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社
分享到: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1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天然气工业、研究简报_建筑科学、研究简报_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研究简报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技术经济学会
  • 国际刊号:1671-1815
  • 国内刊号:11-4688/T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734
  • 创刊时间:2001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65
  • 综合影响因子:0.701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5年第3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论文

利用可溶有机质特征评价民和盆地海石湾油页岩

摘要:为研究民和盆地中侏罗统优质油页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应用有机碳和GC-MS等测试方法,对油页岩有机碳含量、氯仿沥青"A"、正构烷烃、生物标记化合物和芳烃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石湾油页岩有机碳含量很高,为20.90%~36.10%,平均为28.03%;氯仿沥青"A"含量为0.07%~0.32%,平均为0.20%;饱和烃含量为43.90%~44.10%,饱/芳比值为2~3,表明海石湾油页岩属于品质较好的油页岩,有机质类型以腐泥型为主。饱和烃和芳烃特征表明油页岩有机质母质来源以水生物为主,同时有高等陆源植物的输入。海石湾油页岩形成于弱氧化-弱还原淡水湖滨环境,有机质演化已进入成熟阶段(Ro为0.79%~0.82%)。对比开采时间不同的油页岩,认为暴露时间会影响有机质丰度、氯仿沥青"A"含量及其族组成,而对沉积环境和成熟度的研究则没有影响。
1-7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在硫酸介质中对A3钢的缓蚀性能研究

摘要:采用静态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STAC)在硫酸介质中对A3钢的缓蚀行为。探讨了其对A3钢的缓蚀作用机理;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腐蚀表面的形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缓蚀率随STAC浓度增大而增大;在浓度为10 mg/L时,失重缓蚀率达80%以上。极化曲线试验结果显示STAC是一种以控制阳极反应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且静态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法和交流阻抗法试验结果相一致。STAC在A3钢表面的吸附服从校正后的Langmiur吸附等温模型,是一种化学吸附作用的自发吸附;且吸附是一个放热的熵减小的过程。扫描电镜实验结果表明,STAC能有效抑制硫酸对A3钢的腐蚀。
8-13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山1、盒8段孔隙特征及物性研究

摘要: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逐渐成为致密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块。然而,对该地区主力产气层山1段和盒8段的储集空间以及物性特征的研究还十分不足。利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结合压汞实验数据,对研究区山1、盒8段砂岩的孔隙微观特征及类型、孔隙结构及物性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的孔隙类型为残余粒间孔、岩屑溶孔、杂基溶孔和晶间孔;孔喉大小、分选性以及连通性的分析显示,盒8上亚段的孔隙结构最好,其次为盒8下亚段,山1段的孔隙结构相对较差;山1段和盒8段均为低渗透储层,孔隙度与渗透率呈指数相关,其中盒8上亚段的孔渗高于下亚段,盒8段的孔渗性明显优于山1段。综合来看,储层物性以盒8上亚段最好,其次为盒8下亚段,山1段的物性最差。
14-21

低渗透油藏气驱“油墙”几何形态描述

摘要:在界定气驱类型的基础上,阐述了高压注气"油墙"形成过程。将气驱"油墙"形成机制概括为"差异化运移"和"加速凝析加积";并首次区分出控制气驱见效高峰期生产效果的"先导性显式油墙"和"伴随性隐式油墙"两种类型。基于简化实际气驱过程的"三步近似法"、物质平衡原理和低渗透油藏气驱增产倍数等概念,给出了见气见效时单井组内"先导性显式油墙"的形态、宽度、高度、面积、周长、体积等几何产状要素的定义和描述方法。进一步提出"油墙集中采出体积"和"油墙集中采出时间"概念及其计算方法,为见效高峰期持续时间估算和气驱开发阶段定量划分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注气开发方案编制提供了必要依据。
22-26

疏水支撑剂两相导流能力实验研究

摘要:室内支撑剂导流能力测试能定性认识支撑剂导流能力,对现场压裂支撑剂优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支撑剂导流能力评价多依据单相(水相或油相)导流能力测试结果,评价结果对现场指导性有着一定的局限。运用FCES-1裂缝导流仪对三种疏水支撑剂的水相、油相及两相导流能力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通过对比疏水支撑剂与普通陶粒的单相导流实验结果,对各疏水支撑剂的疏水性能进行分析评价。随后,配置具有现场类比性的模拟乳化液对不同铺砂浓度条件(5 kg/m^2、10kg/m^2)的疏水支撑剂两相导流能力进行测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闭合压力的增加,各支撑剂导流能力均逐步降低;随铺砂浓度的增加而略有增加。同时,疏水支撑剂的油相导流能力大于水相导流能力,并且由于乳化液的堵塞作用,单相导流能力均大于两相导流能力。
27-31

基于功图的油井动液面计算模型及应用

摘要:针对油井动液面实时监测困难和基于地面功图推算误差大的问题,以油井地面示功图为条件,运用一维带阻尼波动方程求解泵功图;并研究了泵功图曲线各点的曲率计算模型、固定阀和游动阀开闭点确定方法以及泵功图上下冲程载荷差的计算方法。结合井筒及环空流体压力分布计算相关式,建立了基于泵功图计算动液面深度的数学模型。经51口油井的计算分析,计算动液面深度与实测动液面深度的最大相对误差为14.84%,最小相对误差为0.48%,平均相对误差为3.61%;相对误差在10%以内的有48口,占计算总井次的94.1%。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计算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够实现了油井动液面的实时、准确计量,提高了油井生产分析的及时性,有利于油田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
32-35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温度场分布的计算分析

摘要:为更准确地掌握油浸式变压器的内部温度场分布,为其绝缘寿命评估提供依据,在分析变压器产热散热机理及导热途径的基础上,依据对流传热和热辐射特性及温度场计算的流固耦合模型,在多物理场仿真软件COMSOL中实现了变压器温度场分布的建模计算;得到了绕组的温度分布。绕组从下到上的温度分布大致为低—高—低走势,热点位于低压绕组上半部分。同时将计算结果与变压器温升试验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两者吻合较好,绝对误差5.3%以内,说明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还分析了负载系数、水平油道高度和油流挡板设置对绕组温升的影响。
36-41

直流配电网潮流算法与电压分布研究

摘要:为解决间歇分布式能源入网等问题,国内外建设直流电网的呼声高涨。与高压直流电网相比,建设直流配电网的电力电子技术相对成熟,技术经济性好,应时开展直流配电网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直流配电网潮流计算,构建了网状结构直流配电网等值网络和节点功率、节点电压、线路网损模型,提出了直流配电网潮流计算的约束条件、控制策略和稳态功率、电压分布算法。最后,利用IEEE 16节点算例对模型和算法进行了验证,证明了电压分布均衡性对网损的影响较大、网状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的能力较强。
42-48

在任意初值下的受扰非线性系统PD型迭代学习控制与方法

摘要:对于一类非线性系统,在有界的初态干扰和输出干扰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开闭环PD型迭代学习算法。系统在初值任意的情况下,进行初态学习的开闭环PD型迭代学习控制,并且推导出了关于初态学习的收敛性的充分条件。通过与开环PD型和闭环PD型迭代学习算法作对比来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49-53

基于CEEMD的爆破振动信号自适应去噪

摘要:针对爆破振动信号短时、突变的特点,提出了基于CEEMD的爆破振动信号自适应降噪方法。为解决信噪分量分界点的判定问题,该方法提出依据CEEMD分解得到的噪声分量和有用信号分量自相关函数的波峰宽度特性自适应地判定信噪分量的分界点的方法。对IMF分量消噪阈值函数进行了改进,新阈值函数具有连续和高阶可导性。实验分析表明:采用新阈值函数的CEEMD自适应去噪方法能够有效地去除实测爆破振动信号中夹杂的噪声,并且很好地保留了爆破振动信号的突变细节,去噪效果良好。
54-58

基于Elastic Net-Decision Tree的垃圾邮件过滤研究

摘要:针对垃圾邮件文本数据高维、稀疏及词条相关等特点,提出Elastic Net-Decision Tree(EN-DT)两步分类算法。第一步,利用Elastic Net提取邮件文本特征变量,将高维文本数据降至低维。第二步,将所提取的低维特征变量输入到Decision Tree中进行邮件分类。根据分类评价指标对分类结果进行评价。利用Mark Hopkins等人收集的Spam邮件文本数据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PLS、PCA和Lasso等算法EN-DT分类性能更佳。
59-64

Ⅱ类场地土和结构相互作用地震反应分析

摘要:为了研究考虑土和结构相互作用对Ⅱ类场地上的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建立了三个不同输入形式的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模型。通过三条地震波激励下,计算不同输入形式下结构的位移和内力反应峰值的变化,说明了不同土层特性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Ⅱ类场地土土层中的结构抗震计算也应该考虑土和结构相互作用;土层剪切波速对结构响应的影响并无一致变化规律;覆盖层厚度越大,结构顶点位移和基底剪力随之增大;相同周期的土层上的结构响应并不一致。
65-69

磁化水增强喷射补偿收缩混凝土早龄期抗压强度的试验与分析

摘要:为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用磁化水替代普通水拌制混凝土。磁感应强度选取为285 m T,进行了5种水流速度下磁化水增强补偿收缩混凝土和喷射补偿收缩混凝土早龄期抗压强度试验,探讨混凝土早期强度增强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普通混凝土,补偿收缩混凝土7 d抗压强度在水流速度0.9 m/s增长幅度达6.4%;喷射补偿收缩混凝土7 d抗压强度在水流速度2.1 m/s增长幅度可达14.2%。磁化水能够弥补速凝剂造成的混凝土7 d强度损失。相比于普通补偿收缩混凝土,喷射补偿收缩混凝土7 d抗压强度在水流速度2.1 m/s提高幅度可达11%。
70-73

航空发动机压气机性能衰退影响因子定量分析

摘要:定量分析压气机性能衰退将能确保航空发动机安全运转与及时换发。针对压气机长期运行引起的叶片积垢及叶尖间隙增大等典型衰退机理,引入衰退因子,从压气机原理角度构建不同转速下叶片积垢和叶尖间隙增大的压气机性能衰退定量分析模型。结果显示:随着转速的增加,两种衰退因子引起的压比和效率误差从16.3%、19.4%下降到4%、5%以内,而两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压比和效率误差从17.6%、21.6%下降到5%、6%以内。对模型计算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与实测结果吻合,证明了本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压气机的衰退状况,对多转子涡扇发动机的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74-78

攀枝花西区巴关河流域土壤剖面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研究

摘要:采集了攀枝花市巴关河流域土壤剖面样品,探讨了与工矿业活动关系密切的Cu、Pb、Zn、Cd、Ni、V、As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进的BCR法对V、Ni、Cd进行了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6个剖面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与四川背景值及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存在着较大差异。除Pb外,其他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均不同程度高于四川背景值及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上、中、下游土壤剖面各层的V、Ni主要以残渣态存在,上游土壤剖面各层V的残渣态占总量的百分比范围为86.79%~89.10%,中游为92.08%~94.87%,下游为89.21%~93.57%。上游土壤剖面各层Ni残渣态占总量的百分比范围为81.03%~86.39%,中游为83.23%~92.30%,下游为87.49%~89.77%。Cd的形态分布较为特殊,酸可提取态与可还原态占主要部分,上游土壤剖面各层酸提取态占总量的百分比范围为27.75%~41.69%,中游为4.76%~21.45%,下游为18.24%~46.61%,上游土壤剖面各层可还原态占总量的百分比范围为24.67%~54.29%,中游为18.31%~54.22%,下游为14.16%~31.18%,容易发生迁移转化,应严格控制其在土壤中的含量。
79-86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公路隧道火灾的应用模拟研究

摘要: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目前在隧道消防应用中存在较大争议的灭火系统。通过FDS+EVAC软件模拟了公路隧道分别在有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没有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情况下发生火灾,对两种工况隧道内的烟气运动、温度分布、CO浓度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对人员的疏散进行了模拟。考虑了在不同的位置下不同的温度与一氧化碳浓度对人员的影响,并与相关的现实实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可以有效降低隧道温度,安装此系统为隧道火灾发生的疏散救援提供了有利条件。
87-92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综述

中国煤中汞的含量、分布与赋存状态研究

摘要:在测试分析中国皖北矿区6个煤矿81个煤样品中汞含量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中报道的1 712个中国煤样品中汞的数据,对中国煤中汞的含量、分布、赋存状态及燃煤引起的汞的环境污染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通过研究得出:中国煤中汞的平均含量为0.20 mg/kg,高于世界煤中汞的平均值(0.10 mg/kg),接近美国煤中汞的平均值(0.17 mg/kg);由于沉积环境及成煤过程中各种地质因素的综合影响,汞在中国不同地区、不同成煤时代以及不同变质程度煤中的含量差异较大;高硫煤中的汞与硫化物关系密切,主要赋存在黄铁矿中;硫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是低硫煤中汞的主要存在形态;岩浆活动对煤中汞的含量分布与赋存状态有明显影响;煤中汞的赋存状态与煤中汞的释放、毒性有着重要的关系,中国巨大的煤炭消耗量,已引起大量的汞排放,控制燃煤过程中汞的排放是今后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93-100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研究简报

基于群一致性检验的多属性TOPSIS方法

摘要:针对现有TOPSIS方法中未考虑决策者的一致性所造成的选取结果不合理以至于决策失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群一致性检验的多属性TOPSIS方法。首先,在分析数据特点的基础上,利用三角可能性分布对备选方案的属性值进行不确定性描述;其次,利用基于相似性度量方法检验决策者的一致性程度;最后,利用满足一致度的、改进的TOPSIS方法对备选方案进行排序,得到最优的决策结果。通过尾矿坝综合评价实例,对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可有效避免因使用不一致信息导致的决策失误问题。
1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