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Research

  • 42-1682/R 国内刊号
  • 1671-7651 国际刊号
  • 1.1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口腔医学研究是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武汉大学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口腔医学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信息·广告、综述、牙周病学研究、口腔颌面外科学研究、口腔正畸学研究、口腔种植学研究、特约述评、牙体牙髓病学研究、病例报告、口腔修复学研究、龋病牙髓病学研究、信息·广告_征订启事、口腔生物学研究、口腔颌面肿瘤学研究、口腔肿瘤学研究、口腔麻醉学研究、龋病与牙体修复学研究、口腔颌面外科研究、口腔黏膜病学研究、牙髓病学研究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18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专家特约述评
“盾构术”在前牙美学区种植中的应用581-584

摘要:上前牙美学区常因各种因素需拔除患牙,而牙齿拔除后唇侧牙槽骨迅速发生塌陷吸收,这对前牙美学造成严重的威胁,同时也给后续种植治疗带来极大挑战。因此学者们纷纷提出各种方案来保存唇侧牙槽骨,其中"盾构术"可实现牙槽嵴轮廓的长期保持,这成为美学区种植的一个新的治疗方案。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综述
转谷氨酰胺酶2在口腔疾病发病中的作用研究585-587

摘要:转谷氨酰胺酶2(transglutaminase 2,TG2)又称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是广泛分布、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蛋白交联酶,近年来研究发现TG2表达异常与体内多种疾病的发生相关,并成为这些疾病药物治疗的潜在新靶点,但TG2在口腔疾病中的作用还鲜见报道。本文就TG2在慢性牙周炎、药物性牙龈增生及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中的作用作一综述,以期为口腔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口腔致病菌与阿尔茨海默症的关系588-590

摘要:近年来,细菌感染被认为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机制之一,同时龋病、牙周病等细菌感染性口腔疾病和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机制均涉及多种炎症介质参与的炎症反应,这提示我们口腔致病菌可能参与了阿尔茨海默症的病理过程。本文就口腔致病菌与阿尔茨海默症的关系作一综述。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上颌窦底提升术中作用的研究进展591-593

摘要:上颌后牙区因其特殊的上颌窦解剖结构,易导致患者缺乏骨量而无法保持种植体稳定。通过上颌窦底提升术,在窦底黏膜与骨板间充填骨移植材料,可以有效增加可用骨高度,便于维持种植体长期稳定。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作为代替自体骨移植材料的血小板浓缩制品,具有源于自体、成骨作用好、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本文就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上颌窦底提升术中发挥成骨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头颈癌化疗耐药相关微小RNA研究进展594-596

摘要:头颈癌(head and neck cancer,HNC)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以顺铂为核心的化疗和辅助放疗仍是晚期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然而,患者的治疗效果往往受限于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最终导致治疗失败直至患者死亡。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小分子非编码RNA,近年来研究发现miRNAs在肿瘤进展、转移、侵袭和耐药中都发挥重要作用。有研究结果表明,miRNAs的表达变化可通过多种途径导致头颈癌细胞耐药,其相关机制包括多重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转运蛋白、抗凋亡、DNA损伤修复、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药物靶点的改变和代谢等。本文将就此进行综述,并探讨利用miRNAs辅助临床化疗的策略。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口腔微生物学研究
变异链球菌丙氨酸消旋酶基因表达纯化及活性测定597-600

摘要:变异链球菌是口腔主要的龋病病原菌。丙氨酸消旋酶通过合成右旋丙氨酸(D-alanine,D-ala)参与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的生物合成过程,与细菌性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成为抗菌药物的又一理想靶位。D-环丝氨酸(D-cycloserine,DCS)是丙氨酸消旋酶不可逆性抑制剂。本研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克隆变异链球菌UA159的smu.1834c基因,经过酶切、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smu.1834c,诱导表达重组,纯化蛋白。测定DCS对丙氨酸消旋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成功诱导表达纯化smu.1834c基因编码蛋白,具有体外催化L-丙氨酸生成D-丙氨酸的活性。发现DCS能够抑制该蛋白的活性。本研究证实变异链球菌smu.1834c基因编码丙氨酸消旋酶。DCS能够抑制其活性,并且呈现一定的剂量相关性。

枯草芽孢杆菌TLO3的全基因组测序及与枯草芽孢杆菌168和XF-1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601-604

摘要:目的:为了解枯草芽孢杆菌TLO3的全基因组及分子生物学功能。方法:通过三代联合二代测序技术对枯草芽孢杆菌TLO3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使用相关软件对其进行基因组组装、基因预测与功能注释;并与B.subtilis168及XF-1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结果:枯草芽孢杆菌TLO3全基因组由1条环状染色体和质粒组成;比较基因组研究发现TLO3在细胞复制、重组和修复等过程的基因数量明显高于XF-1和168,抗菌基因簇与XF-1相似。结论:枯草芽孢杆菌TLO3在具有抗菌性的同时,还有更强的生存能力,可能更好地适应口腔复杂环境。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口腔骨生物学研究
N-Ac-L-Leu-PEI/微小RNA-34a复合物对大鼠颅骨缺损成骨的影响605-608

摘要:目的:将N-Ac-L-Leu-PEI/微小RNA(microRNA,miR)-34a复合物用于大鼠颅骨缺损模型,探讨miR-34a对骨缺损区成骨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32只,制备标准大鼠颅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4组,分别于缺损区覆盖载有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PBS)、N-Ac-L-Leu-PEI、N-Ac-L-LeuPEI/miR-34a复合物、N-Ac-L-Leu-PEI/miR-34aNC复合物的口腔生物膜,饲养10周后处死大鼠,通过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ized tomography,CBCT)、微型CT(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等方法检测大鼠颅骨缺损区新骨形成情况。结果:N-Ac-L-Leu-PEI/miR-34a复合物组缺损区骨新生最为明显,新生骨量与总组织量之比(bone volume/total volum,BV/TV)、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值均高于其它组,成骨标志性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Osterix转录因子(serine protease 7,SP7)及Ⅰ型胶原(CollagenⅠ,ColⅠ)的mRNA表达显著上调。结论:对实验性大鼠颅骨缺损模型,N-Ac-LLeu-PEI/miR-34a具有促进缺损区成骨的作用。

纯钛表面载环肽c(RGDfk)对类成骨细胞增殖和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609-613

摘要:目的:通过纯钛表面微弧氧化(MAO),以多巴胺为耦联,引入c(RGDfk)环肽,研究体外类成骨细胞在该涂层上的增殖及细胞活性转导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CCK-8法、ALP法分析MC3T3-E1成骨细胞株在不同涂层上的细胞增殖成骨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法,分析MC3T3-E1在不同涂层培养后的黏着斑激酶信号通路及MAPK信号通路上的相关蛋白量与活性。结果:细胞的增殖和活性在纯钛表面微弧氧化-多巴胺-环肽c(RGDfk)复合涂层影响明显,优于纯钛微弧氧化-多巴胺涂层,更优于纯钛微弧氧化涂层;细胞在该复合涂层培养后上调了黏着斑激酶及MAPK信号通路上的相关蛋白量与活性。结论:MC3T3-E1成骨细胞在纯钛表面微弧氧化-多巴胺-c(RGDfk)环肽复合涂层培养后,增殖明显,黏着斑激酶信号通路与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增加。

PTH-FC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骨向分化的影响614-618

摘要:目的:评价甲状旁腺激素融合蛋白PTH-FC(parathyroid hormone-Fc)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骨向分化的作用,筛选出PTH-FC诱导BMSCs最佳的作用时间。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BMSCs并进行鉴定,以1.0×10^-9 mol/L PTH-FC成骨诱导液诱导BMSCs作用6h(间歇性给药组)和48h(持续性给药组)通过噻唑蓝(methylthiazolyl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茜素红染色观察PTH-FC对BMSCs增殖和骨向分化的作用。结果:含1.0×10^-9 mol/L PTH-FC的成骨培养液作用6h间歇性给药组与其他组比较,ALP和茜素红染色结果显著高于其他组;MTT结果显示各实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0×10^-9 mol/L PTH-FC作用BMSCs 6h的间歇性给药组具有最佳的骨向诱导能力,这提示PTH-FC作为骨诱导生长因子联合BMSCs对骨组织缺损的修复是可行的。

1型糖尿病小鼠下颌密质骨厚度特点的研究619-622

摘要:目的:运用Micro-CT对1型糖尿病小鼠颌骨密质骨厚度的改变进行研究。方法:选用6周龄小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糖尿病组按50mg/kg剂量连续5d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枸橼酸盐缓冲液。饲养12周后处死小鼠,取全血进行血清钙磷检测;通过Micro-CT扫描小鼠下颌骨比较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密质骨厚度的特点。结果:糖尿病组血清钙水平较对照组降低,血清磷水平升高,钙磷乘积下降。Micro-CT观察到糖尿病组小鼠密质骨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变薄,两组密质骨厚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实验通过链脲佐菌素诱导的1型糖尿病小鼠密质骨结构发生了改变,Micro-CT结果显示糖尿病状态下颌骨密质骨厚度明显变薄。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信息·广告
2018年IADR中国分会年会在武汉举行613-613

摘要:经中华口腔医学会批准,由IADR中国分会主办,武汉大学口腔医院承办的IADR中国分会年会,于2018年3月28~30日在武汉召开,本次大会共有近300名代表注册参会。

权威学术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发表我院头颈鳞癌治疗创新成果622-622

摘要:近期,我院张文峰教授、孙志军教授团队通过与武汉大学物理学院赵兴中教授、刘威教授及国世上教授团队合作,在头颈鳞癌治疗领域获得重要创新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材料化学权威学术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论文题目为《Platelet-Facilitated Photothermal Therapy of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权威学术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发表我院头颈鳞癌治疗创新成果622-622

摘要:近期,我院张文峰教授、孙志军教授团队通过与武汉大学物理学院赵兴中教授、刘威教授及国世上教授团队合作,在头颈鳞癌治疗领域获得重要创新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材料化学权威学术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论文题目为《Platelet-Facilitated Photothermal Therapy of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唇腭裂易感基因研究取得新进展626-626

摘要: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边专教授团队和安徽医科大学孙良丹教授团队合作完成的唇腭裂易感基因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Genome-wide analyses of 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palate identify fourteen novel loci and genetic heterogeneity"(《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了14个新的易感位点和遗传异质性》)为题,于2017年2月24日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该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20108010,81470727,81300870and8157143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1000505)、973前期项目(2012CB722404)等多项基金资助。

第十四次全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第一轮会议通知656-656

摘要:我非常荣幸地代表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委会,诚挚邀请您参加2018年10月19日至21日在重庆召开的第十四次全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这将是全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界最值得期盼的盛会。在过去的2年里,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各亚专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都有了长足的进展,不少学者在亚洲乃至世界各学术会场引领鹤首。

中部国际口腔展荣获美国BPA Worldwide会员国际认证661-661

摘要:2018年3月,中部国际口腔展(Dental Exhibition Central China)顺利通过了美国BPA Worldwide对其2017年展会的总注册参展人数以及参展者的人口和地区状况的认证,并正式成为BPA Worldwide会员。

《PNAS》发表最新内分泌代谢研究领域中美合作成果670-670

摘要:2018年2月12日,《美国科学院院报》(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of the United of America,PNAS)在线发表了美国西奈山医学院与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的合作研究成果,题目为《Epitope-specific monoclonal antibodies to FSHβincrease bone mass》。研究发现通过抗FSH单克隆抗体能增加骨量,该研究为未来基于FSH开发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肥胖提供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