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社
分享到: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1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天然气工业、研究简报_建筑科学、研究简报_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研究简报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技术经济学会
  • 国际刊号:1671-1815
  • 国内刊号:11-4688/T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734
  • 创刊时间:2001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65
  • 综合影响因子:0.701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5年第30期杂志 文档列表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论文

主/被动微波遥感数据融合的土壤湿度产品的CDF改进研究

摘要:土壤水分是控制陆地和大气间水热能量交换的关键因子之一,在地球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定量化获取土壤水分信息对农业生产、应对全球变化、保护生态环境等众多领域都有着重要意义。目前,获取精度较高的大区域土壤湿度信息依然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气候变化倡议项目(climate change initiative,CCI)土壤湿度数据集是由多种主、被动微波数据融合的大尺度土壤湿度数据集,对其在中国区域的数据质量改进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研究利用累积概率分布函数(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CDF)匹配方法对CCI土壤湿度产品进行改进。选择有较多实测数据的河北、山西、天津等部分区域,获得2009-2010年每月三旬(共72旬)的土壤湿度插值数据,以此为基础利用CDF进行重调整,建立逐像元的CCI土壤湿度数据的改进模型;然后利用站点实测数据进行该方法的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CDF调整前的偏差、均方根偏差和平均相对误差分别集中在0.05-0.09、0.05-0.1、0.20-0.45,调整后分别降低在0-0.04、0-0.05、0-0.2范围。可见,CDF调整后的误差明显减小,调整后的CCI土壤湿度的精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1-8

利用地气场寻找隐伏温泉带——以广东暖水村为例

摘要:随着国家对地热资源重视度越来越高,传统的物化探方法对于深部的隐伏温泉带勘查效果不佳,因此各领域地质专家纷纷提出新的勘查手段以加大隐伏温泉带的勘查深度。以重阳镇暖水村的温泉勘查为例,通过地气法测得30多种微量元素;并对之进行聚类分析,求得其异常指示元素,并进行稀土元素分析,利用地气指示元素的地气异常场对隐伏温泉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地气异常场圈定的温泉带中,有多处高达50℃的泉眼出露;稀土元素的分析结果也证实了地气异常场圈定的高温温泉带有利于稀土元素Ce的富集;并预测在3号测线的地气异常高值点(断裂带)附近仍有高温隐伏温泉存在;证明了地气场对于深部隐伏温泉的勘查是十分有效的手段。
9-13

钻柱中换能器声波信号传输特性实验研究

摘要:利用声波通过钻柱传输井下信息,具有得天独厚的信道条件,但是声波在钻柱中的传播特性还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尤其是贴近工程应用的实验研究。依托低频宽带换能器建立了测试声波在钻柱信道中传输的实验装置,基于该装置对换能器声波信号的传输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及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换能器激励电压的增大接收信号幅值呈现增大趋势,当电压大于130 V时接收信号幅值趋近饱和。理论和实验分析得到的频域特性均表现出明显的梳状滤波特性;但具体通阻带分布和结构形式存在差异,实际钻柱信道的频域特性更为复杂。由于换能器非线性特性和钻柱信道频带特性共同作用,对于实验用低频宽带换能器,选取3 100 Hz以内频率,并结合正交频分复用编码技术可极大增强声波传输的速率和适用性。
14-17

不同发射角度车载武器对后坐力冲击的振动响应

摘要:为研究弹药发射后坐力与发射角度对车载武器振动的影响程度,提高射击精度和射击稳定性,基于振动力学理论,以武警无人战车为例,建立了车体系统的四自由度模型,分析了车载武器的振动摸态,推导了系统对后坐力冲击的振动响应函数,对比了不同发射角度的系统振动响应。计算结果表明:发射角度对车载武器振动影响显著,车体垂直振动对角度改变最敏感,最大位移(30°发射角)是最小位移(45°发射角)的2.17倍。解析结果可作为车载防暴发射器的运用和总体结构设计的量化依据。
18-22

基于MELCOR的HE-FUS3实验模拟及氦气冷却系统安全初步分析

摘要:MELCOR程序是由美国Sandia国立实验室为美国核管会开发,用于模拟轻水堆严重事故进程主要现象的一体化系统软件。针对HE-FUS3氦气实验回路进行了建模和计算分析,取得了良好的结果。该成果可为氦气冷却系统安全分析提供初步的参考;并将继续扩展使用于ITER氦冷包层系统安全分析。首先利用MELCOR对HE-FUS3氦气实验回路进行建模,对LOFA30失流事故进行了稳态及瞬态分析;并将MELCOR程序计算值与实验值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通过MELCOR对实验回路建模得到的LOFA30失流事故稳态计算值与CATHARE 2参考值大体一致;在失流事故的瞬态进程中,大部分热工水力参数计算值均与实验值符合较好。结果证明利用MELCOR程序对HE-FUS3实验回路整体建模的可靠性很高,通过MELCOR程序计算,用于分析氦气冷却系统安全性的数据准确,可靠,可以继续使用MELCOR对该领域进行更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23-29

基于可靠性的低压配电系统微网群划分研究

摘要:随着国家鼓励分布式发电政策的颁布和实施,越来越多的分布式电源以户用型微电网的形式接入到配电网中。户用微电网的建设实现了分布式电源的就地消纳,显著提供了低压配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然而,在故障状态下,户用微电网孤岛运行模式却未充分利用相应的分布式资源。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提出了含分布式电源的户用微网群划分指标——可孤岛概率;然后,基于该指标构建了户用微网群的最优划分模型,分析了其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求解方法。最后,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户用微网群的划分模型,可以显著提高低压配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在配置较少的划分开关下也可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30-33

轮腿式机器人的稳定性控制准则

摘要:腿式运动模式具有运动灵活、环境适应能力强的特点,但其稳定性控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分析轮腿式机器人运动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轮腿式机器人的稳定性姿态描述方法,分析了不同稳定性准则的特性和适用性,提出了适合于轮腿式机器人稳定性控制的倾斜边界稳定性准则,并给出相应的稳定性控制方法,为轮腿式机器人的稳定性控制奠定基础。
34-39

一种高可用异构容错系统的混合可用性模型

摘要:为解决高可用异构容错系统的可用性评价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高可用异构容错系统的混合可用性评价模型。设计实现异构容错原型系统,包括硬件体系结构框架及软件系统。采用Markov过程与随机Petri网相结合的方式,从可用性量化和系统状态转换两方面构建系统的可用性模型。根据该可用性模型估算系统的高可用指标,并与同构及非容错单机系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可用性模型能够对异构容错系统进行准确的可用性评价,验证了系统5个9的高可用指标要求。最后总结了影响系统高可用性的主要因素及提升系统可用性的有效方法。
40-44

灰岩加载力学特性及渐进破坏试验研究

摘要:以武隆鸡尾山滑坡滑体灰岩为研究对象,基于室内常规岩石力学试验,探讨了饱水与风干岩样的物理力学特性及其对高边坡稳定的影响机制,研究了灰岩渐进破坏过程中裂纹应变随加载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与风干试样相比,饱水试样的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较低,而泊松比较高,表现出较强的软化性;试样的裂纹起裂应力较低,而裂纹破坏应力较高。研究表明在岩质高边坡稳定性早期识别分析时,计算参数和稳定性判据的选取尤为关键,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45-49

呼伦贝尔植被覆盖指数变化及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

摘要:基于1982-1999年的Pathfinder AVHRR NDVI指数数据集和2000-2010年的MODIS NDVI数据集分析呼伦贝尔植被覆盖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elex,NDVI)多年和季节尺度变化;根据呼伦贝尔市及周边15个气象站点1964-2013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探究呼伦贝尔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降水量变化以及NDVI变化与4个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近29年呼伦贝尔的年均NDVI显著增大,其中春季NDVI值增大最快,而秋季增大最慢;呼伦贝尔近50年的气温显著上升,尤以最低气温上升最明显;在季节变化上,冬季各温度指标温度上升最快;年降水量呈增多趋势,以春季降水增加最显著,夏季降水波动最大;年均NDVI与平均气温、降水量显著相关;但是NDVI与气温、降水的相关性在年、季不同时间尺度均有很大差异;在四季中以夏季NDVI均值与各气象因子相关性最强。温度、降水与NDVI的相关模态分离研究表明,平均温度升高时NDVI值偏大,而降水增多NDVI值减小。
50-57

PM2.5中无机元素的污染特征和来源分析

摘要:为研究齐齐哈尔市大气颗粒物PM2.5的污染特征和来源,在2013年12月-2014年11月,于齐齐哈尔大学校园内安置采样点采集PM2.5样品。初步测定了PM2.5中Na、Mg、Al、K、Ca、Fe、Mn、Ni、Cu、Zn、As、W、Pb、Ti、V、Cr这16种无机元素的浓度水平,并通过元素相关性分析、富集因子分析和主因子分析方法对其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元素污染较为严重的季节是夏季,冬季较轻。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表明无机元素污染来自地壳源和人为源的共同作用。富集因子分析表明,Zn、Cu、As、Pb这几种元素高度富集,主要受到交通源和工业源以及燃烧源等人为污染影响显著。因子分析表明,元素污染春夏两季主要来源于建筑源、交通排放污染和工业污染三个方面,秋冬季的燃烧污染明显贡献的更多。研究结果对于防治齐齐哈尔大气污染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58-62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综述

Web服务演化综述

摘要:随着Web服务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新的需求或自我完善的需要,服务需进行持续不断的演化,Web服务演化问题成为研究热点。首先对Web服务演化的研究进行了分类;然后从演化需求分析、演化影响分析、演化实施三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最后,针对当前研究的不足,总结了Web服务演化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研究方向。
63-70

开环易位聚合研究进展

摘要:简要介绍了开环易位聚合的基本情况,结合开环易位聚合相关研究报道,综述了开环易位聚合最新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新型聚合催化剂的研究与应用情况,特别是新型选择性催化剂、扩环复分解催化剂、负载型催化剂和结构不确定催化剂。在开环易位聚合研究与应用方面,重点介绍了遥爪型聚合物、嵌段聚合物、接枝共聚物和液晶聚合物的研究情况。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今后开环易位聚合的研究与应用方向。
71-78

眼动指标在实时测量心理负荷中的应用进展

摘要:作业人员心理负荷大小关系着整个作业系统的安全,实时有效的测量监控作业人员心理负荷无疑会显著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眼动指标作为一类重要的生理指标,因其实时性、无干扰性和有效性被广泛运用于心理负荷实时测量的研究中。将眼动指标分为注视指标、扫视指标、眨眼指标、瞳孔指标及其他指标五类分别进行阐述,介绍了国内外利用眼动指标测量心理负荷的研究现状,并对眼动指标在心理负荷测量领域的发展提出一些见解。
79-85

一种管线信息可视化编码方法的设计

摘要:针对管线信息可视化过程中,信息数据量庞大,离线查询比较困难的现状,设计了一种应用于管线重要信息的可视化编码方法。对图像颜色的三基色红、绿、蓝(R、G、B)分量,采用其百位数、十位数、个位数的数位及其不同取值,关联管线的相关参数数据,自动生成可视化图像。应用时,利用专用软件模块读取颜色分量值,即可方便地还原管线信息。使信息查询更便捷,而且可以进行离线查询。
86-88

长江口北支枯季水沙输移分析

摘要:基于2002年3月长江口水文测验资料,分析该年枯季长江口北支的悬沙运动和水沙输移特点。结果表明:北支含沙量大潮最大,中潮次之,小潮最小。流速变化先于含沙量变化,在半个半月潮周期内,含沙量峰值中潮时出现双峰;而大潮和小潮时均为单峰;全潮北支水沙为净向陆输移。青龙港大、小潮期间出现水沙全倒灌,黄瓜沙南水道是水沙倒灌的主要通道;而北水道以水沙过往为主,且净向海输移,南小北大的潮流流速造成了南岸淤积,北岸冲刷的态势。
89-93

四川康定县大雪山超单元地球化学特征

摘要:根据花岗岩同源岩浆演化序列,将康定县大雪山超单元花岗岩体划分为3个单元,岩石组合特征为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具有明显的成分-结构演化特征。同位素年龄为104-121 Ma,时代属燕山晚期的Ⅰ型花岗岩。通过对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等数据的分析,论述了折多山岩体的物质来源、构造环境及其成因。
94-96

基于古应力场模拟的多期区域构造裂缝分布预测评价技术——以中国泌阳凹陷安棚油田为例

摘要:天然裂缝是地层中常见的地质构造现象,系统研究目标区储集层裂缝的分布及发育规律,这对于提高井区产能和调整开发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以安棚油田深层系为例,介绍基于古应力场模拟的多期次区域构造裂缝分布预测技术。根据各类岩心资料对裂缝的组系特征、力学性质进行解释和评价,结合研究区构造演化特征,进行岩石破裂力学机理分析,明确了研究区裂缝成因类型主要为区域构造裂缝,为本次裂缝的分布预测技术奠定了基础。结合野外岩心裂缝特征、裂缝充填物次生方解石稳定同位素测定及储层岩石声发射实验结果,确定储层岩石的破裂期次。参考研究区的地质、构造、沉积相展布资料,以岩石力学和构造力学理论为基础,对研究区建立地质模型、力学模型,并分期次进行古应力场模拟研究。结合摩尔-库伦岩石强度理论,通过裂缝发育指数和岩石受力破裂程度多元拟合对研究区裂缝进行预测及评价。
9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