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评论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科学文化评论杂志 部级期刊

Science & Culture Review

  • 11-5184/G 国内刊号
  • 1672-6804 国际刊号
  • 0.13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科学文化评论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4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科学文化评论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科技与社会、科学与人文、学术沙龙、书评·书介、人物·访谈、纪念樊洪业先生:回忆与追思

科学文化评论 2007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何谓计算主义?5-16

摘要:这篇文章阐述了一种简洁的和一般性的计算主义框架,旨在为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提供理论基础。这种计算主义的两个核心概念——计算和落实——得到详细论述。文章讨论和回应了几个常见的对计算主义的挑战和反驳,最后从计算主义角度分析了计算机思维的可能性。

希腊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17-40

摘要:希腊哲学与希腊科学之间的联系,向来认识比较模糊。文章通过对古希腊物质构成理论、行星天文学和"物理学"发展的历史考察表明,巴门尼德的"是论"、柏拉图的"相论"和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对于上述理论之建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希腊哲学是科学之母。

太空中的宣传竞赛 苏美早期航天活动与政治宣传的互动41-59

摘要:本文以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引发的太空宣传竞赛为例,分析了苏美早期航天活动与政治宣传的互动关系,以及附着在航天活动上的宣传手段及动机。本文认为太空宣传竞赛的动机主要有意识形态斗争的需要及配合对外政策与国内政治两个方面。而苏美太空宣传竞赛中表现出的互动机制可以用"需求-满足"模式及"冲击-回馈"模式的交织来表达。在冷战的历史背景下,太空宣传竞赛虽然给参赛方带来了一定的政治收益,但片面夸大或追求航天活动的附加政治价值也妨碍了航天技术的进步。

科学社会学当代转向及其现代科学技术革命背景60-71

摘要:科学社会学在1960年代开始成为一门成熟学科后,随即开始了由科学建制社会学向科学知识社会学、科学实践社会学、宏观取向的科学社会学的多次转向。这些转向具有深刻的现代科学和技术革命革命背景,是对现代科学和技术革命之现实的一种反应,隐含着建设性后现代科学观的可能。

论科学文化及其特性72-87

摘要:本文在界定科学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探讨了科学文化的12个特性,并进而展望了科学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和进路。

文化柏拉图主义88-96

摘要:对于诗与哲学,艺术与科学的文化纷争,柏拉图和青年尼采代表了两种相互对立的立场:一个确立了柏拉图主义的文化观,另一个颠倒了柏拉图主义的文化观;一个基于灵魂从意见到理念的转向,对真理的爱欲建立了从艺术到科学的文化价值等级秩序,另一个则根据对生命的悲观体验,为生活辩护的需要确立了从科学到艺术的文化价值等级秩序。他们对于古代两种文化争执的裁决将启发我们如何来解决现代的两种文化之争。

从构成论到生成论 序关洪兄《现代原子论的演变》97-99

摘要:<正>关洪兄是我北京大学的同学,虽然我们生于同年,但他是我的学长。他作为中山大学物理学教授,不仅讲授现代物理学,还讲授物理学史,并且参与物理哲学的讨论。已经出版的他的那些思想深刻的著作,《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高等教育出

斯文赫定、刘半农与中国的“诺奖情结”100-104

摘要:<正>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评选和颁奖,总会一轮又一轮地刺激中国人的"诺奖神经"近似打摆子似地一次次振奋。特别是当某某国际科学界"权威人士"说,中国人离获得这个奖项不远了的时候,国人便越发地关注有关这个奖项的每一个细节:获奖者如何得知自己""的消息;他或她的第一反应;今年的奖金是多少,折合成

大自然具有一种异乎寻常的美 杨振宁与莫耶斯的对话105-109

摘要:这篇访谈录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和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电视节目制作人。他在1992年1月对美国许多特别嘉宾进行采访。本篇是对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的采访记录。译者选取了采访录后面的一部分,以飨读者。本文标题是译者根据访谈内容另加的,特此说明。

与时俱进的德国社会史 读科卡的《社会史:理论与实践》110-120

摘要:<正>我的同事,也是我的朋友景德祥博士为他的导师、国际著名的德国历史学家于尔根·科卡(JürgenKocka)选编了一本文集,取名为《社会史:理论与实践》,由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年10月)。这本书收集了科卡先生的12篇具有

巴黎科学院掠影121-128

摘要:<正>科学院的历史沿革巴黎科学院(the Paris Academie des sciences)的历史可追溯到17世纪初,当时巴黎学界有不少小群体,其中比较著名的是梅森(Matin Mersenne,1588—1648)的小组,他们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