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安全与环保杂志社
分享到:

矿业安全与环保杂志

《矿业安全与环保》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2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试验研究,开发设计,应用技术,技术经验,问题探讨,安全管理等。
  • 主管单位: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办单位: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煤矿安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国际刊号:1008-4495
  • 国内刊号:50-1062/TD
  • 出版地方:重庆
  • 邮发代号:78-35
  • 创刊时间:1972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26
  • 综合影响因子:0.969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3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矿业安全与环保杂志试验研究

乏风瓦斯蓄热氧化试验研究

摘要:自主研制出处理量为1000m3/h的逆流式乏风瓦斯蓄热氧化装置,并进行了加热启动、氧化性能及自热平衡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乏风瓦斯蓄热氧化装置能够有效氧化处理甲烷,在稳定的温度场下,乏风中甲烷体积分数的改变对甲烷氧化率的影响不明显,在甲烷体积分数为0.148%时,氧化率仍维持在96%以上;当乏风瓦斯处理量为1000m3/h、甲烷体积分数大于等于0.30%时,装置自维持运行状态良好;当燃烧室中心温度降低时,装置内高温区域变小,氧化反应区域变窄,甲烷氧化率降低,不利于氧化反应的进行。
1-3

细水雾抑制瓦斯爆炸试验研究

摘要:基于细水雾抑爆机理,将特定的细水雾环组安装于大型瓦斯煤尘爆炸试验巷道,研究不同喷雾压力下和不同细水雾环组长度对瓦斯爆炸的抑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细水雾抑制瓦斯爆炸的效果与喷雾压力及细水雾环组长度有关,喷雾压力越大、细水雾环组长度越长,抑爆效果越好。
4-7

深部下组煤底板软硬岩石阻渗性试验及其耦合特征

摘要:为了探讨济北矿区下组煤底板阻水能力,对采动底板下部起主要阻水层位的软硬岩石阻水能力进行了伺服渗透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了软硬2种岩样变形破坏过程中应力、渗透率随应变全程变化关系和渗透率与应力耦合特征。试验结果表明:直接底板泥岩及其下部的灰岩在围压和水压作用下的渗透率一应变曲线、应力一应变曲线具有阶段性,峰前和峰后变化存在显著差异性;2种岩石峰前的渗透率与应力耦合结果表明软硬岩石均具有整体相似的变化规律,基本呈3次多项式关系,并得出渗透率随应力变化的1个重要特征拐点,由此可以界定出岩块破坏前后的屈服抗渗强度。
8-11

剪切荷载条件下岩石细观破坏及声发射特性研究

摘要:采用煤岩细观剪切实验装置及PCI-2型声发射系统,开展了砂岩在不同剪切速率条件下的细观破坏与声发射特性试验,探讨岩石在剪切破坏过程中的破坏形式与声发射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剪切荷载作用下,砂岩试件在不同加载速率条件下破坏过程中剪应力随时间变化趋势一致,随着加载速率增大,砂岩的剪切变形减小,抗剪强度降低;声发射活动伴随着整个剪切过程,剪应力峰值前声发射信号很少,剪应力峰值后声发射信号剧增,砂岩表面与内部裂纹萌生扩展几乎同步发生;加载速率为0.002mm/min的砂岩试件累计Hit数最高,砂岩内累计损伤最多;砂岩试件在发生断裂破坏的短时间内经过内裂纹贯通形成主裂面、微凸体摩擦断裂形成最终破坏面两个过程,其中微凸体摩擦断裂所需剪应力低于使试件形成贯通主裂面所需剪应力。
12-16

不同总量沉积煤尘在瓦斯爆炸诱导下的传播规律模拟研究

摘要:应用连续相、颗粒相计算方法对瓦斯爆炸诱导不同量沉积煤尘参与爆炸进行数值模拟,对煤尘参与爆炸的行为机理进行了研究。结合瓦斯爆炸传播的两波三区结构理论,以及冲击气流对诱导煤尘颗粒飞扬、点火过程,分析了不同总量煤尘条件下的爆炸火焰发生情况及其作用机理,并对不同模式下煤尘区的冲击波和火焰传播的规律进行定量讨论,为认清瓦斯爆炸诱导沉积煤尘爆炸的机理,有效预防瓦斯煤尘爆炸提供理论基础。
17-20

回采上覆岩层裂隙演化相似性模拟研究

摘要:开采扰动下采空区上覆岩层将产生位移和应力重新分布。基于梁模型分析了采空区上覆岩层初次破断开采和周期破断开采理论模型,得出岩层裂隙产生的应力分布规律及变形特征;通过实验室相似性模拟验证了初次破断及周期破断开采下的上覆岩层应力及位移分布规律,得出上覆岩层裂隙发展变化经历了卸压、失稳、起裂、突变张裂、闭合、裂隙维持、再次加速闭合直至完全被压实闭合的过程;工作面移动与测点的应力变化、中间层离层的产生相对应,由此分辨出煤壁支撑影响区、离层区和重新压实区。
21-25

上保护层开采卸压时空效应及被保护层抽采钻孔优化研究

摘要:采用理论、数值模拟综合方法,研究了中远距离上保护层开采底板应力场演化、分布规律,发现上保护层长壁式开采采空区底部煤岩层倾斜方向呈凹形、走向平面呈“0”形的卸压球壳,卸压角在其切眼或终采线附近隅角处最小,底部被保护范围煤层的中部卸压效果比两侧的卸压效果佳,即被保护范围煤层倾斜中部的抽采半径比两侧的抽采半径要大;在走向上被保护层卸压滞后保护层采煤工作面一定距离,可以此研究成果指导被保护层钻孔瓦斯抽采工作。
26-31

渗流作用下圆形巷道围岩弹塑性分析

摘要:在假设岩体在无限小的区域内材料属性相同,将岩体划分为若干个塑性区域环的情况下,应用统一强度理论,结合岩石应变软化力学模型与围岩峰后强度和变形演变规律,推导了渗流作用下圆形巷道围岩破裂分区的计算公式,分析了渗流作用下巷道围岩的弹性区、塑性软化区和破裂区的力学性态。结合具体算例,对比分析了渗流作用下和无渗流作用下巷道塑性区范围影响因素,得出支护反力、巷道半径以及采深对渗流作用下的巷道塑性区域影响尤为明显。研究表明,考虑渗流作用使得分析结果更加接近于实际,能显示出巷道围岩变化破坏情况,为地下工程的优化支护设计及安全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32-36

自燃采空区注浆灭火浆液的扩散行为研究

摘要:从影响煤层自然发火的地质因素入手,分析了自燃采空区上覆岩层地质类型与煤自然发火的关系,推导了宾汉姆流体型浆液渗透注浆扩散公式,并对自燃采空区中浆液的扩散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注浆压力达到2.5MPa时,浆液扩散范围不再增大,稳定在4.5m左右。最后通过现场实践数据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37-39

大倾角综放工作面风流场及粉尘场的数值模拟

摘要:基于气固两相流动理论,结合大倾角综放工作面的实际特点,建立了大倾角综放工作面仿真模型。以采煤机割煤过程中的粉尘运动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软件解算得到风流场、速度场和粉尘浓度场模拟结果:大倾角综放工作面倾角大,风流紊乱,风速较大,粉尘所受到的空气浮力大于粉尘自身重力,在采煤工作面漂移的时间延长,大量粉尘会随工作面主导风流向下风侧扩散,且其扩散的距离和对下风侧的影响范围大于近水平煤层或缓倾斜煤层。
40-43
矿业安全与环保杂志开发设计

矿用自动排风装置的研制及模拟分析

摘要:针对目前矿山救援人员在煤矿井下救灾时缺乏智能化控制灾区有毒有害气体排放设备的不足,新研制了智能化矿用自动排风装置,对其工作原理、组成和性能特点等进行了分析。该装置安全性能高且具备自动调节的功能,可安全、有效、快速地将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控制在允许的排放浓度界限内,防止“一风吹”,避免发生二次瓦斯爆炸或窒息事故,能够保障救援队员的生命安全,并对引排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
44-47

煤矿不安全行为警示仿真系统开发与应用

摘要:利用三维虚拟仿真技术实现煤矿不安全行为的警示,以新的技术手段和模式强化矿工的安全意识。分析了煤矿不安全行为辨识、评估的方法和流程,提出仿真系统的开发目标、三维场景框架和开发流程,设计了三维建模和仿真过程的技术方案。现场应用表明,煤矿不安全行为警示仿真系统作为一种新的安全警示教育手段,改变了传统的安全教育模式,强化了员工的安全意识,促进了煤矿的安全生产。
52-55

矿用隔尘气幕机的研究

摘要:针对国内煤矿井下用隔尘气幕机产品空缺的现状,对其主要技术指标确定、风机型式选择、风轮设计、整机优化设计及实验室实验等5个方面进行研究与设计,开发出矿用隔尘气幕机,并进行了工业性试验验证。研制的气幕机最大风量达到80m3/min以上,出口风速可达14m/s以上,风流分布均匀系数达到0.8。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气幕机在煤矿井下机掘工作面使用时不会影响工作面正常生产,其隔尘效率最高达到81.2%,平均在70%以上。
56-60
矿业安全与环保杂志应用技术

煤层底板含水层富水性探测研究

摘要:利用矿井瞬变电磁法对某矿1106工作面底板的三灰、五灰含水层进行了探测研究,通过数据处理,形成了含水层二维电阻率剖面图和电阻率切片图。准确圈定出工作面含水层富水区的范围,并对富水性强弱进行了分区。实践表明:矿井瞬变电磁法是一种方便、快捷、高效的探测方法,可以准确地对含水层富水性作出定性评价,对煤矿水害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61-64

综合防降尘技术在"三软"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的应用研究

摘要:在分析“三软”厚煤层综放工作面产尘特性的基础上,针对郑煤集团某矿井12202综放工作面的粉尘现状,应用煤层注水、高压喷雾以及挡尘网等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降尘技术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了治理。通过对治理效果的考察发现,综合降尘效率达到85%以上,可为“三软”厚煤层采煤工作面的粉尘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70-73

基于优化GM(1,1)模型的矿井涌水量预测及算法实现

摘要:针对矿井涌水量预测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基于GM(1,1)模型提出优化GM(1,1)模型。分别建立GM(1,1)模型及优化GM(1,1)模型,并对某矿2002-2010年矿井平均涌水量进行模拟计算,结果显示优化GM(I,1)模型模拟精度较高。利用MATLAB设计优化GM(1,I)模型的计算程序,解决了计算过程复杂、计算量大的问题。
74-76
矿业安全与环保杂志技术经验

综合电法在煤矿积水老空区探查中的应用

摘要:从煤矿老空区探测的必要性出发,对比分析了常规电法的特点,强调了综合物探方法的重要性,阐明不同方法可以相互补充、印证,以提高探测效果。以东庞矿9102工作面附近小窑积水采空区探测为例,采用瞬变电磁法和直流电法综合探测,取得了良好效果。实践表明,只要选取合理的探测方法和解释技术,深度250m内、大面积积水采空区、小范围积水采空巷道探测可靠性均比较高;采用综合电法手段时,只要正确选择技术参数和装置,探测采空区的效果是良好的。
77-80

低透气性煤层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实践

摘要:为了解决工作面采掘期间瓦斯突出危险性和瓦斯超限问题,对杜儿坪煤矿62510综采工作面的瓦斯地质赋存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采用“掘进预抽+回采工作面预抽+高低位倾向顶板裂隙钻孔抽采+联络巷密闭埋管采空区抽采”的瓦斯综合治理技术,使回采过程中工作面的瓦斯体积分数稳定在0.15%~0.30%,同时工作面单台抽采泵站瓦斯抽采混合量为15.95m。/min,抽采率为67.24%。
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