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社会杂志社
分享到:

科学与社会杂志

《科学与社会》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1年,公开发行的季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世界科学界、可持续发展、科学文化、科学评论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学部;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 国际刊号:2095-1949
  • 国内刊号:11-1009/G3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82-318
  • 创刊时间:1981
  • 发行周期:季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65
  • 综合影响因子:0.912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科学与社会 2015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科学与社会杂志论坛

持之以恒,建立科研诚信的长效机制

摘要: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事关科学事业的健康发展,不仅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而且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结合我国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的现状以及相关制度安排,深入分析了产生学术不端行为原因的社会和个人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建立科研诚信长效机制的几点建议。
1-6

恪守科研伦理是为了更好地开展科学研究

摘要: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可能成为风险之源,给人类社会带来冲击与影响,因此需要科研伦理进行调节与规范。科研伦理是整个科学研究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生于科研系统,作用于科研活动之上,一方面以“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彼此认同的价值理念”对科学研究进行规范,另一方面又在保护和促进负责任的科学研究。科研伦理核心议题是应对科学的不确定性以及协调不同主体之间的价值冲突。
7-11

哥廷根物理学派取得丰硕成果的制度保障

摘要:20世纪20年代德国哥廷根大学的玻恩学派,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物理学家,取得了缔造量子力学的矩阵形式等卓越成就。当时的德国对科学研究已经具备较为行之有效的国家支持模式,以及著名学派自我造血的社会机制。这使得在德国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德国理论物理学家精英团体的生活与研究工作没有受到较大不利影响,能够专心研究并缔造学术辉煌。
12-23

改革科技奖励亟需回归制度常识

摘要:我国科技奖励制度始终存在着强行政导向、弱科学共同体评价的倾向,人为地将政府科技奖励与市场成功、同行认可割裂对立起来。同时,科技奖励制度实施中过分强调了科技奖励制度对于科技评价的影响,而忽视了科技奖励与科技评价的视角差异和功能区别,“反因为果”扭曲了社会认可与科技评价的关系。因此,作为一项重要的科技政策工具,应当厘清科技奖励基本属性,明确科技奖励是一种非市场化的创新激励机制,是对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劳动报酬和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补充。在回归制度常识的基础上推动科技奖励制度从多样化科技奖励体系、规范行政因素不当干预和培育科技社团职能等方面加以改革和完善。
24-30
科学与社会杂志STS研究

科学史与相对主义

摘要:科学史与相对主义的关系,是一个对于理解和研究科学史而言非常重要的编史学问题。从历史的本性、从一般性的科学编史学理论,以及从科学史研究的实践的案例讨论,可以得出结论:相对主义这种哲学立场与科学史的研究是一致的,甚至是不可回避的。
31-42

相对主义与理解SSK的一种分形模型

摘要:对SSK的相对主义和强纲领,学界存在多种误解。实际上,布鲁尔并非想与自然科学做对。他模仿自然科学的方法,并试图用其研究科学本身。但是这样一种科学主义的动机事后被证明竟然成了一种原罪,因为在当下的文化中科学家并不习惯于被研究,特别是不习惯于被科学地探究。本文提出理解SSK,以及在本体论层面和演化过程中理解科学与社会新型关系的一种分形模型。
43-61

何以知其然也——上帝视角与相对主义

摘要:文学创作有两种视角,全知视角和第一人称视角,前者是绝对的,后者是相对的。两者可以分别对应认识论的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从相对主义的立场看,绝对主义所宣称的客观规律不过是诸多阐释方案中的一种。相对主义不需要为自身辩护,只需要论证绝对主义的基本假设不成立即可。相对主义可以悬置本体论问题,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质疑。即使存在一种绝对的唯一的规律(阐释方案),问题在于,它是如何被人类所认知的?这要求预设一种全知全能的认知主体。只要否定这种特殊认知主体的存在,承认每一个个人和人群,都只有相对的认知能力,则相对主义就是一种自然的结论。
62-69

可接受的科学:走向多元主义与新客观主义

摘要:传统的科学哲学因其表征主义的科学观而遭遇到一系列理论困难和来自相对主义的挑战,其理论困难的根源在于其过于强调科学理论的必然性,将科学视为基于形而上学的“必然的科学”。为了从根本上克服相对主义的挑战,应该超越基础主义,主张科学多元主义,在新客观主义的基础上,将科学视为可接受的科学。
70-81

政府与科学——说不尽的布什报告

摘要:1945年的《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是美国有关政府与科学之间关系的经典表述,是西方科技政策的奠基之作。本文围绕布什报告提出的基础研究、创新的线性模型以及学术自由等重要概念及思想,考察、分析70年来科技政策发展演变的若干流脉,并提示对我国科技政策研究与制定的借鉴与启示。
82-101

瓦特蒸汽机技术创新的社会视角分析

摘要:创新驱动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本方式,人类进入工业社会的首个重大技术成果——瓦特蒸汽机的创新过程,就生动反映了这种机理。瓦特蒸汽机为18世纪英国的工业发展带来无穷动力,工业革命由此发端。探索这一时代性技术创新的研发应用过程,分析高校、企业和相关社会制度在其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有助于深入揭示创新驱动发展的内在机制,从历史和未来两个视角获得推动我国当前创新驱动发展的相关启示。
102-114
科学与社会杂志评论

科学的政治化与科学的民主化——评《民主政治中的科学:专业知识、制度与代表》

摘要:在当代社会,从全球变暖到生物技术,科学与政治越来越紧密地缠绕在一起,科学与政治的关系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民主政治中的科学》试图探讨的是如何以及为什么能够通过科学的民主化来应对科学的政治化。 对科学的政治化,一种常见的态度是持鲜明的拒斥和批评立场,主张科学在本质上与政治无关,应该把政治排除在科学之外,让科学摆脱政治的影响和干预。
115-118

科学与政治的“协商”——评《科学权威的矛盾性:科学咨询在民主社会中的作用》

摘要:随着科学的日益发展,科学对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大,并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一切重大问题,我们都习惯于寻求科学建议。但与此同时,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对科学持着仰视的姿态,不再将科学权威当作一种神圣的信仰,科学建议也不断地受到挑战和质疑。尽管如此,科学建议仍是如此有效力和有影响力,日益成为决策的重要参考。这就是科学权威的矛盾之所在。
119-122

思想和行动的催化剂——《全球智库:政策网络与治理》书评

摘要:智库作为公共政策的研究、分析和参与机构,旨在对全球问题开展政策导向的研究、分析和建议。智库能够以其精准全面的分析研判、与政界广泛深入的联系和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力,有效促进和催生全球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外交、科技等方面的重大决策。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智库在全球和国家政治决策领域承担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而新型智库也不断涌现。
123-124

科学咨询与公共决策的博弈——评《政策制定中的科学咨询:国际比较》

摘要:21世纪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变革的重要特征是由统治转向治理,而科学政策咨询在民主治理中正扮演着越来越关键的角色。科技与经济社会生活的距离缩短,科技决策以外的公共决策也日益需要科学咨询作为支撑,这使得技术专家成为政治决策体制中的重要参与者。针对民主体制的科学政策咨询,柏林一勃兰登堡科学与人文学院跨学科研究小组合作出版了《政策制定中的科学咨询:国际比较》一书,收录了来自法国、德国、荷兰和英国等专家咨询机构成员与学者的相关研究。
125-126
科学与社会杂志会议报道

“2015’科技伦理研讨会”在京召开

摘要:10月12日,中国科学院学部在北京香山饭店组织召开了2015’科技伦理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以“科学研究中的伦理”为主题,由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办,学部工作局、学部科学规范与伦理研究支撑中心承办。会议围绕科研活动中科学家的道德责任、科研管理、科研环境治理等问题,着重解读科技伦理在当前的新变化、新特点,剖析前沿科研领域面对的伦理挑战,探讨如何更好地坚守科研规范,弘扬科学精神。
127-131

《科学与社会》征稿启事

摘要:《科学与社会》(季刊)是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和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兼有思想性、学术性和专业性的期刊。本刊热诚欢迎作者不吝赐稿。本刊只接受未公开发表的稿件。作者应保证所投稿件符合学术诚信规范。
136-136
科学与社会杂志编辑部公告

2016年《科学与社会》“论坛”第一、第二期征稿

摘要:“论坛”为科学技术领域和人文社会领域的专家学者自由讨论科学和社会问题的园区,着力突出文章的思想性,提倡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争鸣。着重讨论与科技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和与社会相关的科技问题。作为《科学与社会》的重要栏目,将以专题的形式组稿。
F0003-F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