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管理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科研管理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 11-1567/G3 国内刊号
  • 1000-2995 国际刊号
  • 3.34 影响因子
  • 9-12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科研管理是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科研管理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管理理论与方法、技术创新研究、企业技术进步研究、知识产权研究、人才管理、项目管理、研究所管理、成果管理

科研管理 2016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原始性创新的触发机制研究—基于动机性信息处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视角1-10

摘要:关于原始性创新的研究多集中于其概念、特征、对企业绩效和竞争力的影响等方面,对原始性创新触发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创新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动机性信息处理理论为基础,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对触发企业原始性创新的因素及路径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原始性创新的触发机制模型。研究结论表明,利益相关者通过内外部两条路径影响原始性创新:其一是,对利益相关者的观点/评价的采纳为创新提供过滤机制,帮助企业筛除新颖但无用的想法,确保创新想法的"有用性",为创新产品的推出和商业化成功提供前提,即从内部触发原始性创新;其二是,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基于知识的声誉的感知为创新提供信号机制,为创新资金投入提供支持,并有助于用户接受创新产品进而实现创新产品的商业化,即从外部触发原始性创新。研究丰富了原始性创新的相关理论成果,对于促进我国企业的原始性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及策略性建议。

内部R&D投入、外部资源获取与绩效关系研究11-19

摘要:开放式创新成为企业强化内部R&D投入、获取外部资源进而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鲜有文献将内部R&D投入和外部资源获取同时作为调节变量并综合考虑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论文以我国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科技统计数据和样本企业数据,借鉴Tobit估计模型,实证分析企业内部R&D投入和外部资源获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外部R&D活动、获取外部资源的企业具有较高的创新绩效水平,但当超过一定临界值的时候,会产生替代效应,即更多地参与外部R&D活动会使企业绩效水平下降;尤其对于知识储备较高的高技术企业来说,过多地开放R&D创新边界,其机会成本相对较高。

研发补贴、产学研合作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20-27

摘要:因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对知识、技术、技能的投入依赖度存在差异,创新组织方式对两类创新绩效存在不同的影响。以7499家有研发活动制造业企业为参照组,利用双对数回归模型估计江苏省483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和工艺创新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政府研发补贴对参照组的产品和工艺创新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对目标组的影响都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对目标组单个企业补贴强度低,没有助其跨过最低"研发投资门槛"。产学研合作对目标组产品创新影响大于参照组,对工艺创新影响小于参照组。政府研发补贴与产学研合作的交叉项对目标组产品创新具有显著影响,对工艺创新的影响不显著。依据实证结论,从研发补贴方式和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角度对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和工艺创新效率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环境规制与技术溢出耦联下的省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28-38

摘要:环境管制、技术溢出是影响省域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本文构建系统动力学概念模型分析环境规制与技术溢出的耦联效应和反馈机理,比较环境、技术和耦联下的省域技术创新能力差异性,并有效区分了"环境"、"技术"或"双向"偏好型省市,验证了本文新提出的省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WT法)的有效性以及技术环境耦联效应的优越性。结果表明,加强省域环境规制力度、优化省域技术溢出路径是促进环境技术高效耦联、缓解资源短缺、要素错配现象、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

技术进步偏离与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经验研究39-48

摘要:技术进步对中性技术进步的偏离导致要素相对边际产出的变化,可能是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不变替代弹性CES生产函数,构造反映技术进步方向偏离指标,从而估算了中国分地区技术进步类型。(1)分解显示资本利用型技术进步主导了最近二十年中国经济发展进程,技术进步偏离与劳动收入变迁亦步亦趋;(2)利用系统距估计GMM方法和纠偏LSDV方法对1993-2012年分地区经验研究表明,资本利用型技术进步对劳动收入比重的变化具有显著性、稳健性影响;(3)在此基础之上,文章进一步利用Wan(2006)方法分解了分地区技术进步对劳动收入的贡献,结果显示在样本区间内,资本利用型技术可以解释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的20%以上。

云计算技术扩散与经济增长—基于DSGE的模型分析49-58

摘要:云计算的出现极大颠覆了现有信息技术使用模式,其显著的成本节约效应将会大幅度降低企业的信息化门槛,从而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进而产生积极的宏观经济效应。然而,理论上至今还没有在这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因此,本文针对云计算能将企业信息化固定成本转换为可变成本的特征,采用基于内生市场结构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来研究云计算在中小企业中推广应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2014年数据为基准,云计算技术扩散保守估计未来五年将会促进我国GDP增长0.42~0.79%,就业增长0.06%~0.13%,新创造规模以上中小企业数目增长1.44%~2.82%,而且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高于发达地区。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对云计算技术发展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风险投资参与、创新投入与企业价值增值59-67

摘要:现有文献研究了风险投资(VC)参与对创业企业创新投入数量的影响,但没有研究VC参与对创业企业创新投入效率的影响,即VC参与是否通过提高创业企业创新投入来提升创业企业的价值增值。本文运用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有VC持股的公司,其创新投入水平要显著地高于没有VC持股的公司,且VC持股比例与公司的创新投入水平成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有VC持股的公司,其企业创新投入对价值增值水平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说明VC参与通过提升企业创新投入而对公司的价值增值带来显著的正面效应,提高了企业创新投入的效率。本文的结论进一步证实了VC作为技术进步催化剂的作用。

区域技术差异对专利价值的影响68-77

摘要:专利技术特征是专利价值生成的重要因素。现有研究通常假定技术创新相互独立,忽视同一区域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的关联。本研究以中国知识产权局1985-2009年间授权的战略新兴产业专利为研究对象,分析包括区域技术差异在内的多种专利技术特征对专利价值的影响。将专利存续期作为专利价值的变量,估计专利生存函数发现:中美日三国在各技术子领域的专利价值与其在该领域的技术相对优(劣)势有明显关联,而与技术领域本身的相关性并不明显。随后建立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量化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技术领域因素,区域技术差异对专利价值生成更具显著且稳定的影响。区域技术优势能够促进专利维持并最终提升专利价值。

FDI国别属性、门槛特征和技术效率外溢78-88

摘要:为研究不同来源国的FDI对我国企业的技术效率溢出效应,本文以中国1998-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结合使用一阶段SFA和面板门槛技术开展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1)韩国&新加坡投资和其他国家投资的溢出效果大于G7投资和港澳台投资,并且除了港澳台投资外,其他来源国的FDI在沿海地区的溢出效应均大于内陆地区;(2)良好的市场化程度和人力资本水平,能够通过直接刺激和间接传导的双重渠道去提升我国企业的技术效率水平;(3)在门槛效应分析中,G7投资在市场化程度和人力资本水平上的门槛取值最高,而韩国&新加坡投资仅需要较低的门槛取值就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技术溢出的效果。该结论意味着各省份在引进外资时,既要杜绝低水平外资的引进,也要避免对高水平外资的盲目崇拜,可以因地制宜地采取梯度式引进法,以此来保障其对内资企业技术效率的平滑式和跨越式双重激励。同时,还应当注重提高我国市场化程度和人力资本水平,增强它们对技术效率直接和间接的双重促进。

资源型城市绿色增长能力评价研究89-97

摘要:资源型城市是我国重要的战略保障基地,其绿色增长能力成为彰显国家绿色增长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构建了以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生活质量为基础系统,以政策支持为交互系统的资源型城市绿色增长评价模型,以2000-2013年17个典型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三角模糊熵组合赋权的灰色关联投影方法测算绿色增长指数,进行绿色增长能力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三角模糊熵组合赋权的灰色关联投影法是评价资源型城市绿色增长能力的有效方法。国家相关政策的颁布实施是促进资源型城市实现绿色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资源型城市绿色增长能力不断提高,依据绿色增长能力的大小,可将中国资源型城市划分为创新升级型、发展成熟型、稳步提升型和意识崛起型四个发展类型。

科技创业农户初始创业资本对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来自川渝381个样本农户的调查98-104

摘要:科技创业是一条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道路,初始创业资本是农户科技创业的重要保障。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及对川渝地区科技创业农户的问卷调查,构建一个关于影响科技创业农户创业意愿的系统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受教育水平、个人禀赋、所拥有人脉、外出务工经历、每月联系亲朋好友的数量、初始社会资本和金融服务状况等对农户科技创业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每月联系亲朋好友的频率以及农户初始创业资金中的创业所依靠的科技成果取得成本和创业所需的资金投入与农户的创业意愿无显著相关关系。

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政策工具及其比较研究105-112

摘要:在创新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企业选择低碳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是其收益大于其他类型的创新活动。本文在传统的A-J模型框架内,引入低碳技术创新的机会成本,系统分析了碳排放税、碳排放标准、减排补贴和碳排放许可四种环境政策工具对企业创新选择的影响。模型结果表明:每一种环境政策工具都存在一个最优水平,但其对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激励效果和经济效益有所区别。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市场机制完善的环境政策工具更能促进企业选择低碳技术创新;而鼓励导向的环境政策工具更能促进企业创新活动的经济效益。本文研究结论可以为政府制定环境政策工具组合,提供理论指导。

商业模式匹配跨界搜索战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113-122

摘要:商业模式关系到企业的成败及利润的高低,与其他战略的匹配有利于企业持续获得竞争优势。本文以123家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回归技术检验了商业模式匹配跨界搜索战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效率型商业模式匹配技术知识跨界搜索战略、新颖型商业模式匹配市场知识跨界搜索战略对创新绩效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同时,我们还发现,技术知识和市场知识分别积极调节效率型和新颖型商业模式对创新绩效的作用,进而促成匹配。

货币政策、制度环境与企业投资结构123-135

摘要:基于我国企业投资的配置结构的视角,研究了货币政策对微观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阐释了制度环境如何影响宏观货币政策对微观企业行为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发现,紧缩货币政策对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和研发投资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抑制作用却不明显。同时,针对多个不同制度环境因素,政府干预水平与过度投资呈正相关关系,而金融发展水平和法制化水平与过度投资呈负相关关系,表明地方政府干预程度越高企业越容易出现过度投资的行为,而地方的金融发展水平和法制化水平越高能有效的抑制企业过度投资。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信用风险的影响机制136-144

摘要:管理者的非理性行为—"过度自信"不仅影响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且可能加剧企业信用风险。本文从行为科学视角,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经营多元化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信用风险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以深沪A股2009-2012年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多元化经营程度显著正相关,与信用风险显著正相关,多元化经营在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信用风险之间存在显著中介效应。同时,前期多元化经营程度显著正向影响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而前期企业信用风险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影响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企业管理者自身行为修正与经营战略制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组织结构视角下我国高校绩效管理框架研究145-151

摘要:近年来,伴随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投入的增长、规模的扩大、改革的深入,社会各界对高校运营、发展过程中绩效相关因素的关注愈发密切。但由于高校使命复杂、属性多重、权益人交错,在高校绩效管理领域中尚无高共识度的理论框架。本研究意欲从组织结构视角出发,结合决定组织运营形态和管理特征的"分工-协调"因素,在对我国高校分工模式和运行特征进行梳理的前提下,提出一个体现我国高校组织结构特征的高校绩效管理框架。该框架明确了我国高校绩效管理实践中"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这三个要素,因而对高校绩效管理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环境资源约束下基于Solow模型的绿色消费路径研究152-160

摘要:针对传统消费造成的资源过度消耗与环境严重退化的现象,基于扩展的Solow模型框架,引入环境资源存量约束与绿色消费变量,建立了环境资源约束下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绿色消费路径模型,运用最优控制理论得到了均衡状态下最优消费路径的解析解,对不同影响因素变动下最优的绿色消费路径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1)不同的绿色消费初值影响着消费模式绿色化的速度,但无法实现完全绿色化,两种消费模式之间会最终达到均衡状态;(2)环境资源承载力较高的条件下有利于消费模式的绿色化,但也刺激了传统消费更快速度的增长,从而会降低整体消费的绿色程度;(3)高资本弹性和高环境自净力均不利于消费模式的绿色化。

《科研管理》期刊投稿须知F0004-F0004

摘要:1.思想新颖、观点明确、论据可靠、图表清晰、数据准确、公式正确。稿件内容不得泄露国家机密。 2.稿件内容尽量控制在8000字以内,并有中、英文标题;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中图分类号;中、英文作者、单位名称;中、英文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及职称或职务、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