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肺科杂志社
分享到: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6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家论坛、论著、综述、呼吸病研究、结核病诊治 、肿瘤诊治 、病案讨论 、误诊分析等。
  •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安徽医科大学;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01医院
  • 国际刊号:1009-6663
  • 国内刊号:34-1230/R
  • 出版地方:安徽
  • 邮发代号:26-174
  • 创刊时间:1996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18
  • 综合影响因子:1.074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临床肺科 2012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临床肺科杂志专家论坛

肺泡微石症

摘要:肺泡微石症(PAM)为少见病,Mariotta等于2004年收集文献的报道为576例,多见于欧洲(42.7%)和亚洲(40.6%),我国亦为多发区。PAM发病率低,不少医生未见过,为开阔诊治疾病思路,笔者写此文。PAM常为兄弟姐妹共患,但患者父母和子女却较少发病。
195-195
临床肺科杂志论著

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时机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综合救治中使用大剂量甲泼尼龙的时机评估。方法收集对比2008至2011年入院且据其肺顺应性等评估后诊断为晚期ARDS的患者在使用及未使用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后的临床数据。结果28例患者(实验组12例,对照组16例)诊断为晚期ARDS,其各参数基线水平一致。经治疗后,实验组各指标恢复速度比对照组快,但两组死亡率无差别。实验组感染致死率较对照组高。实验组痊愈与死亡者在年龄等方面有差异。结论肺顺应性等可用于评估晚期ARDS病人开始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的时机。病人的年龄、基础病情等可作为疗效预测因子。
196-198

298例2型糖尿病对肺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的肺功能,研究肺是否为糖尿病损害的靶器官。方法回顾性298名糖尿病患者肺功能(包括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以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作为肺弥散功能的指标。对照组为年龄性别匹配的300名健康志愿者。分析糖尿病病程及合并高血压对肺功能的影响。结果糖尿病组患者中所有肺通气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DLCO平均值为91.4±16.7%,明显低于对照组(104.1±7.9%)(P〈0.001)。结论糖尿病患者肺弥散功能受损,提示肺脏是糖尿病慢性病变的靶器官之一。
198-200

激素不同吸入方法对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症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激素不同吸入方法对CARAS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90例CARAS患者被随机分为鼻吸组、口吸组及联合组,分别于治疗前后统计患者鼻炎症状积分,ACT、QOL评分及肺功能指标。结果鼻吸组和联合组治疗后鼻炎症状评分明显减少(P〈0.05),口吸组也有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吸组、联合组比鼻吸组治疗后ACT、QOL评分及肺功能指标明显提高,且联合组在ACT、QOL评分优于口吸组(P〈0.05)。结论口鼻联合吸入激素是控制CARAS患者鼻炎症状、提高哮喘控制水平、改善生存质量的最好方法。
201-203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剂吸入治疗70岁以上中、重度AECOPD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剂(舒利迭)吸入用于治疗70岁以上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方法将108例70岁以上中、重度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剂吸入组、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组,对两组治疗前后的FEV1、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使用舒利迭组患者在治疗早期肺功能即有明显改善,随着使用时间延长,肺功能改善得到逐渐提高。使用硫酸沙丁胺醇组,治疗初期,临床症状迅速改善,随着治疗时间延长,疗效有所下降,肺功能无明显改善。结论舒利迭治疗70岁以上中、重度AECOPD,临床改善明显,能持续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203-204

ICU老年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抢先治疗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ICU老年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抢先治疗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2008年1月~2011年6月,本院ICU中达到临床诊断PFI标准的老年患者120例,分为A、B两组:A组59例,B组61例,A组给予伏立康唑,B组确诊后开始抗真菌治疗。记录B组病原菌检出时间。对两组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计算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危险因素包括应用广谱抗生素、侵入性操作、机械通气时间/〉7d、ICU住院时间≥14d、免疫功能低下、激素应用时间≥3d、伴发糖尿病等;A组的MODS发生率、APACHEⅡ分值均明显低于B组(P〈0.05)、住院时间少于B组(P〈0.01)。结论抢先治疗ICU老年患者PFI可有效的改善预后,减少住院时间。
205-207

29例非免疫缺陷肺隐球菌病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非免疫缺陷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我院确诊的非免疫缺陷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肺隐球菌病患者多为中年男性,咳嗽(48.3%)、咳痰(27.6%)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胸部影像学以孤立的单发结节影最多见,治愈18例(62.1%),好转6例(20.7%),恶化2例(6.9%),死亡1例(3.4%)。结论非免疫缺陷肺隐球菌病多发于中年男性,临床与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需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
208-210

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疾病18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复习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患者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2011年4月期间住院确诊为CTD—LD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呼吸系统症状以咳嗽、呼吸困难为主。治疗采用以糖皮质激素为中心,免疫抑制剂、细胞毒性药物为辅助的综合治疗方法。结论对易合并肺病变的CTD患者尽早进行针对ILD的常规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
210-211

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耐药性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PAE)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耐药性分析。方法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1年4月101例肺部感染患者261株PAE株药物敏感性。结果101例患者中有98例患者存在肺部或其它基础疾病,在261株菌株中除头孢三嗪外均有较高的药物敏感性及较低药物耐药性;其中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药物敏感率最高,对环丙沙星药物耐药率最低;在有无肺部基础疾病药物敏感性分析中仅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氨曲南、头孢三嗪、头孢他定药物有统计学意义在。结论在PAE肺部感染中,肺部及其它各种基础疾病为其高危感染因素,但肺部疾病和基础疾病并不能成为药物敏感性变化因素的参考。
212-214

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比较中心静脉导管与粗硅胶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我科收治的6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行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接TFR型胸腔引流储液瓶3-1300加DY—1A型低压电动负压吸引器吸引;对照组32例行粗硅胶管接水封瓶闭式引流,观察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中心静脉导管组与粗硅胶管组疗效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粗硅胶管行闭式胸腔引流并发症多。结论中心静脉导管闭式胸腔引流家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是一种痛苦小,并发症少,操作简便,病人易接受的方法。
214-2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细胞因子与动脉血气间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COPD患者血清IL-8、CK—MB的含量与动脉血气变化的相互关系。方法A组(COPD伴有呼衰)62例患者及B组(COPD不伴有呼衰)63例患者,测定其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8、CK—MB和PaO2、PaCO2的含量。结果治疗前A组血清IL-8、CK-MB含量明显高于B组(P〈0.01),治疗后A组血清IL-8、CK—MB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前A组PaO2明显低于B组,且PaCO2明显高于B组(均P〈0.01);治疗后A组PaO2明显高于治疗前,且PaCO2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1);治疗前后B组及治疗后A、B两组PaO2、PaCO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OPD患者合并缺缺O2、CO2潴留时,细胞炎性因子可显著升高,可伴心肌损害,心肌收缩力减弱而导致心衰。
216-218

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通气的疗效。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相同的常规治疗下,治疗组22例加用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对照组20例加用呼吸兴奋剂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气分析结果的pH值、PaCO2及PaO2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pH值,PO2,PCO2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BiPAP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显著降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改善缺氧,疗效确切。
218-219

合肥地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特点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我院呼吸内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的330例成人CAP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老年CAP患者和非老年CAP患者的病原学检查、临床特征、基础疾病及疗效等情况。结果老年CAP患者病原菌多为革兰阴性杆菌,呼吸系统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基础疾病多,容易出现并发症;出院治愈率、致死率分别低于和高于非老年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人由于免疫力低,器官功能减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临床症状不典型使其发病率高、漏诊率高、死亡率高,因此掌握老年CA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早诊断、合理用药,对于改善老年CAP的预后极其重要。
220-221

氨溴索在大鼠胃内容物吸入性肺损伤中的抗炎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氨溴索在大鼠胃内容物吸入后肺组织损伤中的抗炎作用。方法30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损伤组、氨溴索组。肺组织湿重/干重比、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测定;ELISA法测定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1β、IL-10含量;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结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损伤组肺组织湿重/干重比增加(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降低(P〈0.05),血浆及肺泡灌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增高(P〈0.05);肺组织出现明显病理组织学损伤。与损伤组比较,氨溴索组肺组织湿重/干重比降低(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增高(P〈0.05),血浆及肺泡灌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降低(P〈0.05)。肺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结论氨溴索可通过抗氧化应激及抑制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在大鼠胃内容物吸人性肺损伤中发挥抗炎保护作用。
222-223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肺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肺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临床怀疑肺动脉病变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扫描后的图像进行后处理,三维重建技术包括容积重建(VR)、多平面投影(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结果60例患者中28例有肺动脉病变,其中4例确诊为大动脉炎累及肺动脉,主要表现为肺动脉管腔内附壁的和不规则的充盈缺损,管壁增厚、不光滑;24例确诊为肺动脉栓塞,主要表现为肺动脉管腔内附壁的和偏心性的充盈缺损。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无创性诊断肺动脉疾病中具有重要价值。
224-226

153例无创机械通气患者中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

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其处理的方法。方法分析和总结153例无创机械通气患者中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的方法,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处理方法的有效性。结果常见并发症有胃肠胀气(发生率27.45%)、面部压伤(发生率11.76%),刺激性结膜炎(发生率4.57%)、食物误吸(发生率1.96%)。经过调整呼吸机参数及相应处理后,所有并发症均得到纠正和改善。结论无创机械通气可能发生一些并发症,但经过有效的处理均可以得到纠正和改善。
226-227

支气管哮喘和COPD患者血清IL-10水平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IL-10在哮喘和COPD炎症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对照组5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组各50例、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及COPD稳定期组各50例。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10水平,统计学分析。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期IL-10水平低于缓解期,P〈0.05,且两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AECOPDIL-10水平低于稳定期,P〈0.05,且两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哮喘急性发作期IL-10水平低于AECOPD,P〈0.05。哮喘缓解期IL-10水平低于COPD稳定期,P〈0.05。结论IL—10是参与哮喘和COPD发病的重要因子;血清IL-10水平的变化作为哮喘和COPD疾病分期的判断指标;对哮喘和COPD的鉴别有临床意义。
228-229

2003—2010年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性的变迁。方法对2003~2007年与2008~2010年两个时段病原菌多重耐药进行比较。结果多重耐药细菌的分离率逐年增加,后三年与前五年比较,耐亚胺培南的非发酵菌,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均呈上升趋势(P〈0.01)。8年间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率均高达90~100%,但后三年与前五年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病原菌的耐药形势日趋严重,坚持耐药性监测,对指导合理有效应用抗菌药物,积极控制细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23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