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科学管理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1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创新论坛、科技管理、知识产权、科技体制改革、知识管理、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科技金融等。
  •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软科学研究会
  • 国际刊号:1004-115X
  • 国内刊号:15-1103/G3
  • 出版地方:内蒙古
  • 邮发代号:16-16
  • 创刊时间:1981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17
  • 综合影响因子:1.014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科学管理研究 2015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科学管理研究杂志创新发展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海外知识产权保护路径研究

摘要: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被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在不断加强自主创新的背景下,中国在世界知识产权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由于不注重知识产权保护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方式的偏差,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区域被侵犯知识产权更加严重。在分析"一带一路"区域知识产权状况的基础上,考察了中国在"一带一路"知识产权保护的状况。基于保护海外知识产权的国际经验,提出应对在"一带一路"区域知识产权保护的策略。
5-9

创新密集区创新创业环境评估研究

摘要:对国内大型的创新创业密集区的创新创业环境借助于GEM模型进行比较研究,将其创业环境划分为基础设施环境、科研实力环境、创业文化的提倡与激励、市场需求、中介机构参与及服务、资金支持、产学研的互动、法制保障八大影响模块。通过专家调查问卷的形式回收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所用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规范,能够用来评估创新创业环境,最后对创业环境的优化给出建设性意见。
10-12

试论科技政策执行的柔性模式

摘要:科技政策执行是一个具有多主体、多因素和多信息反馈途径的复杂过程,虽然这一过程从本质上讲不可能有完全确定的规律和固定的模式。但作为一个复杂系统,随内外环境的变化,科技政策执行不仅需要建立合理的系统结构和规范的运行模式,还需要具有相当的柔性以适应变化。柔性模式从政策工具的灵活应用、随机多路径的信息反馈、危机管理和政策学习等方面来保证科技政策的柔性执行。
13-16

创新环境对创新力和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与对策研究

摘要:在当今科技信息时代,创新成为一个地区、国家发展的主要因素,决定着区域乃至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及质量。以2014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的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我国创新环境与创新绩效两者之间的关系,旨在探索创新环境对创新力和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进而根据其作用机制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我国各地区创新力的提升。
17-20

文化与科技融合:内涵、机理、模式及路径研究

摘要:新经济背景下,文化与科技融合是文化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发展新型文化产业,以科技推动文化进步,用文化促进科技发展,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是文化产业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相对发达国家还落后,尚需不断提高新文化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建立应有的制度体系以及培养兼备文化与科技的复合型人才,研究了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内涵,介绍其发展机理和模式,并深入研究构建我国文化与科技如何发展的途径与对策。
21-24

科学学派的形成与中国特色科学学派构建

摘要:科学学派能够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影响该时代的科技发展,具有相对成熟的科学范式和学术思想,通过领军人物的学术观点,使其得到认可。科学学派的形成机制主要有基于相同学术观点、基于地域相近或交叉而形成。科学学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进行科技研究、培养前沿人才、促进科技交流、传承科技思想等方面。促进中国特色科学学派的形成和发展,应该从深化我国的体制机制创新,加强研究与培养,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给予重视,最终培育一批具有中国特色能够应对国际竞争的科学学派,促进我国科技在国际上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25-28

产业链耦合视角下创新联盟的共生演化问题研究

摘要:构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跨链间的耦合创新联盟既是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也是促进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分析了产业链耦合创新联盟共生演化的基本条件,探讨了产业链创新联盟企业关系与共生演化稳定性,进而构建其共生演化模型,重点探讨了其共生演化均衡点的稳定性,并提出了促进我国跨产业链耦合创新联盟稳定发展的政策建议。
29-33

GPA规则下政府采购扶持自主创新的策略研究

摘要:政府采购对于促进自主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政府采购在廉洁高效完成公共采购任务的同时,日益重视发挥其引导和激励创新的政策功能。面对中国正处于申请加入GPA的重要阶段,在把握好机遇的同时,如何有效应对加入GPA可能对政府采购扶持自主创新所带来的冲击就成为重要的课题。在对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或地区,尤其是GPA签约国或地区所实施的政府采购扶持自主创新考察的基础上,从3个层次对其做法进行系统归纳和分析,并对中国积极适应GPA规则,最大效度地发挥政府采购扶持自主创新的作用提出政策建议。
34-38

科技资源市场化配置中的规矩与意识研究

摘要:科技资源是社会进行科技活动、出产科技成果的物质基础。我国近五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资源市场已经发展成熟。本文分别从科技资源市场化配置的规矩和意识两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提高我国科技资源高效配置的政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在新常态下的科技、社会全面进步做出贡献。
39-42
科学管理研究杂志科研管理创新

军品协作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调研及对策研究

摘要:军品协作中知识产权被侵犯可以分为无心侵犯、跟踪模仿和强势获取三种类型。知识产权维权尊权意识不强,保护环境有待完善,国防知识产权保护调查取证难,维权救济的有效途径缺失,装备质量管理法规部分条款不合理、软件定价未充分体现创新价值是军品协作中知识产权被侵犯的主要原因。为加强军品协作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应提高相关人员护权维权和尊权意识,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健全国防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构建科学合理可操作的维权细则和程序,改革完善现行装备质量管理法规,在装备定价中充分考虑软件创新价值,强化软件知识产权保护。
43-46

高校科技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对策研究

摘要:基于科技创新,分析科技信息资源整合的内涵,对地方高校科技信息资源管理和利用现状进行了评价,并针对如何进行地方高校科技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47-50
科学管理研究杂志产业创新研究

从产业主导权审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以光伏产业的双反争端为例

摘要:2011年至今,太阳能光伏发电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频遭美、欧、加、澳等发达国家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一个快速成长的新能源产业,如此频繁的遭遇世界范围内各个发达国家的先后阻挠,绝不仅仅是因为简单的贸易摩擦,而是以新能源革命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大洗牌前争夺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的产业主导权之战。为避免失去光伏产业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球性市场主导权,中国需加强对光伏产业技术和市场等高附加值产业链环节的扶持,加速产业整合、促成光伏全产业链的巨头企业,主导光伏产业的标准制定,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寻求合作、共同开发国际新市场等。
51-54
科学管理研究杂志区域创新研究

中国研究型大学企业博士后发展现状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

摘要:作为国内著名研究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企业博士后培养上起步早、基础厚,利用自身的学术实力,建立了企业博士后联培的独特模式。上海交通大学坚持国家导向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缩减招收规模,优化生源质量,依托优势学科,推动名师参与,与上海企业合作为主,与其他临近省份、发达省份合作为辅,形成了注重数量向兼顾质量转变,体现国家意志向兼顾市场导向转变,从注重应用科学向兼顾基础科学转变的特点。
59-62

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与创新动力模型研究

摘要: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的区域创新系统,深入研究目前国内区域创新系统,提出了影响区域创新系统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动力模型,从国家法规完善、企业自身建设、社会保险结合的方式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相关建议。
63-66

优化辽宁产业技术创新驱动耦合效应的措施选择

摘要:对辽宁实施技术创新驱动进行必要性分析,指出技术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关键矛盾问题,提出了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发展机遇,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67-70

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科技贡献率研究

摘要:通过测算,各发展阶段的农业科技贡献率分别为16.05%、17.02%、35.82%。同时,发现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发展存在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劳动力供给和粮食总播种面积增长乏力的问题,针对此问题,基于农业科技发展视角提出政策建议。
71-73
科学管理研究杂志企业创新研究

新常态下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与自主创新战略研究

摘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主创新,企业创新可以看做是一个生态进化系统,企业通过改变系统的边界或组织结构、整合企业创新资源获得竞争优势并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高技术企业内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依靠内部之间复杂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而企业获取有效资源的能力,则直接影响到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投入和产出能力,可见,提升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对企业自主创新战略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正是在此基础上,基于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系统内有效整合多方资源的创新路径,构建新常态下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与自主创新模型。
74-77

高新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提升研究

摘要:系统的分析了高新企业中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对由于外部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不足而造成的高新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滞后等问题,进行了客观全面的剖析,同时针对动态能力提升提出了解决策略,为高新企业提供了一种新型,不断持续提升的经营发展模式。
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