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评论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科学文化评论杂志 部级期刊

Science & Culture Review

  • 11-5184/G 国内刊号
  • 1672-6804 国际刊号
  • 0.13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科学文化评论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4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科学文化评论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科技与社会、科学与人文、学术沙龙、书评·书介、人物·访谈、纪念樊洪业先生:回忆与追思

科学文化评论 2016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科学文化评论杂志科学与人文
从传统科学到近代科学5-14

摘要:樊洪业先生是研究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的名家,自1980年前后进入该领域以来,发表了不少论著,尤其是编纂《竺可桢全集》,主编《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以及《中国科学院史事汇要》《中国科学院史事汇编》等,为史料建设不遗余力。在我们期盼他实施自己的著书计划时,先生却突然病目。友人遂请他以在家讲课的方式系统介绍了自己关于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的见解。在整理思路的过程中,先生发现了这篇自己早年的1151稿,稿纸中还夹有席泽宗先生1983年8月23日写的复信,称“读过一遍,觉得很好,可以作为一家之言发表”。但它因作者后来忙于其它事务,长期搁置而被遗忘了。编者认为,这是一篇佳作,虽作于30多年前,仍基本没过时。故坚请先生允许我们发表,以期引起讨论,推进相关问题的继续研究。

玻恩与牛顿之对比研究15-26

摘要:本文提出了界定科学大家的“四点论”。以牛顿为例,他建立了经典牛顿力学;牛顿第二定律是量子力学出现前人们解释自然现象的核心工具;牛顿在光学、微积分等其它领域仍有重要贡献;基于牛顿力学的决定论成为几百年人们信奉的思想信条。按照“四点论”来分析,玻恩带领弟子们建立了矩阵力学;玻恩最早写出的量子力学对易关系式是量子力学的核心;除量子力学外,玻恩在晶格动力学、场论、相对论、液体理论等方面也都有重要贡献;玻恩的波函数几率解释彻底粉碎了决定论思想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合法性。因此,如同难以比较牛顿与爱因斯坦谁更伟大一样,将玻恩与牛顿作对比研究,重点不在于比较二人科学形象之高矮,而在于肯定:玻恩与牛顿、爱因斯坦等人一样,堪称物理学大家。

李约瑟与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情缘27-35

摘要:欧洲的社会主义思潮影响科学领域并激起了关于科学的社会研究,李约瑟却将学术视线转移到遥远的东方古国,将其共产主义情怀播撤于中华大地。在第一次访华之前,他即因统一战线问题谴责国民党。无论是来华前还是来华后,他对中国共产党始终怀着同情和期望。这大概也是他在1949年后能够长期与中国大陆保持密切友好关系的内在原因之一。

科学文化评论杂志科技与社会
艾利森委员会初探36-51

摘要:艾利森委员会的成立,表明早期美国政府对于政府如何管理科学事务的主动思考和积极探索,该委员会的最终报告,是对于长期自发形成的美国科学事务之多元分散管理模式以及科学与政府关系现状的肯定与确认。这种理念,深刻影响了美国科技政策的后续发展。

刍议恩格斯的“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52-57

摘要:长期以来,“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作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的“标准”答案一直广为流传。通过对中、英、德不同版本《自然辩证法》原著的考察发现:“19世纪自然科学的”这一定语并非源自恩格斯原文,而是中国老一辈学者在编译过程中加入的。本文从恩格斯“三大发现”提出的动机和意义入手,分析、论证这一提法的目的在于引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而不是要从自然科学史意义上来梳理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由此,去理解爱因斯坦对《自然辩证法》手稿的评价,并指出当代青年学者对待经典应有的态度。

从小说《信号员》看维多利亚时代的技术文化58-67

摘要:维多利亚时代是一个英国的“黄金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度发达的技术。可以说,技术是这个时代的核心议题之一。但是,在这个时代,技术不仅是一种外在性的现象,也是一种内在性的文化。本文以维多利亚时代铁路大发展作为背景,通过解读狄更斯的短篇小说《信号员》,从技术社会史的视角展开对这种技术文化的分析。作者认为技术在维多利亚时代呈现了高度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渗透到了人的内心深处。与此同时,在这个社会中成长起来的技术文化又反过来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变革。

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英国68-75

摘要:英国工业革命是西方经济社会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对工业革命产生原因的归因历来是学界争议较大的一个问题。工业革命是一个用机器生产代替劳力生产的过程,其背后存在着两种互为关联的动力:第一是英国在工业革命之前就是一个农业充分发展的社会,这为之后工人的高工资水平奠定了基础;第二便是英国煤炭资源丰富,使得开发矿物能源取代有机物能源的代价十分低廉。这两种动力的合成最终诱发了大范围内以蒸汽机驱动代替人力畜力的变动,工业革命得以应运而生。

科学文化评论杂志学术沙龙
莫怪临风倍惆怅——复秋明兄《多余的“超稳定结构”》76-80

摘要:大函敬悉!拙作得君之细读,并撰此长文回应,幸如之何!君之谬赞,余则愧不敢当。然拙文所言,“启蒙的错位”“人间解放的图像”,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其实正因为它符合了“弥勒降生、明王出世”的农民革命模式……等诸观点,

关于地质学奠基人“章丁翁李”的综合评论81-89

摘要:中国近现代地质科学事业的创始人和奠基人,学界绝大多数人公认为是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和李四光。他们是中国地质科学事业创建时期的亲密战友,他们的光辉业绩都为人们所纪念和传颂。今年章、丁、翁、李四人的逝世年份恰好都是整五整十。丁文江逝世于1936年1月5日,享年49岁,

可怀疑性原则才是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品格90-94

摘要:当下,我国无论在哪个领域都很重视创新。几乎所有大学的校训都有创新二字。工厂、企业提倡技术创新,领导号召我们建设创新型的国家,创新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更值得注意的是早在1998年,科学院就实行了以“知识创新工程”为名的“改革”,为了对这项“工程”制造理论根据,

科学文化评论杂志人物·访谈
从杰出华裔女科学家到企业家林颖珠访谈录95-109

摘要:访谈整理者按林颖珠,女,1932年生,祖籍山东,曾就读于台湾师范大学附中,1955年毕业于台湾大学机械工程系,1957年赴美留学,1959年在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得航空工程学硕士学位,1963年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得航空博士学位。毕业后在田纳西大学太空研究所工作,研究磁流体发电,后任该所能源转换发展计划负责人,1988年她从田大提前退休,成功创立ERC科技咨询公司。1985年林颖珠荣获美国女工程师协会颁发的最高奖“成就奖”。2013年荣获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

“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研制谢家麟院士访谈录110-118

摘要:访谈整理者按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BFEL)是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谢家麟院士的主持下建成的中国第一台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该装置于1993年实现了稳定出光,是亚洲地区首个实现饱和受激振荡输出的自由电子激光装置。2007年笔者访谈中,谢家麟院士回顾了研制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历史过程和相关背景,并介绍了当时自由电子激光研究的国内外发展状况。谢家麟先生2016年2月20日去世,谨整理刊发此文以示纪念。

科学文化评论杂志书评·书介
为什么还没有一部中国古代科学通史119-124

摘要:江晓原总主编:《中国科学技术通史》(五卷本),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总定价2980元。

科学文化评论杂志125
军旅、竞技与史诗125-128

摘要:里约奥运会正在如火如荼地筹备当中,这里就从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传统谈起。有关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最早记载出自公元前5世纪的智者希庇亚斯(Hippias of Elis),他与苏格拉底大约同时,留下了一份早期优胜者的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