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管理杂志社
分享到:
《科研管理》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技术创新研究、企业技术进步研究、知识产权研究、人才管理、项目管理、研究所管理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 国际刊号:1000-2995
  • 国内刊号:11-1567/G3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505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3.34
  • 综合影响因子:2.462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科研管理 2011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的“CCLEII”模型研究

摘要:本文讨论了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五项因素,包括学习导向、内部社会资本、组织文化、知识能量以及知识整合,之间的交互作用、中介作用和影响路径,并以华南地区的190家企业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导向是内部社会资本与知识整合之间的部分中介变量,是内部社会资本与知识能量之间完全中介变量;知识能量是学习导向与知识整合之间的部分中介变量;知识整合分别是内部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学习导向与技术创新、知识能量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完全中介变量。技术创新的上述前置变量之间存在特定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理。
1-9

战略柔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分析

摘要:产品创新对于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至关重要,但是企业有时不能从产品创新过程中获取利润。本文主要研究战略柔性对企业产品创新和绩效的影响,目的是揭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战略柔性是否能帮助企业从产品创新中获利。在实证分析中,我们选取了中国607家企业,揭示了产品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从而使企业提高竞争能力,最后得出结论与对策。
10-17

产品创新、供求互动与中国经济内生增长研究

摘要:产品创新及其与需求的内在互动,能够促进产品创新、创造新需求和提高产品附加值,帮助企业消化过剩和渡过成本上升危机,是当前中国经济实现内生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基于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表明,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投入与新产品销售收入或新产品市场需求之间具有一定的互动作用,新产品销售收入或新产品市场需求的增长能对新产品开发投入产生显著的拉动作用,并且拉动作用能由强到弱地持续三年时间;新产品开发投入的增长则在两年后能对新产品销售收入和GDP产生正向的推动作用。同时,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增长能对GDP产生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并且作用能持续五年。但通过分析也能发现,GDP增长对新产品开发投入和新产品的销售收入或需求存在一定的抑制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粗放性。基于SVAR模型的方差分解表明,新产品开发投入变动来自新产品销售收入的贡献率达到44.6%,进一步表明产品创新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很强的互动关系;GDP的变动来自新产品销售收入的贡献率达到40%左右。当前,加快企业产品创新及相关技术进步,应当是中国加快向内生性增长转变的一个重要的政策着力点,政府应当通过科技政策和科技投入有效推进企业产品创新及服务于产品创新的技术进步和设备升级,同时配合以积极的财政和收入政策来提高消费能力,从根本上促进产品创新及其与需求的内在互动。
18-26

基于竞赛图法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摘要:将离散数学中的竞赛图法引入到综合评价研究当中,综合运用粗糙集和熵理论,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并结合我国8个沿海省份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发现,一方面,我国8个沿海城市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强弱排序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辽宁、福建、河北、广西,实证结果更加客观、科学的反应了各省市的现实情况;另一方面,构建的竞赛图法评价模型在综合评价研究方面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同时有效的避免了主观因素和信息重叠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27-35

高技术产品研发关键成功因素的文献计量分析

摘要:采用关键词词频分析对69篇研究高技术产品研发关键成功因素的文献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研究发现,词频最高的十个关键成功因素包括:"技术"、"有效的项目团队"、"良好的沟通与反馈"、"用户/客户参与"、"有效资源配置"、"有能力的管理者"、"高层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强力有效的经营能力控制"、"简单和柔性的流程"和"明确的目标/长远目标"。通过分析这些因素历年在文献中出现的频次,论文逐一分析了高科技产品研发关键成功因素的变迁及背后的原因,有利于了解该研究领域的现状和未来方向。
36-45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文本量化研究

摘要:税收优惠政策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以鼓励和促进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本文对中国自1987-2008年间近百份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文本,以政策年度、政策优惠对象、政策优惠税种、政策优惠措施为分析维度进行频数统计和量化分析,在揭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总体状况和发展历程的同时,也指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在提升中国自主创新能力中存在四方面问题——政策具有明显阶段性,年度频率、密度的不平衡,其连续性和稳定性亟待进一步提高;税收优惠对象以区域区分为主,忽视了产业性优惠导向;税收优惠税种主要涉及所得税和增值税,以支持企业创新的生产投入和成果转化为主,对企业研发过程则缺乏有力的税收优惠激励;税收优惠措施以直接优惠为主,对投资抵免、加速折旧、R&D费用加计扣除或税收抵免、科技开发准备金提取等间接性优惠措施的采用较少,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46-54

企业专利管理与技术创新绩效耦合测度模型及评价指标研究

摘要: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企业专利管理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彼此关联相互耦合。本文首先分析了体现二者之间耦合关系的主要因素,开发了衡量二者之间耦合效果的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测度二者之间耦合效果的评估模型,并结合我国企业的现状对指标体系的权重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的商业转化能力和开放式创新能力对二者之间耦合效果的影响十分显著,而资源配置能力和成果保护能力仍有待提升。本研究为我国企业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有针对性地加强专利管理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耦合、增强核心竞争力提供理论指导与方法借鉴。
55-63

基于“三链”高级化的集群式产业链升级机理

摘要:集群式产业链是研究产业集群升级的一个很好的研究视角。本文在对集群式产业链升级概念、逻辑分析的基础上,深入集群式产业链组织内部,重点就集群式产业链升级的核心机制———"三链"高级化机制进行分析。基于"产品链""知识链""价值链"三维提出并论述了"三链"高级化与升级机制,探讨了其升级路径,剖析了集群式产业链"三链"高级化协同发展模型。
64-70

我国汽车行业创新能力测度研究

摘要:提升汽车行业创新能力是我国实现汽车制造大国向汽车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测度分析我国汽车行业创新能力发展态势、国际水平和创新发展环境对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梳理国内有关产业创新研究,通过借鉴国内外产业创新能力研究,构建我国汽车行业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分析汽车行业创新实力、创新效力与创新发展环境,认为我国汽车行业创新实力与创新效力不断提升,但与世界主要汽车制造强国差距较大,汽车龙头企业创新规模问题突出,也认识到国内汽车行业创新能力建设环境基础薄弱。
71-78

基于跨渠道的消费者移动支付采纳研究

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子支付企业开始进入移动支付市场,移动支付的用户采纳成为学界和业界的关注热点。实证研究了用户的互联网支付信任对其移动环境下的移动支付初始信任的影响以及用户信任、正效用和负效用因素对移动支付使用意向的影响。通过对374位支付宝用户的数据收集与分析,结果显示,用户的互联网支付信任显著影响其移动环境下的移动支付初始信任,且对移动环境下的三条关键路径存在间接影响,而移动支付初始信任则通过提高感知相对优势和降低感知风险对用户使用意向施加了双重影响。
79-88

重大科技项目合作界面网络的整合优化方法

摘要:为搭建和谐的合作关系以保证重大科技项目得以高质量完成,首先诠释并分析了重大科技项目中合作界面的内涵和基本类型,然后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分别从控制层、网络层、方案层三个层次构建了能够反映合作界面要素及项目活动子系统之间复杂影响关系的系统分析结构,最后借鉴ANP的决策思想提出了能够从系统运行效率上整合优化合作界面网络资源配置关系的决策方法。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重大科技项目合作界面网络的整合优化方法具有应用可行性。
89-96

企业ERP实施中员工使用意向研究:TAM的修正与应用

摘要:企业资源计划(ERP)的员工使用意向是ERP实施成功的关键。本文基于技术使用模型(TAM),构建了ERP系统实施环境下的员工使用意向,以ERP培训、领导支持、技术人员配备和利益共识为四个外部变量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益共识和技术任务匹配显著地影响员工对ERP系统的有用认知和易用认知,因此,提高员工对ERP的利益共识和任务技术匹配程度有利于ERP系统的有效实施。
97-103

转型时期我国B2C电子商务中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摘要:通过结构方程的实证方法,研究了哪些关键变量对我国B2C顾客满意度构成重要影响,以及影响的强度分别有多大。通过非概率抽样和便捷抽样,本文采集了1001个有效样本,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将影响顾客满意度的指标分为9个因子。通过结构方程建模,研究发现有7个因子的影响是显著的,其中交易能力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物流配送与支付方式、网站的客户服务。其它对满意度有正向影响的因子依次为安全隐私、商品特征、信息质量、网页设计,而响应时间和网站的易浏览性2个因子对我国B2C顾客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
109-117

成都市软件产业集群企业网络演化机制研究

摘要:根据1992-2009年成都市软件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数据信息,对该产业集群构建隶属网络并衍生出"企业-企业"单模网络,利用Pajek软件分别从集群企业自我中心网和整体网络两方面进行网络可视化分析,从而研究网络的演化机制。结论表明:1)集群内大多数企业未发生转型,而转型企业的演化过程遵循逐级稳步发展的态势;2)企业自我中心网表现出以同业者增多为主、企业多元化发展为辅的演化机制;3)集群整体网络表现出节点增长、关系增加的演化机制。
118-126

府际网络科技治理—省部科技会商制度的演进

摘要:省部科技会商制度是新时期的一种创新型制度安排。本文基于府际关系以及网络治理理论,提出了府际网络科技治理的概念。从府际网络科技治理的要素角度分析,认为会商制度具有府际网络科技治理的内在要素。本文建议会商制度经过制度的学习与路径整合,最终应走向府际网络科技治理。
127-134

网络联系、吸收能力与市场战略效能关系研究

摘要:市场战略效能(marketing strategy effectiveness)决定了企业战略的价值,因此关于市场战略效能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基于网络理论和能力理论,探究了网络联系(network ties)和吸收能力(absorptive capacity)对企业的市场战略效能的影响。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了研究变量的维度及其研究的理论模型,并利用东北地区181份有效问卷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网络联系(技术联系和市场联系)均对市场战略效能有重要的影响;而企业的吸收能力的维度之一市场吸收能力(market absorptive ca-pacity)对市场战略效能的影响显著,技术吸收能力(technical absorptive capacity)对市场战略效能的影响不显著,但随着吸收能力的增强,企业的网络联系对市场战略效能的影响得到加强。最后讨论了本文的现实意义并指出了局限性。
135-143

中国汽车召回体系中检测机构的优化分析

摘要:2009年11月25日以来丰田汽车召回事件备受关注,这一事件反映出仅仅依靠汽车厂商的自觉性来保障汽车召回的有效实施是不够的。在政府、消费者、汽车厂商对汽车安全缺陷的认定存在争议时,中立检测机构能起到关键的作用。本文从汽车召回流程出发,对比了中日汽车召回流程的差异,相关检测机构特点和作用的不同,发现中国的汽车召回检测机构在中立性和权威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提出改善建议。
15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