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社会杂志社
分享到:

科学与社会杂志

《科学与社会》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1年,公开发行的季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世界科学界、可持续发展、科学文化、科学评论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学部;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 国际刊号:2095-1949
  • 国内刊号:11-1009/G3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82-318
  • 创刊时间:1981
  • 发行周期:季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65
  • 综合影响因子:0.912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科学与社会 2013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科学与社会杂志论坛

互联网精神

摘要: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了互联网精神的起源和内涵:互联网发生发展的思想基础,创造互联网的人们的精神气质,以及随互联网来到人间的精神元素,即互联网无声传送着的主张和生活与思维方式。互联网不只是伟大的科技创新,还把人类引向一个崭新的时代,其核心要素是人际关系的改变,开放、共享、合作、协同,是互联网时代的精神特征。本文讨论了有关互联网时代科技伦理的若干问题。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行为准则,公众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和信息文明素养的提升,在社会转变的时代,对于一些伦理问题的不同认识。例如亚伦.斯沃茨的案件,谷歌扫描图书案件。最后本文讨论了在网络空间安全问题上发展国际协同的可能性。
1-13

风险社会视域中的网络社会问题

摘要: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崛起,不仅引发了社会结构和行为方式的转变,而且导致了的各种社会问题的涌现。基于风险社会视域,把“网络风险社会”视为一个整合性的概念,有助于深化对网络社会问题的结构和机制的认识。面对网络社会的流动、去中心、去边界、时空拼贴、过度互联,以及网络行为的身体不在场、身份不确定特征,风险管理是控制和化解网络社会问题的基本策略选择。
14-22

网络社会的行为规范

摘要:网络社会的迅猛发展,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也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行为和心理。由于网络社会的扁平化、匿名性以及虚拟性等特点,使得传统的行为规范受到破坏,而新的网络社会的行为规范尚未建立。为了减少网络失范行为,需要我们多层面多角度开展工作,建立一个安全和谐的网络社会,实现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协调发展。
23-31

论国家实施网络入侵的行为性质与反制措施——以“斯诺登事件”为线索

摘要:“斯诺登事件”揭示出国家实施网络入侵的现实威胁。《联合国宪章》是对该行为定性的法律依据。根据《联合国宪章》,国家实施的网络入侵必然是对国家主权平等原则的违背,但并不必然违背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原则。对于网络入侵是否构成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相比行为手段,更可行的方法是通过损害后果来判断,即网络入侵是否导致现实世界的重大人员财产损失或此类威胁。对构成“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的网络入侵,受害国可以进行自卫,包括应用常规军事手段,同时应当遵守相称性,但国际法在追究加害国及其领导人的法律责任方面恐怕难有作为。对不构成“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的网络入侵,国际法几乎无法为受害国的反制措施提供有效依据,但受害国可以通过自己的国内法采取适当的反制措施,具体而言,就是对帮助或参与国家实施网络入侵的自然人和法人进行规制。
32-42
科学与社会杂志STS研究

人类学进路的科学史研究:兴起背景及研究案例分析

摘要:科学史作为一个学科有其自身的方法和研究体系,然而科学史研究者需要不断地借鉴和引入来自其它学科的先进成果,及时、合理地吸收相关领域新方法、新思潮。人类学进路的引入和科学史本身的发展以及整个学术界的发展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科学史和科学编史学本身的发展变迁来论述人类学进路科学史研究兴起的背景,并且结合具体的研究案例,分析阐述此类研究的特点。
43-54

欧美数学人类学的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通过整理欧美数学人类学研究文献,研究数学人类学若干典型案例和问题,分析其研究者群体、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呈现欧美数学人类学的研究状况、趋势探讨,提出欧美数学人类学研究对中国数学人类学研究未来发展的启发意义。
55-65

当代少数民族手工艺技术变迁中的文化选择分析——以贵州苗族刺绣为例

摘要:从身体技艺到机器技术,是当代少数民族手工艺技术变迁的主要路向。变迁背后实则是少数民族文化主体(通常也是手工艺制作主体)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做出的文化选择。通过大量田野考察,本文以贵州苗族刺绣技术的变迁为例,对影响文化主体进行文化选择的异文化、行政力量、本土文化精英等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指出了少数民族文化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66-80

从藏粮于山到养生食品:中越边境水口桄榔粉的生态智慧研究

摘要:在人类长期的演进中,每一个族群为了本族群生存进行着坚持不懈的努力,他们根据自己的处境不断调适自己的知识体系,有效且适时地规避了风险。尤其是一些处在边境地地带的少数民族,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为应对粮食短缺而采食代粮木本食物,显现出了较高的生态智慧。研究以广西中越边境水口桄榔粉为例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既不打扰自然环境的生存状态做到藏粮于山,满足人们的营养供给,又能带动并支撑当地经济发展,体现了边境少数民族的生态智慧。
81-93

蒙古族公众的医疗选择:对不同医学的不同认知

摘要:公众的医疗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他们自身的医学文化,而对不同医学的认知状态则影响了他们的医疗选择。本文以蒙古族公众的医疗选择为切入点,分析和挖掘其背后所隐藏的不同医学观念,指出这种医疗选择现状所体现出的蒙古族公众独特的医学文化,以及在这种医学文化影响下医疗选择的合理性。本文认为不同医学观念下的多种医疗模式并存是少数民族地区医疗的先天优势,应该尽可能地发挥这种优势。
94-106
科学与社会杂志书评

科技传播与应用研究的新视野——评介秦红增对于科技人类学方法的运用

摘要:广西民族大学秦红增教授长期关注着中国的乡村社会变迁及民族地区的乡村建设问题。他历经十余年的实地调研,先后出版了《桂村科技:科技下乡中的乡村社会研究》、《瑶族村寨的生计转型与文化变迁》、《手工艺里的智慧: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研究》及《乡土变迁与重塑——文化农民与民族地区和谐乡村建设研究》等著作,为中国的乡村社会建设与发展研究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107-111

传统工艺研究的新视角——评《人类学视野下的传统工艺》

摘要:《人类学视野下的传统工艺》是广西民族大学万辅彬教授、韦丹芳副教授等人共同完成的一部科技人类学最新力作。作者主张使用人类学的方法和理念对传统工艺进行挖掘,并通过多项个案研究,向读者展示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工艺及其背后的文化逻辑,为传统工艺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视角。
112-114

江南技术经济史研究的开拓之作——读《传统工匠现代转型研究》

摘要: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近代化与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时代,尤其在江南地区,表现更为突出。这不仅体现在以工业化为核心内容的江南区域现代化的到来,也体现在生产技术转型与技术主体的社会角色转换方面,余同元教授的新著《传统工匠现代转型研究——以江南早期工业化中工匠技术转型与角色转换为中心》(以下简称《工匠转型》),针对这一主题展示了新颖的视角与独到的见解。
115-120
科学与社会杂志会议报道

科学社会学发展战略研讨会在京召开

摘要:2013年11月9日,我国科学社会学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召集,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等十余个单位的近30位科学社会学相关领域的学者出席了会议。
121-129

“2013’科技伦理研讨会”在沪召开

摘要:2013年度科技伦理研讨会于11月30日在上海召开。这是继2011年(“转基因技术伦理问题”、“纳米技术伦理问题”)和2012年(“干细胞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召开科技伦理研讨会之后,中国科学院学部组织召开的又一次探讨科技发展中伦理、法律、社会问题(ELSI)以及科学家责任的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伦理问题”为主题。
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