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管理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科研管理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 11-1567/G3 国内刊号
  • 1000-2995 国际刊号
  • 3.34 影响因子
  • 9-12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科研管理是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科研管理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管理理论与方法、技术创新研究、企业技术进步研究、知识产权研究、人才管理、项目管理、研究所管理、成果管理

科研管理 2017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装备制造业高端化的新型产业创新平台研究—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视角1-10

摘要: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基础,采取切实举措促进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以及"互联网+"等战略逐步深化,以"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Intelligent Production and Service Network,IPSN)"为主要特征的产业创新体系日臻完善,中国装备制造业必将交融于全球一体化的产业网络体系之中并实现转型升级,否则或将面临优胜劣汰风险。在此背景下,研究认为新型产业创新平台是为一项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工具,其职能不仅包括管理和信息服务,更应涵盖个性化、模块集成和全程价值链供给战略。利用结构分析法以及功能/价值分析法得出,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条件下,平台基本构成包括决策体系、信息感知和传输体系、智能生产与服务组织体系、创新支撑体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平台将由"镶嵌"于产业组织体系向"交融"于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变革,存在形式具有多样化特征。

知识探索,资源整合方式与突破性创新11-19

摘要:本文以吸收能力理论、动态资源管理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开放环境下内、外部知识探索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研究了不同资源整合方式--稳固性整合与激进式整合的调节作用。研究利用203家企业的数据对模型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内、外部知识探索对突破性创新有不同影响,而且两者在促进突破性创新方面存在互补关系;不同知识探索对突破性创新的作用随着资源整合方式的不同而发生改变。研究拓展了开放式创新的研究视角,有利于解释开放环境下内、外部知识探索与突破性创新关系研究中的冲突,并为中国企业提高突破性创新水平提供了理论指导。

技术会聚研究探析与展望20-28

摘要:近来,技术呈现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技术会聚涌现,有望主导下一代技术创新。本文首先借助科学计量和共现网络分析对技术会聚研究趋势及热点进行总体概述;接着对文献回顾归纳分析,从技术会聚界定、测度、过程及会聚创新几个方面对技术会聚研究进行梳理并展望。研究发现:现阶段,技术会聚内涵已基本明晰,技术会聚测度研究最为广泛,但技术会聚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是初浅的、零散的、不成体系的;为促进技术会聚的发展及相关科技政策,迫切需要学者打开技术会聚"黑箱",开展技术会聚辨识、预测及技术会聚创新等重点选题的研究。

知识属性、技术学习惯例与企业创新绩效:规模的调节效应29-40

摘要:本文深入考察了技术学习惯例在知识属性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机制。在实证研究中,本文运用大样本问卷调查数据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技术学习惯例强度在知识属性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机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具体而言,知识存储惯例强度和知识激活惯例强度在知识缄默性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知识激活惯例强度在知识异质性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企业规模对知识缄默性与知识存储惯例强度、知识激活惯例强度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

技术进步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理论与实证分析41-48

摘要:本文首先通过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技术进步影响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解析。随后,运用DEA-Malmquist方法获取了中国37个行业的技术进步指数,并运用面板模型估计方法,实证分析技术进步对CO2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针对全行业层面,技术进步有利于CO2排放强度的降低;fdi规模的扩大也会降低CO2排放强度,行业层面"污染天堂"假说并不成立;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扩大和快速推进的工业化进程均会导致CO2排放强度的上升;针对分行业层面,技术进步对CO2排放强度的影响具有异质性;高能源效率行业的技术进步有利于CO2排放强度的降低;低能源效率行业的技术进步则会导致CO2排放强度的上升。产生异质性的原因可能在于,不同能源效率行业对初始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差异以及对已选择初始技术进步的路径依赖。

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模型及仿真研究49-57

摘要:本文探讨不同环境下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问题,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的共生演化模型,分析共生演化模型的均衡点及其稳定性条件,对不同的共生演化模式进行计算机仿真,并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创新生态系统为例进行实证,提出促进创新生态系统主体共生合作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1)创新生态系统是由核心企业共生单元、配套组织共生单元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通过各种共生模式在所形成的共生界面上从事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等共生活动的复杂系统。(2)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均衡结果取决于核心企业、配套组织之间共生系数的取值。(3)互惠共生是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单元演化的最佳方向,应致力把寄生共生和偏利共生模式转换到互惠共生模式。

开放式知识交换路径的识别及网络效应分析—基于技术创新网络视角58-69

摘要:开放式知识交换是维系、协调技术创新网络(TIN)顺畅运转的核心要素,其路径构成及运行策略直接影响创新资源的配置及整合。从运行环境、个体行为、构成元素、交换规则等阐述知识交换路径的典型特征,提出互补-双边模式,模块化-多边模式及跨平台-混合模式三种路径的结构类型、群体定位及应用范围,进而揭示开放式知识交换路径的识别方法。采用Kalman-Filter模拟知识交换的全过程,给出状态转化的应用条件、识别规则及运行规律。利用MATLAB仿真及实证研究,验证路径识别模型的网络效应与TIN实际运行的吻合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开放式知识网络的管理对策。实证结果表明,知识交换路径的运作效率及质量,有助于推进知识创新活动的开展及增值,提升TIN生态圈的良性循环与发展。

高新技术企业品牌关系驱动力和品牌资产研究70-77

摘要:当前,对品牌忠诚进行衡量的品牌资产模型仍局限于传统的基于顾客视角、产品市场产出和金融市场产出三种基本的评估模式,上述三种模式均存在着固有的局限。因此,本文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基于品牌关系驱动力的品牌资产评价模式,并以概念模型全面的演绎了品牌资产的形成结构。本文采用实验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品牌原型(组合)正向影响品牌资产(组合)与品牌关系情感(组合);品牌关系驱动力既正向调节品牌原型和品牌资产之间的关系,也正向调节品牌原型和品牌关系情感之间的关系。理论模型增强了对不确定情境下的品牌资产做出全面评价的能力,提高了品牌资产评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股权众筹投资者动机研究78-88

摘要: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构建了以内在动机为解释变量,外在动机为调节变量,投资意愿为被解释变量的股权众筹投资者动机模型。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二分类Logit模型对560位股权众筹投资者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助人动机和信任动机荷载于一个共同因子,命名为基于信任的助人动机;(2)内在动机中基于信任的助人动机、社交动机对股权众筹投资意愿有正向影响,而支持动机的作用不显著;(3)外在动机中获取奖励的动机对股权众筹投资意愿有负向影响,而经济收益动机的作用不显著;(4)外在动机中的经济收益动机和获取奖励动机均对基于信任的助人动机与投资意愿之间、社交动机与投资意愿之间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风险投资持股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89-98

摘要:本文基于倾向配对PSM方法,切入风险考察的创新视角,系统分析了风险投资持股及其属性特征对被投资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效应及其机理。研究发现:风险投资持股显著降低了被投资企业的股价崩盘风险。其次,风险投资的控制属性会强化风险投资持股与被投资企业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负向关系;而联合属性会弱化风险投资持股与被投资企业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负向关系。最后通过机理分析发现,风险投资持股通过抑制股价崩盘风险的内因(管理层信息披露操纵倾向)而非外因(信息不透明度)对股价崩盘风险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总体而言,本文证实了风险投资持股符合"监督"而非"逐名"的推测。

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影响—基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实证研究99-105

摘要:股权激励作为现代公司所实施激励机制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公司绩效和长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111家上市公司数据探索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从长期角度看,股权激励和激励力度与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正相关,从短期角度上看,股权激励和激励力度与股票累计超额回报率正相关。

中国企业家圈子生成机理研究—基于情境视角106-115

摘要:企业家圈子是中国情境下独特的组织现象。文章采用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方法,分析情境视角下中国企业家圈子生成机理。研究发现在企业家动机驱动下,中国情境影响了企业家认知,进而主导企业家行为,即通过情感促进和润滑利益行为。企业家圈子通过聚集、建立关系合约和联结三行为阶段生成,从而得出生成框架。通过企业家圈子强弱关系的互动,生成了混合情感和利益的长期型强关系,作为企业家核心交往群,有利于企业家获取异质性资源。

异质型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研究116-121

摘要:在对异质型人力资本科学分类的基础上,运用1996-2014年间全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分东中西三个区域对异质型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差异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创新型人力资本通过"技术创新"机制推动东部经济增长。技能型人力资本和创新型人力资本与资本要素的有效配置促进中部地区产出增长。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呈现出双重作用,一方面创新型人力资本通过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但同时基础型人力资本也通过产出促进经济增长。

服务商道德风险与资金限制下的研发外包契约选择:奖励还是惩罚122-133

摘要:针对研发外包中服务商道德风险防范与激励问题,在考虑服务商自有资金限制下,设计了奖励成功、惩罚失败、奖—惩混合的研发外包契约,并对三种契约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进行了比较,得到各类契约的选择条件。研究表明,奖-惩混合契约完全等价奖励契约或者惩罚契约,而服务商资金实力是影响契约可行性与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具体而言,当服务商资金实力很差,具有较大负债时,奖励与惩罚契约均不可行,客户不应该把研发项目外包给此类企业;而随着服务商资金实力的增加,负债减少到一定程度时,首先是惩罚契约可行,此后当服务商资金实力继续增加到一定程度,奖励契约才可行,并且惩罚契约优于奖励契约;当服务资金实力强到一定程度后,奖励契约与惩罚契约均可行,且二者等价。

制度诱拐、金融拖累与能力退化:以通用电气(GE)为例134-143

摘要:恰当处理制造业务与增值服务之间的关系,是系统集成商控摄和升级价值链的核心任务;其中外部制度是影响"制造-服务关系"的重要力量。本文以通用电气(GE)为例,分析过去三十年金融资本主义兴起对美国系统集成商能力演进的影响。文章指出,金融化导向的制度设计诱拐了企业的价值取向,扭曲了系统集成商的制造与服务业务、尤其是金融业务之间的关系,并最终导致了其能力退化。这一解释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金融化制度设计对产业升级的影响,而且能够帮助我们看清美国"再工业化"进程的前景。文末就此进行了总结和政策讨论。

基于EMD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波动特性144-154

摘要: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能有效反映集装箱海运市场变化,是航运企业经营决策、政府部门航运产业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本文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数据驱动的特征及处理非线性、非平稳、多尺度数据序列的优势,将CCFI有效分解为若干本征模态(IMFs);然后提出综合考虑各IMFs的T检验P值和波动频率对IMFs进行重构,并基于希尔伯特变换和统计分析探讨了各重构项经济内涵;最后从内在影响因素角度探讨了CCFI长期发展趋势、重大事件影响、季节波动、短期市场不均衡的波动特性。研究表明:CCFI长期呈缓慢下降趋势,由市场船舶运力供给大于货运需求决定;CCFI的暴涨暴跌由金融危机等重大事件引起,影响程度大,持续时间长;CCFI的季节波动受季节性生产等因素影响,呈较规则正弦波动,高峰在9、10月份前后,低谷在3、4月份左右;CCFI短期市场不均衡波动受油价、汇率等因素影响,影响程度小,持续时间短;CCFI波动存在约4年的大周期、1年的小周期。

南方集体林区营林规模对林业补贴政策实施的公平和效率影响155-164

摘要:自2009年以来在南方集体林区实施的中央财政林业补贴项目已逾六年,针对项目实施主体的选择影响到该政策执行中的公平和效率问题,对该问题探讨有助于完善今后林补政策的瞄准度,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基于2014年浙江省案例点151户有效样本调查数据,运用Logit和Tobit模型分别分析了营林规模对林补政策公平与效率的影响,发现在林补政策实施中,地方林业部门从降低监督交易成本和追求管理效率出发,会尽量鼓励让规模大户参与林补项目实施,从政策受益面而言的确存在不公平情况;另一方面,相对于非补贴户,林补政策的确刺激了补贴户营林投入,提升其营林积极性,但相对于小规模林补户,对规模林补户重点倾斜的林补政策实施效率没有显著提升。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鼓励专业合作社和小散户联户承包林补项目、监督与验收交由社会第三方等相关完善建议。

基于风险偏好的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策略研究165-172

摘要:以IDSs和人工调查技术组合为例,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分析了基于风险偏好的信息系统安全技术选择与配置策略,认为组织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的选择与配置不仅受其自身风险偏好影响,同时还受黑客风险偏好影响。研究结论显示:组织在黑客期望收益很低时对风险厌恶型黑客的人工调查率更高,而在黑客期望收益很高时对风险中立型黑客的调查率更高;黑客在组织人工调查成本较低时更倾向于入侵风险中立型组织,在人工调查成本很高时更愿意入侵风险厌恶型组织;多IDSs的防护效率并非总是优于单IDS,组织在两者之间选择时取防护效率高者,而不受风险偏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