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 11-4688/T 国内刊号
  • 1671-1815 国际刊号
  • 0.6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科学技术与工程是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1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科学技术与工程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文_建筑科学、论文_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_交通运输、论文_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_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_电工技术、论文_航空、航天、论文_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_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论文_矿冶工程、论文_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_机械、仪表工业、论文_医药、卫生、论文_力学、论文_农业科学、论文_一般工业技术、论文_武器技术、论文_水利工程等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年第13期杂志 文档列表

缅甸Shwebo盆地西部隆起的形成与演化及对油气勘探的意义——以缅甸某勘探区块为例1-8

摘要: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在缅甸Shwebo盆地拥有X2区块的勘探权益。意在分析Shwebo盆地隆起区的构造演化过程,从而在隆起区寻找有利的勘探目标。从区域地质研究入手,分析了板块运动对Shwebo盆地演化的影响,并结合构造解释成果阐述了西部隆起区的形成与演化过程;通过对钻井数据的综合分析,描述了Shwebo盆地内的有效生储盖组合;综合评价隆起区的有效圈闭,为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在该区块的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了方向。

冷驯化下中缅树鼩脂肪组织PET/CT扫描成像研究9-14

摘要:为了研究中缅树鼩冷驯化条件下脂肪组织的产热活性及白色脂肪组织是否会褐变,实验首次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ET/CT)对中缅树鼩脂肪组织代谢活性进行了探讨,并通过不同的药物浓度梯度实验,首次成功获取中缅树鼩的最佳注射浓度为110~160μCi,此时能够获得最有效的示踪剂辐射值。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冷驯化时间的延长,冷驯化0 d、28 d、49 d中缅树鼩褐色脂肪组织的PET/CT扫描成像差异显著。冷驯化28 d时颈部、肩胛、腋下等褐色脂肪组织的平均SUV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至49 d时分别增加了10.4倍、9.8倍、13.65倍。冷驯化28 d中缅树鼩腹股沟、腹部大网膜、肠系膜等白色脂肪组织的平均SUV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至49 d时分别增加了5.5倍、2.56倍、5.17倍。结果说明,在冷驯化下,中缅树鼩通过增强褐色脂肪组织产热活性,以提高产热应对冷胁迫。冷驯化使中缅树鼩白色脂肪组织增加了18F-FDG的吸收值,意味着此时树鼩白色脂肪组织中可能褐变产生了米色脂肪细胞。

陇东致密油藏低界面张力及高接触角助排剂的研发及应用15-19

摘要:针对长庆油田陇东致密油藏储层特点和压裂施工工艺要求,选用16碳链长度的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复配,研发了低表界面张力的助排剂CQZP-1。优化后的助排剂,采用K100表界面张力仪测试表面张力结果为22.130 m N/m;SVT20N旋转界面张力仪测试该助排剂的界面张力值低至0.024 m N/m;DSA100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测得其与天然岩心间的接触角高达83.6°;并且具有一定的耐盐能力和热稳定性。2015年,在陇东致密油藏开展了206口井239层现场试验与应用。与同区块使用常规助排剂CF-5D的油井相比,现场返排液接触角较大,表界面张力减小,一次放喷率提高10%。

基于相关法的差分式科氏流量计幅值检测算法20-23

摘要:为提高差分式科氏流量计幅值检测的精度,提出了基于相关法的幅值检测算法。首先构造两路与采样信号同频的参考信号,然后分别与采样信号进行互相关得到互相关信号,估计出采样信号的初相位,最后检测出采样信号的幅值。理论分析表明:该方法不受信号非整周期采样的影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检测精度,在信噪比45d B时,测量相对误差低于0.25%。

旋风式油气分离器分离特性影响因素的仿真研究24-29

摘要:为提高旋风式油气分离器的分离效率,改善分离性能,研究了分离器入口形状(矩形、圆形)、入口混合气流速、圆锥段锥形角、出气管的直径和出气管插入深度对分离性能的影响。将搭建的旋风式油气分离器三维几何模型导入ANSYS体系下的Fluent软件中建立油气分离器的仿真计算模型,仿真分析了影响旋风式油气分离器分离特性的因素。得出以下结论:在同一条件下,对相同粒径微粒的分离效率,矩形入口式高于圆形入口式;入口气体流速的增加使得分离效率提高的同时,导致分离器内部整体压力损失增加,针对本文搭建的模型,在入口混合气流速为12.8 m/s左右时,压损较低,且分离效率较高;分离效率随着圆锥段锥形角度增大而缓慢增加,分离效率在锥形角度大于11.5°后基本保持不变;分离效率随出气管直径的增加而降低,并且下降的速度逐渐增加;分离效率随出气管插入深度的变化趋势呈现出抛物线式的变化规律,先增大后减小。

计及多类型分布式电源的电压无功优化控制研究30-37

摘要:针对负荷的时变性和分布式电源(DG)出力的波动性使得基于实时无功优化的电压控制效果劣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含多DG的配电网电压无功优化控制策略;推导了负荷节点注入无功功率对电压变化的灵敏度矩阵;给出了SCB投切组数的确定方法。基于改进递推贝叶斯估计方法估算最佳的OLTC,利用RTU所获取的相关数据确定各馈线处SVR的分接头开关档位,根据目标值调整控制变量实行自主优化选择和投切控制,达到最优控制方式。以加入多种DG和负荷类型的IEEE33节点典型馈线系统作为仿真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显著地稳定电压幅值,具有较好的在线应用前景。

基于多维特征量的航空串联故障电弧检测38-43

摘要:航空交流系统工作环境复杂、故障电弧检测可靠性要求较高,而单一特征的检测方法适应能力相对较差。开展了航空交流电源条件下串联型故障电弧模拟试验,分别对电源频率为360 Hz、400 Hz、450 Hz时的线性负载线路电流进行数据采集。根据电弧电流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融合波形畸变特征、间谐波特征和能量分布不确定性特征的多维特征量检测方法。引入支持向量机和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参数寻优,用训练得到的分类模型对测试集进行分类预测。结果表明,该串联故障电弧分类模型最高分类准确率可达到98.83%。

海量数据环境下大型ISP网络流量卸载方法研究44-48

摘要:海量数据环境下大型ISP网络流量爆炸性增长造成网络阻塞。当前网络流量卸载方法通过预测确定待卸载网络流量,卸载准确率较低,服务质量差。为此,提出一种新的海量数据环境下大型ISP网络流量卸载方法,通过最大熵法,依据采集流量中的语义信息对流量类型进行识别。依据海量数据环境下大型ISP网络流量源节点的位置关系,通过图论法确定最佳传输路线,实现对大型ISP网络流量的卸载。依据中继节点数量与总卸载时间最少原则,通过Dijkstra方法对海量数据环境下大型ISP网络流量最佳卸载路线进行求解。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方法对大型ISP网络流量进行卸载,不仅流量类型识别精度高,而且卸载率高,服务质量高。

巨粒混合土的蠕变实验及其本构参数辨识49-53

摘要:一般固结压缩仪是针对细粒土设计的,无法考虑巨粒对蠕变的影响。因此由自主设计的大型侧限压缩仪研究巨粒混合土的蠕变性状,使其更接近于实际情况。且用改进的鱼群算法结合实验所测数据辨识Burgers蠕变模型参数。将辨识出的参数用于Burgers模型得到与实验数据的对比图。结果显示拟合效果良好,最后得出Burgers蠕变模型参数随压力的增加总体呈增长趋势。

分叉隧道施工对主隧道扰动的数值模拟54-59

摘要:以大连地铁促进路站至春光街站区间45°交叉隧道建设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模拟0°~90°7种不同横通隧道开挖对主隧道的扰动情况;并对主隧道锐角侧与钝角侧地表沉降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不同交叉角度时隧道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横通隧道开挖角度的减少,主隧道锐角侧的变形量逐渐变大,钝角侧的变形量逐渐减少;主隧道锐角侧曲线的波动性较大,钝角侧曲线则相对平缓;主隧道拱顶沉降最大值并非出现在交叉区中点,而是出现在主隧道开挖方向向前一定距离,并偏向横通隧道一侧。

固化吹填土的渗透性及其分形维数的定量研究60-65

摘要:为了研究固化吹填土的渗透性与分形维数之前的关系,采用自配固化剂对上海横沙岛东滩吹填土进行固化,对不同养护时间和不同固化剂含量的吹填土进行室内渗透试验和电镜扫描试验得到固化吹填土的渗透系数和微观图像。通过相应的图像分析处理软件对固化吹填土的微观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运用分形理论得出固化吹填土的粒度分维Dps、孔径分维Dbs和颗粒定向分维Ddi,对固化吹填土的渗透性及其微观分形维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吹填土在固化过程中,粒度分维逐渐减小、孔径分维和颗粒定向分维逐渐增大,粒度分维Dps、孔径分维Dbs和颗粒定向分维Ddi与固化剂掺量λ和龄期T密切相关;粒度分维Dps越小、孔径分维Dbs和颗粒定向分维Ddi越大,固化吹填土的渗透性越低;渗透系数k与三种分形维数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都在0.95以上。

拱形自浮式水上升降防撞装置防撞带结构形式比选66-69

摘要:为了更好的保护重庆万州长江公路大桥,重庆交通大学发明了拱形自浮式水上升降防撞装置。这种新型的桥梁防撞装置主要是由导向井、防撞带和浮筒3大部分组成。针对两种不同结构形式的防撞带,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其结构受力特性、船舶撞击后的防撞效果进行分析,同时在施工工艺和维护难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对比发现全钢结构比钢管混凝土结构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因此选择全钢结构作为拱形自浮式水上升降防撞装置防撞带的结构形式更为科学合理。

基于行为博弈进化算法的并联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参数优化70-76

摘要:控制策略是影响并联混合动力汽车(PHEV)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优化问题,设计了基于行为博弈进化算法的并联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参数优化方法(PGEA);该方法以行为博弈进化算法为优化工具,以混合动力汽车的加速性能、最大爬坡度、最高车速等动力性能指标为约束条件,采用ADVISOR仿真并联混合动力汽车;以最小化燃油消耗与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优化目标。30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1)优化后的系统百公里燃油消耗与污染物排放之和最大降幅为23.68%,最小降幅为18.72%,平均下降22.13%;(2)发动机效率、电动机效率和系统整体效率至少分别提高了16.67%、44.44%和18.39%;(3)PGEA比基于Pareto最优原理的混合动力汽车多目标优化进化算法能够获得精度更高的解。

城市道路空间平均速度估计模型77-80

摘要:空间平均速度是反映交通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实际路况下的空间平均速度测量难度很大,其值一般通过定点检测交通数据估算得出。为此,提出了一种新估算方法来获取非均匀交通流的空间平均速度。该方法基于卡尔曼滤波预测路段交通流量,分析不同交通流状态下的路段车辆流入、流出特性,提出了空间速度“转化系数”α,建立了基于时间平均速度的空间平均速度估计模型。采用浮动车采集的行程时间计算路段区间平均速度,作为实测数据对动态α值法和调和平均值法的估计精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说明,动态α值法可更好地吻合城市道路的实际交通状况,可操作性强,适应性好。

花生壳生物炭对水中重金属Cr6+、Cu2+的吸附研究81-85

摘要:生物碳因其来源广泛、低廉及良好的表面理化性能,作为吸附材料在处理水中有机及重金属污染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研究利用花生壳制得生物炭,用于处理含Cr6+和Cu2+的模拟废水。探讨了接触时间、p H值、生物炭投加量及温度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碳吸附Cr6+和Cu2+时间在120 min达到平衡。在酸性条件下(p H=2~5),生物炭投加量为4g/L,温度为30℃时生物炭对Cr6+的吸附效果较好;在偏碱性条件下(p H≥5),生物炭投加量为10 g/L,温度为40℃时生物炭对Cu2+有较好的吸附效果。通过Langmuir和Frenudlich吸附等温方程拟合,表明生物炭对Cr6+和Cu2+的吸附过程更符合Frendlich模型,吸附过程可以用假二级动力学模型描述,说明吸附主要是表面化学吸附。

氯化铝对脱水污泥超临界水气化产氢的影响86-90

摘要:如何选择或开发合适的催化剂以提高产氢量成为污泥超临界水气化技术,是实现实际应用的关键。选取氯化铝(Al Cl3)作为催化剂,以污水厂脱水污泥为对象,采用间歇式高温高压反应釜,在400℃、24 MPa、30 min的条件下进行超临界水催化气化实验。分析Al Cl3对脱水污泥超临界水气化产氢以及关键产物的影响,探讨Al Cl3的催化机理。结果表明,Al Cl3能够显著促进脱水污泥超临界水气化产氢,在6wt%添加量下氢气产率达到11.52 mol/kg OM,比不添加提高了近43倍。Al Cl3的添加会促进小分子有机物聚合生成酚类物质,抑制小分子聚合生成焦炭。Al Cl3催化机理是水解生成HCl和Al2(OH)3。HCl作为酸性水解剂,促进污泥中碳水化合物在亚临界条件下水热解转化成小分子物质,并进一步在超临界条件下气化产生氢气;Al2(OH)3作为碱性化合物催化剂,促进水气转化反应促进产氢,二者共同作用促进脱水污泥超临界水气化产氢。

基于电解法的模拟船舶柴油机废气脱硝实验研究91-96

摘要:采用离子膜电解槽电解Na Cl溶液,研究制备阳极酸性氧化溶液及其对模拟烟气中NO的脱除效果。分别研究了电流密度、电解时间、Na Cl浓度等因素对阳极酸性氧化溶液理化性能(TOS浓度、p H)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流密度、电解时间、Na Cl浓度的增加,阳极酸性氧化溶液中TOS浓度近乎呈线性增加。但随着电解时间增加,p H却迅速降低,并趋于稳定(1.5~2)。随着阳极酸性氧化溶液中TOS浓度的增加,NO脱除率明显提高;当TOS浓度为700 mg·L-1时,NO脱除率达到50.4%。随着阳极氧化溶液初始p H的降低,NO脱除率明显增加,当p H为6时,NO脱除率为38%。

回生淀粉吸附U(VI)的特性及机理分析97-101

摘要:以玉米淀粉(CS)为原材料,采用加热后冷藏溶剂交换法制备回生淀粉(MS)。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初始p H、投加量、铀初始浓度及温度等因素对MS吸附U(VI)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 H值6为最佳p H值,在温度25℃条件下,MS对10mg/L U(VI)溶液去除率可达97.8%。反应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与Langmuir热力学方程。FT-IR、SEM和EDS分析结果表明,MS吸附铀前后表面形态发生了改变,MS吸附U(VI)的机理为表面络合吸附,起主要作用的是表面活性羟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