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社会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科学与社会杂志 部级期刊

Science and Society

  • 11-1009/G3 国内刊号
  • 2095-1949 国际刊号
  • 0.6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科学与社会是中国科学院学部;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科学与社会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STS研究_STS前沿进展、论坛_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管理、论坛_建言中国教育、STS研究_科技的ELSI的研究、STS研究_科学治理与科技政策、会议报道、STS研究_科技的社会研究、科学文化与传播、STS研究_科学文化与传播、论坛_AI治理:寻求效率与安全的统一、论坛_“卡脖子”问题引发的思考

科学与社会 2006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科学与社会杂志世界科学界
芬兰从资源型国家到创新型国家的历程5-10

摘要:本文从转变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创建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和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转型三个方面分析了芬兰80年代以来从资源型国家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历程。

瑞典计划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不再使用石油的国家11-11

摘要:在所有先进的西方国家中.瑞典将率先在能源利用方面做出重大变革:计划在15年内彻底摆脱对石油的依赖.而且不再建造新一代核电站。一个由企业家、学者、农场主、汽车制造商以及公务员等组成的委员会制定了该计划,并且将在数月内提交给瑞典国会。计划一旦实现。拥有900万人口的瑞典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不再使用石油的组织。

生物经济对资源型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启示12-15

摘要:在21世纪20年代来临的生物经济时代,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对农业将产生更加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本文针对生物经济的特点和时代机遇,在阐述农业发展演变趋势与农业形态演变方向的基础上,重点揭示出生物经济对资源型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启示,包括突出农业生态功能;发展“人本化”新型农业;开发利用抗逆植物;加强生物防治;开发性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

科学与社会杂志可持续发展
“绿水”与节水:中国水资源内涵问题讨论16-20

摘要:本文基于“绿水”与“蓝水”及广义水资源的概念,论述了区分“绿水”与“蓝水”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探讨了与“绿水”相关的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问题,阐明了绿水与生态系统用水、绿水与节水农业的关系。

中国水环境水生态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21-26

摘要: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最核心的问题是生态,也即生态水短缺问题。本文对通过对我国水环境水生态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水环境水生态问题主要包括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水土流失、水生生态系统功能衰退等;并根据上述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科学与社会杂志青年学者论坛
纤维素学科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27-32

摘要:纤维素是地球上分布最广、产量最大的可再生的、可生物降解的、生物相容的和可衍生化的天然高分子物质,对它的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它也是人类第一个利用的天然材料,本文通过对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发现和利用的科学史的回顾,阐述了纤维素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科学巨臂——达·芬奇32-37

摘要:在一般人眼里,达·芬奇只是一位伟大的画家,但实际上,达·芬奇还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研究的领域涉及绘画、雕塑、工程学、建筑学、物理学、生物学、生理学、哲学等方面,并在所有这些领域里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达·芬奇的关于艺术、科学方法论的思想在人类历史上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为近代科学的诞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科学与社会杂志科学文化
我们学界里的不良文化——从沈履伟案反思学术腐败问题38-44

摘要:至今,很多人不认为中国是一个学术上的强国。这不是因为中国还没有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而是中国学术界让他们看到了里面太多的不良现象,尤其是当这种不良现象的背后隐藏着机制和文化深层问题的时候,按照丘成桐的话说就是一个国家文化上的缺失。在我们的这组关于中国学术腐败的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前不久发生在天津的一个案子所引发出来的争论和反思.另外几位学者的文章则是对中国学界里的这种现象的纵观评论。

学术之道与媒体之义44-46

摘要:学术之道可以有多种理解.韩非释:“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庄子则称:“行于万物者,道也。”并进一步阐述为“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梁启超曾论到:“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用者也。”

“过而改之,善莫大焉”——岂能以“动机不纯”为剽窃辩护?47-48

摘要:在最近反对剽窃等学术不端的事件中,人们稍加注意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就是那些被揭露有剽窃行为者及为其“打抱不平者”。往往是不愿或不敢刚“以事实对事实”或者用“以法规对法规”的办法答复揭露者并为自己辩护.而是用转移读者视线的办法极力渲染“揭露者动机不纯”。

为什么会有沉默的大多数49-49

摘要:杨玉圣先生撰文(学术正义与学术共同体——读贺卫方《周叶中教授事件及其他》,2006.1.14,学术批评网。)指出:“周叶中教授事件几乎是再典型不过的学术不端案例”,但“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巍然不动”;“与既,庄的为抄袭案辩护一样,相当多的人始终为周叶中教授鸣冤叫屈,大有“正不压邪”之势;除了《中国青年报》和《中国经济时报》排除压力和阻力而发表报道外,其他数以千万计的主流报纸一概集体失语;除了杨支柱、萧翰和贺卫方外,诺大的中国法学界,也大都沉默而鲜有认真发言者。”

三只眼看学术骗子50-51

摘要:笔者以为,学术不端主要由“学术骗子”酿成,而“学术骗子”并非整齐划一。他们或可分三类:学术贩子、学术混子和学术棍子。对其进行立体观察,须要用三只眼。

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家做不了好学问52-52

摘要:菲尔兹奖(Fields Medal)得主、华人数学大师丘成桐认为,中国学术界种种不良的风气.归根究底都是源于1966至1976年摧毁中国多年良好文化传统的那场“”。他解释道:“自那时开始,中国人的价值观完全改变,是非观念和道德操守遭到扭曲,以致现在的学生和学校变得唯利是图。这种文化气候.是中国难以孕育一流学者的最主要原因。”

科学与社会杂志科学评论
要揭露学术腐败,也要揭露新闻腐败——评笑蜀先生的《“科学狂禅”可以休矣》53-60

摘要:黄禹锡事件震动了同际学术界.也同样震动了中国学术界。为什么黄禹锡事件也震动了中国学术界?国为中国学术界也同样存在类似黄禹锡事件的学术腐败现象.只有比韩国还要严重!仅《新语丝》网站揭露出的大大小小学术腐败事件,就高达400余起!然而这只是“冰山上一角”!所幸的是:由于中国学术界的国际影响尚不够大,尚未形成国际性丑闻!

“科学狂禅”可以休矣60-61

摘要:“好人,还是坏人?”这个人们熟悉的句式,虽然没有“生,还是死”这个哈姆雷特之间那样深沉.却比哈姆雷特之问还要流行——差:不多我们每个人,在孩提时代都免不了要对刚登上戏台的角色提出这样的疑问。

有关学术评价标准及其他——SCI检索作为评估中国科学的主要标准是不正确的62-64

摘要:本来我想写《“量化学术”是不科学的》,但是想不如突出重点,就把最突出的问题些出来.因为对论文的SCI检索作为评估标准已经深入到中国的每个学术细胞里了。也许是我批评量化学术的第一篇文章。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成果展F0002-F0002

摘要: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是国家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所。著名生物学家贝时璋院士任第一任所长,现任所长为饶子和院士。研究所现有科技人员316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5人、研究员68人,现有在学博士研究生(含硕博连续研究生)406人,在站博士后14人,访问学者1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