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 11-4688/T 国内刊号
  • 1671-1815 国际刊号
  • 0.6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科学技术与工程是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1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科学技术与工程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文_建筑科学、论文_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_交通运输、论文_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_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_电工技术、论文_航空、航天、论文_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_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论文_矿冶工程、论文_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_机械、仪表工业、论文_医药、卫生、论文_力学、论文_农业科学、论文_一般工业技术、论文_武器技术、论文_水利工程等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年第30期杂志 文档列表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化学
基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为前驱物的锂电负极材料a-Fe203的合成及性能表征1-5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天文学、地球科学
基于GIS的林火扑救仿真及扑火位置决策方法6-10

摘要:森林火灾发生后,及时选择最优扑救位置开展林火扑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从火场不同位置扑火,效果截然不同。借助ArcGISEngme开发包,首先集成火场周围的地理及气象环境条件,设计实现基于地理元胞自动机的林火扑救过程模拟仿真算法,模拟从不同位置扑火的实际效果。然后在此算法的基础上融入扑火效率最高的限制条件,实现最优扑火切入位置决策方法。结果表明,方法能够将扑火仿真与实际决策很好地结合起来,可避免因对未来火势判断失误导致的决策不当;并为林火扑救前期决策提供可视化且定量化的解决方案。

碳酸盐岩自转向酸酸液流动模拟实验研究与评价11-16

摘要:在自转向酸酸化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对实验所用酸液体系从增黏性能、破肢性能和转向性能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实验发现,残酸在80°C时黏度可达到1128.2mPa?s,具有良好的封堵增黏性能;5%的乙二醇可使残酸黏度降至2mPa?s,破肢效果好。通过岩心流动实验分别对常规酸和自转向酸在地层中的反应流动进行模拟,绘制了水驱-酸化-水驱全压降曲线。单岩心流动实验表明,自转向酸对于较高渗透率岩心的处理效果优于常规酸液,而对于较低渗岩心改造效果不明显。双岩心流动实验发现,对于不同渗透率差异倍数的两块岩心,自转向酸对于其中的低渗岩心改造效果要好于常规酸,然而随着渗透率极差进一步增大,自转向酸增黏改造效果变差。

内蒙古中部乌拉山地区富铝片麻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原岩建造17-26

摘要:内蒙古中部乌拉山岩群孔兹岩系中,榴云片麻岩岩组为富铝质高级变质岩。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系统采样对富铝片麻岩的原岩组成和形成环境进行了分析。样品具高A1203含量、中等S:i02含量的特征。所有样品的稀土元素具有SREE总量较大、轻稀土元素富集的特征。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为右倾型,与PASS相似。西蒙南图解和涅洛夫图解表明,富铝片麻岩原岩主要以复矿物砂岩、长石砂岩、泥质砂岩和陆相粘土岩为主的碎屑沉积岩。样品中Th/Sc(0.17~1.79)比值变化范围小,而Zr/SC(2.04~145.83)比值变化范围较大,揭示了该区变质碎屑岩的源区成分可能经过多次沉积循环,其物源较复杂。Zr/Y(0.95~14.4)、&/Zr(1.03~5.16)、&/Ti(0.05~0.ll)、Cr/Th(15.93~107.67)、CIW(63.5~78.6)表明物源以铁镁质为主。其Cea_(_〇.〇2~-0.05)和Si02-K20/Na20图解表明,富铝片麻岩原岩沉积环境为大洋岛弧沉积。

滹沱河冲洪积扇浅部回灌层井灌动态分析及回渗能力探究27-31

摘要:随着地下水资源的加剧开采和补给的减少,滹沱河冲洪积扇形成的厚包气带区有着巨大的回灌潜力,但相关回灌试验研究较少。通过在滹沱河冲洪积扇藁城段开展一系列低水位、高水位井灌试验,获得了回灌井与观测井水力联系的强弱及井周边的渗透情况;在连续回灌中回灌井会发生一定程度堵塞,适时回扬能使回渗能力得到一定程度恢复;各回灌井有较大的回灌能力,均大于50m3/h;区内三个主要回灌层(饱水带、深层包气带、浅层包气带)在井灌条件下都有较强的渗透能力,但受成井差异和地层结构差异性影响,不同井内的渗透能力不同。新形势下在冲洪积扇厚包气带区适时开展地下水人工回灌是解决水资源储存和相关水文地质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co2在洞穴空气和滴水水文过程中的变化——以贵州织金洞为例32-38

摘要:通过对织金洞水汽匚02为期一年(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监测,将洞穴空气中的C02(Pctl2(a))和洞穴滴水中C〇2()分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各监测点心。2(a)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高,冬季低;各监测点心的季节变化与相似,也呈现出夏季高,冬季低的变化特征;但变化程度没有心。2(a)明显;同时玉兔宫的心。2?变化相对稳定,其C02来源可能位于更深部的表层岩溶区或包气带;织金洞滴水点S/C值均大于0,主要以沉积环境为主;但不同季节其变化值有很大不同,表现为冬季高,夏季低;同时冬季S/C值基本位于沉积线以上,可能是受PCP过程控制。而夏季S/c相对较低,主要是洞顶上覆土壤C02、降水土壤微生物和植物呼吸等因素共同耦合的结果。

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储层特殊性——以大城地区山西组为例39-46

摘要:随着南方海相页岩气开发取得突破,华北地区海陆过渡相?陆相页岩气也逐渐受到重视。通过实验测试分析,以大城地区山西组页岩气储层为例,分析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储层的特殊性。研究认为大城地区山西组沉积环境为下三角洲平原分流间湾;储层黏土矿物平均含量为56.24%,石英等脆性矿物平均含量为42.13%;T0C平均为1.85%,有机质类型主要为IH型干酪根为主,成熟度平均为1.09%;泥页岩发育两类不同类型的孔隙。对比海相焦石坝龙溪组和陆相鄂尔多斯延长组7段储层特征,表明海陆过渡相山西组泥页岩厚度小、层数多为特征,有机地化和矿物组成等均与海相与陆相页岩气储层存在显著差异。山西组页岩气储层发育基础、有机地化和物质组成条件均较为良好,页岩气保存条件较好。山西组页岩气、煤层气与致密砂岩气叠置成藏,具有丰富的资源潜力,具有联合开采的资源基础。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矿冶工程
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远区爆破振动信号能量演化及分布规律47-51

摘要:基于HHT分析法,对远区爆破振动信号进行时频分析。研究信号中能量随爆源距增加的演化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爆破振动总能量及峰值能量随着爆源距的增加衰减较快;低频段能量在传播过程中会随爆源距增加有增大的趋势;而中高频能量则是随着爆源距的增加有减小的趋势。同时,爆源距对远区爆破振动的频率段构成也会造成影响,即频率左右限均有减小的趋势;但频带宽度总体保持不变。考虑爆破振动信号所携带的能量信息在爆破振动设计方案的优化中同样具有重大的工程意义。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石油、天然气工业
鄂西渝东地区志留系小河坝组砂岩储层特征及成岩相研究52-60

摘要:通过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X-射线衍射以及流体包裹体等多种分析测试方法,对鄂西渝东地区小河坝组砂岩储层发育特征及成岩相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小河坝组砂岩类型主要为长石质石英砂岩,其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为中等;储层物性较差,为典型的低孔滲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为主;成岩作用是控制该区储层物性的关键因素,其中压实和硅质肢结作用主要为破坏性成岩作用,碳酸盐肢结交代作用和溶蚀作用则为建设性成岩作用,其形成的次生孔隙极大的改善了储层物性;有机质反射率、古地温以及流体包裹体等资料显示,研究区总体处于中成岩B-晚成岩期;根据成岩作用对物性的影响以及成岩相综合分析,将本区小河坝组砂岩划分为强压实成岩相、黏土矿物肢结成岩相、石英次生加大成岩相、碳酸盐肢结交代成岩相等4种单因素成岩相,其中压实一黏土矿物肢结一碳酸盐交代肢结组合成岩相为本区小河坝砂岩储层最有利的储层相带。

井中微震监测观测系统优化设计61-67

摘要:数据采集是水力压裂微震监测技术的基础,其品质高低决定了微震监测的成败。合理设计观测系统有助于提高监测数据品质。使用模型数据和实际监测数据,分析了现有观测系统对微震事件的初至信息和极化特征两个重要参数的影响。提出对观测系统进行改进:加大检波器间距,单边布置检波器和安装临时桥塞器;以此弥补检波器有限的不足和注压流体对于微震事件信号的干扰,进而提升微震监测数据的品质,有利于提高微震震源定位精度。

一种新型纳米复合清洁压裂液的研究与应用68-72

摘要:研发了一种新型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组成复合表面活性剂体系(VES-M)。优选了疏水缔合高分子聚合物(HMPAM)和纳米材料颗粒ZnO,形成纳米复合清洁压裂液体系,具有表面活性剂用量低、添加剂种类少的特点。室内试验表明,与常规黏弹性表面活性剂清洁压裂液相比,该体系具有更好的耐温性能及耐剪切性能,较好的降滤失性、黏弹性及携砂性;且破肢彻底、速度快,破肢后无残渣,岩心伤害率仅为9.3%。2014年在苏里格气田东二区进行现场应用,试气无阻流量均值约为其相同地质条件邻井的2.0倍,为致密气藏低伤害高效改造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机械、仪表工业
多塔机智能安全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73-78

摘要:防碰撞算法是塔机安全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而目前商品化的产品中均未考虑吊装物摆动的影响,其远程监控系统中集中监控模式也不适用于塔机群大数据流。基于此,首先根据吊装物摆动特性设计出了一种考虑吊装物摆动的防碰撞算法,该算法在不添加额外传感器的情况下,由绳索实时张力与吊装物重力的关系得出实时的摆动角度,从而得出吊装物在每个时刻可能到达的位置。其次,基于云计算平台设计了多塔机智能安全监控系统,包括本地监控系统与远程监控系统两部分。利用GPRS-Intemet无线传输网络将本地数据传输到远程监控终端,实现多塔机的统一监控和协同管理。经程序测试,系统可稳定工作且运行可靠,能够保障塔机的运行安全,满足市场需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能源与动力工程
基于Labview的汽油直接喷射式发动机喷油器喷雾试验控制系统开发与喷雾试验79-84

摘要:为了精确控制GDI发动机喷油器喷雾试验的喷油压力和喷油脉宽,开发了基于Labview的喷雾试验控制系统,并经过试验测试证明了系统的可靠性。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利用开发的喷雾测试装置对GDI六孔喷油器进行喷雾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喷雾贯穿距离随时间的增加速度先快后慢,喷雾锥角随时间变化不明显;喷油压力增加,喷雾贯穿距离在喷油压力在2~10MPa时增加明显,10MPa以后最终贯穿距离变化不大;喷雾锥角随喷油压力的提高略有提高。本次试验条件下喷雾锥角ct近似正比于A/15。

平流层飞艇再生能源能量平衡的关键技术分析研究85-91

摘要:介绍了平流层飞艇再生能源系统的构成及功能,在再生能源能量平衡分析中建立了太阳电池阵列在平流层飞艇曲面铺装的模型和能源闭环模型,分析了能源消耗构成和全天24h的能量平衡;且实现了太阳电池输出功率的可视化仿真。结果表明平流层飞艇能够在全天实现能量平衡。分析了能源系统的关键技术参数对能源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锂电池能量密度、太阳电池转换效率和锂电池充电效率是平流层飞艇能源系统的最关键技术参数。研究结果为平流层飞艇能量平衡分析方案论证和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电工技术
基于综合停运概率模型的电网薄弱环节评估92-97

摘要:为了预防大规模停电事故的发生,评估电网运行时的薄弱环节,提出了一种计及多种因素的综合停运概率模型。该模型统筹考虑了电网在冰灾、风灾气候运行时的故障概率模型、线路老化失效故障概率模型以及线路在不同负载率下的故障概率模型;然后采用了一种负载率与非序贯蒙特卡洛模拟法相结合的线路状态抽样方法,对不同线路故障后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并计算出相应的损失负荷量;最后采用风险价值、平均超额损失两个指标对不同的线路故障进行评估,从而得出电网的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以湖南电网为实例进行分析,证明了综合停运概率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电子技术、通信技术
滤波多音调制在LTE链路中的性能研究98-102

摘要:对5G候选波形滤波器组多载波中的滤波多音调制(filteredmulti-tone,FMT)在LTE(longtermevolution)链路中的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其作为新的物理层多载波调制方案的可行性。从滤波器组的角度出发,首先对FMT的基本结构进行分析,然后基于DFT滤波器组推导出FMT的有效实现结构,最后在LTE链路中对FMT调制技术的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并与当前的正交频分复用技术作对比。结果表明,在实际的LTE链路信道模型中,FMT的误码率和可达比特率均优于OFDM,从而验证了FMT调制方案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这说明FMT可以应用于未来无线通信的物理层调制技术中。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基于LuGre模型的航空光电稳定平台的摩擦力矩补偿103-107

摘要:为降低摩擦对航空光电稳定平台视轴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LuGre模型的摩擦力补偿方法。首先,对某型光电稳定平台进行分析并建立模型;然后,参数辨识确定摩擦补偿模型;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摩擦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将摩擦补偿模型应用到光电稳定平台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平台以1°,1Hz的正弦运动时,采用基于LuGre模型的摩擦补偿后,系统在低速时出现爬行现象明显减弱。在模拟飞行转台中以2.5Hz以内任意频率正弦扰动的作用下,加入摩擦补偿后系统的扰动隔离度至少提高了10.99dB,最优情况已经达到16.90dB,满足高精度光电稳定平台的性能要求。

一种基于光流和二级聚类的移动背景下的目标检测算法108-114

摘要:针对现有的移动背景下的目标检测算法存在检测速度较慢、自适应性差和检测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流和二级聚类的移动背景下的目标检测算法;该算法融合了阈值自适应规则和基于优化检测结果的反馈机制。首先采用Lucas-Kamde光流跟踪算法和DBSCAN聚类算法提取出前景目标,然后采用改进的凝聚层次聚类算法将前景目标分类。在第一级聚类时建立基于初始聚类结果的自适应规则,实现了自适应地检测目标;在第二级聚类后,通过去除错误匹配特征点和阴影区域特征点优化检测结果;并将优化后的检测结果反馈给第一级聚类过程以更新适用阈值,使目标检测更准确。在多个视频库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检测速度快、自适应性良好、检测准确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