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管理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科研管理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 11-1567/G3 国内刊号
  • 1000-2995 国际刊号
  • 3.34 影响因子
  • 9-12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科研管理是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科研管理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管理理论与方法、技术创新研究、企业技术进步研究、知识产权研究、人才管理、项目管理、研究所管理、成果管理

科研管理 2007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合作技术创新界面管理研究及其新进展1-8

摘要:本文从合作技术创新界面及其管理的含义、界面问题形成原因与界面管理的一般原理,界面分类与界面管理研究的历史阶段,界面管理组织设计四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界面管理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认为界面管理是合作技术创新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新近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这方面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一些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研究者们的初步认同。

先进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关键途径与案例分析13-18

摘要:运用企业创新理论、能力理论和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一个先进制造企业——万向集团的深度案例分析。本文提炼出先进制造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三个关键途径:(1)执行有效的战略领导;(2)塑造有利于创新的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3)建设和完善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产学研有机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

基于人员因素的先进制造技术成功实施研究19-25

摘要:在对已有文献整理和比较的基础上,归纳出3类共12个指标作为先进制造技术(AMT)实施效果的评测指标体系,通过对87家装备制造企业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步多元回归分析,证实了人员因素与AMT实施效果之间的显著相关关系,并分析了人员因素对企业实施AMT的差异化影响。

网络外部性条件下系统创新的市场失灵和第三方的介入26-30

摘要:系统创新条件下各利益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将会导致创新的失败而贻误技术推广的时机。在网络外部性特征明显的行业,创新的滞后和技术成果商业化的受阻实际就意味着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竞争中,如果依据市场无形之手进行调节,结果是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为了避免我国长期处于既出让市场又购买技术这样的不利状况,必须有第三方介入避免网络外部性条件下系统创新的市场失灵。

基于自主创新的组织知识创造机制研究31-37

摘要:近年来,知识的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尝试从自主创新的角度,运用组织学习机制揭示组织知识创造过程的内在机理,构造了自主创新与组织知识创造的关系模型,以揭示二者的关系,为企业进行知识创造活动提供一种思路。

企业技术创新投资与其资本结构、规模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38-42

摘要:本文以江苏省具有省级或部级技术中心125家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技术创新投资与其资本结构、规模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的技术创新投资与资本结构呈现负相关关系,而与其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支持熊彼特假说。

双寡头垄断行业技术创新模型中的混沌控制探讨43-46

摘要:经济学属于非常复杂的系统,将混沌理论应用到经济系统可以解释经济学中的许多问题。在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竞争中,会出现混沌的现象,所以研究技术创新的混沌和混沌控制具有很现实的意义。本文将混沌控制理论应用到企业技术创新当中,通过研究双寡头行业技术创新混沌的控制问题,为技术创新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借鉴。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网络重构研究47-52

摘要:我国产业发展近些年出现了与国际上相似的“集群化”趋势,集群中的很多企业依托产业集群的网络平台,纷纷嵌入了全球价值链,并取得了成功,但也暴露出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针对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核心来源的“四大区域网络”及其重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主要内容有:1、以“产业链”嵌入与延伸为切入点、以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为目标,以产业整合为手段的区域产业网络重构;2、以改善产业集群发展中相对“固化”甚至“锁定”的制度创新模式和构建有利于集群关键共用技术开发利用的技术创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区域创新网络重构;3、以启动集群内企业信息化工程、发展“网上超市”和电子商务为主要内容的区域虚拟网络重构;4、为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对基于解决产业集群中小企业融资难为目的的区域融资网络重构。

区域经济增长与信息化因果关系的实证分析53-56

摘要:本文首先定义了衡量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的信息化发展指数与衡量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经济增长指数,接下来采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对二者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与信息化发展呈现出极强的区域不平衡性,且信息化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更强。而同地区的经济增长与信息化发展水平则呈现出极强的相关性。最后采用葛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进一步确定,在信息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中,信息化为“因”,经济发展为“果”。

产业集群升级研究述评57-62

摘要:全球化和产业集群的风险的存在都需要对产业集群的升级进行研究。集群成长阶段模型和集群竞争力理论与产业集群升级研究密切相关。对集群升级基本概念、升级的形式、途径和政策等的述评以为我国产业集群升级理论研究和实践奠定理论基础。

蔬菜产业链组织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南京市蔬菜行业为实证63-69

摘要:产业链管理已经成为促进蔬菜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构建蔬菜产业链组织效率假设模型时,本文选取南京市蔬菜产业链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针对假设模型设计出一套调查方案与调查问卷,对南京市蔬菜产业链中的批发市场、加工企业与生产基地展开全面调查获取了79个样本数据。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与信度分析法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有效性检验,进而建立结构方程模型(SEM)验证假设模型中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正确性,并进一步检验先前的假设模型,为加强蔬菜产业链的组织合作提供量化的证据。

知识视角下的人力资源内部化和外部化战略70-77

摘要:论文从知识的角度研究了不同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差异。人力资源内部化战略重视专用知识的作用,因而形成了以模糊工作设计、员工参与管理和横向协调为特点的分权式管理制度。人力资源外部化战略重视通用知识的作用,因而形成了以规范工作设计、专业管理和纵向协调为特点的集权式管理制度。最后,论文分析了两种不同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社会关系视角下的知识转移理论研究评述及展望78-85

摘要:知识的获取和转移是学习和创新的前提和基础,而知识转移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与互动,因此从社会关系角度解释知识转移的机理成为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论文首先简单回顾了知识管理领域的两个主要研究维度和研究思路,说明基于社会关系的知识转移研究在这一领域所处的位置。在此基础上,论文将基于社会关系的知识转移研究归纳为两种:基于二元关系的知识转移研究与基于社会关系集合,即社会网络的知识转移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这两个范畴的主要研究观点与思路进行了归纳总结。最后评述了现有的研究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知识供应链视角下的企业许可关系模式研究86-91

摘要:知识产权资产是企业的战略性资源,而许可交易是企业间知识合作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从知识供应链的视角,研究了许可关系的五种典型交易模式,并分析各种模式的特点与适合企业,为企业制定许可战略和保持竞争优势提供依据。

动态环境下企业R&D—Marketing界面管理柔性化研究92-97

摘要:本文基于柔性理论和环境的动态性探讨了R&D—Marketing界面管理中导入柔性的意义,分析了R&D—Marketing界面管理柔性的内涵及其能力构成,从R&D—Marketing界面管理的结构柔性、方法柔性、协调柔性、信息柔性、人才柔性、决策柔性、文化柔性、战略柔性等八个方面提出了构建R&D—Markering界面管理柔性的十六个维度,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分析了R&D—Marketing界面管理柔性的概念模型及其作用机制。

国外企业声誉理论研究述评98-107

摘要:作为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企业声誉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如何提升企业的声誉正日益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简述了企业声誉的概念与内涵,着重对企业声誉的价值及其评估、测量维度与方法、企业声誉的管理模型等方面的研究进行述评,并对其发展趋势及如何加强我国企业的声誉管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环境行为理论研究评述108-113

摘要: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以人类环境行为为切入点探讨人类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成为了环境科学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整理,从社会心理和环境教育两个视角总结出环境行为的研究范式,归纳分析了态度、个性、认知和情境四类变量对环境行为的影响,并提出已有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研究的建议。

中国转轨时期的法律体系与投资者保护:一个比较的视角114-122

摘要:投资者的法律保护水平是决定股票市场发展的关键变量。本文以在20世纪90年代建立的具有一定规模的13个转轨国家的股票市场作为比较基准,从“书面的法律”与“法律的实施”两个维度考察了中国投资者的法律保护状况,结果发现,二者对投资者提供的保护都是非常有限的,我国证券市场发生的股票诉讼就是这一结论的生动注解。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提高我国法律体系投资者保护功能的若干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