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管理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科研管理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 11-1567/G3 国内刊号
  • 1000-2995 国际刊号
  • 3.34 影响因子
  • 9-12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科研管理是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科研管理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管理理论与方法、技术创新研究、企业技术进步研究、知识产权研究、人才管理、项目管理、研究所管理、成果管理

科研管理 2007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创新系统的区域可达性研究1-6

摘要:大量学者就区域创新系统的主体属性、联系、创新过程以及影响因素等作了相当深入的研究。尽管可达性是提升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但可达性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一直被研究者所忽视。在本文中。作者试图提供一个有意义、操作性强的可达性概念,来说明在可达性,技术扩散以及区域创新系统构建之间存在密切互动关系。我们还将注重讨论不同区域的不同可达性对连贯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

FDI对促进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7-13

摘要:外商直接投资(FDI)通常被认为是先进技术转移和扩散的重要渠道,而近年来对于FDI是否能促进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正日益成为学者们和产业界争论的焦点。本文运用全国各地区的数据分析了FDI对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FDI的流入对国内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并非普遍认为的那样显著,FDI对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是有限的,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原创性的科技能力无显著影响。加大国内研发投入,增强国内企业技术创新的源动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吸收能力,营造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才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

北京制造业竞争力与技术创新的协调性研究14-19

摘要:文章以北京制造业为研究对象,运用集对论的方法对北京制造业的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北京制造业竞争力与技术创新能力存在同一性,而与技术创新效率存在对立性,技术创新能力与创新效率也存在对立性。从整体而言,北京制造业内这三者之间存在较大的不协调性。

超越知识管理:知识治理理论的概念、框架及应用20-26

摘要:从知识过程的有效组织的现实重要性以及知识管理对此研究存在的困境入手,分析了知识治理理论提出的必要性,对知识治理理论的概念、理论基础和基本思想进行了阐释。从治理角度出发,选择正式的组织机制,显著地影响非正式的组织实践,以最优化知识的生产和利用构成知识治理理论的基本特征。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系统的知识治理分析框架。最后,就知识治理理论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介于产权规则和责任规则之间的知识产权集体管理组织27-32

摘要:传统的法经济学理论认为,保护个人权利有两种替代的方式,即要么产权规则的保护要么责任规则的保护。本文在分析这两种保护方式在知识产权领域中的应用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考察了知识产权集体管理组织,指出这种新型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的有效性,来源于其介于产权规则和责任规则之间的性质,并揭示了其公共管理蕴含。

隐性知识转移、共享的激励机制研究33-37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隐性知识转移和共享过程中的激励困境。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相关的激励机制设计方法,并提出一个模型。该模型从隐性度和系统化程度两个角度分解隐性知识的特点,讨论其对于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以及对成本和企业竞争优势的意义,并考虑了激励机制设计的两个影响因素——绩效衡量困难程度和不确定性——对激励方案选择的影响。

知识管理策略与知识创造38-41

摘要:知识创造过程是揭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个体或组织中相互转化和作用从而产生新的知识的重要模型和理论。本文在分析、归纳了知识创造过程与知识管理策略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应于不同的知识创造过程所应采用的知识管理策略。

基于动态能力观的企业科技人员知识存量激活模式研究42-46

摘要:企业技术存量激活的核心在于激活以科技人员为载体的知识存量,使其技术知识资源通过创新活动转化为外在技术竞争优势。本文首先指出现有知识激活研究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借用动态能力思想和知识管理理论,探究激活机理,提出基于知识应用与知识重构的科技人员知识存量动态激活模型。最后,以浙江医药集团新昌制药厂为例,佐证本文理论构想。

新兴技术的特性与企业的技术选择47-52

摘要:新兴技术常常能够彻底改变一个行业结构。本文从新兴技术与不连续创新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新兴技术的特性,提出了反映新兴技术性能特征的“技术创新的边际效应曲线”,并在Foster的技术S曲线理论的基础上,给出了区分新兴技术与非新兴技术的“新性能过滤线”概念,为企业面,临新技术时如何进行技术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技术标准中的企业专利战略:一个案例分析53-59

摘要:专利战略的重要意义已经普遍得到认识,然而专利战略的实际制订和实施依然没有成熟的模式。技术标准是公司梦寐以求的目标,那是获得市场的法宝。通过对GSM技术标准形成的回顾以及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等公司的专利战略分析,指出作为技术标准中的主要专利持有者,可以充分的挖掘专利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保证市场份额的同时,能够延续在技术上的优势。作为技术标准中的新进入者,或者是后发企业,则可以通过专利收购等措施获得部分专利,进入标准,同时凭借专注和投入,积极学习和创新,实现赶超。

也谈企业的战略定位——兼与李庆华先生商榷60-64

摘要:针对当前人们时“定位”理论的认识模糊与使用混乱的情况,本文提出了一个综合的理论分析框架,将杰克·特劳特的定位理论与迈克·波特的定位理论整合到了一个统一的框架中,认为企业战略定位共分为由高到低的三个层次:总体战略定位、经营战略定位、营销战略定位;并且高层次的战略定位最终决定低层次的战略定位。

对专利侵权赔偿的经济学分析65-67

摘要:本文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了侵权赔偿数额对专利潜在侵权人及专利权所有人行为的影响,为合理确定侵权损害赔偿金额提供借鉴。

对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的再思考—兼解“李约瑟难题”68-71

摘要:在传统上,对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制度创新依赖于技术创新;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技术创新依赖于制度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认为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一个有机整体。因而也就不能绝对地说谁是主导的。谁是从属的。其一:技术创新需要适宜的制度作为支撑。其二:制度创新受制于技术创新。此外,本文对“李约瑟难题”给出了一个新的答案。

循环经济研究进展72-77

摘要: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战略举措。本文介绍了近期国内循环研究的主要成果,就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制度安排、运行体系及经验启示等问题进行了归纳综述,认为在中国发展循环经济不仅要积极探索适应特殊国情的发展模式和制度安排,而且要统筹推进、大胆实践,在总结试点经验和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扩大循环经济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努力让循环经济成为社会主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经济形态,成为推动“十一五”规划实施的重要动力源泉。

企业资源外包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78-83

摘要:在企业资源外包决策的因素分析基础之上,设计了企业资源外包程度的研究模型,基于企业资产专用性、能力强度以及规模大小的角度,建立变量表征和测度方法,给予了研究模型企业层次上的实证分析。

创业成长模型评述及构建思路探讨84-88

摘要:本文介绍了创业研究中现有的两类创业成长模型——要素均衡模型和要素导向模型,分析了这两类模型的不同特点及其适用性,并提出了一个创建创业成长模型的基本思路。

企业危机管理演进的动态分析89-96

摘要:在对现有企业危机管理理论简要介绍和评述的基础上,本文根据企业和危机的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每一个发展阶段的企业在危机的不同阶段都有它比较脆弱的地方,有针对性地提出企业的特殊使争和需要重视的问题。

基于ISM—Fuzzy AHP的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分析97-103

摘要:本文首先基于已有研究及调研结果,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出7个核心竞争力要素,并以苏州、杭州中小企业为倒.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并运用ISM—Fuzzy AHP模型分析法对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进行实证研究。分析表明,我国企业已日益重视对人力资源、技术创新、市场营销、组织管理能力等核心竞争力要素的培育,但对企业文化的塑造仍不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