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社会杂志社
分享到:

科学与社会杂志

《科学与社会》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1年,公开发行的季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世界科学界、可持续发展、科学文化、科学评论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学部;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 国际刊号:2095-1949
  • 国内刊号:11-1009/G3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82-318
  • 创刊时间:1981
  • 发行周期:季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65
  • 综合影响因子:0.912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科学与社会 2012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科学与社会杂志论坛

浅谈生物医学科研诚信及其教育

摘要:1.生物医学研究的特点决定了生物医学科研诚信的特殊重要性 目前学界对美国政府关于“FFP”的提法已比较熟悉,即:“编造、伪造、剽窃或其他在申请课题、实施研究、报告结果中违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行为”。近十年来,无论是中科院、科协,还是一些高校等机构对科研诚信越来越重视,并且也出台了诸多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和对科学工作者的要求的规范文件。
1-7

对科学家社会责任研究的反思

摘要:自从贝尔纳提出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以来,对这个话题的讨论一直为社会关注。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核武器的问世,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受到了更多的重视。2011年日本大地震引发的福岛核危机和近几年我国屡屡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把科学家的社会责任问题推到了公众面前。为此,中国科协于2011年3月29日举办了“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专题学术讨论会,邀请专家就公众担心的“核能安全与利用”、“核辐射影响与防护”、“食品安全”等问题做了专题学术报告。
8-17

谈航天领域科学家社会责任构成要素

摘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基石。科学事业需要后继有人,更需要一大批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科学家,他们不仅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开拓者,同时也应该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使科学家社会责任的内涵在不断丰富,但做为一名航天领域的科学家,“以国为重”、“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应是航天科技工作者的核心价值观,对科研工作高度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则是一名负责任的科学家承担的首要责任,而这些责任的构成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8-21

从循环经济发展谈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负面效应,科学知识的滥用可能会产生势不可挡的灾难性后果,这在21世纪突出地表现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和能源危机等。科学家在技术研发、管理决策、经济发展以及应对资源环境问题中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
22-27
科学与社会杂志STS研究

巴黎学派的行动者网络理论解析

摘要:以科学知识社会学(SSK)遭遇的困境与科学技术研究(STS)的特殊性为契机,巴黎学派提出行动者网络理论(ANT)。它既是一套分析科学与技术的有效工具,又包含了全新的世界观与社会理论:用广义对称性原则消解本体论的主客二分;用跟随行动者的灵活方法取代宏观理论框架说明微观现象的模式;用联结的社会学取代社会的社会学。在突破SSK困境的同时,ANT最终发展成为一个以科学技术研究为中心的广泛社会理论。
28-43
科学与社会杂志科学技术的社会研究

地位继承与文化流动——工程师群体教育地位获得的经验研究

摘要:教育地位获得深刻地嵌入于家庭背景之中。本研究利用实证调研资料,对高新技术企业工程师群体的教育地位获得问题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工程师群体教育地位获得的性别差异已趋于弱化,其教育地位获得是以母亲的文化程度、父母的职业以及受访者14岁时的户口为表征的家庭背景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对工程职业领域家庭背景因素与子代教育地位获得之间的关联模式与作用机制的分析表明,教育获得兼具地位继承与文化流动双重功能,其既有可能成为优势社会阶层强化等级秩序的工具,也有可能成为劣势社会阶层实现上向流动的阶梯。
44-62

我国大众在核电发展中的“不信任”:基于两个分析框架的案例研究

摘要:本文运用“风险社会”和“科学知识社会学”这两个理论框架说明我国大众在核电发展中的“不信任”问题。“风险社会”理论认为核风险的特殊性和科学的自反性是引发“信任危机”的关键。而“科学知识社会学”理论认为专家系统把大众排除在核风险的定义和处理系统之外,忽略“非专家知识”是引发“信任危机”的关键。从对韩江上游拟建内陆核事件的案例研究结果来看,大众确实依赖专家系统来定义和处理核风险。而他们表达的“不信任”在现阶段并不体现为对专家系统的挑战,而是希望引起政府的重视,使核电向着更为科学和民主的方向发展。两个理论对实际例子均有一定的解释度,且互为补充,但需要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
63-78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技术与社会选择研究初探

摘要:本文在介绍酵母双杂交技术系统作为一个新的生物技术本身的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对于酵母双杂交技术系统技术选择中社会因素和技术因素作出SST意义上的分析。从而分析和总结出生物技术在具体技术选择上的值得思考的东西。
79-91

食品安全问题的社会建构分析——从科学主义走向S&TS的方法论解析

摘要: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科学主义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在风险的解释中具有绝对的话语权。自贝克《风险社会》一书问世以来,学界对食品安全问题中所蕴含的科学与利益、政治的关系的认识逐渐明朗。最初的研究遵循“有组织的无责任”、“科学标准”的客观性讨论、“无知”这三条进路,随后政治之外因素的凸显则把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带入了开放性的、多维度的S&TS研究,为食品安全问题的实际解决提供方法上的启示。
92-104

电子健康及其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

摘要:由于实践的需要,电子健康及其发展问题受到学界的关注与重视。本文在厘清电子健康概念与应用领域的基础上,着重探讨电子健康的意义,电子健康发展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我国发展电子健康的基本策略,为有效推进中国电子健康创新与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和建议。
105-112

《科学技术政策译丛》评介(续)

摘要:西方科学技术政策研究经历了萌芽、发展和成熟阶段,现在已经演变成为一个涵盖多学科的前沿领域,产生了众多影响深远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著作。科学技术政策涉及了政府管理、教育政策、税收政策、贸易政策、人才政策、信息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等,还与产业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国家竞争战略等密切相关。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以来,西方科学技术政策领域发生了很大变化。网络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不仅改变着传统科学研究的模式,而且促进了公众与科学技术人员以及政策制定者的互动,进而推动政策研究前沿的进一步发展。这些新特点和新进展需要我们及时了解和掌握。
113-113
科学与社会杂志书评

科学与政策、技术与怀疑——美国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的历史命运

摘要:2008年,华裔美国学者王作跃教授的力作《在卫星的阴影下——美国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与冷战中的美国》(ScienceandPolicy,TechnologyandSkeptism,the Historical Fateof PSAC)一书的英文版在美国问世。2011年,经过多方努力与合作,作为科学技术政策译丛的组成部分,这部书的中文版也与读者们见面了。作为此书的译者,我们在翻译过程中,颇有收获和体验,因此共同写出了这篇简短的书评,以向读者简要介绍该书的内容,并分享书中的洞见与智慧。
114-118

科学研究的建构论组织社会学视角——《科学的智力组织与社会组织》书评

摘要:在本书出版近30年后再来为它写书评,有点像在“重温经典”,当然它也确实成了经典。该书早在出版时就受到较广泛的关注,来自多个领域的期刊都评论了它;国内学者郏斌祥也介绍了它。而随着社会学中建构论取向的问题日益暴露,该书的价值也日益提升,因此《当代社会学》又邀人写了一篇评论。国内学者赵万里、薛晓斌、刘小玲和曾国屏等也围绕该书进行了评论和研究,迄今在该书思想基础上的拓展性研究已难以全面统计。
119-124
科学与社会杂志会议报道

科学社会学与中国科学技术的社会研究——第四届全国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综述

摘要:2012年9月22—23日,由南开大学、《科学与社会》编辑部、《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以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全国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在天津南开大学举行。此次会议以“科学社会学与中国科学技术的社会研究”为主题,共提交论文60余篇。在两天的会期中,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科学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社会学与中国科学实践”以及“技术的社会研究”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本文拟从理论探讨和经验研究两个层面,对会议观点进行总结陈述。
125-129

“2012’科技伦理研讨会”在京召开

摘要:11月29日,中国科学院学部在京组织召开了2012’科技伦理研讨会。这是继2011年以“转基因技术伦理问题”和“纳米技术伦理问题”为主题召开的科技伦理研讨会之后,由学部组织的又一次关于新兴科技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ELSI)以及科学家责任问题的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干细胞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及科学家社会责任”为主题,由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常委会主办,院士工作局、学部道德与科技伦理中心承办。
130-135

《科学与社会》2012年总目录

136-140

《科学与社会》2013年征稿启事

摘要:《科学与社会》(季刊)是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和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兼有思想性、学术性和专业性的期刊。本刊热诚欢迎作者不吝赐稿。本刊只接受未公开发表的稿件。作者应保证所投稿件符合学术诚信规范。
F0003-F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