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 11-4688/T 国内刊号
  • 1671-1815 国际刊号
  • 0.6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科学技术与工程是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1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科学技术与工程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文_建筑科学、论文_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_交通运输、论文_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_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_电工技术、论文_航空、航天、论文_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_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论文_矿冶工程、论文_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_机械、仪表工业、论文_医药、卫生、论文_力学、论文_农业科学、论文_一般工业技术、论文_武器技术、论文_水利工程等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3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论文
基于SPH方法的球形弹丸撞击薄板研究8391-8394

摘要:基于显示中心差分计算格式,应用光滑粒子流体力学方法(SPH)模拟计算了直径为6.35mm铝球正撞薄铝板的过程,并将计算结果与闪光X射线照相系统所拍摄的结果相比较。对比研究结果大致得出了球形弹丸内部应力波传播的规律。并定性验证了靶板厚度与球形弹丸变形与破碎间的规律。所得结论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弹丸破碎以及Whipple防护结构撞击极限取相参数优化提供一定的依据。

定数截尾样本场合三重威布尔分段模型的统计分析8395-8400

摘要:考虑定数截尾样本场合下三重威布尔分段模型,提出了一个优选准则,从而得到参数的逆矩估计和区间估计,并通过实例说明本文方法的简便易行。

(p,r)h,φ-不变凸多目标规划的Mond-Weir型对偶性8401-8404

摘要:在(p,r)-η不变凸函数的基础上定义了(p,r)h,φ-不变凸函数及严格(p,r)h,φ-不变凸函数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多目标规划的Mond—Weir型对偶性。

差异演化算法求解多选择背包问题8405-8408

摘要:多选择背包问题是典型的NP难题。建立了多选择背包问题的数学模型。设计了差异演化算法对其进行求解。通过对其它文献中实例的仿真试验和结果对比,表明了算法求解多选择背包问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差异演化算法求解二次分配问题8409-8412

摘要:二次分配问题是典型的NP难题。建立了二次分配问题的数学模型。设计了基于差异演化算法的新方法对其进行求解。给出了差异演化算法求解该问题的具体方案。对不同的二次分配问题算例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可以有效、快速地找到二次分配问题的最优解。

薄膜弹丸对涂层基体冲击的界面结合强度分析8413-8418

摘要:针对不锈钢薄膜弹丸冲击覆有涂层基体来考核涂层结合强度的问题,采用应力波理论和有限元计算两种方法对界面结合应力进行了分析和数值仿真。应用应力波理论分析了冲击过程中应力波传播过程与规律;采用固连失效模型反映基体与涂层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带有薄膜弹丸冲击覆有涂层基体的有限元模型。利用应力波理论和非线性有限元程序ANSYS/LS—DYNA对冲击过程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涂层与基体间结合强度的应力分布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应力波分析计算的结果与有限元数值仿真得到很好的相互验证。

TDLAS二次谐波信号检测下限计算方法的研究8419-8424

摘要:基于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的大气痕量气体检测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实时响应等特点。根据半导体激光器的特性,在进行波长直接调制时振幅调制也会伴随发生,并产生残余振幅调制噪声。在吸收线宽较大的检测条件下其影响不可忽视。为探讨伴随发生的振幅调制对检测下限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同时考虑波长和振幅调制的二次谐波信号分析及提取方法,并以二次谐波信号峰谷差值作为系统的检测信号,实施信噪比及检测下限的计算。结果表明,残余振幅调制噪声是影响检测下限的重要因素。

锂电池用磷酸铁锂棒状纳米材料制备及其电化学特性研究8425-8428

摘要:磷酸铁锂因为其稳定、安全、环保以及高性能,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希望的锂电池电极材料。报道了一种制备磷酸铁锂纳米棒状材料的方法。经分析表明,得到的材料纯度较高,形貌生长较好。在电化学性能测试中表现出了较好的比容量和循环特性,具备一定应用潜力。

地震属性在煤层厚度预测上的分析与应用8429-8433

摘要:地震勘探中,地震反射波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煤层厚度与地震反射波的各种属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对楔状煤层模型的地震属性分析,得出煤层厚度与反射波振幅及煤层顶底的反射波视时差都存在一定关系。当煤层厚度在调谐厚度以内时,振幅和煤层厚度成正比关系,而视时差与煤层厚度关系则不明显。当煤层厚度大于调谐厚度时,振幅和煤层厚度不明显,而视时差则与煤层厚度线性关系。因此单独用任一属性都难以准确预测煤层厚度。通过对煤层厚度及两种地震属性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找出整合多种地震属性对煤层厚度进行预测的方法。并结合实际矿区的资料,用该方法对全区煤层厚度进行预测,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致密气藏压裂井产能分析8434-8437

摘要:通过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探讨致密砂岩气藏启动压裂梯度的现象及其对产能的影响。对影响产能的多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和优化。实验测试表明,DLK致密砂岩气藏存在动压力梯度,储层渗透率增加,启动压力梯度减小,二者呈指数关系变化,并绘制形成了启动压力梯度和渗透率的关系图版。建立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两相三维渗流数学模型。通过产量拟合计算表明,储层的渗透率、裂缝长度、生产压差是影响压后效果的关键因素。启动压力梯度虽然存在但是对产能的影响较小。

长岭断陷长深17井区深层天然气成藏条件研究8438-8443

摘要:针对长深17井气藏来源不明晰、成藏特征认识不够深入等问题,综合地震、测井、地化分析等资料,对该井井区深层的生、储、盖、运、圈(保)等成藏要素及其时空匹配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应用轻烃指纹技术展开了气源对比工作。结果表明火石岭组和沙河子组泥岩丰度高、演化阶段有利,是长深17井气藏的主力烃源层;其中火石岭组泥岩大量生烃时期对应泉头组沉积初期(116Ma)至明水组沉积末期(67Ma),而探井所处的局部隆起带定型于登娄库组沉积末期,其上覆玄武岩盖层则形成于营城组沉积早期,圈闭和盖层的有效性远早于烃源层的大量生气期,且未被后期的构造活动所破坏,使得沿断裂及砂体复合输导通道运移的天然气能够在营城组火成岩储层中聚集成藏并完好地保存至今。

大情字井油田高阻水层成因分析与识别方法8444-8446

摘要:大情字井砂体发育、厚度大、岩心大,都有油斑,测井电性为中高电阻率,常规解释结论多为油层或油水层。但压裂改造后试油结果却大都产水,测井解释符合率极低。通过对高电阻水层进行微观地质特征研究和岩电实验研究,探讨了高电阻水层形成的机理及影响因素,认为地层水矿化度的变化和泥质含量是形成高阻水层的主要成因。建立合理的地质和测井解释模型,从而形成一套符合研究区地质规律的高电阻水层的测井解释和判别方法。

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动态分析8447-8451

摘要:在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静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储层分类情况,充分利用试气、试采及开发井等动态信息,对各类储层压力、产量数据的变化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对徐深气田火山岩储层的开发动态特征实现全新的解读。研究中考虑储层的非均质性,是认识气藏开发生产条件、可靠预测气井未来生产动态的有效手段。

苏里格气田丛式井组快速钻井技术8452-8455

摘要:苏里格气田“低孔、低渗”的特点决定了其单井产量低、井距小、井网密,而其地处沙漠,生态环境脆弱,更适宜采用丛式井组开发。但从式井施工周期长、钻井成本高等因素影响了从式井组的推广应用。为实现苏里气田低成本开发的战略目标,提高丛式井钻井速度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苏里格丛式井钻井过程存在的难题,通过井组数优化、井身剖面设计、PDC钻头的优选以及钻具组合的优化等技术研究,形成了一套苏里格气田丛式井组快速钻井的的技术方案,在现场实施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齐3-17-5块莲花油层开采特征分析及采收率预测8456-8460

摘要:莲花油层经过近30年的开发,已经进入到了低速开发阶段。目前采油速度只有0.033%。首先对莲花油层开发阶段进行划分并分析各阶段开采特征。然后利用产量递减曲线法对其采收率进行预测,以判断储层最终可采储量及其采出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莲花油层最终可采储量约为50.813×10^4t,最终采收率为13.177%,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已高达95.094%,剩余可采储量极少。因此,莲花油层迫切需要找到更为合理的开发方式对油田进行二次开发。结论对指导莲花油层二次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海上低渗透油藏水力压裂技术适应性评价8461-8463

摘要:由于海上低渗透油田比陆上油田具有更高的开发风险,合理的水力压裂改造措施对提高其经济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南海某低渗透油田新区块建立了压裂改造图版,以评价该区油井的压裂改造技术适应性。研究结果认为:目标油田的油层组Ⅰ和Ⅱ适合采取压裂措施,推荐两层合压。油层组Ⅲ因为下部0.9m紧邻水层,不适合采取压裂措施。若已知该区块开发需要满足的经济产量,还可以根据压裂改造图版进行选井选层。

天然气长输管道中水合物生成的预测8464-8468

摘要:天然气管道运行过程中,随着管道内压力、温度和天然气组分的变化会生成水合物。水合物的生成会降低管道的输送能力,从而提高输送成本,严重时更会堵塞管道甚至发生管道爆裂,造成重大的生产事故和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天然气管道内水合物生成条件预测模型的建立,确立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时的温压关系,再结合天然气输送管道中温度和压力分布的仿真模拟,就可以预测天然气输送管道中水合物生成的大体位置和水合物生成的类型。这可以为防止天然气输送管道中水合物生成和堵塞提供技术依据,也为管道的设计和运行提供指导性建议。

井筒重力热管流动与传热特性的研究8469-8473

摘要:井筒重力热管是利用热管将油藏自身能量,即井底热量传递到井筒上部,在无需外加动力条件下实现对井筒近井口流体加热,改善井口流体温度分布,防止近井口结蜡和絮凝,从而降低采油成本。为了研究井筒重力热管的传热性能和工作过程,进而改进和优化重力热管的传热性能,建立了重力热管内部流动和传热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重力热管的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热管正常工作时,液膜厚度、蒸汽流速和液膜流速及热管换热系数随热管高度的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