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评论杂志社
分享到:

科学文化评论杂志

《科学文化评论》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4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科技中国、科学与人文、科技与社会、学术前沿、人物访谈、读书评论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
  • 国际刊号:1672-6804
  • 国内刊号:11-5184/G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80-184
  • 创刊时间:2004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13
  • 综合影响因子:0.092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科学文化评论 2014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科学文化评论杂志科学与人文

自然的数学化关于科学革命编史纲领的探讨

摘要:文章在评论柯瓦雷、韦斯特佛和弗洛里斯·科恩等三位科学史家编史纲领的基础上,指出科学革命是一个有结构的动力学进程,该结构由数学化表征、本体论承诺和发现型实验三大主题交织而成.这三大主题之间的相互限制和相互促进,构成了科学革命的主线.自然的数学化只能从数学表征这个角度来理解,并且不能脱离其他两大主题而独立发展.数学化表征既依赖于我们关于物理实在的本体论承诺,同时又启迪着我们去修正原有的本体论承诺.
5-23

达尔文的宗教观

摘要:本文是对达尔文的宗教观演化过程的考证.达尔文早年的时候是正统的圣公会信徒,并且在剑桥大学接受神学教育,预备出任神职.但他毕业之后并没有直接成为神职人员,而是随“猎犬号”出海,在南美、澳洲等地进行科学考察.航行归来之后,达尔文渐渐对正统基督教教义产生了怀疑.在心爱的女儿不幸夭折之后,他放弃了对位格上帝的信仰,成为了自然神论者.《物种起源》就是出版于这个时期.到了晚年,达尔文对创造者上帝的信仰也淡化以至于无有,成为了不可知论者.他虽然有的时候仍然倾向于相信超自然上帝的存在,但并未回归正统基督教信仰.
24-38

哥白尼货币理论初探

摘要:哥白尼在他的三篇经济学论文和写给财政大臣的信中完整地阐述了他的货币理论,他对劣币驱逐良币这一货币现象理解全面而深刻,发现了劣币将良币驱逐出市场的三条途径:熔化良币获利,收藏良币不用和良币流出国外,他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价值的货币同时流通.此外他还是货币数量论的开创者,是第一个发现货币的价值不但取决于货币所含的贵金属,还和货币的数量有关的学者.哥白尼通过分析货币市场的历史数据,对滥发货币导致的通货膨胀和币制混乱提出了一揽子的解决方案,主要是收回铸币权,统一币制,货币直接与黄金挂钩,这是金本位的雏形.
39-54
科学文化评论杂志科技与社会

“十八罗汉”与中国早期地质学

摘要:本文所谓的“十八罗汉”是指1913-1916年由农商部地质研究所培养的18位毕业生.他们是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职业地质科学家,毕业后进入地质调查所从事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全面开启了中国早期的地质事业,结束了外国人包办中国地质调查和研究的局面;他们是西方近代地质学在中国转型的伟大实践者,在创建地质学术团体、传播地质科学、培养新型地质人才、扩大地质力量等诸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中国早期地质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以及地质科学体制化的建立做出了不朽功勋.中国地质学事业能够在上世纪初的二十几年时间里就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十八罗汉”功不可没.本文拟通过对史料的发掘和梳理,阐述他们对中国早期地质事业的历史贡献.
55-80

抗战前分析学知识的传入王尚济译著《解析数学讲义》探析

摘要:王尚济是近代中国对传入分析学知识扮演过重要角色的人物.其译著《解析数学讲义》自1922至1930年翻译而成,是法国数学家古尔萨的法文名著Cours d'Analyse Mathématique第1卷和第2卷前半部分的最早中译本.王尚济翻译此书与他曾受教于古尔萨,执教北京大学数学系时学生理解古尔萨此书原本大都尚有困难而其英译本存在明显缺点,合适的中文分析学教科书又匮乏的背景密切相关.《解析数学讲义》虽然存在一些翻译方面的问题,但不失为一部基本忠实原文、语言通俗易懂、译者对底本理解较为准确的高水平译著.囊括了所有古尔萨修订和改进的内容,是其胜过英译本之处.这部译著的出版对于抗战前古尔萨原书最新介绍的分析学知识的传入与大学分析学中文教科书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其出版后被一些高校用作教材,但没有再版,流传不广,未能对中国现代数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81-98

晚清“科学士绅”西方科技在中国体制化发展的最早践行者

摘要:鸦片战争以降,传统中国社会遭受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士绅社会身份群体的组成成分和角色发生了变化.至洋务运动时期,以徐寿为代表的新兴知识职业群体运用西方科技发挥社会功能,并因此取得“科学士绅”社会身份群体成员资格.这一社会身份群体的形成同时也是西方科技在传统中国社会的体制化发展开端.“科学士绅”亲身实践科技以整合社会、领导公共事务,西方科技由此借道于中国传统行为规范、文化价值乃至社会体制,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对社会成员具有规制性的影响力.
99-113
科学文化评论杂志学术沙龙

科学传播领域三大国际会议的研究及其启示

摘要:科学传播这一研究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近年来,科学传播领域的三个重要的国际会议——公众科技传播会议(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PCST),科学传播会议(Science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简称SCC)和科学传播学会议(Science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简称SSC),吸引了世界各国对科学传播议题感兴趣的研究者们展开多元探讨,共同谋划科学传播的未来.本文试图就这三大会议的主旨与议题进行分析,探寻国际科学传播研究关注点的发展及其趋势,并提出对于中国科学传播研究及发展可能的启示.
114-123

卡拉瓦乔:罪恶与圣性(Ⅰ)

摘要:卡拉瓦乔(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1572?-1610)在西方艺术史上是一个极具特色的人物,他的作品混杂着肉欲、血腥与暴力,其短暂生平也充满了动感和激情.据说他的出生适逢天使长米迦勒(Michael)的庆典日,因此取名“米开朗基罗”;但是这个名字更有可能具有象征意义,那就是卡拉瓦乔为了表示对那位早生了将近100年的同乡的崇敬而自己加上去的.
12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