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评论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科学文化评论杂志 部级期刊

Science & Culture Review

  • 11-5184/G 国内刊号
  • 1672-6804 国际刊号
  • 0.13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科学文化评论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4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科学文化评论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科技与社会、科学与人文、学术沙龙、书评·书介、人物·访谈、纪念樊洪业先生:回忆与追思

科学文化评论 2015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科学文化评论杂志科学与人文
杨振宁五十四年再回顾与物理的发展5-13

摘要:1961年杨振宁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百年庆的座谈会上发表"物理学的未来",显现出当时与谈者中最年轻的杨振宁对物理科学的一种深刻视野。他的观点得到大物理学家维格纳的响应赞赏。该文后来收入杨振宁60岁出版的《论文选集评注》,也受到广泛注意和好评。2015年杨振宁在新加坡"杨-密尔斯规范场论60年研讨会"上,发表"物理学的未来重新检讨"主题演讲,对54年前自己的物理未来视野再次检讨,再次显现了他对物理科学的审慎透思。

爱因斯坦的升降机 纪念广义相对论发表100周年14-26

摘要:广义相对论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智力成就。本文基于相关的历史资料,按时间发展线索,试图厘清有关广义相对论历史起源的一些混淆。爱因斯坦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天才的物理直觉是其取胜的关键。没有任何人能撼动爱因斯坦作为广义相对论理论的奠基者地位,但如果没有格罗斯曼在数学方面的引导,诺德斯特勒姆等人在引力理论方面的挑战与竞争,尤其是他与希尔伯特在理论形成的最后冲刺阶段的相互角力,广义相对论的最终形成还要等待一些时日。

科学文化评论杂志科技与社会
广义相对论在德国的早期接受史,1916-192027-43

摘要:本文从爱因斯坦通信集、诺贝尔奖资料以及有关广义相对论的文献目录这三方面着手考察从1916年(爱因斯坦完成引力场方程后的第一年)至1920年(英国日食实验结果公布后的第一年)德国物理学界对广义相对论的态度。本文试图总结这一态度的特点并分析背后的原因,同时讨论1919年光线弯曲实验对德国物理学界态度的影响。本文认为从1916年到1920年,不同于荷兰和奥地利,德国并没有出现一个以物理学家为主的广义相对论研究团体。这背后可能存在三方面的原因:爱因斯坦的研究风格、量子理论的发展以及理论物理学的地位。而在光线弯曲实验结果公布之后,虽然支持广义相对论的德国物理学家人数增加,但坚定的反对者依然存在。实验上关于引力红移效应的否定结果也令一些人试图寻找一种能够替代广义相对论的理论。

转基因农业为何闯至人前?44-55

摘要:转基因农业自诞生起就伴随争论,而它却决然地冲破重重反对闯至人前,其间缘由诸覆未发。转基因农业在人体健康、生态和谐、国家安全等方面都有潜在风险,未必能带来高产和弥补现代农业的缺陷,并不具备充分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其推广并非是经过严密论证的理性选择。它的到场与隐居幕后的多种力量密切相关,资本的增殖强力、技术的自主发展与人对自然的意愿贯彻,这三方面联手助推,使转基因农业如期而至。从更深层次上讲,转基因农业是人类社会欲望之流激起的新浪花,人们企图获得更多物质财富的占有欲、过分追求安逸闲适生活的享乐欲、思想观念中对自然的控制欲,任由其行于当世。

科学文化评论杂志学术沙龙
技术革命及其挑战 从于光远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两大贡献说起56-61

摘要:"机器人"、"互联网+"、"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将改变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而极大地改变社会生产力的内涵,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构成重大挑战。

王清任“气管”、“血管”学说的建构 开放性尸体观察的影响62-70

摘要:清代医家王清任(1768-1831)在观察尸体后,将现代解剖学所说的动脉视为行气的"气管",将静脉视为盛血的"血管"。他的这种认识有其脏器观察的结果为依据。他研究所用的尸体都存在心血管严重受损的情况,导致他观察到动脉中无血而静脉中有血。同时,他又观察到尸体动静脉管道的外观有差异。他的这些观察有助于他将动静脉区分为不同器官,并且将动脉当作"气管",静脉当作"血管"。

科学文化评论杂志人物·访谈
饶毓泰与北京大学物理系71-92

摘要:1933年10月,在教育行政与科学研究上都大有作为的饶毓泰出任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通过广揽英才、更新实验设备、倡导科学研究,使长期以来只有教学而无科研的北大物理系很快焕发生机,短短几年间就发展成为国内物理学重镇。饶毓泰抗战期间出任西南联大物理系主任,战后向胡适提出将北大物理系建设成原子物理研究中心的计划,并深深地影响了胡适的思想与决策。但因各种原因,这一计划最终未能实现。1949年前北大物理系发展史表明,一个学术机构的繁荣与否除外部环境外,更与领导人关系密切:领导人不仅要安心于位,而且在科研上须有广阔的视野与敏锐的学术感知力,能从学术机构的发展而不是自己的研究兴趣出发规划机构的学术方向。

衣带渐宽终不悔 戈革独译《玻尔集》的艰苦历程93-101

摘要:戈革先生作为"单身汉译者",花费半生职业生涯,独自跟踪翻译12卷全套《玻尔集》,本文记述了其中的艰苦历程。

简析王大中院士的核能技术创新方法102-112

摘要:20世纪80、90年代,王大中院士和他的科研团队发明"跳起来摘果子"的科学思维,在经费、时间、人力和物力都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有限的创新目标,分阶段创新,每个阶段争取国家科技发展计划的同步支持,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技术,逐步达成每个阶段的创新目标,最后实现整体创新的总目标,如期建成了两座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广阔应用前景的先进核反应堆——5兆瓦低温核供热堆与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考察王大中院士和他的科研团队的核能技术创新方法,对中国当今的工程技术创新具有借鉴意义。

科学文化评论杂志书评·书介
回到人的意义本身 《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读后113-121

摘要: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被认为是20世纪最严重的科技浩劫,它造成的环境影响、社会影响和心理影响至今仍然广泛存在。白俄罗斯女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访谈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数百位幸存者,并将口述记录整理成书Voices from Chernobyl:The Oral History of A Nuclear Disaster,还因此获得20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这部著作从亲历者的个体角度,揭露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涉及的种种问题,包括幸存者身体和心灵的创伤,他们面对科技灾难时的困惑与无奈,以及对政府和科技专家救援不力的指责等等。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提出了很多科技与社会研究值得关注的学术问题,它提供的启示至少包括:告诫人类科技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科技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科技并非万能;公众是科技风险的承受者,科技传播应思考公众参与科技的机制和途径;应更多了解科学的传统和历史,让科技的发展和追求回到人的意义本身。

镜花缘122-125

摘要:本期封面为威尼斯画派领袖提香(Titian,c.1488-1576)的早期作品《带镜子的女人》(Woman with a mirror),出于制版需要,截去了包括女子左手在内的一小块画面。此画大约完成于1515年,原属曼托瓦公国的贡扎加家族,后来的所有者包括英王查理一世和法王路易十四,现藏卢浮宫,画幅99×76厘米。画中表现的是一位正在梳妆的年轻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