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肺科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临床肺科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Clinical Pulmonary Medicine

  • 34-1230/R 国内刊号
  • 1009-6663 国际刊号
  • 2.1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临床肺科是安徽医科大学;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01医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6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安徽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临床肺科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综述、病例报告、短篇论著、误诊分析、专家笔谈、教学园地、病案讨论

临床肺科 2009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临床肺科杂志专家论坛
重视支气管结核的诊断治疗853-853

摘要:支气管结核,顾名思义,为发生在气管或支气管部位的结核病。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主要依靠气管镜检查来确诊。从气管镜直接观察到的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受到侵犯,故一般称为支气管内膜结核。但近年发现病变往往不仅仅限于支气管的黏膜层,如治疗不及时,病变可进一步向下发展到黏膜下、肌层、软骨、甚至到黏膜外,使用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名称,似欠准确,故改称为支气管结核。

临床肺科杂志论著
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1例及文献复习854-856

摘要:目的探讨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LIP)的临床、CT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结合收治的1例LI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近10年国内外已发表有较完整临床资料的42名患者的临床、CT特点、治疗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LIP患者以女性多见,常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免疫缺陷,特发性少见;主要症状为咳嗽、活动时气短;肺功能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或弥散功能障碍。肺CT表现为双肺弥漫毛玻璃样斑点影及胸膜下小结节,双下肺多发;病理特点是弥漫的多克隆的淋巴细胞浸润气道周围并扩展到肺间质。结论LIP的临床、CT表现均有一定特点,确诊有赖于病理,激素及针对基础疾病的治疗可能有较好的效果。LIP患者的长期预后资料很少,已有的资料提示预后差异很大。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AECOPD并Ⅱ型呼衰的疗效观察857-859

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1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38例),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NIPPV治疗。比较两组血气、呼吸频率、心率、插管率、死亡率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治疗24h后血气和呼吸频率、心率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的改善时间在72h,治疗组插管率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PPV可改善老年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气,减少插管率和住院时间,是治疗老年AECOPD的有效手段。

恙虫病并肺部合并症40例临床分析859-860

摘要:目的研究40例恙虫病肺部合并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40例恙虫病并肺部合并症的患者症状和体征、X线胸片、胸部CT。结果临床表现高热有36例(90%),有焦痂或溃疡40例(100%),淋巴结肿大24例(60%),皮疹18例(45%),咳嗽咳痰38例(95%),肺部啰音34例(85%),X线胸片:肺部炎性渗出性病变40例(100%),CT肺实质病变40例(100%),肺间质炎性改变16例(40%),胸膜病变10例(25%),胸腔积液8例(20)。结论恙虫病肺部合并症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学表现易误诊,应重视病史及寻找焦痂的体检。

无创正压通气在重症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价值861-862

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重症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价值。方法观察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前、治疗后血气指标及生理指标的变化,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后2h、24h、48h的血气指标(PH,PaO2,PaCO2)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2天后生理指标改善明显。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临床疗效好,副作用少,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经纤支镜镜下吸痰并药物灌洗治疗肺心病80例分析862-863

摘要:目的观察肺心病患者经纤支镜镜下吸痰并药物灌洗治疗后病情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住院肺心病患者,经纤支镜镜下吸痰并采用配有抗生素、止咳化痰药物的生理盐水进行灌洗治疗情况。结果通过镜下吸痰并药物灌洗治疗,患者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肺部感染能较快有效控制,通气功能明显改善。结论经纤支镜镜下吸痰并药物灌洗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肺心病患者病情,是~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老年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可行性研究864-865

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老年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可行性。方法80例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年龄65~80岁,ASAⅠ~Ⅲ级,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即表面麻醉组(对照组)和丙泊酚静脉麻醉组(实验组),每组40例。观察记录患者术中生命体征(SBP、HR、RR、SpO2最低值)的变化、不良反应(包括呛咳、呼吸抑制等)及苏醒后主观满意度。结果与表面麻醉组比较,静脉麻醉组SBP、HR、RR、SpO2的波动值变化较小,剧烈呛咳的病例明显减少,患者术后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尽管静脉麻醉组短暂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表面麻醉组(P〈0.05),但由于采取面罩加压给氧等处理,患者SpO2始终维持在96%以上。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老年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安全性及舒适性得到明显提高。

胸腺肽α1对哮喘患者Th1/Th2调控的临床研究866-869

摘要:目的探讨胸腺肽α1对哮喘患者Th1/Th2调控的影响。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50例轻、中度哮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基础治疗组(A组)25例,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加B2激动剂治疗;实验组(B组)25例,在A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基泰)1.6mg皮下注射,一周2次,疗程12周。治疗前后分别测量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3(IL-13)指标含量,并观察肺功能FEV,值及免疫球蛋白E(IgE)变化。另设健康对照组(C组)20例。结果A、B两组患者肺功能FEV1值治疗后较基线值分别提高0.27L和0.33L,白天哮喘症状评分分别减少0.78和0.74分,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分别减少1.02和1.13分,沙丁胺醇使用量分别减少1.84和1.72喷/日,两组之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A、B两组治疗前IL-4、IL-13、IgE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治疗后检测上述指标有明显下降(P〈0.01),而IFN-γ、IL-12、IFN-γ/IL-4及IL-12/IL-13比值则与之相反。A、B两组之间对比,实验组治疗后IL-12水平及IL-12/IL-13比值高于基础治疗组(P均〈0.05)。两组的不良反应轻微,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胸腺肽α1可以提高哮喘患者IL-12水平和IL-12/IL-13比值,在调节哮喘患者的Th1/Th2平衡方面有一定增强作用,在哮喘缓解期维持治疗和调节免疫上有应用价值。

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睡眠监测及临床特点分析869-870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患者的多导睡眠监测特点。方法比较中青年组72例、老年组42例的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老年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微觉醒指数(arousal index,ArI)与中青年组相比均较低,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与中青年相比却较高,睡眠结构两组类似,差异无显著性,P〉0.05;老年OSAS中打鼾、夜间憋醒、觉醒时头痛、白天困倦等症状与中青年患者比较较轻,但各系统并发症较多,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老年组OSAS患者呼吸紊乱及缺氧程度较轻,临床症状较轻但睡眠结构紊乱的程度与中青年组基本接近。

可弯曲式内科胸腔镜在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应用871-872

摘要:目的探讨可弯盐式内科胸腔镜检查术对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2例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患者在局麻下用可弯曲内科胸腔镜检查术,取病变胸膜作病理检查。结果92例中取得病理确诊87例,确诊率94.5%(87/92)。确诊病例中恶性肿瘤46.7%(43/92),肺癌转移42.4%(39/92)其中腺癌28例,胸膜间皮瘤1.1%(1/92)其他转移癌3.3%(3/92);良性疾病47.8%(44/92),结核性胸膜炎40.2%(37/92),炎症6.5%(6/92),肝硬化1.1%(1/92)。胸膜无明确病理结果5.4%(5/92)。转移癌、结核性胸膜炎,胸腔镜下形态各异。所有受检病例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可弯曲式内科胸腔镜检查术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鉴别诊断是一种安全、简单、确诊率高的重要诊断方法。

BiPAP通气联合舒利迭对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873-874

摘要:目的探讨舒利迭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COPD稳定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单纯使用BiPAP通气,B组既使用BiPAP通气,又使用舒利迭。治疗前及治疗后三月由患者独立完成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问卷)调查表,比较联合治疗与单一治疗前后SGRQ各分值及总分的差值。结果BiPAP通气联合舒利迭治疗比单一采用BiPAP通气治疗对SGRQ各分值及总分的差值均有明显差异。结论对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BiPAP通气联合舒利迭治疗,其效果比单一采用BiPAP治疗更能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口服和吸入激素联合治疗胸内结节病的肺功能对比观察875-877

摘要:目的探讨吸入丙酸倍氯米松对胸内结节病患者肺功能改变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接受激素治疗的结节病患者42例,比较A组(单纯口服泼尼松治疗)和B组(口服泼尼松联合吸入丙酸倍氯米松治疗)治疗前后的肺功能。结果口服泼尼松联合吸入丙酸倍氯米松与单纯口服泼尼松相比,后者FEFmax%增长更明显,有统计学意义;而DLCO%两组治疗前后均有改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口服泼尼松联合吸入丙酸倍氯米松可能更有利于气道功能改善,且有助于减少口服激素剂量,减轻药物副作用。

先天性纵隔气管支气管囊肿51例外科治疗877-879

摘要:目的了解纵隔气管支气管囊肿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分析51例外科治疗的先天性纵隔气管支气管囊肿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51例中41例术前有临床症状,10例为体检发现;43例术前诊断为神经源性肿瘤、胸腺瘤、肺癌和纵隔肿瘤,8例术前影像学诊断支气管囊肿;术后恢复均顺利,45例术后症状消失,5例术后胸痛及咳嗽,1例术后3年复发,再次手术切除治愈。余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手术完整切除可明确诊断,解除症状,防止并发症和改善预后,是首选治疗手段。

慢性阻塞性肺病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关系研究880-882

摘要:目的调查住院和门诊COPD患者中OSAS的患病率及OSAS患者中COPD的患病率,探讨COPD与OSAS之间的关系,分析重叠综合征患者睡眠呼吸紊乱的特点。方法对200例稳定期的COPD患者经问卷、爱波沃斯(ESS)评分及家庭血氧饱和度监测,对氧减饱和指数大于5或爱波沃斯(ESS)评分大于或等于10的患者进行多导生理记录仪睡眠呼吸监测(PSG)。结果门诊COPD患者中OSAS的患病率为2.5%,住院COPD患者中OSAS患病率为6.7%,OSAS患者中COPD的患病率为11.2%。重叠综合征患者与单纯OSAS患者在夜间平均氧饱和度、呼吸暂停指数、低通气指数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COPD与OSAS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重叠综合征患者夜间呼吸紊乱模式以肺泡通气不足和肺泡低通气为主而非呼吸暂停,重叠综合征患者睡眠中低氧程度比单纯OSAS患者更严重。

氨茶碱对COPD不同年龄患者生活质量及肺功能的影响882-884

摘要:目的探讨口服氨茶碱对50岁以上不同年龄COPD缓解期患者的症状、肺功能、血CRP、电解质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40例稳定期中度COPD患者分为(50~65)岁和(66~85)岁组(A,B组),两组患者给予氨茶碱100mg口服,3次/日共4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呼吸困难、生活质量评分、测定肺功能和血CRP、Na^+、K^+的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治疗4周后B组呼吸困难评分、SGRQ症状明显改善;A组PEFR增加显著,两组FEV1%、FEV1/FVC改变不明显。两组治疗后CR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血清钠、钾水平虽轻度减低,但差异不显著。研究期间无显著不良反应。结论治疗量氨茶碱口服可减轻部分COPD缓解期年长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65岁以下患者肺功能部分指标,用于50岁以上患者安全、方便。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肾上腺髓质素水平的变化及家庭氧疗的影响887-889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和尾加压素Ⅱ(U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并观察家庭氧疗对ADM、UⅡ水平的影响。方法测定84例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血浆ADM、UⅡ、内皮素-1(ET-1)水平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平均肺动脉压(mPAP),并与40例当地健康人对照。出院后42例患者接受家庭氧疗(治疗组),34例未氧疗(对照组),随访6周后复测上述指标。结果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血浆ADM、UⅡ均显著高于健康正常组(P均〈0.01),急性发作期均高于缓解期(P均〈0.01)。急性期和缓解期血浆ADM、UⅡ均与PaO2呈显著负相关,与ET-1及mPAP呈显著正相关。6周后,治疗组ADM、UⅡ、mPA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浆ADM、UⅡ可能参与了肺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氧疗可能通过对ADM、ET-1、UⅡ水平起调节作用进而改善症状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重型颅脑损伤中枢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时机的分析889-890

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时机对重型颅脑损伤并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恢复和预后的影响。方法48例重型颅脑损伤接受呼吸机通气治疗患者,比较在出现潜在的呼吸衰竭前和后,使用机械通气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呼吸办学指标的变化及治疗后一个月的生存率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和呼吸力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早期机械通气治疗组的机械通气时间(4.5±2.5)天,短于晚期治疗组(8.6±4.7)天,脱机率为70.8%,一个月后生存率为75%,GOS评分优于晚期治疗组。结论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可尽早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低氧血症、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891-892

摘要:目的探讨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胰岛素抵抗(IR)之间的关系。方法56例OSAS患者,按低氧血症的程度分为两组,监测多导睡眠图各项指标与空腹血糖、胰岛素和餐后2h血糖、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并作统计学分析。另外选择15例不符合OSAS诊断者为对照组。结果OSAS患者较对照组血浆胰岛素、血糖升高,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长睡眠呼吸暂停时间(SAT)和总睡眠呼吸暂停时间呈正相关。随着缺氧程度的加重,ISI逐渐降低,胰岛素抵抗增加。在OSAS组血糖、胰岛素和ISI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总睡眠呼吸暂停时间的贡献度最大。结论OSAS与IR之间存在相关性,OSAS低氧可产生胰岛素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