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 11-4688/T 国内刊号
  • 1671-1815 国际刊号
  • 0.6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科学技术与工程是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1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科学技术与工程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文_建筑科学、论文_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_交通运输、论文_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_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_电工技术、论文_航空、航天、论文_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_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论文_矿冶工程、论文_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_机械、仪表工业、论文_医药、卫生、论文_力学、论文_农业科学、论文_一般工业技术、论文_武器技术、论文_水利工程等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力学
泡沫金属材料可压缩塑性力学有限元计算公式1897-1901

摘要:介绍了泡沫金属材料可压缩塑性力学的基本理论;并根据该理论模型推导出三维空间情形、平面应力情形、平面应变和轴对称情形的有限元计算公式。从而为用连续本构模型模拟泡沫金属材料的可压缩塑性行为提供了计算依据。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地球科学
改进的BP算法在地震灾害损失预测中的应用1902-1905

摘要:神经网络因其自组织性、自学习性与高度非线性广泛应用于各种预测领域。针对传统神经网络存在的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最小等缺陷,为提高神经网络传统BP算法的训练速度,以3层神经网络为例,通过对权值的分析与优化,推导出改良的BP算法———双权值迭代优化法,将该算法应用于地震灾害损失的预测中去并取得较好效果。

方正断陷北部古近系地层地震相特征研究1906-1911

摘要:方正断陷是伊舒地堑主要油气勘探区之一。以地震、测井资料为基础,利用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对方正断陷北部古近系地层进行了研究。选择了可信度较高的地震内部反射结构和外部几何形态,结合频率、振幅、连续性等参数,对地震相进行了划分。在研究区4个层序中共识别出席状平行亚平行地震相、楔形地震相、充填地震相、乱岗状地震相和前积地震相等多种地震反射类型。受构造和沉积影响,各种地震相在平面分布上具有差异性,在垂向演化上具有继承性。经过测井资料标定,将地震相转化为沉积相,划分出深湖-半深湖、滨浅湖、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浊积扇等沉积相,预测出了有利沉积相带。

徐家围子地区深层特低孔渗砂岩储层含气饱和度模型对比1912-1916

摘要: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低孔渗油气储层已经成为油田勘探开发的重点,低孔渗储层的测井评价也成为测井领域面临的首要问题。针对徐家围子地区深层砂岩储层孔渗低、含泥、孔隙结构复杂等特点,基于有效介质对称导电理论,建立了徐家围子地区泥质砂岩储层有效介质导电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泥质附加导电,以及泥的连通性、形状和结构等对岩石导电性的影响,它更适用于描述低孔渗泥质砂岩储层的导电规律。有效介质导电模型与双水导电模型和阿尔奇方程的理论与应用对比,表明在泥质含量较低且变化不大的情况下,3种导电模型均可用于计算徐家围子地区深层砂岩储层的含气饱和度,且效果相近。但在泥质含量较高且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优先选用有效介质导电模型计算砂岩储层的含气饱和度。

双相组分孔隙介质波场数值模拟1917-1921

摘要:孔隙介质理论的研究以往常用试验分析方法,详细介绍了双相组分孔隙介质理论。基于宏观上等效的一系列体积分数加权平均组分分量方程,得到双相组分孔隙介质整体弹性矩阵与所有组分弹性矩阵之间的体积分数及耦合系数加权关系,得出各弹性参数的表达式。结合弹性波动力学中的Cauchy、Navier和本构三个方程,得到弹性波在等效后的组分孔隙介质中传播满足的波动方程。应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求解该波动方程。采用不同孔隙度双相组分孔隙介质模型波场数值模拟,精确得到了混合波场。总结了双相组分型弹性孔隙流体介质中地震波传播的特点和规律。

井震结合方法在断层精细解释中的应用——以喇嘛甸油田北北一区块为例1922-1928

摘要:断层精细解释在油田开采后期尤为重要。目前识别断层的方法很多,本次利用本征值相干体技术识别较大断层,确定断层走向,之后主要讨论井震结合方法在喇嘛甸油田北北一区块断层精细解释中的应用。断层的存在在井上表现为断裂带两侧地层存在落差。在地震时间剖面上往往表现为反射波同相轴错断,标准反射同相轴发生分叉、合并、扭曲、强相位转换等现象。通过井震结合对比分析,对研究区原1#4、#断层进行重新组合,对6#断层的延伸长度重新厘定,最终完善了局部构造。为剩余油的挖潜、油田注采提供构造指导。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医药卫生
二代定制化双动半膝关节假体的设计及其韧带附丽相关的研究1929-1934

摘要:针对一代双动半膝关节定制化程度不高,缺少有效的韧带附丽系统等问题,设计出具有有效韧带附丽的二代双动半膝关节假体,并提出半膝关节韧带附丽概念。通过计算机软件技术设计路线,在一代双动半膝关节假体的原理基础上,进行韧带附丽装置设计和高度个体化仿生设计。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制造的树脂假体模型进行在此韧带附丽装置下韧带附丽点的选择、韧带的走行与规律,及假体初始安装角度等探索性实验。二代双动半膝关节假体能够有效进行关节韧带重建,并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和运动功能。实验表明,选取接近生理状态下的韧带附丽点,并使用LARS韧带进行韧带重建时,双动半膝关节假体的最佳初始固定角度是关节屈曲105°的状态,此时胫骨前向松弛度为(5.96±0.05)mm,后向松弛度(5.00±0.03)mm。二代双动半膝关节假体设计较一代更为合理有效。韧带附丽装置和附丽概念为膝关节韧带重建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一般工程技术
带孔圆柱壳轴压屈曲与孔形优化设计1935-1938

摘要:作为衡量薄壁类曲面构件结构性能的关键指标,结构的稳定性又受到其上孔洞特征的严重影响。针对带椭圆孔柱壳这一特定研究对象,采用参数映射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长径比、径厚比以及椭圆孔位置对受轴向压力的圆柱壳屈曲失效载荷的影响,并通过与文献中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其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椭圆参数为设计变量,壳体屈曲失效载荷最大化为设计目标的开椭圆孔柱壳的优化设计模型。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形状优化设计技术对开孔薄壁壳体抗失稳能力的显著提高作用。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石油技术
姬塬地区罗1井区长81油层组沉积相特征1939-1943

摘要:姬塬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西部。与研究区其他层位相比,目的层长81油层属于新层系。虽经多年资料累积和研究,前人仍对其沉积相类型存在较大分歧,研究基础相对薄弱。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曲线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总结研究区目的层的沉积特征,从而判定姬塬地区罗1井区上三叠统长81油层组为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沉积相类型包括三角洲前缘亚相和三角洲平原亚相;并对其沉积特征和剖面结构进行讨论,进而预测其沉积相的平面展布特征。

英台断陷深层天然气成因分析及气源对比1944-1949

摘要:松辽盆地南部深层天然气资源丰富,但其烃类气既存在有机成因气(包括油型气和煤型气),亦存在无机成因,还存在混合成因,在同位素序列上常表现为部分倒转和完全倒转。为了明确英台断陷天然气的成因及来源,根据烃源岩的地化指标、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以及轻烃指纹对研究区的天然气成因类型加以分析,并进行气源对比。研究表明,英台断陷烃类气为凝析油伴生气和煤型气的混合,其中南部洼槽天然气主要来自于沙河子组,而北部则来自于营城组。通过判定天然气成因的类型和识别气源方向,有利于加深对英台断陷深层天然气成藏条件和成藏模式的认识,从而为研究天然气藏的分布规律,以及下一步的天然气勘探指引方向。

构造运动输导油气能力定量化指标及与油气运聚的关系1950-1956

摘要:构造运动的性质及其强度对油气运移和聚集过程有重要的影响。输导体系经历强构造运动有利于提高输导效率,而盖层经历强构造运动不利于油气保存;二者之间相互矛盾的复杂关系决定了盆地含油气远景。通过系统分析构造运动影响油气运聚的机理,结合构造运动强度、地层输导条件、断裂输导条件、输导动力等多项因素,对构造运动输导油气能力及与油气运聚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定量描述构造运动输导油气能力的参数。采用该参数对库车前陆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运聚过程进行了研究,预测的结果与油气发现有很好的一致性。库车前陆盆地具有高输导能力和优质保存条件,最终形成高丰度的油气聚集。鄂尔多斯盆地具有低输导能力,只能形成大面积分布的低丰度油气聚集。该方法是油田勘探阶段研究构造运动强度与油气运聚关系的有益探索,尤其适合于构造活动时期油气输导能力的评价。

江桥稠油油田水平井蒸汽吞吐数值模拟研究1957-1961

摘要:针对江55块浅薄层稠油油藏直井开采难度大,经济效益差的特点,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进行了水平井蒸汽吞吐开发效果研究及注采参数优化设计。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水平井蒸汽吞吐效果而言,井网1和井网2的开发效果相差不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井距越大,采出程度越低。井距增加4倍,采出程度下降10%。结合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结果,优选125m为水平井蒸汽吞吐最佳井距。周期注汽量越大,加热范围越大,采出程度增加,但是油汽比降低。兼顾二者,优选周期注汽量3 600 m3。随着蒸汽干度和焖井时间的增大,采油量增加,蒸汽干度最少在0.4以上,焖井时间要控制在合理范围15 d左右。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仪表技术
基于3—RPS并联机构的自适应机翼方法实现1962-1966

摘要:针对自适应机翼飞行器设计了一种翼身连动机构,使机翼能够完成变前后掠、变翼展、变上下反角三种变形,从而在整个飞行任务过程中都能使飞行器达到气动性能最优。该连动机构以经典3—RPS并联机构为原型,通过3杆联动完成机翼姿态的变化。根据自适应机翼的变形要求,该结构对经典3—RPS机构进行改进,使机构在单一转动自由度和平动自由度的复合运动中,不会产生衍生自由度。且新结构截面外形与机翼截面的几何构型更为接近,较之经典3—RPS机构更适合应用于自适应机翼的连动机构。此外,电控系统设计也更利于系统未来优化升级。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兵工技术
核密度估计在大口径机枪加速寿命研究中的应用1967-1970

摘要:以大口径机枪为研究对象,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对影响机枪寿命的加速应力进行了分析。选取换箱间隔为加速应力,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换箱间隔对机枪寿命有较大影响的结论,并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建立加速模型奠定了基础。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通信技术
微空气隙结构的法布里-珀罗光纤传感器1971-1976

摘要:提出了一种简单的F-P腔传感器制备方法。通过化学刻蚀和焊接的方法形成一个空气隙,理论和实验都表明,该种F-P腔结构的光纤传感器精度高、灵敏度高。

基于边缘检测和最优参数的全景图像插值复原1977-1980

摘要:全景环形透镜(PAL)组成的观测系统能够同时观测到绕光轴360°的物体,适合于管道等的内窥。但是所形成的环形图像不便于人眼观察和测量,为此需要将环形图像无失真地展开为常规平面像。根据PAL成像的特点,以全景图像的最高分辨率为基准,采用一种基于边缘检测和最优参数的插值方法,对孤立边缘和联通域内的部分采用最优参数的三次卷积插值法,非边缘区域采用双线性插值,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好地恢复了图像细节,同时插值处理时间相比三次卷积插值缩短了40%。

CERS中集群通信系统调度功能的优化研究1981-1985

摘要:城市应急联动系统(CERS)是政府协调指挥各部门向公众提供社会紧急救助服务的联合行动,是对各种政府资源的整合应用。对城市应急联动系统中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结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采用分集接收技术对城市应急联动系统中集群通信的调度功能进行研究。研究数据分析显示采用这种技术系统功能得到了一定的优化。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计算机技术
基于一种免疫算法的TDOA双曲定位技术研究1986-1990

摘要:移动台TDOA双曲定位是无线通信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在现实中可以将免疫算法应用在这项技术当中。由于标准免疫算法采用二进制编码,在高维数问题求解时精度不高,求解时间长。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实数编码的多映射免疫算法的TDOA双曲定位技术,用多映射混沌理论对免疫算法进行改进,主要包括混沌映射、克隆、变异、选择等步骤。经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改进的多映射免疫算法相对于标准免疫算法来说更容易找到全局最优解,不易陷入局部极值,且收敛速度快,个体不出现退化现象。表明了基于改进的实数编码的免疫算法在TDOA双曲定位技术的切实可行性和实用性,且具有很好的推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