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管理杂志社
分享到:
《科研管理》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技术创新研究、企业技术进步研究、知识产权研究、人才管理、项目管理、研究所管理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 国际刊号:1000-2995
  • 国内刊号:11-1567/G3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505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3.34
  • 综合影响因子:2.462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科研管理 2015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知识转移对联盟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以战略柔性为中介

摘要:为揭示战略柔性影响下知识转移对联盟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梳理现有相关文献并探索性的提出知识转移、战略柔性与联盟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假设,以山西、天津等华北地区联盟企业的301份有效调查问卷为样本,采用基于最大似然估计法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知识转移可以显著地提升不同类型的战略柔性(资源柔性与能力柔性);能力柔性正向影响联盟企业创新绩效,而资源柔性却相反;知识转移在受到资源柔性负向传导效应的干扰下仍然可以正向作用于联盟企业创新绩效。本研究在推进相关理论研究的同时,也为联盟企业创新实践提供一个新的指导依据。
1-9

基于传染病模型的商业模式扩散机制研究

摘要:针对实践中涌现出的众多商业模式模仿现象,采用传染病模型探讨了商业模式扩散机制。首先分析了传染病模型对商业模式扩散问题的适用性;提出了商业模式扩散机制及相关假设,并通过系统仿真和案例研究验证了假设。结果表明:创新源相对规模越大,系统的动态性越强,达到均衡的时间越长;传染率和拒绝率的交互作用影响扩散速度和系统结构,两比例变量的相对差距受到商业模式自身性质的影响。研究结论弥补了商业模式和创新扩散理论的已有盲点,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和模仿及国家产业政策制定提供管理启示。
10-18

科研创新网络中知识扩散演化机制研究

摘要:从社会资本视角来看,创新网络中知识扩散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交换,网络中的知识扩散受社会关系网络中个体位势的影响。研究从微观视角切入,探讨科研网络中的知识主体对其知识扩散的动态影响机制。选取度中心度、Bonacich Power中心度、效率结构洞、中介中心度四种SNA算法,从知识的多样性、传递路径的非确定性和平行复制三个属性对比各SNA算法所暗含的知识扩散特征,对科研网络中知识扩散机制提出假设,选取国内知识管理领域发表于1998-2011年的CSSCI数据,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构建生存分析模型,研究各SNA算法对该领域知识扩散演化机制的解释程度。研究发现占据"结构洞"位置和度数中心度高的权威个体在知识管理领域知识扩散中发挥最为重要的作用;该领域主要通过团队成员间的平行复制和不同团队间的知识多样化融合来实现知识的扩散与创新。
19-27

开放式创新研究的演化路径和热点领域分析——基于科学知识图谱视角

摘要: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开放式创新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space II软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分别制作了时空分布、文献共引和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进而探究了开放式创新研究的分布状况、变化趋势和热点领域。研究表明:(1)英美两国学者引领了开放式创新研究,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稳步提升阶段,但能够密切跟踪国际前沿;(2)开放式创新研究的发展趋势是研究对象日趋多样化、实证研究取代案例研究成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及基于网络社区的创新交互逐步取代企业实体之间的技术交易和合作研发成为研究主流;(3)开放式创新研究的四个热点领域是开放式创新模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基于创新网络的研发合作和技术交易、开放式创新知识治理和用户参与的开放式创新实践应用。
28-37

供应链企业间知识交易的关系契约机制:基于合作创新的研究视角

摘要:基于供应链合作创新视角,知识交易双方投入要素的无法验证性所引起的双边道德风险往往会阻碍知识交易的顺利进行。针对上述问题,运用委托理论设计了双边道德风险下供应链企业间知识交易的正式契约及关系契约激励机制。研究表明,双边道德风险下知识交易的正式契约无法有效激励交易双方共同投入;对于任意贴现因子,实施关系契约的知识交易量与供应链创新收益产出均不小于正式契约,且随着贴现因子的增大,关系契约的激励效果越显著;当贴现因子达到一定门槛值时,关系契约能有效激励交易双方投入及供应链创新收益产出达到最优。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相关结论的有效性。
38-48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摘要:根据熊彼特技术创新理论和现有研究成果,企业技术创新选择的影响因素有财政、金融等外部因素和物质、制度和精神等企业因素。借助问卷数据,分析和检验假设发现财政、金融和劳动力市场等因素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作用不明显,企业物质、制度和精神等因素对技术创新选择影响较强,但对不同技术创新的效应差异显著。依据结论建议: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时,政府应激励技术创新;完善投资环境,降低企业开办成本,提升投资者创办企业的积极性,增加企业密度,促进市场竞争;企业应制定长期战略,健全内部制度,协调部门之间利益以激发员工技术创新动力。
49-55

自主研发与协同创新协调发展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构建了企业创新的框架体系,将企业创新分为自主研发与协同创新,然后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综合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面板联立方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自主研发与协同创新的关系,分析了两者的协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自主研发与协同创新互动关系显著,以自主研发为主导;自主研发与协同创新协调水平有待提高;引进技术不能有效促进自主研发;购买国内技术有助于催化协同创新;技术创新产出的动态反馈效应较好,静态反馈效应较低。
56-63

中国文化产业生产率变迁及省际异质性研究

摘要:本文运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1999-2009年间我国内地各省市文化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波动较大,增长主导因素由技术进步转变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并重,国家政策和文化体制改革是导致相关波动和转变的主要原因。各省市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全要素生产率增幅低于中西部地区,文化投资差异是导致省际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的重要原因。
64-69

资源型城市生态效率评价

摘要:本文引入生态效率概念,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法,评价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生态效率,兼与宜居城市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研究发现,与宜居城市相比,资源型城市生态效率低下;资源类型和城市规模对生态效率影响较大,二产比重、单位GDP能耗与生态效率负相关;城市人均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则正相关。因此,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缓解生态压力,对于提高生态效率,至关重要。
70-78

动态能力、危机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研究

摘要:针对企业如何在动态环境下获取持续竞争优势这一战略管理领域研究难点问题,首先基于危机管理理论四个阶段将动态能力划分为与之对应的感知能力、学习能力、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四个维度;然后构建动态能力、危机管理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模型,揭示了动态能力在应对企业危机过程中重塑企业竞争优势的内在机理,并以丰田汽车公司为例,对所提理论模型进行了案例研究。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能力能够在企业危机管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能够使企业重获竞争优势,证明了所提理论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研究为动态环境下企业竞争优势相关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并有助于将动态能力理论向实践应用扩展,将企业危机管理向理论高度提升。
79-85

商业模式结构耦合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的实证研究

摘要:尽管商业模式逐步成为企业战略中新的重要分析单元,但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仍未揭示清楚,研究成果较少且主要集中讨论商业模式的整体类型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深入解剖商业模式的结构,将商业模式划分为顾客价值主张、业务活动系统和盈利方式三个构成,并开发出相应的量表,以281家2009-2011年间实现IPO的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SPSS软件对顾客价值主张、业务活动系统、盈利方式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耦合对企业赢利性、增长性、效率性和市场价值四类绩效的影响进行层次回归分析,更全面地解释商业模式对企业绩效造成影响的复杂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商业模式各构成之间的耦合相较于各构成本身的质地而言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而在商业模式各构成中,顾客价值主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最为显著。另外,商业模式对企业绩效具有不对称性的影响,对盈利性指标和成长性指标的影响最为显著。本文对中国创业企业开展商业模式设计和创新来提升企业绩效和价值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也拓展了商业模式实证研究的分析框架。
96-104

华人企业的家长式领导对创新行为的作用路径研究

摘要:如何提高员工在工作场所的创新行为,是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企业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往研究很少关注华人企业组织中的家长式领导风格对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本文基于对中国企业员工的实地调查,研究结论发现家长式威权领导对创新行为具有负向影响,而家长式仁慈领导对创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此外,家长式领导还会通过创新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创新行为,中国传统性在家长式领导与创新行为之间具有调节作用。
105-112

转型升级中的学会学习:好孩子公司案例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对传统上本土企业"知识溢出"的思想进行质疑,认为代工企业存在学习失效。本文通过好孩子公司沿全球价值链攀升的案例,认为代工企业转型升级需要组织学习模式的转化:从学习方向上来说成功地从外驱式学习转化为内省式学习、从学习方式上来说从单一的探索式或利用式学习转化为两者均衡的双元学习。此过程中公司创业是制度保证。本文最后还强调了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同步性,并对有些代工企业不成功的原因进行了解读。
122-129

中国出口贸易持续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loglog模型

摘要:本文利用非参数K-M生存分析法和离散时间Cloglog模型对中国出口贸易持续时间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出口贸易动态变化较为显著,持续时间的中位数只有2年,且存在"门槛效应"效应,超过4年以后失败的概率明显降低;目的国经济规模、首次出口额、多元化等上升有利于降低出口贸易失败的概率,而地理距离、单位价值、人民币汇率等上升则会增加出口贸易中断风险。最后,就延长中国出口贸易持续时间提出了一些建议。
130-136

国家创业系统相对效率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基于网络DEA

摘要:基于国家创业系统现有研究成果,对创业既是一种现象又是一个过程的认识,构建基于创业过程的国家创业系统概念框架及评价模型,从GEM-2012、DEDI-2012/2013和GCI-2012/2013中选取43个国家为样本及相关数据,运用可变规模收益条件下的非径向链式网络DEA方法,对国家创业系统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对于效率驱动型样本和全部样本,我国国家创业系统及其节点都是无效的,其中非正式社会网络、商务环境、市场规模、胜任的人力资源和社会对创业态度五个投入要素需改进空间最大。因此,要提升我国国家创业系统综合效率,极为重要的是改进社会对创业的态度以提升创业意向形成效率,大幅度改进非正式网络、商务环境、市场规模和胜任的人力资源等要素,令更多具有创业意向的潜在创业者做出创业决策,开展创业活动。
137-144

我国知识产权侵权司法判例实证研究——以维权成本和侵权代价为中心

摘要:为对我国知识产权实际保护状况作出客观评判,以近年来我国各级法院审理的4768件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司法判例为统计对象,重点围绕权利人维权成本和侵权人侵权代价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知识产权维权"(经济)成本高"问题并不显著,但维权"周期长"问题确实存在,且多由确权程序引发诉讼中止所致。在侵权代价方面,知识产权侵权"赔偿低"问题十分突出,法院过多适用"法定赔偿"标准确定赔偿额,使权利人常常得不偿失,而"举证难"是导致这一问题的关键原因。建议我国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惩罚力度以提高侵权者侵权代价,并从解决"举证难"入手,破解"赔偿低"问题。同时,完善我国知识产权确权机制,以根治知识产权维权"周期长"之痼疾。
145-153

企业社会资本与知识转移的多层次研究综述

摘要:基于创新现象的多层次特点,将企业社会资本划分为企业外部社会资本、团队社会资本和个人社会资本三个层次,将知识转移划分为企业、团队和个体三个层次的知识转移。通过对现有研究中各层次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各层次社会资本与知识转移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体把握不同层次社会资本对知识转移的作用,提出今后可从多层次和跨层次的视角推进相关研究。
15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