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社
分享到: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1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天然气工业、研究简报_建筑科学、研究简报_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研究简报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技术经济学会
  • 国际刊号:1671-1815
  • 国内刊号:11-4688/T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734
  • 创刊时间:2001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65
  • 综合影响因子:0.701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5年第36期杂志 文档列表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论文

利用黄山地区地基观测对FY-2E云分类的检验和验证

摘要:利用2011年6~8月黄山及周边地区的地基观测云状结果与风云二号E(FY-2E)静止卫星云分类产品,分析了二者的匹配情况。结果表明:地面观测结果为晴空陆地、层积云/高积云、雨层云/高层云、密卷云、卷层云和积雨云时,卫星产品的匹配率分别为94.05%、45.92%、20.33%、3.01%、0%和0%;FY-2E静止卫星容易将积雨云识别成卷层云,密卷云或层积云/高积云产品,而易将大部分的雨层云识别成卷层云,密卷云和层积云/高积云产品;若天空为双层云并且中云为高积云时,那么"低云-高积云-无高云"天空条件时的高积云匹配率要高于"无低云-高积云-高云";而当中云为高积云,同时存在低云和高云时,那么"层积云-高积云-高云"天空条件时的层积云/高积云产品匹配率要高于"非层积云(积云或积雨云)-高积云-高云";其次,虽然地基观测结果中包含大量积云时刻,但卫星云分类产品中不包含积云产品。
5-14

二连盆地巴彦乌拉铀矿床目的层黏土矿物特征及其意义

摘要:二连盆地巴彦乌拉铀矿床是我国典型的古河谷砂岩型铀矿床,铀主要经潜水-层间氧化作用富集成矿。为了研究其黏土矿物组成、含量、形态特征及其产状,对区内目的层黏土矿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二连盆地巴彦乌拉铀矿床目的层黏土矿物成分基本一致,主要为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个别样品中见少量绿泥石。蒙脱石集合体呈花朵状、片状,高岭石集合体呈书页状、扇状,伊利石集合体呈片状,绿泥石集合体呈玫瑰花朵状。黏土矿物以分散质点式不完全充填于孔隙中和薄膜式贴附于颗粒表面。根据分析结果,总结了该矿床氧化带分带黏土矿物特征;并探讨了黏土矿物对砂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15-20

酒西盆地鸭儿峡志留系白云岩成因模式及勘探启示

摘要:以酒西盆地鸭儿峡志留系白云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展布规律及作为优质储层的条件。基于对酒西盆地鸭儿峡志留系白云岩碳氧同位素的分析,对酒西盆地鸭儿峡志留系白云岩古盐度和古温度进行研究。分析表明,鸭儿峡志留系白云岩分布受到构造应力、断层发育、裂缝发育带、深部热液等因素影响,符合构造控制白云岩的特点。白云岩化作用、裂缝发育、溶蚀孔洞发育等是鸭儿峡志留系白云岩作为优质储层的先决条件。鸭儿峡白云岩δ~(13)C介于-0.59‰~-0.90‰之间;δ~(18)O值介于-14.2‰~-7.00‰;成岩温度和δ~(18)O平衡温度均较高,平均值分别为69.23℃和69.13℃,显示鸭儿峡白云岩具有热液成因特征;Z值范围在108.30~121.17之间,表明白云岩为海陆交互相,以海相沉积环境为主。δ~(18)O值较低,白云岩形成可能受到后期淡水淋滤的影响。因此,可以推断鸭西白云岩为构造热液控制白云岩成因模式白云岩。鸭南地区地质构造和鸭西地区相似,鸭南地区潜山高部位可能发育构造热液白云岩,是下一步勘探的有利区域。研究结果对于深化鸭儿峡白云岩的成因具有重要作用,对于类似地区白云岩成因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1-29

“采空区”控制型高斜坡变形破坏研究

摘要:煤矿开采导致的矿山地质灾害发生特征在贵州山区具有相似性。基于贵州省纳雍县中岭高斜坡的坡体特征及变形机制分析,建立了中岭高边坡演化机制概念模型;其演化过程分为2个阶段:即压缩倾倒变形阶段和采空区沉陷-倾倒-拉裂阶段。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中岭边坡煤矿上方的观察节点位移,进行开采过程中的全过程模拟,节点运动规律对崩塌发生位置和范围能做出很好的解释。陡~极陡坡体下部矿层遭受回踩后,易形成采空区控制型崩塌。陡坡段存在软岩夹层时,坡面会因差异风化而出现凹岩腔,从而在坡面上出现局部倒悬坡,受采空区影响区岩体结构面向上贯通,造成倒悬体成为危岩体。
30-35

柱状螺旋线圈电磁超声探头解析建模及分析

摘要:针对目前柱状螺旋线圈EMAT建模不完善,可解算度不高的问题。将线圈等效为单匝导线的矩形面积分,并采用区域特征函数截断法(TREE)对其进行完整地解析建模,得到磁感应强度、涡流、线圈阻抗表达式。通过实际搭建EMAT(electromagnetic acoustic transducer)试验平台,测量对比模型的各参数及变化规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及可行性。
36-41

一个新颖的四维混沌系统及其微控制器实现

摘要:在对基本Sprott B混沌系统引入参数后,通过增加一维控制器并反馈至Sprott B混沌系统状态方程,构建出一个具有唯一临界稳定平衡点的新四维混沌系统。采用相轨图、Lyapunov指数谱和分岔图等动力学工具对新混沌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当参数变化时,系统可以在周期、准周期与混沌之间演变,存在独特的动力学行为和较大的鲁棒混沌区域。最后,基于改进的Euler算法进行系统离散化后,采用微控制器MSP430F5438A进行了相应的实验验证。
42-46

脉冲频率对铌表面熔盐电沉积渗硅的影响

摘要:采用熔盐脉冲电沉积法在纯铌表面制备出渗硅层。研究了脉冲频率对渗硅层沉积速率、成分、厚度、组织及相结构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渗硅层的高温抗氧化性。结果表明,频率对渗硅层成分无影响。随频率增大,渗硅层厚度和沉积速率均减小。频率由500Hz增大到1000 Hz时,渗硅层晶粒变得细小致密;超过1000 Hz后,晶粒则变得粗大。渗硅层相结构不受频率影响,均由单相NbSi_2组成,并在(110)和(200)晶面上具有择优取向。NbSi_2渗层的存在使得纯铌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得以提高。
47-51

储层物性时变规律——以濮城文51块沙二下油藏为例

摘要:为揭示注水开发过程导致储层物性发生变化规律,实现剩余油精细研究,研究从各相带不同开发阶段物性统计分析、不同阶段临近井对比分析和室内水驱油实验三种手段,进行了储层物性时变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河道砂体过水倍数大,渗透率呈指数增加,早期增幅最大,后期平稳,平均增加50%;且层内存在明显的窜流通道,渗透率呈高尖峰状,最大增幅130%;前缘砂体原始物性相对较差,过流倍数小,渗透率近似线性增加,增幅小于10%;远砂砂体原始物性差,尚未发现明显储层物性变化及变化规律。
52-55

基于物质平衡原理解释致密油藏体积压裂有效改造体积的新方法

摘要:致密油藏需要经过大规模体积压裂改造才能获得工业油流。在物质平衡原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体积压裂施工过程中大量压裂液注入,导致油藏压力升高、压后流体产出导致油藏压力降低以及裂缝与基质孔隙体积随压力非线性变化等致密油藏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假设,建立了模型方程;并推导计算了体积压裂有效改造体积和裂缝与基质的有效接触面积等参数;该方法解释出的三个新参数:能够提供有效渗流的裂缝总体积、油藏有效渗流体积、裂缝有效渗流面积,其物理意义更明确,对致密储层的开发设计及增产改造指导意义更强。将该方法应用到油田现场,并评价了3口已实施体积压裂油井的应用效果。现场应用表明该方法具有评价解释快捷、获取数据方便、成本低、准确度高的优点,适合于油田现场多井次大规模推广应用。
56-62

基于约束独立成分分析的多组分污染气体混叠峰识别

摘要:大气污染监测中测得的红外光谱是混合气体的红外光谱。针对主次吸收峰严重混叠的红外混合气体特征提取和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约束独立成分分析的光谱特征提取方法使谱线有效地区分开来。该方法引用峭度作为约束条件,运算时约束向量可使所对应的目标信源具有非高斯性极大的效用,提取出目标信源。并按统计度量的大小来进行排序,减少传统独立成分分析算法分离信号顺序、符号、幅度的不确定性,使得分离出来的独立分量更接近实际信源。应用支持向量机建立定量分析模型检验该算法分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按需要顺序分离出混合气体光谱中的纯物质光谱。
63-66

轮腿式机器人多运动模式运动学分析与建模

摘要:轮腿式移动机器人具有轮式、履带式和腿式等多种运动模式,对不同运动模式下的运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轮式运动模式下的运动学方程,对履带运动模式下的转向运动学进行了运动学建模;通过对机器人在腿式模式的姿态描述,建立其运动学模型。为对轮腿式机器人进行综合运动分析,实现机器人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67-72

小波分析与振幅比法联合拾取P波初至时间

摘要:振幅比法是一种准确有效的初至拾取方法,但是振幅比法在信噪比偏低时会产生误判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小波分析与振幅比法联合拾取P波初至时间的方法。小波-振幅比法是将小波分析与振幅比法结合起来,首先对爆破信号进行小波去噪,基于小波分析的滤噪理论包括信号分解、各分解层次硬阈值去噪与信号重构三个步骤,提高了爆破信号的信噪比,最后使用振幅比法拾取P波初至时间。以2014年7月28日11时监测到的一个矿震事件为例,用小波-振幅比联合方法准确拾取爆破信号P波初至时间,计算得出x、y、z三个方向的定位误差小于42 m,符合空间位置定位(x,y,z误差小于50 m)的要求;说明了通过小波滤噪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爆破信号信噪比并且提高了P波到时拾取的准确度,提高了定位精度,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73-77

基于区域分割的光学相干断层图像膜层提取和初步疾病诊断

摘要:光学相干断层(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扫描技术,近年来在眼科疾病诊断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快速自动地OCT膜层提取可为初步疾病诊断提供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眼科医生的工作量。采用区域分割方法完成了OCT图像的膜层提取和初步疾病诊断。首先利用阈值分割和缩小区域法获取了内界膜和感光细胞内/外节联边界;然后提取了视网膜的厚度、两层膜之间的孔洞和玻璃体内的反射信号,以此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最后利用细分区域法完成了中间三层膜的提取。
78-83

IVUS融合冠状动脉CAG三维重建模型的角度校正研究

摘要:针对冠状动脉三维重建中IVUS采集角度偏差导致模型结果失真,提出一种在融合过程中校正IVUS融合角度的新方法。首先,分析CAG和IVUS图像中冠状动脉血管的径向信息差异计算出IVUS帧在成像过程中超声机械探头的偏移角度。其次,应用Active Demons算法判断IVUS帧在融合三维模型中的朝向。最后,将角度校正后的IVUS图像数据融合至三维骨架模型当中,完成两种数据的融合。实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大幅度改善因IVUS角度偏差而导致的IVUS图像在三维模型中的失真情况,使冠状动脉三维重建结果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
84-90

基于激光轮廓检测仪的沥青路面宏观轮廓特征评价指标研究

摘要:为了采用沥青路面轮廓特征指标来评价路面的施工质量均匀性,基于激光轮廓检测仪对沥青路面宏观轮廓特征进行研究,经过合理的数学推导方法,得出五个评价指标。采用MATLAB程序计算五个指标的数值;并且设计实验方案做验证性分析,室内成型四组不同的车辙板,以搓揉试验为基础,分别进行0,2,4,6,8 h的搓揉试验,测得数据并计算五个指标数值,将其与铺砂法的构造深度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此五个指标能合理的表征沥青路面轮廓特征,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为后续评价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均匀性打下坚实基础。
91-98

生物炭改性填埋场覆盖粉土的甲烷氧化能力试验研究

摘要:试验采用一种填埋场覆盖粉土作为土料,分别以木屑和水稻秸秆原料热解的生物炭作为土料的改良剂,通过30 d的甲烷氧化培养瓶试验,研究了粉土以及两种不同生物炭改性土的甲烷氧化能力;同时研究了土样含水率对其甲烷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生物炭均能提高粉土的甲烷氧化能力2.5倍左右。试验中所有土样在含水率在10%时几乎没有甲烷氧化能力。粉土以及两种生物炭改性土的甲烷氧化适宜含水率范围也各不相同,掺入生物炭能够增大粉土的甲烷氧化适宜含水率范围。运用击实曲线估计了试验中土样的水气双开敞(即水气都连通)条件的含水率范围,其结果表明:土样的水气双开敞条件含水率界限差值越大,土样的甲烷氧化适宜含水率界限差值也越大。掺入生物炭增大了粉土土样的水气双开敞条件的含水率范围,因此增大了其甲烷氧化适宜含水率范围。
99-104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研究简报

压入深度和应变率对氧化锆陶瓷纳米压痕测量值的影响

摘要:采用纳米压入法对氧化锆陶瓷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利用连续刚度测量法得到加载阶段材料的硬度值和弹性模量,对比不同压入深度(2000 nm,3000 nm,4000 nm,5000 nm,6000 nm)和不同应变率(0.01 s~(-1),0.02 s~(-1),0.05 s~(-1),0.1 s~(-1),0.2 s~(-1))两种工况下氧化锆陶瓷的硬度、弹性模量和变形情况。结果表明:应变率一定,弹性模量随压入深度增加而缓慢减小,氧化锆陶瓷硬度和弹性回复率不受压入深度影响;压入深度一定,硬度值、弹性模量和弹性回复率均随着应变率的增加而变大。
105-108

切分药型罩对射流形成及其侵彻能力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按不同比例(1∶1、2∶1、3∶1)切分药型罩在爆轰波的驱动下射流的形成过程、形状、头尾部速度、射流的拉伸长度和射流的断裂时间及其对钢靶板的侵彻能力;并与未切分的完整药型罩的射流形成过程及侵彻能力进行比较。最后采用经验计算公式根据射流的头尾部速度计算了射流的侵彻深度。结果表明药型罩经过切分后有利于减小射流的杵体和速度梯度;增加射流的拉伸长度,有利于增强射流的侵彻效果。在研究范围内切分比例为1/1的药型罩形成的射流最佳。
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