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安全与环保杂志社
分享到:

矿业安全与环保杂志

《矿业安全与环保》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2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试验研究,开发设计,应用技术,技术经验,问题探讨,安全管理等。
  • 主管单位: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办单位: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煤矿安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国际刊号:1008-4495
  • 国内刊号:50-1062/TD
  • 出版地方:重庆
  • 邮发代号:78-35
  • 创刊时间:1972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26
  • 综合影响因子:0.969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2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矿业安全与环保杂志试验研究

煤结构异性对瓦斯渗透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摘要:利用煤岩渗透测试系统,对煤样试件平行层理和垂直层理方向上,进行了不同瓦斯压力下的渗透率测定,结果表明:煤的结构异性对瓦斯渗透特性影响较大,实验煤样在两个方向上的渗透率大小相差约为1个数量级。针对瓦斯在平行煤样层理方向和垂直层理方向上流动特性的差异,建立了煤样瓦斯渗流的串联和并联阻流模型,并就层理构造对瓦斯渗透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
1-3

基于残存瓦斯量的煤层瓦斯压力及含量测定方法

摘要: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石港煤矿9#、14#、15#煤层的瓦斯压力、破碎粒度对残存瓦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残存瓦斯量与瓦斯压力、瓦斯含量均呈幂函数关系;煤样的破碎粒度对残存瓦斯量影响显著,主要表现在粒径越小,残存瓦斯量越小,并且当煤样粒径增大或者减小到一定程度时,残存瓦斯量趋于定值。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先测定煤样的残存瓦斯量,再利用事先确定的煤样残存瓦斯量与煤层瓦斯压力及含量的关系,推算煤层瓦斯压力及含量。
4-5

不同温度条件下煤中甲烷解吸特性的实验研究

摘要: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煤中甲烷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和气压条件下,煤中甲烷的初始解吸速度较快,随着时间的增加,解吸速度慢慢减小,最后达到解吸平衡;煤中甲烷的最终解吸量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煤对甲烷的吸附能力降低。甲烷的解吸动力学规律能用经验公式、扩散模型、渗流模型来描述,且扩散模型能较好地描述甲烷气体的解吸特性;经验公式中参数α、扩散模型与渗流模型中参数Qd∞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扩散模型中参数B与渗流模型中参数b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经验公式中参数β与温度变化无规律性。
6-8

激光甲烷气体传感器信号处理方法研究

摘要:甲烷气体浓度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参数指标,精确检测甲烷浓度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设计了一套甲烷检测系统,采用DFB激光器作为光源,结合差分检测和谐波检测法对系统测量误差进行补偿。并提出一种新的气体浓度信号处理方法,以提高系统检测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当甲烷气体体积分数检测范围为0~5%时,检测的相对误差小于2%。
9-11

基于微地震监测的大水量矿区厚煤层围岩破裂特征

摘要:赵固一矿涌水量大,顶底板较软,上覆岩层运动规律不明。通过对该矿12011工作面的微地震监测,得出顶底板破裂范围,以及煤层的支承压力分布情况,并为防治顶底板突水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12-14

不同采留比条带开采底板应力特征研究

摘要:为了预测条带开采工作面底板突水和煤柱尺寸合理留设情况,建立了底板应力计算模型,并以淄博矿区埠村煤矿为例,应用解析法对条带开采条件下煤柱底板岩层应力应变规律的分布进行研究,改进了开采方案,结果表明:不同采留比条件下煤层底板采动变形破坏程度存在明显差异,采20 m留20 m的开采工艺较安全,回采率可提高7%。
15-18
矿业安全与环保杂志应用技术

基于ZigBee自适应通信在矿井瓦斯监控系统中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通过研究ZigBee路由协议和无线传感网络自适应机制,提出了基于ZigBee自适应多跳通信技术的矿井瓦斯监控系统方案。设计了基于ATmega128L单片机、CC2420射频收发器等芯片的硬件节点。实现了以MQ-4瓦斯传感器模块进行数据采集,以多跳通信的形式将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对井下的环境状况进行实时监控。研究及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系统稳定、功耗低,在实际矿井监测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19-21

《矿业安全与环保》再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2012年2月23日,北京大学图书馆通知,《矿业安全与环保》已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即第六版)之核心期刊。
21-21

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矿井突水水源判别中的应用

摘要:鉴于采用水化学数据判定矿井突水水源过程中水质特征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引入熵权理论并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选取Ca2+、Mg2+、K++Na+、HCO3-、Cl-、SO24-、TDS等7项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建立了矿井突水水源判别的熵权法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于潘三矿2个典型水样的水源判别。应用结果表明:运用信息熵计算权重系数克服了传统模糊综合评判中权重分配的局限性,模型判别结果较准确,是矿井突水水源判别的一种有效方法。
22-24

基于Visual Modflow的矿坑涌水量模拟预测评价

摘要:白涧铁矿是河北邯邢地区典型受"大水"威胁的深部矿体,在详细分析该区域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运用Visual Modflow软件对该区域地下水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模型的识别与检验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应用识别后的模型预测了白涧铁矿涌水量,并分析了白涧疏水后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25-27

利用炮掘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反演煤体瓦斯含量

摘要:为了研究工作面瓦斯涌出特征与工作面前方5~10 m内煤体可解吸瓦斯含量之间的关系,选用某矿炮掘工作面作为研究考察对象,根据该工作面巷道壁煤岩体与采落煤岩体瓦斯涌出的特点,将两者进行了有效的分离,从而比较准确地反演出掘进工作面煤体的瓦斯含量,较为有效地弥补了传统瓦斯含量测定技术的不足,并为利用瓦斯涌出动态连续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28-31

低浓度瓦斯发电站管道输送安全保障系统设计

摘要:介绍了低浓度瓦斯管道输送安全保障系统,着重从系统工艺、阻火防爆设施、安全监控系统、排空系统以及预处理系统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该系统的推广应用将提高煤矿抽采管网安全和井下安全等级,促进低浓度瓦斯的回收利用。
32-35

浅埋藏易自燃大型综放工作面自燃“三带”分布规律的实测与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通过在采空区预埋束管取样器,检测采空区内气体成分随工作面回采进度的变化情况,并对采空区O2浓度随深度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根据实测O2浓度确定出安家岭一号井4106工作面采空区遗煤自燃氧化"三带"的分布状况;在实测数据的校准和验证下,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采空区O2浓度在整个采空区的分布规律;采用验证过的数值模拟模型研究了工作面配风量变化对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表明:大型综放工作面采空区内部高O2浓度区域具有在进、回风巷侧分布范围较广、在采空区中部区域分布狭窄的U形特征;配风量增加,采空区自燃带宽度增大,且回风侧增大幅度最明显。
36-38

瞬变电磁法探测近距离多层采空区技术研究

摘要:大同鹊山煤矿所开采的侏罗纪煤层为多层赋存结构,由于井田内小煤窑滥挖乱采留下了大量不明的采空区,给矿井的开拓布置及安全生产带来极大威胁。为此,利用瞬变电磁法,通过合理布置测线、测点,探测出多层采空区的位置,圈定了实体煤层范围,实际掘进情况与探测结果基本一致,为多层采空区的探测提供了一种简单、快捷、行之有效的方法。
39-40

保德煤矿煤层瓦斯合理预抽期及钻孔布置方式的研究

摘要:通过在保德煤矿五盘区施工4组不同间距的试验预抽钻孔,并对试验孔数据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统计分析,以试验孔分析结果和保德煤矿历年瓦斯抽放数据作为依据,对保德煤矿瓦斯预抽钻孔最佳布孔方式和保德煤矿8#煤层瓦斯合理预抽期进行研究。确定了保德煤矿8#煤层合理预抽期为18个月,平行预抽钻孔最佳孔间距为10 m。
41-44
矿业安全与环保杂志技术经验

长距离独头巷道掘进的通风技术研究

摘要:结合某隧道施工项目的现场情况,提出一种长距离独头巷道掘进的通风施工方案。通过对压入式、抽出式、压抽混合式通风的优缺点进行比较,选择压入式通风,并使用一站式通风方式;通风设备选用大直径风筒和多级隧道施工通风机,通风距离长达15 km。使用压入式送风方式直接将新鲜风流送至掘进工作面,满足了施工通风需求。
45-46

两种排放半径测定法在“三软”低透气性突出煤层中的应用

摘要:介绍了两种目前常用的煤层超前排放钻孔排放半径的测定原理及操作步骤。针对"三软"低透气性突出煤层,分别用钻孔瓦斯流量法、钻屑指标法进行了排放半径的测定。通过分析,分别得出两种测定方法在同一"三软"低透气性突出煤层的测定结果,并最终确定了该煤层合理的排放半径。
47-49

岩巷锚喷作业粉尘防治技术与效果分析

摘要:针对东滩煤矿岩巷锚喷作业的产尘源,采取了以大风量抽出式湿式除尘为主,捕尘净化风流为辅的净化降尘措施。通过加大除尘风机风量,增加防尘净化水幕等措施,实现了全方位、立体式控制粉尘目标,有效地控制了粉尘浓度。巷道粉尘质量浓度由降尘措施实施前的105.0 mg/m3下降到7.7 mg/m3,综合降尘率达到98.2%,控尘效果明显。
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