养分枝杆菌,对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进行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并与全国2007—2008年结核病耐药基线调查结果相比较。采用SPSS13.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共分离培养出538例分枝杆菌菌株,经鉴定确认结核分枝杆菌有503例,占95.8%(503/538),非结核分枝杆菌有35例。2.503例耐多药结核患者菌株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MDR有428例,XDR有75例。仅对INH和RFP耐药的菌株有34例,仅对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的菌株有61例,且两种耐药谱在初治与复治分类有显著差异(P值均〈0.05)。初治与复治耐多药结核患者在“31—40”和“41—50”年龄组人数分布有显著差异(P〈0.05)。EMB耐药率远低于全国2007—2008年结核病耐药基线调查结果。结论重庆地区大部分耐多药结核患者对多数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要加强防控,以免进一步发展为广泛耐药患者。对31—50岁左右的初治耐多药结核患者选择用药方案需慎重,以免初治失败。EMB耐药率较低,在重庆地区用于治疗培阳耐多药结核仍有很大的临床抗结核价值,但需予以关注,谨防产生耐药。

分子线性探针杂交方法用于耐多药结核病耐药性分析的应用研究976-979

摘要:目的评价分子线性探针杂交方法(IJPA)在快速检测耐多药结核病人耐药性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分子线性探针杂交方法检测415例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同时使用常规药敏方法对样本进行抗结核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线性探针杂交法检测415例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RFP和INH耐药性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1.43%、94.20%和75.68%、95.89%,两种检测方法的kappa值分别为0.830、0.731;线性探针杂交法检出MDR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44%、95.25%,两种检测方法的kappa值为0.692。线性探针杂交法检测的耐药株中RFP常见的突变型主要分布在wrⅣ、Ⅵ髑和MUT3(S531L)。结论线性探针杂交法在结核病耐药分析中能够快速、准确的鉴定出RFP和INH的耐药性以及常见耐药基因型,能够大幅缩短药敏试验时间,便于及时用药治疗,对控制耐药结核病的传播有重要意义。

国产试剂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利福平耐药基因临床价值的探讨980-983

摘要:目的比较进口试剂和国产试剂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异烟肼耐药基因差异,探讨国产试剂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152株经罗氏培养阳性的菌株,分别用德国Hain life science GmbH生产的Geno Type MTBDRplus、亚能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生产的基因探针试剂检测利福平、异烟肼耐药基因,并与传统的药敏结果作比较。结果152例菌株中有148株纳入比较,其中进口试剂、国产试剂和罗氏培养法对利福平、异烟肼耐药的检出率分别为47.30%(70/148),43.24%(64/148);50%(74/148),41.89(62/148);48.65%(72/148),47.30%(70/148),国产试剂与进口试剂、罗氏培养法相比,对利福平、异烟肼耐药检出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罗氏培养的药敏结果为金标准,国产试剂和进口试剂对利福平、异烟肼耐药的检出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国产试剂检测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与进口试剂相接近,且操作简便,价格便宜,适合基层医院对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快速检测。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对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983-987

摘要: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入院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确诊的172例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进行各组生存率之间的比较,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SCLC患者的生存状况。结果172例SCLC患者中位生存时间(MST)为19.18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4.5%、24.2%、11.1%,以NLR均值3.86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低NLR组和高NLR组,低NLR(≤3.86)96例,高NLR(〉3.86)76例,中位生存期(MST)分别18个月和14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PLR均值191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低PLR组和高PLR组,低PLR(≤191)组82例,高PLR组(〉191)组90例,MST分别为22个月和1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年龄〉60岁、广泛期、未规范治疗患者提示预后不良。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和PLR水平均为影响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上分析NLR和PLR水平,对初次确诊SCLC患者的预后评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TAP及联合肺癌三项肿瘤标记物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988-991

摘要:目的探讨单独检测血清TAP及联合肺癌三项肿瘤标记物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一2017年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229例经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为肺癌的患者为肺癌组,选取同期在我科住院的肺部良性疾病患者125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TAP、肺癌三项水平,比较TAP在两组人群中的变化,并通过比较TAP、肺癌三项及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计值、阴性预计值,来判断TAP单独及联合检测肺癌三项肿瘤标志物的价值。结果(1)肺癌组患者血清TAP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小细胞肺癌组患者血清TAP凝集颗粒面积与鳞癌组、腺癌组比较明显增大,(P〈0.05),但在鳞癌组与腺癌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TAP、肺癌三项单独检测对肺癌诊断灵敏度无明显差异(P〉0.05);(4)联合TAP、肺癌三项检测可提高肺癌诊断灵敏度(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TAP检测明显呈阳性,与肺癌三项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诊断的灵敏度。

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分析992-994

摘要:目的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42例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并与86例常规多操作孔胸腔镜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具有可比性,无围手术期死亡。单操作孔术中出血量少于多操作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操作孔和多操作孔组手术时间、术后第2天胸管引流量、术后带胸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及组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9%(5/42)和12.8%(11/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7)。单操作孔术后第1、3、5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较多操作孔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NSCLC在技术上安全可行,术中较常规多操作孔胸腔镜出血量少、术后疼痛减轻及术后并发症降低,是胸腔镜微创化可供选择的术式。

肺腺癌中CRP蛋白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995-998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肺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CRP蛋白的表达量,探讨CRP与肺腺癌患者术后复发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78例接受肺癌根治手术治疗的肺腺癌患者(Ib—HIa期),所有患者术前均未行新辅助化疗及放疗。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切除肿瘤组织中CRP的表达,据检测结果分为CRP表达阳性组及CRP表达阴性组。影像学评估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分析肿瘤组织CRP表达阳性与阴性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及复发率。结果58%(55/78)的患者肿瘤组织中CRP表达阳性。CRP表达阳性与阴性组在患病年龄、性别、血清CRP水平、瘤体大小、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上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患者外周血清CRP水平亦无统计学差异。肺腺癌CRP阳性组患者5年生存率较CRP阴性组明显下降(CRP+郴CRP-;41%vs65%),生存率的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肺腺癌CRP阳性组患者术后复发率较CRP阴性组显著升高(CRP+vsCRP-;54.5%vs 26.1%),两组复发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肺腺癌肿瘤中CRP的表达是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OR〉1)。CRP阳性复发组与CRP阴性复发组在术后患者初次复发部位上无差异。结论肺腺癌组织中CRP的表达与术后较高的复发率及较差的生存率相关。CRP可能成为评估肺腺癌患者术后预后的重要标志物。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EGFR与TTF-1表达及与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999-1003

摘要:目的探索NSCLC患者TTF-1与EGFR突变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共收集2011.1-2014.12我科NSCLC患者240例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TF-1表达,采用PCR扩增直接测序法检测EGFR突变,采用X。检验研究EGFR突变与TTF-1阳性表达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总生存期(os)与TTF-1及EGFR突变的关系,绘制出生存曲线,P〈0.05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果TTF-1阳性与患者性别,吸烟指数,病理分型,TNM分期,EGFR突变及Ps评分有明显相关性,TTF-1阳性、EGFR突变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生存曲线均无交叉,生存期有差别,尤其EGFR突变中21外显子阳性患者其生存期明显好(P〈0.001)。结论,TTF-1可作为NSCLC患者预测预后的-个独立指标,联合EGFR突变可以更好的预测预后,指导临床诊疗。

基层医院开展胸腔镜肺叶切除的经验总结1003-1005

摘要:目的总结在基层医院开展胸腔镜(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VATS)肺叶切除手术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分析同时期VATS肺叶切除18例患者以及传统开胸肺叶切除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天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住院时间,VATS组要明显少于传统开胸组(9.9±2.6dVS18.4±7.8d),统计学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总的并发症发生率,VATS组也要小于传统组(11.1%∞30%)。结论在基层医院开展早期胸腔镜肺叶手术过程中,VATS肺叶切除术具有传统开胸手术相似的临床效果,且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序贯放化疗对老年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1005-1008

摘要:目的研究序贯放化疗对于老年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序贯放化疗方案诊治,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化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远期临床疗效以及两组治疗前后骨髓抑制情况、外周血T淋巴细胞群数值变化。结果近期疗效: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3.87%、41.94%。实验组骨髓抑制发生情况较低,两组经过治疗后CD3T、CD4T、CD4/CD8+都有一定的上升,CD;T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实验组数值的上升或下降幅度都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序贯放化疗用于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可以显著提高近期和远期的临床疗效,同时具有较低的骨髓抑制情况发生率。

细胞蜡块结合免疫组化在小细胞癌诊断中应用价值1009-1011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细胞蜡块结合免疫化学染色在恶性小细胞癌中诊断价值。方法利用常规细胞涂片或薄层液基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y test ,TCT)方法筛查疑似小细胞癌病例21例(细针穿刺标本8例、胸腔积液13例),全部病例制作细胞蜡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诊断小细胞癌的阳性率在细胞蜡块-免疫组化方法明显高于常规细胞涂片或TCT方法(76.2%和28.6%),两种方法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9.545,P〈0.05)。余5例中1例为腺癌、2例为鳞癌、1例为间皮瘤、1例为多发性骨髓瘤。结论细胞蜡块结合免疫组化技术可提高小细胞癌阳性率,对鉴别诊断和组织学分型具有重要意义。

肺癌高龄患者应用胸腔镜肺亚叶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1012-1014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应用胸腔镜肺亚叶切除术治疗I期高龄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观察组给予胸腔镜肺亚叶切除术,分析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肺功能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但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3年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胸腔镜肺亚叶切除术治疗I期高龄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大剂量氨溴索在肿瘤术后继发肺炎患者中的应用1015-1017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术后患者行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术后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各类恶性肿瘤术后继发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剂量氨溴索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TNF-α、WBC水平、ANC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影像学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CRP、TNF.仅、WBC、ANC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在治疗后第3天、第5天、第7天,观察组患者下降水平更明显(P〈0.05);经过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在抗生素使用时间上更少、影像学消失时间更快、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大剂量氨溴索用于肿瘤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治疗,能提高抗菌药物浓度,提高疗效。

支气管镜分离检查患者鸟分枝杆菌复合群阳性与肺癌关系的临床研究1018-1022

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患者中影响鸟分枝杆菌复合群 ( mycobacterium avium complex, MAC)阳性(感染)的危险性因素以及MAC阳性(感染)与肺癌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行支气管镜下支气管灌洗液常规培养分枝杆菌患者265例,根据MAC培养阴阳性将肺癌患者划分为MAC阳性/非结核性分枝杆菌(non tuberlosis myeobactericum,NTM)阴性(A组,n=36)、MAC阴性/NTM阳性(B组,n=15)、MAC阴性/NTM阴性(C组,n=214),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肺癌患者中影响MAC阳性(感染)的危险性因素。结果265例肺癌患者中,36例检出MAC阳性,阳性率13.58%;检出78例NTM阳性,阳性率19.25%;MAC阴性/NTM阳性肺癌患者中检出9例萨斯分枝杆菌(M.kansasii)、6例脓肿分枝杆菌(M.abscessus);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肺癌患者中女性、年龄是影响MAC阳性(感染)的危险性因素(P=0.025,P=0.033),肺癌患者有吸烟史、原发灶部位、病理组织类型、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与MAC阳性(感染)无显著性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肺癌患者中性别为女性(OR=0.386,95%CI=0.182—0.863,P=0.018)、年龄较大(OR=1.031,95%CI=1.001—1.092,P=0.028)是MAC阳性(感染)的危险性因素。结论性别为女性、年龄较大肺癌患者中MAC阳性(感染)的危险性显著增加,肺癌患者的癌症特征(原发灶部位、病理组织类型、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与MAC阳性(感染)无关,提示临床医师更应密切关注肺癌患者性别、年龄及MAC菌种鉴定结果。

阿替普酶联合达比加群酯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的疗效1022-1025

摘要:目的探索阿替普酶联合达比加群酯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的可行性。方法将确诊的6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与治疗组33例,对照组予以口服达比加群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阿替普酶。观察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肺泡一动脉血氧分压差(Pa(A-a)O2),栓塞面积,血液指标D-二聚体(D-D)、肌钙蛋白(CtnI)及脑钠肽(BNP)的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4.4%,治疗组总有效率84.8%,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动脉血气指标、血液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替普酶联合达比加群酯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乳酸脱氢酶在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严重程度诊断中的价值1026-1029

摘要:目的探讨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变化及其对肺炎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我院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共120例。提取患者的性别、年龄、氧合指数、PSI评分及入院时的检验结果,包括血常规、血气分析、门冬氨酸转移酶(AST)、谷丙氨酸转移酶(AIJrr)、LDH等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普通肺炎组和重症肺炎组,比较两组患者之间各项指标的差异,使用回归分析、ROC曲线及logistic回归分析LDH与氧合指数及病情严重性之间的关系及LDH诊断重症肺炎的最佳截断值。结果相较于普通肺炎组,重症肺炎组有更高的AST、LDH水平(P〈0.05),血小板计数及氧合指数更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LDH及AST与患者病情严重性相关;ROC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89,95%CI(0.815,0.944),P=0.03,截点为651U/L,此截点处敏感度为79.5,特异性为89.2,Youden指数为0.69;LDH与氧合指数存在负相关(回归系数-0.041,P〈0.05)。结论LDH与CAP严重程度相关,可以作为评估患者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

微小单孔VATS治疗原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效果及优势分析1029-1032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微小单孔电视辅助胸腔镜治疗的效果及临床优势。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本院选择手术治疗的94例原发自发性气胸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4例患者采用微小单孔VATS手术治疗(单孔组)、50例患者采用传统VATS手术方法治疗(传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血清相关指标。结果单孔组引流管留置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后引流量及患者的住院时间均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显著的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单孔组和传统组的血清α1-AT、IL-1、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单孔组血清TNF-α、IL-1、α1—AT水平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小单孔VATS手术治疗原发自发性气胸手术效果可靠,同时具有术后恢复快、创伤程度小的优势。

重症RDS患儿用HFOV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1033-1036

摘要:目的探讨高频机械通气(HFOV)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6例重症RDS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FOV组和常频机械通气(CMV组)各33例,对比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及血气指标变化。结果治疗0h时,HFOV组和CMV组的FiO2、PaO2、PaCO2测定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h、4h、8h、12h时,HFOV组的Fi02、PaC02水平均低于CMV组(P〈0.05),PaO2水平高于CMV组(P〈0.05);治疗0h时,HFOV组和CMV组的MAP、pH、OI指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h、24h时,HFOV组的MAP、OI水平均低于CMV组(P〈0.05),pH水平高于CMV组(P〈0.05);HFOV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CMV组(P〈0.05)。结论HFOV治疗重症RDS患儿较CMV能够更加及时改善患儿的通气及血气水平,有利于患儿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