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肺科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临床肺科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Clinical Pulmonary Medicine

  • 34-1230/R 国内刊号
  • 1009-6663 国际刊号
  • 2.1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临床肺科是安徽医科大学;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01医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6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安徽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临床肺科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综述、病例报告、短篇论著、误诊分析、专家笔谈、教学园地、病案讨论

临床肺科 2009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临床肺科杂志专家论坛
哮喘治疗新药研究进展711-712

摘要:随着人们对哮喘的深入研究,哮喘的治疗已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即使我们采用目前有效的控制哮喘的药物,如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等,仍然有一些哮喘患者达不到哮喘的临床控制。因此开发新的哮喘治疗药物是今后哮喘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介绍近年来国外研发的一些哮喘治疗新药。

临床肺科杂志论著
经电子支气管镜氩气刀治疗气道狭窄的探讨713-714

摘要:目的探讨经电子支气管镜氩等离子体凝固疗法(氩气刀)治疗气道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德国ER-BE公司生产的APC300型内镜专用氩气刀,经电子支气管镜对66例气道狭窄患者进行氩气刀治疗。其中恶性肿瘤41例(肺癌32例,甲状腺癌侵及气管1例,食道癌侵及气管6例,肺转移癌2例);支气管内膜结核9例;气道良性肿瘤2例(气管多形性腺瘤及气管平滑肌瘤各1例);炎性肉芽组织增生14例。以病变处狭窄获得再通、临床症状改善进行疗效评价。结果66例进行了182次氩气刀治疗(28例1次,30例2-4次,8例5次以上)。显效及部分有效51例(77.27%),轻度有效14例(21.21%),无效1例。结论氩气刀治疗气道狭窄疗效佳,并发症少,安全性好,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经电子支气管镜活检和/或刷检诊断肺癌的临床研究715-716

摘要: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单纯活检同活检加刷检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患者在常规局麻下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钳取组织标本或(和)作毛刷涂片行细胞学检查。结果钳检阳性率高于刷检阳性率,但单纯活检阳性率与活检+刷检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电子支气管镜活检+刷检与单纯活检相比,不能提高肺癌诊断的阳性率,且相关并发症、医疗费用明显上升。

原发性肺透明细胞癌的外科治疗716-718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肺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特征、疗效和预后。方法回顾同济医院1990年至2008年收治的11例原发性肺透明细胞癌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11例患者中9例为男性,年龄39-73岁,平均58岁。其中吸烟者9例,全部为男性,平均吸烟指数大于500支·年。从开始就医到确诊的时间平均4.5个月。临床症状以咳嗽、痰中带血、胸痛等症状为主。胸部x线片表现为密度均匀团块状阴影,边缘欠规则,平均直径大于7cm,最大者达13cm;术前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者11例,其中3例发现支气管腔内新生物,全部行刷片检查病理报告阳性,其中误诊鳞癌2例,1例考虑为透明细胞癌。11例患者经胸部CT扫描,显示瘤体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密度高而均匀,瘤体未见有空洞,具浅分叶或短毛刺、胸膜凹陷征等恶性肿瘤特征性表现。术后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结论病理检查是确诊的主要依据。治疗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18F-FDG 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的价值719-720

摘要:目的探讨PET-CT显像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分期的价值。方法4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全身PET-CT显像,且于检查前一周内行胸部16层螺旋CT扫描。按照国际通用的AJCC(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肺癌TNM分期标准对病变分别行CT、PET-CT分期,并将组织病理结果作为参照标准。结果①对照病理结果,PET-CT对NSCLC的T分期比CT准确性更高(P〈0.05)。43例肺癌T分期中,PET-CT正确分期41例,cT正确分期34例。②43例术前诊断分期的患者中,与病理符合的肺癌N分期,PET-CT 40例,CT 33例。PET-CT对肺癌的N分期与CT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CT发现了8例患者的13处转移,PET-CT发现了14例患者的32处转移,改变了6例患者治疗计划。结论PET-CT显像用于NSCLC的分期是一可靠的非创伤性方法,对指导肺癌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心房或大血管部分切除在局部晚期肺癌手术中的应用721-722

摘要:目的探讨肺叶或全肺切除合并左心房或大血管部分切除治疗局部晚期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在2005年2月-2008年9月间,采用部分心房或大血管切除治疗26例局部晚期肺癌(T4N0-N2M0)病例。左全肺及左心房部分切除12例,左全肺及肺动脉干部分切除2例,右全肺及左心房部分切除9例,(其中2例在体外循环辅助下进行),右肺中下叶及部分左心房切除1例,右上肺叶及上腔静脉部分切除人工血管置换2例。结果本组26例患者,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仅有3例发生心律失常,占11.54%(3/26)。1年生存率为77.8%(14/18),2年生存率为55.6%(5/9)。术后病理分型:鳞癌23例,腺癌1例,大细胞癌2例,T4N0M0者3例,T4N1M0者7例,T4N2M0者16例。结论侵及心房或大血管的局部晚期肺癌(Ⅲb期)采用扩大切除术能提高根治性手术切除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局部晚期肺癌生存率,在临床上有应用价值。

姜黄素对人肺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表达的影响723-724

摘要:目的研究姜黄素对人肺癌细胞诱导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用10、20μM两种浓度姜黄素分别作用于SPC-A1细胞12h和24h,用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原位杂交检测姜黄素作用24h后SPC-A1细胞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表达。结果20μM姜黄素作用24h组凋亡率达43.7%,明显高于其他组;20μM姜黄素作用24h组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 mRNA表达明显降低。结论姜黄素可诱导人肺癌细胞SPC-A1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 mRNA表达降低有关。

肺癌患者凝血常规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725-726

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60例肺癌患者及20例健康人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浆PT、APTT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肺癌组中除PT值在性别上有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指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肿瘤大小、TNM分期、有无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无明显关系。血浆纤维蛋白原与生存期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r=-0.32,P〈0.01)。结论肺癌患者存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患者的生存期呈负相关,抗凝治疗对改善肺癌的预后可能有益。

193例肺癌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和病理检查对照分析727-729

摘要:目的探讨193例肺癌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指导肺癌早期诊断。方法回顾研究193例肺癌病人胸部CT、纤支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本组193例肺癌有28例直径2cm以下早期肺癌,其胸部CT常见恶性征象出现率:分叶征57.1%、毛刺征39.3%、空泡征25%、胸膜牵拉征28.6%;2、193例肺癌纤支镜下形态特征共分四型:腔内增生型40.9%、管壁浸润型21.2%、管外压迫型33.6%、未见异常型13.5%。管内增生型以鳞癌为主占50.7%;管外压迫型以腺癌为主占58.5%;3、管内增生型肺癌的钳检检出率高达97.2%,与刷检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胸部CT、纤支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结合分析,可提高早期肺癌诊断阳性率。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FDP、AT-Ⅲ检测的临床意义729-731

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FDP、AT-Ⅲ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20例健康人的血浆FDP、AT-Ⅲ指标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肺癌组中血浆FD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AT-Ⅲ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肺癌组FDP、AT-Ⅲ指标与肺癌的病理类型、TNM分期之间无明显关系。结论肺癌患者存在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异常,可导致血液的高凝状态,有利于血栓的形成。

结核性与恶性胸水患者血清及胸水IL-6,IL-8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731-732

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水平在结核性和恶性胸水患者血清及胸水中含量变化及对胸水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6例结核性胸水,36例恶性胸水患者血清和胸水中IL-6、IL-8水平及30例健康者血清IL-6、IL-8水平。结果结核组与恶性胸水组的IL-6分别为533.18±425.20pg/ml,122.50±92.41pg/ml,两组数据具显著性差异(P〈0.002);结核组和恶性组中胸水与对应血清中的IL-6的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而结核组和肺癌组血清IL-6的含量则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核组与恶性胸腔积液组的IL-8分别为434.24±68.52ng/ml,364.38±46.21ng/ml,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核组和恶性组中胸水与对应血清中的IL-8的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结核组和肺癌组血清IL-8的含量则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核性与恶性胸水患者胸水中IL-6、IL-8水平较正常人有明显升高,对在鉴别结核性与恶性胸水患者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内科保守疗法治疗结核性脓胸45例疗效分析733-733

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性脓胸的内科治疗。方法统计我院2002-2005年45例结核性脓胸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内科保守治疗的治愈率。结果基本治愈22例占48.9%,(其中完全治愈2例,膈角残留微量积液20例,)病情好转20例占44.4%(表现为胸水明显减少,细胞数降低,)无变化2例占4.4%,复发后手术1例占2.2%。结论对结核性脓胸的治疗首先应采取内科治疗,对其中部分未治愈者再行手术治疗,这样能减少因手术而造成的不必要的伤害。

肺栓塞大鼠肺动脉和右心室HIF-1α的表达734-736

摘要:目的观察肺栓塞大鼠肺细小动脉和右心室HIF-1α的表达,并探讨其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大鼠,体外制备栓子,经颈静脉注入栓子,两周后同法进行二次栓塞。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PAP);心肺组织:(1)测定肺动脉相对中膜厚度(PAMT)和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TA)及右心室肥大指数(RVHI);(2)分别用原位杂交方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动脉和右心室HIF-1α mRAN和HI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1)mPAP从4周组开始持续明显升高(P均〈0.01);PAMT和WA/TA在栓塞8周组开始升高(P均〈0.05);RVHI在12周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肺动脉和右心室HIF-1α mPAN2周组开始升高(P均〈0.01);肺动脉HIF-1α蛋白3天组开始升高(P均〈0.01),右心室HIF-1α蛋白1周开始升高(P均〈0.01)。(3)相关关系:肺动脉HIF-1α mRAN和HIF-1α蛋白均与mPAP、PAMT和WA/TA呈正相关关系;右心室HIF-1α mRAN和HIF-1α蛋白均与mPAP和RVHI呈正相关关系。结论HIF-1α在肺动脉和右心室表达明显增高并与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重构的病理生理过程有明显相关关系。

采用干扰素释放反应试验和PPD皮试对深圳市高校学生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筛查的研究737-739

摘要:目的采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FN-γ免疫酶联斑点法(ELISPOT)和传统的结核菌素皮试(PPD皮试)对深圳市高校学生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现状进行筛查,并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方法采用自主研制的Elispot试剂盒(简称Elispot)和PPD皮试,对133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平行检测。结果A高校99例志愿者中PPD皮试有49例阳性(49.5%),Elispot检测有20例阳性(20.2%);B高校34例志愿者中PPD皮试有27例阳性(79.4%),Elispot检测有2例阳性(5.9%)。对两种方法进行平行比较分析,结果有统计学差异(X^2=41.31,P〈0.005);在PPD(卅)组中Elispot阳性率最高为28.57%;在(廾)-(-)组中分别为22.2%、12.5%及12.28%。结论结核菌特异性IFN-γ Elispot试剂盒在健康人群中检测阳性率比传统的PPD皮试要低,在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价值优于PPD皮试,在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早期诊断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老年与中青年结核性脑膜炎各168例的临床分析739-741

摘要:目的依据老年结核性脑膜炎(TBM)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老年TBM和中青年TBM各168例,从入院前确诊率、症体特征、辅助检查异常情况及治疗转归四方面进行回顾分析,找出老年TBM特点。结果老年TBM和中青年TBM患者相比,确诊时间:老年组就诊前误诊率高于中青年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组高热病人明显少于中青年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老年组头痛、视力下降病人少于中青年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组脑压升高病人少于中青年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组死亡率高于中青年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TBM患者症状不典型,导致入院前诊断时间长,误诊率和死亡率高;对疑似病人应及时反复腰穿行脑脊液检查及头部CT、MRI检查,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治愈率及降低死亡率。

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伤的临床分析742-743

摘要:目的分析抗结核药物诱导的肝损伤的临床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05年3月1日-2007年2月1日在江门市结核病防治所进行抗结核治疗并符合研究标准的结核病人抗结核治疗中的肝功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伤的发生率为33.0%。190例(81.9%)发生在90天内。59例患者出现相关肝炎症状。其中胃纳差和恶心、呕吐症状最常见,出现频率分别为67.8%和55.9%。死亡2例,病死率为0.9%。52例需要停药或修改方案,175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肝功能正常或好转。结论结核病患者发生抗结核药物诱导的肝损伤发生率较高,应该引起重视。

纤维支气管镜对支气管内膜结核诊断的价值744-745

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支气管镜检查确诊的30例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临床表现和镜下特点。结果镜下粘膜肥厚狭窄13例(43.3%)、充血水肿7例(23.3%)、糜烂溃疡5例(16.7%)、疤痕狭窄5例(16.7%)。活检阳性率23.3%,刷检阳性率60.0%,(刷检+活检)阳性率为70.0%。结论支气管镜对支气管内膜结核有重要诊断价值。

临床肺科杂志医技
多功能剪刀在取塑料瓶盖中的巧妙应用745-745

摘要:护士每天需要进行大量的输液、注射等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要去除无数塑料瓶口上的封口,大部分护士是利用食指的力量直接揭除,因为封口为环行,长期用手指直接拉除难免食指摩擦部位的皮肤会损伤,影响各项护理操作,并增加了职业暴露的危险。因此,我们在临床中发现使用多功能剪刀来揭启,现在将使用方法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