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评论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科学文化评论杂志 部级期刊

Science & Culture Review

  • 11-5184/G 国内刊号
  • 1672-6804 国际刊号
  • 0.13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科学文化评论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4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科学文化评论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科技与社会、科学与人文、学术沙龙、书评·书介、人物·访谈、纪念樊洪业先生:回忆与追思

科学文化评论 2006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面对西方科学的冲击:杜亚泉回应方式5-13

摘要:面对西方科学的强力冲击,中国学者采取了多种不同的回应方式.作为中国近代科学启蒙者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批判者,杜亚泉采取了独特的文化相对主义的回应方式,这种回应表现了中国文化的特质,并揭示了科学的地域性,以及科学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哲学之间的关联.

纳米技术的伦理意义考量14-27

摘要:纳米技术是一个发展非常迅速的专业领域,尤其是纳米材料、纳米电子学和纳米医学等学科分叉在政府和企业资助下更是进展迅猛.但在这种急速发展中,如果缺乏对纳米技术的伦理、法律和社会意义的严肃研究,又可能会导致某些意想不到的公共风险问题.目前人们已开始针对围绕纳米技术展开的乌托邦与敌托邦之争,提出了仅仅限于科技专业或职业责任范围内的伦理评价或道德决策方法.这应该说是一个进步,不过纳米技术的实践潜力毕竟将涉及到每个公民,因此其道德决策不应该仅局限于科技专家范围,而应放大到整个公共空间,使纳米技术从一开始就在公共伦理考量下得到与公共价值相一致的健康持续发展.

精神病药物的历史命运28-37

摘要:精神病药物从正式开始临床应用到现在,已有50多年的历史,在此过程中,它曾因解决了困扰精神病学家们几百年的难题而带给我们兴奋,也曾因引发了诸多副作用而让我们感到不知所措.在此基础上,更为意蕴深刻的则是其与精神医学领域中两种对立观念的竞争交织在一起的历史命运.本文探讨了精神病药物如何进入精神病学领域,如何在这个领域中自我发展的过程,也探讨了这种药物所面对的问题以及其未来的可能性.由此,便可以从一个侧面揭示出精神病学这一学科的本质特征.

科学与竞争:以日本物理学为例,1886-194938-52

摘要:明治中期,日本科学家的研究倾向开始转向理论科学.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都视纯科学研究为一种智力游戏,任何国家的科学家都可以在其中获得机会,以展示他们自己以及他们所属国家的文化优越性.在日俄战争以前,尽管日本的经济和政治地位都还比较低,但是日本的科学家还是梦想着能够在这场智力游戏中打败欧洲人,以显示他们的智力水平.长冈半太郎的土星原子模型(1903)是举世瞩目的科学成就之一,但是包括布拉格和卢瑟福在内的英国物理学家却因为这个模型出自一个"小日本"之手而对其漠然置之,没有给予适当的评价.量子力学的出现预示着物理研究的新方法即将登场,也预示着日本科学家从此可以与欧洲科学家同台竞争,尤其是在国家工业技术发达程度无甚影响的纯科学研究领域.年轻的物理学家像菊池正士和仁科芳雄才可以在1928年做出一流的成绩来.长期的科学努力最终使得20世纪30年代登上物理舞台的一位日本物理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1934年,汤川秀树发表了他的介子理论,他对一种新粒子的预言在1937年被Carl Anderson Seth Neddermeyer所证实存在于宇宙射线中,这个发现震惊了西方物理学界.甚至在日本迫切地需要科学家与之合作的二战期间和二战之后,日本的物理学家还是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奋战在纯科学的战线上.尽管他们当中有些人为诸如原子弹和雷达的研发这样的战时工程出过力,但是他们的主要兴趣还是放在诸如回旋加速器的建造,以及存在缺陷并且与新粒子特征不太相符的介子理论等这样的一些问题上.1947年出访日本的美国国家科学院科学顾问团发现日本科学家这种对理论科学的倾向对日本工业和经济的恢复与重建"毫无裨益",但是这种倾向即使在战后最困难的时期也没有停止过,1949年汤川秀树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则更是不可遏制.

科学骗局的"集体制造""黄禹锡事件"的另类解读53-65

摘要:"黄禹锡事件"是典型的"集体制造",在这场科学骗局的背后,应该为此承担责任的,不仅仅是黄禹锡本人,还有政府、媒体、公众、科学共同体以及特定的社会文化.

关于大庆油田的发现之争66-84

摘要:大庆油田的勘探和开发是与'两弹一星'一同载入新中国科技发展史册的重要成就.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大庆油田是在地质学家李四光和他的地质力学理论的指导下发现的'说法已为人们所熟悉.''结束以后,地学界对大庆油田的发现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即对于大庆油田发现主要功臣的'李、黄、谢'三家之争,以及指导大庆油田发现的主要理论是'地质力学'还是'陆相生油'之辨.本文对大庆油田发现之争进行考查,介绍各家的论点,分析争议的由来及其影响.

"七下八上"的中国高能加速器建设85-104

摘要:高能加速器属于当代高科技研究的特大型基础设备,其建设工作属于大科学工程.中国的高能加速器建造走过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本文考察了新中国关于高能加速器的研制历史,分析了我国的科技水平、政治和经济因素以及国际环境对这项工作的影响,并对其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简单评价.

变:创造思维之源105-109

摘要: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史.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是人们用智慧创造出来的.因此,研究创造力的开发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而且也是心理学家、哲学家、思维科学家们共同的任务.本文从思维科学出发,叙述了"变"与创造思维之间的关系,也旁及到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哥德尔的遗产及其百年启示110-115

摘要:  举世同庆的爱因斯坦百年刚刚落下帷幕,2006年又迎来了哥德尔百年,4月28日是伟大的逻辑学家、数学家哥德尔(Kurt Godel,1906-1978)诞辰100年,国际学术界纷纷举办各种活动纪念他.……

为学·为师·为人《读史阅世六十年》读后116-123

英国牛津大学掠影124-128

摘要:  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是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位于伦敦西北部的牛津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