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管理杂志社
分享到:
《科研管理》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技术创新研究、企业技术进步研究、知识产权研究、人才管理、项目管理、研究所管理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 国际刊号:1000-2995
  • 国内刊号:11-1567/G3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505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3.34
  • 综合影响因子:2.462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科研管理 2010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区域研发联盟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摘要:借助引入区域研发联盟变量的内生增长模型,本文探讨了区域研发联盟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之间的联系。理论分析发现,在知识存量水平较低的条件下,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向创新驱动转变,可以通过构建区域研发联盟的方式提前达成。尽管在知识存量水平较低时,自主创新得不偿失,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负面的,只有知识存量积累到一定水平,自主创新才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但区域研发联盟作为自主创新的载体,在知识存量水平尚不足以支撑创新驱动的区域经济增长时,可以通过创新主体在区域层面上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提升创新能力,改善创新绩效,促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一命题也得到了长三角地区纺织行业相关数据的实证检验。
1-10

创新型创业的个体驱动因素分析

摘要:为什么现实中只有少数创业者愿意开展创新型的创业活动,而其它大多数创业活动是基于现有商业模式的复制和改进?本文以新生创业者为研究对象,在创业机会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创业者的风险态度、人力资本与网络资本三个重要个体特征对创新性创业路径选择的影响。并利用"创业动态跟踪研究(Panel Studyof Entrepreneurial Dynamics II,简称为PSED II)"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相应假设进行了检验,结论对有效激励创新型创业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1-21

公共服务提供:基于电子政府的分析框架

摘要:电子政府的应用能够使政府在虚拟环境下更好地服务公众和企业,体现信息时代对顾客需求的响应性。本文从提供什么公共服务、由谁提供以及怎样提供的层面,从政府职能转换、事权财权匹配及绩效管理角度给出一个基于电子政府的分析框架。
22-26

资源投入、学习与中外合资企业控制

摘要:针对国内不少企业在与外方合资过程中陷入被动这一现状,本文从资源观角度对中外合资企业内的控制权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中外合资企业内的控制取决于双方的资源投入特别是关键资源投入状况,并且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改变初始控制权的动力来源于学习,通过学习与随之而来的创新,合资方可以加强对关键资源的投入与进入权,并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配置控制权。文章结合达能这一外资饮料巨头在华一系列合资企业的控制权演变过程,从各方的资源投入及学习加以分析,从而对目前合资企业的状况给出解释和相应建议。
27-34

中国管理学案例研究:综述与评估

摘要:案例研究一直是管理理论创建的重要研究方法。虽然目前国内在案例研究方面的数量不多,规范性也不够,但是经过同仁多年的努力,这类研究正在进入可喜的发展阶段。目前,尚未有文献对国内管理学案例研究的现状进行较为系统的综述与评估。本文研究国内在管理学领域案例研究的现状,以已发表在国内领先管理期刊的案例研究论文为样本,通过对案例选择、数据来源、数据分析和研究成果等因素进行归类分析,考察对研究方法的把握和应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建构效度、内在效度、外在效度和可靠度四个维度讨论管理学案例研究的规范性和适用性。本文的目的在于把握案例研究的精髓,共同提高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管理学研究的规范性,争取在国际期刊上发表更多中国案例研究的论文。
35-44

制造业R&D效率测度及对策研究——基于中国17个制造行业的数据

摘要:创新绩效的一个重要标志是R&D效率。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对我国十五期间17个制造行业的R&D效率进行了测度,并对R&D投入利用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十五期间有60%以上的制造行业R&D投入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仅见少数制造行业R&D效率呈现逐步改善趋势,大多数制造行业R&D效率未见明显提高,而是呈现波动变化状态。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进制造业R&D效率的对策建议。
45-53

创业动机、机会开发与资源整合关系实证研究

摘要:创业动机、机会与资源是创业的重要因素,但对三者之间作用关系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将创业动机分为主动的创业动机和被动的创业动机;创业机会分为创新型创业机会与均衡型创业机会;并定义了三种资源整合方式:技术驱动型、资金驱动型和人力资本驱动型。构建了创业动机、机会开发与资源整合方式相互关系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对长春371家科技型企业创业者进行问卷调查,利用AMO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创业动机、机会开发与资源整合方式之间具有密切联系。
54-60

服务贸易竞争力内生性因素的实证研究

摘要:服务贸易在各国贸易结构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选用联合国贸发会1980年~2004年120多个国家各项服务贸易原始数据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内生决定性因素和发展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内生因素除了劳动力、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等因素外,还有一种"哑变量"即"国家或地区专有要素"的力量不容忽视,而且其与服务贸易竞争力有较强的正相关性。
61-67

我国技术市场发展程度的测度

摘要:本文首先对技术市场的概念及其测度进行述评,然后考虑指标体系的完整性和现实性、测度指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从技术市场主体发展程度、技术市场运行的完善程度、技术市场法律政策环境的保障程度和技术市场的效益等四个角度出发,构建了我国技术市场发展程度的测度指标体系;并采用专家打分法,对1991-2006年我国技术市场发展程度进行定量测算。结果显示:我国技术市场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上升的;但与我国市场经济总体发展程度相比,技术市场的发展水平还很低;从技术市场发展的四个方面来看,还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
79-86

技术标准联盟形成发展的障碍及对策分析

摘要:技术标准联盟是以创建或共享技术标准为目标的利益结合体,其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障碍。在探讨技术标准联盟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技术标准联盟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以找到产权技术间的最有效结合点、欺诈和机会主义行为、专利权与技术标准化冲突等问题,并从完善协商机制、协调联盟伙伴关系、制定知识产权政策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推动我国技术标准形成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96-101

基于集成评价方法的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决策

摘要:根据技术创新项目决策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集成的决策分析方法:模糊层次逼近理想点法(FH-TOP-SIS)。首先,在综合考虑风险和收益两大因素的基础上构建技术创新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将层次分析法(AHP)和逼近理想点法(TOPSIS)有机结合起来评价项目的优劣;最后,通过应用实例说明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FH-TOPSIS评价方法不仅吸收了AHP法和TOPSIS法的优点,而且可以针对准则权重进行敏感性分析。该方法为技术创新项目风险-收益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途径。
102-107

基于DBR的再制造系统缓冲设置模型研究

摘要:DBR生产计划与控制技术是制约因素理论(TOC)应用于企业生产系统管理的具体工具。企业生产系统中缓冲大小的设置将直接影响产品的生产提前期和系统的有效产出,从而最终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一般的制造系统环境中,常常有一些波动因素影响整个系统的产出,本文在考虑机器故障率、机器故障修复率等影响制造系统产出的波动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再制造系统中废旧品损毁情况的不确定,从而导致零部件可再利用率的不确定以及某些零部件加工时产生回流生产的特性,基于DBR理论在再制造系统中设置瓶颈缓冲、回流缓冲以及出货缓冲,建立一套完整的再制造缓冲模型控制机制,用于解决再制造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对系统的影响问题。最后通过对废旧发动机的算例分析,表明利用该方法设置的缓冲能够合理地安排订单生产计划和提高系统瓶颈工序的利用率。
108-115

大学知识创新与区域创新环境的空间变系数计量分析

摘要: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素分析法、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中国31个省域的大学知识创新能力与区域创新环境的空间集群性、差异性及其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因素分析和空间变系回归模型在区域创新环境和大学知识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与空间相关实证研究中具有良好的效果;省域之间差异显著的区域创新环境与大学知识创新能力存在明显的局域空间集群现象;区域创新环境对大学知识创新能力具有显著而稳健的正面影响,良好的创新环境有利于大学知识创新能力的形成。只有通过差异化的制度安排与异质化的政策措施,构建具有地域特色、发挥资源优势、有利于竞争合作的创新环境,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强大学知识创新能力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贡献。
116-123

设计服务业创新政策的国内外比较及启示

摘要:设计服务业作为一种创意产业,不仅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水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产业。本文对英国、芬兰、美国、日本、印度、韩国等29个国家及地区的设计服务业的政策目标内涵、政策主体构成与政策焦点布局三方面通过归纳总结、具体剖析,并与我国设计服务业的创新政策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提出政策目标的构建要注重经济、社会与教育的协同发展,政策焦点的布局要符合设计服务业的发展特征,政策实施要基于多主体联合治理的网络体系,以及政策制定应实现具体产业政策与水平政策的延伸相结合的政策借鉴与启示。
124-130

集群要素禀赋、集群间关系与集群成长——基于54个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实证研究

摘要:已有关于集群成长机制的研究大多关注于集群的内部,本文将研究视角拓展到集群之间的关系,进而构建了一个基于集群要素禀赋与集群间关系的集群成长分析框架,并且通过对中国54个部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3年数据的经验分析,最终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除了人力资本之外,集群的要素禀赋对集群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集群间关系对集群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集群的密度、集群间的地理接近程度以及集群间的产业重叠度对集群成长都有显著的倒U效应。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设立、区位选择、产业定位以及内部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合理的政策建议。
131-140

自主创新过程中企业专利能力的培育

摘要:企业自主创新的过程也是专利能力形成和培育过程。文章从专利创造、专利运用、专利保护、专利管理能力等方面分析了自主创新不同阶段企业专利能力的培育,并分别对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不同创新模式下企业专利能力培育进行了分析,最后从企业角度提出了培育专利能力的对策建议。
148-156

开放式创新条件下的专利集中战略研究

摘要:开放式创新促进了专利交易,也加速了创新专业化分工。专利经营公司选择并实施专利集中战略,预示着专利呈现集中管理的趋势。专利集中战略是开放式创新和专业化分工共同作用的产物。本文以美国高智投资公司为案例,分析了专利集中战略的内涵,解释了企业选择专利集中战略的原因,并提出我国企业借鉴专利集中战略的建议。
157-163

我国能源效率关键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摘要:基于超效率DEA方法对我国能源效率进行了分析,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效率经历了"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波浪式变化过程,而且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提高。根据能源效率影响因素逻辑关系分析将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确定为能源效率关键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改革开放以来技术进步、结构调整与我国能源效率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实证考察了专利授权数、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天然气消费比重和水电消费比重对我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能源效率改进对策。
164-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