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Research

  • 42-1682/R 国内刊号
  • 1671-7651 国际刊号
  • 1.1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口腔医学研究是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武汉大学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口腔医学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信息·广告、综述、牙周病学研究、口腔颌面外科学研究、口腔正畸学研究、口腔种植学研究、特约述评、牙体牙髓病学研究、病例报告、口腔修复学研究、龋病牙髓病学研究、信息·广告_征订启事、口腔生物学研究、口腔颌面肿瘤学研究、口腔肿瘤学研究、口腔麻醉学研究、龋病与牙体修复学研究、口腔颌面外科研究、口腔黏膜病学研究、牙髓病学研究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17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名家论道
牙龈干细胞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治疗作用119-122

摘要:目的:研究牙龈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from gingiva,GMSCs)对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的治疗作用,为干细胞治疗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GMSCs与T细胞体外共培养,研究GMSCs对T细胞凋亡、增殖以及向Treg细胞和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建立小鼠EAE模型,研究GMSCs对EAE的治疗作用。结果:GMSCs在体外共培养中诱导T细胞凋亡,同时抑制T细胞增殖。GMSCs可以促进Treg细胞分化,而抑制Th17细胞分化。GMSCs注射对小鼠EAE具有治疗作用。机制上GMSCs注射促进EAE小鼠中Treg细胞分化,抑制Th17细胞分化,抑制炎症反应。结论:GMSCs通过促进Treg细胞分化,抑制Th17细胞分化对小鼠EAE具有治疗作用。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基础研究论著
增龄性因素对正畸牙齿移动影响的实验研究123-126

摘要:目的:探索增龄性因素对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HIF-1α及VEGF的影响。方法:建立不同年龄组的正畸牙齿移动动物模型,加力1d、3d、7d、14d及28d,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牙周组织中HIF-1α及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青少年组大鼠实验侧压力区HIF-1α表达在加力1d、3d时明显高于成年组大鼠;VEGF表达量在加力1d、3d、7d、14d时明显高于成年组大鼠。结论:增龄性因素可使牙周组织对矫治力的反应速率降低,缺氧调控速率减慢,最终使牙槽骨改建减慢,牙移动速率降低。VEGF参与了正畸牙移动中组织改建过程,但成年组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VEGF表达量增加缓慢,使牙槽骨改建速度降低,造成牙齿移动速度减慢。

基质胶缓释神经轴突导向分子SEMA3A对去势大鼠钛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127-131

摘要:目的:评估基质胶缓释SEMA3A对去势大鼠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对60只SD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12周后,根据植入种植体的不同将动物随机分为3组:1)对照组,种植体+蒸馏水;2)基质胶组,种植体+基质胶;3)种植体+基质胶+SEMA3A,将种植体植入所有动物胫骨近端的干骺端。在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种植体表面基质胶缓释SEMA3A的生物学过程进行检测。种植体植入后的第4周和第8周将胫骨与植入体一起收集,行显微CT、组织学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SEMA3A的体外释放检测发现,连续10d可以检测到基质胶中释放的SEMA3A,其中前3d呈爆发性释放过程;种植体植入后第4和第8周,与单独使用基质胶组相比,SEMA3A+基质胶组骨体积百分比分别增加了88.7%和83.3%,骨小梁粗度分别增加了51.4%和49.9%,骨小梁数量分别增加了54.2%和62.1%;在组织学定量评价中,种植体周围相对骨面积分别增加了89.8%和149.2%,骨与种植体结合率分别增加了148.9%和24.8%;生物力学检测发现,种植体的最大推出力增加了149.3%和209.2%,结合刚度增加171.2%和210.6%,结合韧性增加了151.8%和268.2%。结论:用SEMA3A加基质胶对种植体进行表面改性可以有效改善去势大鼠种植体的骨整合与稳定性。

牙龈卟啉单胞菌唾液酸酶基因缺失影响其感染上皮细胞后炎症相关microRNA的表达132-134

摘要:目的: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唾液酸酶基因(PG0352)缺失是否影响其感染上皮细胞后对上皮细胞炎症相关小RNA的调控。方法:厌氧培养P.gingivalis W83及其唾液酸酶基因突变株(△PG0352),以MOI为100∶1的比例分别与永生化牙龈上皮细胞epi4进行共培养,PCR array的方法检测88个与炎症相关的小RNA的表达。结果:△PG0352组epi4的hsa-miR-9、hsa-miR-23a、hsa-miR-23b和hsa-miR-410的表达分别是P.gingivalis W83组的4.3387、3.3978、4.7930和4.3137倍。结论:与P.gingivalis W83野生株相比,唾液酸酶基因缺陷株对牙龈上皮细胞炎症相关小RNA的表达有不同的调控作用。

微阵列芯片分析成牙骨质细胞矿化过程中microRNA表达谱的差异135-139

摘要:目的:诱导小鼠成牙骨质细胞矿化,研究在成牙骨质细胞矿化过程中microRNA表达谱的变化。方法:体外培养小鼠成牙骨质细胞系OCCM30,使用抗坏血酸、β-甘油磷酸钠和地塞米松诱导成牙骨质细胞矿化。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碱性磷酸酶和骨钙蛋白表达量变化来验证矿化情况。应用miRNA microarray芯片技术,分析成牙骨质细胞矿化过程中miRNA表达谱的变化。QPCR对芯片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成功诱导了成牙骨质细胞的矿化。MiRNA microarray芯片检测发现成牙骨质细胞矿化过程中miRNA表达谱出现明显改变,其中上调的有4个,下调的有39个。QPCR证明芯片结果准确可靠。结论:建立了小鼠成牙骨质细胞矿化的细胞模型,应用miRNA芯片发现小鼠成牙骨质细胞矿化过程中差异表达的miRNA,提示这些miRNA可能参与成牙骨质细胞矿化过程的调控。

IPTG浓度对大肠杆菌中重组GroEL表达的影响140-144

摘要:目的:探究诱导重组GroEL(牙周炎相关动脉粥样硬化疫苗)的最佳IPTG浓度,并分析IPTG浓度影响重组GroEL表达量的原因。方法:构建GroEL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表达体系,使用不同浓度IPTG(0,10,20,30,50,100μmol/L)诱导构建的E.coli(GroEL-E.coli),运用SDS-PAGE及相关软件定量分析GroEL表达量;透射电子显微镜及A值测定法分别检测IPTG浓度对GroEL-E.coli内部包涵体(IB)形成及GroEL-E.coli生长的影响。结果:重组GroEL主要以可溶性蛋白的形式存在。IPTG的加入可增加GroEL表达量,当IPTG浓度为30μmol/L时GroEL表达量最多。IPTG可促进IB形成并抑制GroEL-E.coli生长,且影响效果随IPTG浓度增加而增强。结论:IPTG浓度影响GroEL-E.coli中重组GroEL的表达,最佳IPTG浓度为30μmol/L;IPTG可通过诱导IB形成及抑制细菌增殖影响GroEL表达量。

RAGE与RECK在涎腺多形性腺瘤复发及恶变中的表达及意义145-149

摘要:目的:检测RAGE、RECK在涎腺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PA)初发、复发和恶变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正常13例,PA初发36例、复发8例,恶变10例涎腺组织RAGE及RECK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的差异性,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RAGE在正常、初发、复发及恶变标本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40%、41.70%、62.50%、90.00%,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并且在阳性率和表达强度比较发现,正常、初发组均明显低于复发及恶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ECK在正常、初发、复发及恶变标本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90%、55.60%、37.50%、20.00%,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并且在阳性率和表达强度比较发现,正常、初发组均明显高于复发及恶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AGE和RECK在各组中的表达呈负相关性(r=-0.512,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可能进一步阐述多形性腺瘤复发及恶变的发病机制,为辅助预测患者预后及为患者的综合治疗提供参考。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官方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正式开通149-149

摘要:为适应时展的需求,《口腔医学研究》杂志成功开通并认证通过了官方微信服务号,敬请关注!《口腔医学研究》(原名口腔医学纵横)是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口腔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版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期刊。

IT与ISQ能反映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吗150-153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植入扭矩(insertion torque,IT)及其种植体稳定系数(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ISQ)值的种植体抵抗力作用下微动的能力,分析IT与ISQ能否反映种植体初期稳定性。方法:将24颗种植体以设定扭矩植入牛肋骨中并测量相应的ISQ值。安放好基台及全瓷冠后,进行水平向及垂直向加力,记录微动150μm时的力。结果:在每组样本中,IT和ISQ均与种植体初期稳定性不相关(P〉0.05);在同一样本中,IT和ISQ可与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相关。结论:IT与ISQ反映种植体初期稳定性是有条件的;IT与ISQ不一定能反映种植体初期稳定性。

种植体穿龈部分氮化钛纳米涂层对牙龈成纤维细胞粘附和增殖的影响154-157

摘要:目的:明确氮化钛纳米(TiN)涂层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粘附形态和增殖的影响,作为选择合适的种植体穿龈部分涂层的依据之一。方法: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制作氮化钛(TiN)和对照Ti涂层,测量各组材料表面形貌、元素含量、粗糙度和亲水性,原代培养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通过扫描电镜SEM和CCK-8观察分析不同纳米涂层上方细胞粘附和增殖差异。结果:TiN组表面HGF粘附形态与Ti组相似,而HGF增殖幅度大于对照Ti。结论:本实验所设计的氮化钛(TiN)涂层利于促进HGF增殖,推荐作为种植体穿龈部分涂层。

大鼠舌黏膜癌变过程中E-cad、CD44s的表达158-161

摘要:目的:探索蛋白E-cad、CD44s在大鼠舌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屏障环境下4NQO饮水法诱导SD大鼠舌黏膜癌变,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2例大鼠舌黏膜标本组织中E-cad、CD44s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大鼠舌黏膜癌变过程中,E-cad表达下降、CD44s表达上升,E-cad、CD44s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E-cad与CD44s表达呈负相关,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s=-0.675,P〈0.001)。结论:E-cad和CD44s在舌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了一定的作用,联合检测E-cad和CD44s的表达可能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方法。

4种上颌窦剥离器械对山羊平坦上颌窦底黏膜剥离长度的体外对比研究162-165

摘要:目的:评估自制改良的镍钛4种上颌窦剥离器械对山羊平坦上颌窦底黏膜的剥离效果。方法:在建立即时可视的上颌窦底黏膜剥离长度模型的基础上,使用4种上颌窦剥离器械剥离上颌窦底黏膜,对伞形剥离器械组、探针改良型器械组、012镍钛器械组、014镍钛器械组的剥离长度进行方差分析及SNK两两组间比较。结果:4组组间剥离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NK两两组间比较,4组剥离长度两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平坦的上颌窦底,相比较于其他3种剥离器械,镍钛剥离器械表现出明显的优势,2种镍钛剥离器械剥离黏膜的长度均大于伞形剥离器械及探针改良型剥离器械。014镍钛剥离器械剥离上颌窦底黏膜效果优于012镍钛剥离器械。

《2015口腔医学新进展》出版消息165-165

摘要:由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樊明文教授主编,国内外多所院校著名口腔医学专家参与编写的《2015口腔医学新进展》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临床研究论著
3D打印导板辅助髁突骨软骨瘤及继发复杂牙颌面畸形的手术治疗166-169

摘要:目的:研究3D打印手术导板辅助髁突骨软骨瘤及继发牙颌面畸形同期矫治的临床可行性。方法:根据影像学资料,运用Dolphin Imaging 11.7Premium和Mimics软件进行虚拟外科手术设计并制作3D打印手术导板,指导髁突骨软骨瘤及继发牙颌面畸形的手术矫治。通过对比模拟头颅模型与实际术后CT重建模型评估此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所有患者患侧关节功能、咬合关系以及颜面对称性都得到了良好的恢复。模拟术后模型与术后扫描重建模型对比中,中切牙与第一磨牙的误差均保持在1.4mm以下,最大误差出现在颏部,约2.4mm,显示了新方法的准确性。结论:结果显示虚拟外科手术设计和手术导板有助于髁突骨软骨瘤继发牙颌面畸形的准确诊断、治疗方案设计、准确截骨以及重置骨块。

西安坡底遗址秦人的龋病分布170-174

摘要:目的:调查距今2200年前西安秦人的龋病状况,以探求龋病的罹患率及发展趋势。方法:观察记录并统计了西安高陵坡底遗址出土的111例古人的龋齿情况,用SPSS21.0软件对全部的1633枚牙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坡底人群患龋率为33.33%,其中男性患龋率为36.67%,女性患龋率为27.91%;龋齿率为3.12%,龋均为1.38。结论:龋病的罹患率与年龄具有相关性,壮年和中年为龋病的高发期,患龋率分别为46.30%和45.00%,龋齿率分别为4.64%和4.71%;患龋牙位发病率依次为M2〉M3〉M1〉M2〉M3〉M1〉P2〉P1〉C1〉P1〉P2;下颌龋齿罹患率高于上颌(3.32%〉2.89%),从龋患部位来看,邻面龋发病率最高(66.67%),其次为唇颊面龋(17.65%)和咬合面龋(13.73%),舌腭面龋最低(1.96%)。

牙髓血运重建术用于根尖孔宽大的年轻恒牙临床疗效分析175-178

摘要:目的:通过对根尖孔未发育完全的年轻恒牙实施牙髓血运重建治疗,并追踪随访患牙9~24个月,观察牙髓血运重建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例(11颗牙)患牙进行常规开髓,清除坏死的牙髓组织,2.5%的次氯酸钠和17%的EDTA溶液冲洗后封入三联抗生素糊剂。待患牙临床症状消失后,对其进行牙髓血运重建术,严密冠方封闭,定期复诊观察。结果:9例(11颗牙)年轻恒牙经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其中,6颗牙根尖孔闭合,牙根发育,牙髓电活力测试有反应;4颗牙根尖孔闭合,牙根发育,牙髓电活力测试无反应;1颗牙治疗失败。结论:牙髓血运重建术能使牙根继续发育,为治疗牙髓炎症、坏死和根尖周感染的年轻恒牙提供了可选择的方法。

干细胞因子在人慢性根尖周炎组织中表达的研究179-182

摘要:目的:观察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在人慢性根尖周炎病变组织中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s,FBs)、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及巨噬细胞(macrophages,m)上的表达,探讨SCF阳性的FBs、ECs及m在人慢性根尖周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本实验共收集50例根尖周组织标本,其中根尖周肉芽肿组15例,根尖周囊肿组15例,正常对照组20例。组织标本经福尔马林液固定,石蜡包埋、制作连续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标本的组织学变化;经免疫荧光双染色(double immunofluorescence,DIF),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SCF在根尖周组织FBs、ECs及m上表达的情况。结果:DIF结果显示,两组慢性根尖周炎组织中的CD334-SCF双阳性FBs、CD31-SCF双阳性ECs及CD14-SCF双阳性m密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多(P〈0.01);根尖周囊肿组与根尖周肉芽肿组的CD334-SCF双阳性FBs及CD31-SCF双阳性ECs密度无显著性差异;根尖周肉芽肿组CD14-SCF双阳性m密度明显高于根尖周囊肿组(P〈0.01)。结论:结果提示CD334-SCF双阳性FBs、CD31-SCF双阳性ECs及CD14-SCF双阳性m与慢性根尖周炎的发生、发展及致病机制有关。

镍钛器械在3种不同运动模式下预备根管后根尖孔表面形态变化183-186

摘要:目的:研究3种不同运动模式下镍钛器械在平解剖性根尖孔长度时预备根管后根尖孔表面形态变化。方法:收集新鲜拔除的离体牙60颗,随机分为3组,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术前片,记录根尖孔表面形态,然后分别采用Twist File Adaptive(TFA)、WaveOne、ProTaper(机用)3种镍钛锉在平解剖性根尖孔的工作长度下进行根管预备,然后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拍摄术后片,记录根尖孔周围牙骨质的缺损、根尖孔偏移、根尖孔周围表面的裂纹。结果:实验组均出现根尖孔周围牙骨质的缺损、根尖孔偏移、根尖孔周围表面的裂纹。3种镍钛器械根管预备后发生根尖孔偏移、根尖孔周围表面裂纹概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镍钛器械根管预备后发生根尖孔周围牙骨质缺损概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FA和WaveOne在进行预备根管后相比ProTaper可降低根尖孔偏移的发生率,TFA比ProTaper和WaveOne在进行预备根管后产生根尖孔周围表面的裂纹少,降低了根折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