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社
分享到: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1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天然气工业、研究简报_建筑科学、研究简报_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研究简报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技术经济学会
  • 国际刊号:1671-1815
  • 国内刊号:11-4688/T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734
  • 创刊时间:2001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65
  • 综合影响因子:0.701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4年第20期杂志 文档列表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论文

功能梯度材料梁的非线性研究

摘要:研究了热/机械载荷作用下几何非线性对功能梯度材料梁的位移及应力的影响.首先根据一阶剪切变形梁理论推导了机械载荷条件下功能梯度材料梁位移和应力的平衡方程,热载荷条件通过求解一维热传导方程即可获得;然后采用解析法和摄动技术两种方法对平衡方程求解,并利用非线性应变-位移关系分析非线性对位移和应力的影响;最后引入算例采用不同方法计算功能梯度材料梁的位移及应力并对比分析.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几何非线性对梁的位移和应力的影响是显著的,材料常数和边界条件对梁的非线性弯曲也有一定的影响.这种求解非线性平衡方程解析解的新方法对高阶剪切变形和层理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4

LI-840A CO2/H2O气体分析仪的恒温改进及校标方法

摘要:针对测量精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不足,对LI-840A CO2/H2O气体分析仪进行了恒温控制改进;并在效果检验和仪器性能测试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改进观测方法的建议.结果表明:(1)自制恒温箱的温度控制范围为1~45℃,控温精度可达到±0.1℃.(2)恒温控制改进后,LI-840A与Piearro G1101-Ⅰ气体分析仪的CO2浓度观测结果均十分接近且变化趋势一致.结合每天一次的校准频率,可以保证LI-840A的CO2浓度观测偏差控制在2μmol·mol-1以内,并在实际观测中得到了验证.
5-11

小分子有机酸对铁(氢)氧化物表面吸附的砷酸盐的解吸作用研究

摘要:采用等温解吸热力学的方法,结合X射线衍射(XRD)与比表面积分析,研究了柠檬酸、草酸和NaCl溶液在pH 6.5环境下对水铁矿、针铁矿和赤铁矿表面吸附砷酸盐的解吸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柠檬酸的解吸能力最强,草酸次之,NaCl最差.这主要是由于柠檬酸和草酸可通过配位交换和诱导配体溶解来解吸砷.但由于柠檬酸分子中可配位-OH多于草酸,因而其解吸能力强于草酸.赤铁矿吸附的砷酸盐最易解吸,而水铁矿吸附的砷酸盐则最难解吸,这与水铁矿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表面活性有关.
12-15

滇东南薄竹山岩体北东缘矿集区物探方法试验分析

摘要:了解勘查区的地球物理特征并开展物探方法试验性研究,是合理选择适合本区物探工作方法和手段的前提,从而达到增强找矿效果、降低勘探成本的目的.针对滇东南薄竹山花岗岩体北东缘矿集区,采集岩(矿)石标本进行了磁性和电性的测量;并对各类岩(矿)石的磁性和电性差异进行了分析.选取大腰店工作区的已知矿体勘查剖面开展了磁法、激电中梯和EH-4试验性工作,得出了在本区开展物探工作的思路.
16-20

明代雹灾的关联信息挖掘研究

摘要:对收集的明代雹灾史料进行整理和分类,构建了我国明代的雹灾数据库,将雹灾的定性描述转化成定量描述.根据冰雹的大小和造成的危害进行等级划分,对发生雹灾时伴随的其它阵性天气现象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关联挖掘模型continu-ous association rule mining algorithm(CARMA)算法挖掘不同等级的雹灾与风、雨、雷电等阵性天气的关联性及其有关规律.结果表明:明代的雹灾与雨的关联性最大,其次是风和雷电;它们易带来大雨雹或大风雨雹等灾害.同时不同等级的雹灾发生时伴随着其他的阵性天气的置信度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当雹灾出现的时候,应同样考虑到其他如暴雨、狂风、雷电等强对流天气灾害造成的危害.获得的雹灾关联信息,可用于指导雹灾的预报与支持决策.
21-25

基于精确偏导计算的高精度叠前反演方法

摘要:针对应用Zoeppritz方程近似式计算偏导方程的叠前反演方法误差大、精度低的问题,开展了叠前高精度反演方法研究.直接从Zoeppritz解析方程中进行偏导计算,可以得到纵横波反射系数对上下地层纵横波速度及密度的精确偏导方程.通过偏导为零的值进行分离减少变量,实现了基于Zoeppritz方程反射系数梯度矩阵的精确构建,形成了基于Zoeppritz方程精确偏导计算的叠前反演方法;并利用模型和实际资料对方法进行了验证,对于地层弹性参数反演计算精度和效率都得到明显提高.
26-30

岩石矿物对超稠油氧化动力学特征的影响分析

摘要:随着注蒸汽采油经济与环境成本的增加,注空气提高采收率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原油氧化动力学基础研究对注空气采油技术研发具有重要意义.以新疆油田某区块超稠油为研究对象,采用等转化率法,在30~ 600℃条件下,实验获得了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原油氧化失重曲线,并计算得到原油样品的氧化活化能,进而揭示了典型岩石矿物对原油氧化活化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该原油及其人造油砂的氧化过程呈现三个阶段:①温度小于350℃且转化率在0~0.5的中、低温氧化阶段,活化能在50~80 kJ·mol-1;②温度在350~450℃之间且转化率在0.5~0.65之间的过渡阶段,活化能从80 kJ·mol-1上升到350kJ·mol-1左右;③温度在450℃以上且转化率在0.6~1.0的高温氧化阶段,活化能初始维持在350kJ· mol-1左右,随着转化率增加快速下降到150 kJ·mol-1并稳定;岩石矿物可降低原油氧化的活化能,高温氧化阶段活化能降低明显,中低温氧化阶段影响相对较小;蒙脱石对原油氧化动力学特征的影响在不同氧化阶段影响不同,与石英砂原油样品相比,中低温氧化初始阶段及高温氧化阶段,蒙脱石能进一步降低氧化反应活化能.
31-34

提高均质致密碳酸盐岩储层酸蚀裂缝导流能力效果研究

摘要:均质致密碳酸盐岩储层岩心经酸刻蚀后主要形成均匀刻蚀形态,裂缝主要通过少量凸起点支撑,岩性较软或在储层闭合应力时支撑点容易破碎或嵌入裂缝壁面使得裂缝大部分闭合,无法形成有效的自支撑渗流通道.通过向酸蚀裂缝内加入一定量的支撑剂能有效提高酸蚀裂缝导流能力.深入研究支撑剂粒径、铺砂浓度以及闭合应力等因素对酸蚀裂缝导流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表明:自支撑裂缝随闭合压力增大下降迅速,在34.5 MPa时的导流能力已不足初始闭合压力下的2%,难以在储层闭合压力下有效保持,达不到长期增产的目的.增加额外支撑点的酸蚀裂缝,其导流能力在储层闭合压力下是自支撑裂缝导流能力的3~7倍.大粒径支撑剂能提供更高的裂缝导流能力,在酸压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用大粒径支撑剂.现场对PG4井进行了加砂酸压改造技术,获得了6.314×104 m3/d的产量,证实了均质致密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改造中提供额外裂缝支撑剂的必要性.
35-38

含有负弹性刚度负载的电液控制策略探讨

摘要:针对电液位置控制系统在负载弹性刚度含有负值时系统出现不稳定现象,以及外负载力方向切换时干扰大而导致系统定位刚度差等问题,对负载弹性刚度为负值的电液位置控制系统构成及其数学模型的分析.采用二阶微分正反馈补偿的方法可以消除负载弹性刚为负值时对系统造成不利的影响.液压弹簧刚度处于最小值时,系统稳定性差、响应慢,在此情况下对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得到的系统特性曲线表明:采用二阶微分正反馈补偿后系统稳定且拥有足够的稳定裕量,系统能够达到3 Hz以上的频宽.
39-44

K-L分解在可控震源锁相控制中的应用

摘要:可控震源相位畸变使地震子波旁瓣能量增强,主瓣分辨率降低,从而降低地震勘探的分辨率.由于可控震源-大地耦合条件多变,导致可控震源激发力信号中含有较强随机噪声,在锁相环中采用常规过零检测方法难以对该反馈信号进行准确的相位检测,这严重影响了可控震源锁相控制系统的应用效果.为了提高可控震源锁相控制中反馈信号的相位检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K-L分解的可控震源激发力信号相位提取方法.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对于通带内含有强高斯噪声的可控震源激发信号,K-L分解方法利用其去除信号与噪声相关性的能力,不但能够显著提高可控震源反馈信号的信噪比,而且不损害原有信号的相位特性.将其应用于轻便电磁式可控震源的锁相控制中,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解决了锁相环的噪声敏感问题,而且显著提高了可控震源的相位控制质量和地震子波质量.
45-50

燃料元件在热冲击下基于ANSYS的动态响应仿真

摘要:燃料元件中裂变引起的热冲击应力是核临界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采用ANSYS有限元程序中的二维plane182、plane183和三维solid187、solid45单元模型对脉冲加热的铀钼合金厚壁球壳进行了仿真,以一维热弹性力学方程的数值解为基准获得了不同模型计算误差.与国外用于核反应堆工程设计和研究的程序相比,采用plane183或solid187模型因能更严格地满足理论边界条件,具有更小的计算误差.这些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核反应堆瞬态过程研究以及燃料元件设计提供了参考.
51-55

一种平衡微带线馈电的宽带八木天线

摘要:提出了一种平衡微带线馈电的宽带印刷型八木天线,该天线具有剖面低、带宽宽、馈电简单的优势.使用CST Microwave Studio(R)软件分析了天线的金属表面电流,建立了与天线辐射特性等效的对称振子阵列模型,解释了天线的辐射原理.根据仿真分析结果制作了天线样机并进行了测试,该天线可以在1.62~2.35 GHz的频率范围内满足反射系数低于-10 dB.在工作频率范围内的增益约为5 dBi,其尺寸仅为100 mm ×38.5 mm×1 mm,可以应用于无线通信领域.
56-60

基于压缩感知的高分辨距离像散射中心参数估计

摘要:提出利用压缩感知理论实现高分辨距离像散射中心参数估计.该方法首先将散射中心参数估计转化为信号的稀疏表示,然后重点研究测量矩阵的设计和稀疏参数的选取.为了提高解的鲁棒性,在构造字典矩阵时将采用位置错开以降低测量矩阵原子之间的互相关性.在算法求解过程中,采用贝叶斯信息准则确定模型阶次和稀疏参数.数据实验表明,算法能够稳定精确地估计散射中心参数.
61-66

一种新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抗干扰体系研究

摘要:在提高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优化问题的研究中,卫星信道面临众多类型的干扰信号,难以采用一种干扰抑制技术有效抑制所有类型的干扰.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抗干扰体系架构,即采用时频域干扰类型识别、功率分析和干扰DOA估计相结合的干扰认知方法,给出了基于干扰认知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抗干扰体系架构设计.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显示,该抗干扰架构设计能够针对不同的干扰类型,检测不同的干扰信号,简化干扰抑制算法,分级、分类进行干扰的抑制.
67-71

傅里叶变换光谱仪动镜速度波动分析研究

摘要:在傅里叶变换光谱仪中,动镜速度的均匀性直接影响光谱图的质量.针对影响速度均匀性的多个因素展开研究,从运动机构自身特性、振动干扰、电路噪声等方面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测量,计算出各项因素导致的速度波动量;并讨论了降低外部干扰的方法.实验表明干扰造成的速度波动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说明降低速度波动的工作主要在于优化控制算法.
72-76

联合特征码本树和能量最小化的目标识别方法

摘要:针对复杂背景下的目标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码本树和能量最小化的概率框架,能同时检测目标位置和区分目标类别的识别方法.为了能加入特征间的空间关系,除了使用单特征码本树,还使用了双特征码本树,并建立一个能量函数来融合单特征码本树和双特征码本树的特征概率匹配结果.最后,通过在测试图像中寻找滑动窗口所在区域的类别能量最小化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所属类别.在UIUC和Caltech 101数据库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相比于其他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
77-81

抖动轨迹耦合交替迭代最小技术的图像模糊消除算法

摘要:为了解决图像采集过程中因抖动引起的模糊问题,并能消除振铃效应,可对自相关性强烈的图像进行清晰复原,设计了模糊图像抖动轨迹估算函数;引入结构相似度,推导出降噪函数;提出了抖动轨迹耦合交替迭代最小技术的图像模糊消除算法.利用Bregman迭代法与交替最小技术,联合结构相似度,得到离散优化模型,对图像去噪处理;随后嵌入Wallis算子消除扩散效应,得到锐化图像;再由模糊图像与锐化图像,基于权重理论,估算模糊图像抖动轨迹;借助傅里叶逆变换,提取抖动轨迹的空间域;利用维纳滤波对抖动轨迹空间域规范化操作,获取清晰图像.测试了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与其他技术相比,算法消除自相关性强烈图像的抖动模糊效果更优异,可获得细节清晰的图像.
82-88

半边崩溃简化的多分辨率网格生成算法

摘要:提出了一种多分辨率网格的简化生成算法,对传统方法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改进.首先,以三角形面片的法向量夹角为几何特征,对整个三角网格表面进行区域分割,使和给定种子面片具有相近几何特性的三角形网格能划分在相同的子区域;然后,以顶点重要度为准则,对所分割子区域内的三角形网格进行半边崩溃简化操作,以退化三角形面片的寿命值为依据,进行表面多分辨率的层次细化.为避免网格密度小的区域过度简化,各子区域内的网格简化按比例进行;同时边界点不能被崩溃替代,以防止模型在边界处发生变形.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边界保形效果好,多分辨率网格生成效率高,占用存储空间小.
8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