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管理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科研管理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 11-1567/G3 国内刊号
  • 1000-2995 国际刊号
  • 3.34 影响因子
  • 9-12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科研管理是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科研管理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管理理论与方法、技术创新研究、企业技术进步研究、知识产权研究、人才管理、项目管理、研究所管理、成果管理

科研管理 2018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管理者认知特征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研究1-9

摘要:企业创新能力是实现“创新驱动转型”战略的微观基础,因此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是个重要议题。许多学者探索了如何提升创新能力,但对哪些因素驱动企业创新能力本身动态发展解释不足。整合动态能力理论与认知理论,从管理认知视角出发,利用国内419个企业样本,本文对高管人员的管理认知与企业创新能力提升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1)高管人员的管理认知是构建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性驱动因素;(2)高管人员对内部资源与对外部环境的认知在提升创新能力过程中,存在复杂的交互效应;(3)高管人员驱动企业创新能力构建中,呈现出“自内向外”的资源驱动而不是“由外向内”的机会拉动的特征。文章最后讨论了理论贡献、管理意义及局限性。

“双创”背景下的湖北基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10-20

摘要:科技创新是企业提升竞争力并保持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双创”背景下,中小企业数量不断增长,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湖北基层企业在湖北省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科技创新活动也越来越频繁。客观地评价湖北基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于提高其创新能力,使其健康持续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科技创新投入和科技创新产出两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湖北省基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武汉市、襄阳市和宜昌市的基层企业研发综合技术效率相对较高,鄂州市、黄石市、神农架林区基层企业的科技创新不够稳定,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的情况,据此提出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资源依赖与模块化交叉调节下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研究21-31

摘要:桥接了资源依赖、模块化理论和协同创新理论,分析了资源依赖和模块化对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交叉调节影响关系,研究设计基于模块化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组织模型和模块化协调机制。结合案例验证发现:第一,保持资源依赖关系能够促进产学研各方的合作创新,模块化则能改善资源过度依赖问题,还能担当创新需求方与供给侧的整合者;第二,模块化可以促进需求分析!模块创新!资源配置!组织协同,且利于确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重点和策略;第三,基于模块化的协调机制(规范性约束机制、延续性交互机制和架构调节机制)可以促进产学研创新主体之间知识交互和知识创新。

蛇足再强也无益——派系度,外接企业与团体创新绩效32-42

摘要:网络内的派系团体比普通的联盟具有更高的联系紧密度,有助于进一步共享知识和合作研发。目前的研究较少关注派系团体与对团体创新能力的影响。本文基于中国9个高科技行业的联盟数据,并计算派系团体的派系度。派系团体内的构成越复杂,派系度越大。我们使用派系过滤算法和负二项回归模型,研究了最基本的3-派系-团体对于派系团体的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派系度与派系团体的创新能力之间呈倒U型关系,而派系团体外的企业数量会对这影响过程产生抑制作用。本研究对于企业联盟结派时选择派系团体梯队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制造业产品和工艺创新协同及其区域比较研究43-54

摘要:本文基于2003-2013年中国制造业数据,采用灰色关联理论和距离协同模型对产品和工艺创新协同发展程度进行了总体、东中西分区域以及分省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总体产品和工艺创新协同发展程度呈现持续提升态势,但产品和工艺创新的发展程度要小于其协同程度;东中西部的区域制造业产品和工艺创新协同发展程度差异显著:东部地区领先,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各省域制造业产品和工艺创新协同发展程度也存在明显差异,且不均衡。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促进中国制造业产品和工艺创新协同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中国31个省市科技创新效率及投入冗余比较55-63

摘要:深入分析科技创新资源投入的冗余情况,了解我国整体的科技创新效率及31个省市之间的差异,有利于科技创新资源的整合及科技创新效率的提高。文章基于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了包含科技劳动投入、资本投入、技术状况等的区域科技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CCR-DEA、BCC-DEA和Malmquist-DEA模型测度了2009-2013年中国31个省市的科技创新效率及其年份变动情况,对31个省市的投入冗余进行了比较分类。研究发现,研究期完全有效省份的数量呈增多趋势,但总数仍远不及一半;5年来,基于技术进步各省市的科技创新效率有所提高;只有8个省份属于零冗余地区。当前阶段国家仍需进一步改革科技管理政策,引导区域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各省市则应基于当地科技资源冗余情况及资源禀赋,实施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创新政策。

基于隐私视角的LBS用户使用意向研究64-73

摘要:随着LBS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发展,LBS用户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及用户认知过程引发了相关领域学者的广泛重视。然而,以往研究缺乏对其中个人隐私问题的有效关注。本研究以公平理论和价值接受模型为理论基础,从个人隐私信息视角出发,探索LBS特性对用户使用意向的作用机制,构建LBS用户使用意向的认知过程模型,并利用264份有效问卷对研究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首先,LBS平台的个性化和互动促进特征对用户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娱乐性都有正向提升作用;其次,互动促进会增加用户的隐私关注,而隐私政策会减少用户的隐私关注;最后,用户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娱乐性正向提升其感知价值,进而增加LBS使用意向,而用户的隐私关注会降低其感知价值,进而降低用户的使用意向。

环境因素对软件产业集群效率的地区差异研究74-82

摘要:将四阶段DEA模型引入到软件产业集群效率的研究框架中,以2013年中国部级35个软件产业园的数据为样本,测算了软件产业集群的技术效率、制度效率和规模效率。研究发现:外生环境因素对软件产业集群效率具有促进作用,这导致中国软件产业集群效率存在被高估的现象;控制考虑环境因素影响后,绝大多数软件园的技术效率均有所下降(32个,91.43%);对调整后的技术效率进行分解发现,大多数软件园(23个,65.17%)的技术效率无效源于纯技术无效,这进一步说明,代表着决策与管理水平的制度效率不高是制约中国软件产业集群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东部软件园应该以合理安排资源配置、加强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研发创新等科学化等措施为软件园建设的侧重点。中西部软件园应该加大规模投入力度,充分吸收东部投入要素的冗余。

地方政府“创新崇拜”与企业专利泡沫83-91

摘要:本文从政府资源分配视角,研究地方政府“创新崇拜”与企业专利泡沫的关系。结果发现,地方政府对创新企业的支持存在“重专利数量,轻专利质量”的现象,专利数量越多,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越多,但专利质量与政府资源配给无明显的关系,这一现象随着地区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有所缓解。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与专利数量相比,专利质量对企业业绩的提升影响更明显,专利质量获得的市场超额收益率越高。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也为政府制定创新鼓励政策提供了参考。

IT能力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关系研究92-101

摘要:信息技术(IT)的快速发展对于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信息技术的运用一方面会导致环境污染,另一方面绿色技术创新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但现有文献对IT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价值及其过程研究较为匮乏。本文根据资源基础观,构建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整合模型。本研究以214家汽车制造企业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IT能力对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全面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实证结论发现IT能力有助于提升可持续发展绩效;业务流程敏捷性是IT能力重塑企业的关键环节,对于IT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交通运输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102-112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是企业在履责过程中“省察克己”之镜。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学者及权威机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研究的基础之上,从责任治理、人权、环境、公平运营、产品责任、社区发展、经济贡献七个方面初选指标,选取42家交通运输类上市企业为评价对象,依据“R聚类+变异系数分析”定量筛选指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检验所构建评价体系的合理性,最终建立出适用于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

港口供需匹配非均衡评价模型及实证113-123

摘要:港口供需匹配是港口发展核心问题之一,在当前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大背景下,港口供需是否匹配均衡对于提升我国港口运营效率、节约港口资源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在借鉴文献[14]的基础上,利用非均衡分析理论和模型进一步深入评价港口供需匹配情况:一是构建了供给、需求和共性三维度的港口供需匹配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建立了改进和优化的港口供需匹配非均衡评价模型。三是采集2006-2013年上海港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上海港2006-2013年期间潜在供给小于潜在需求、处于严重或轻度供给不足状态,但供给需求缺口逐年收窄,较符合上海港实际运营客观现状。

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效果影响机理124-133

摘要: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技术进步、高校科研发展、社会科技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探讨了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中的影响因素对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效果的影响,以及合作培养过程的中介作用和创新环境的调节作用。选取环渤海地区的高校和高新企业的员工及其领导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环境支持度、投入度和产出正向影响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效果;产学研合作培养过程对合作培养影响因素与合作培养效果起部分中介作用;创新环境对二者的调节效应显著,即创新环境越优越,越利于提升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效果。

个性化契约、组织自尊与知识共享行为研究134-143

摘要:个性化契约是基于员工能力与需求,企业与员工协商达成的个性化的工作安排,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有效工具。本研究在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框架下,探究不同类型的个性化契约如何通过组织自尊对知识共享行为发生作用,以及情感性关系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任务性与发展性个性化契约通过提升组织自尊,促进知识共享行为;情感性关系反向调节组织自尊对知识共享行为的正向作用,也反向调节个性契约通过组织自尊对知识共享行为的间接效应。

专利视角下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技术机会分析144-156

摘要:工业机器人是涉及众多技术领域的复杂性产品,技术多样性加速了其技术融合与产业发展。本文基于技术传递系统(TDS)理论提供的技术机会理论分析框架,通过专利文献的数据分析从技术、竞争者、潜在市场三个方面来探索技术机会。通过技术主题词的共现分析发掘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技术融合模式,并识别出核心技术;通过专利权人的信息分析来识别出具备竞争力的国家和机构;通过同族专利的信息分析海外专利布局态势,进而明晰各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潜在市场战略定位。本文研究结果对于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及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政策依据。

跨学科团队与跨学科研究成果产出——来自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的实证157-165

摘要:目前国际上比较有前景的新兴学科大多具有跨学科性质,跨学科研究也成为当代科学探索的热点范式,其主要是通过超越以往分门别类的研究方式,实现对问题的整合性研究。基于“投入-产出”原则,本文分别构建了研究团队(“投入”)及其研究成果(“产出”)的跨学科测度方法,并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的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为案例对象,探讨跨学科研究团队是否有助于产出跨学科研究成果。实证研究表明,跨学科研究团队与跨学科研究成果产出之间并无明显的相关关系,但存在较为明显的学科差异。研究结果有助于为相关管理部门或研究机构推进跨学科研究工作具有借鉴指导意义。

管理会计创造价值的实证研究166-176

摘要:本文面向管理会计应用评价问题,采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评分法、实证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管理会计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驱动因素。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管理会计的文献进行综合研究,构建了管理会计应用评价系统,该系统应包含应用环境适用性、管理活动有效性、沟通反馈相关性、决策与服务价值导向性4类一级评价指标,下分22个二级评价指标。在构建管理会计应用评价系统的基础上,采用专家评分法、问卷调查法等加权计算得出管理会计指数,作为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衡量指标。同时,通过文献研究法,发现经济增加值率可以作为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衡量指标。最后,为了证明上述两项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本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检验,发现管理会计指数与经济增加值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从而证明管理会计应用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驱动因素。本文构建的管理会计应用评价系统,给出的管理会计指数和企业价值创造能力评估方法,以及管理会计是企业价值创造能力重要驱动因素等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推进管理会计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