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焦点论著、论著、综述、短篇报道、经验交流、流行病学研究、专业英语等。
  • 主管单位:武汉大学
  •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1-7651
  • 国内刊号:42-1682/R
  • 出版地方:湖北
  • 邮发代号:38-119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16
  • 综合影响因子:0.799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口腔医学研究 2015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基础研究论著

四环素调控的介导bFGF重组腺相关病毒的构建及体外实验

摘要:目的:制备携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病毒载体,能被四环素调控表达。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AAV-S3-bFGF,生产重组病毒rAAV2-tet-off-bFGF,并感染小鼠颅骨前成骨细胞MC3T3-E1,实时定量PCR检测强力霉素(doxycycline,Dox)调控下rAAV2-tet-off-bFGF对MC3T3-E1中成骨相关因子的影响。结果:生产出高滴度及纯度的重组病毒rAAV2-tet-off-bFGF,能被Dox调控,感染MC3T3-E1后能促进胞内成骨相关因子的表达升高。结论:这种重组病毒rAAV2-tet-off-bFGF能在Dox调控下有效传递外源基因,为骨组织工程中的种子细胞提供基因传递载体。
851-855

多孔颗粒状HAPw/n-ZnO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研究

摘要:目的:将粉末状羟基磷灰石晶须纳米氧化锌(HAPw/n-ZnO)复合材料制备成多孔颗粒状。方法:以HAPw/n-ZnO复合材料为原料,加入硅溶胶在不同温度下煅烧并借X射线衍射(XRD)分析确定硅溶胶与HAPw/n-ZnO发生化学反应的温度。再加入控制粒径100~250μm的造孔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及30wt%的硅溶胶为粘接剂,以魔芋萄甘聚糖(KGM)凝胶冷压过模成型烧结后粉碎过筛,应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万能试验机、阿基米德排水法测试分析。结果:硅溶胶与HAPw/n-ZnO在高于600℃时会发生反应;烧结600℃保温2h孔隙率最为理想;造孔剂含量为40VOL%时孔隙率为64.2%,抗压缩强度为0.9MPa。结论:造孔剂法可制备多孔HAPw/n-ZnO复合材料。
856-859

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MG63细胞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摘要:目的:通过体外建立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感染MG63细胞模型,探讨P.gingivalis ATCC 33277菌株感染MG63细胞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发生机制。方法:P.gingivalis ATCC 33277菌株感染MG63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分布,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印记方法检测Cyclin D、Cyclin E的表达。结果:MOI为100∶1,P.gingivalis ATCC 33277菌株感染MG63细胞,能够抑制细胞增殖,同时导致细胞在G1期发生停滞,Cyclin D、Cyclin E基因和蛋白在24h、48h均有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MG63细胞Cyclin D、Cyclin E基因和蛋白表达下调,抑制细胞的增殖,导致细胞停滞在G1期。
863-866

大蒜素标准品DATS体外抗粪肠球菌生物膜作用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大蒜素对照品二烯丙基化三硫(dially trisulfide,DATS)体外对粪肠球菌生物膜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形成粪肠球菌生物膜,分别经1280、2560、5120mg/L浓度的DATS作用后,采用MTT法观察DATS对生物膜粪肠球菌的抑菌率。结果:1280 mg/L DATS对对数期和饥饿期的生物膜粪肠球菌抑菌率约71%,显著高于对稳定期生物膜粪肠球菌的抑菌率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抑菌率增高。结论:DATS对生物膜中的粪肠球菌具有明显杀灭或抑制作用。
867-870

家庭漂白剂对复合树脂表面粗糙度、显微硬度的影响

摘要:目的:评价10%过氧化脲家庭漂白剂对直接和间接复合树脂材料表面粗糙度和显微硬度的影响。方法:实验选用2种直接复合树脂材料(Filtek Z350,Clearfil Majesty Esthetic)和2种间接复合树脂材料(Ceramage,Adoro SR)。每种树脂材料在粗糙度和显微硬度试验中分别制作20个盘形试样(直径10mm、厚1.0mm),随机分为10%过氧化脲漂白组和去离子水对照组(n=10)。漂白凝胶处理漂白组试样每天使用8h,共2周。测量树脂试样漂白处理前、后表面粗糙度和显微硬度值。结果:10%过氧化脲漂白剂处理前后,树脂材料表面粗糙度变化无统计学差异(除外Clearfil Majesty Esthetic)。4种树脂材料漂白前后试样的显微硬度值变化不大,且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0%过氧化脲漂白剂没有改变树脂材料的显微硬度,但树脂材料表面粗糙度的改变取决于树脂材料的类型。
871-875

新型复合弓丝抗变形链球菌粘附的研究

摘要:目的:采用荧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激光焊接加铜中间层镍钛-不锈钢复合弓丝(Composite Arch wire,CAW)的抗变形链球菌粘附作用。方法:将未与变形链球菌共培养的镍钛弓丝、不锈钢弓丝、复合弓丝及铜丝组分别作为空白对照组;将与变形链球菌共培养的镍钛弓丝、不锈钢弓丝、复合弓丝及铜丝组分别作为实验组,经共培养48h,进行荧光显微镜与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经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复合弓丝组加铜中间层处与铜丝表面均呈红色荧光区;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实验组复合弓丝组加铜中间层处与铜丝细菌粘附均少于镍钛弓丝、不锈钢弓丝及复合弓丝的镍钛侧及不锈钢侧;且变形链球菌形态出现溶解与破碎现象。结论:复合弓丝组加铜中间层处对变形链球菌具有一定的抗粘附作用。
876-879

糖基化终末产物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相关基因P27、cyclinD1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能力以及相关基因P27、cyclinD1的影响。方法:全骨髓法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成脂诱导骨髓间充质细胞,对其进行干细胞鉴定;将培养出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不同浓度的AGEs共培养,MTT检测不同浓度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改变;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CR)检测AGEs刺激后P27、cyclin D1表达的改变。结果: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21d后茜素红染色出现钙化结节;成脂诱导21d后油红O染色出现脂滴;MTT显示不同浓度的AGEs(10、50、100、200mg/L)均能抑制BMSCs的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越明显;Real time PCR结果显示:AGEs(50mg/L)刺激3d后P27mRNA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cyclinD1mRNA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GEs能抑制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并能改变P27、cyclinD1mRNA的表达。
880-882

牵张成骨中骨密度测定方法的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兔牵张成骨过程中骨密度的变化,并对骨密度新型测量方法评定。方法:日本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牵张术后1d、1周、2周、4周、6周组,每组4只。随机选取一侧下颌骨行牵张成骨术。处死后的兔游离下颌骨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行骨密度测量、单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和钙含量测定,利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各组骨密度的差异并通过单能X线骨密度标准评定阿基米德原理测量骨密度值方法,分析骨密度与钙含量的相关性。结果:阿基米德原理骨密度测量、单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和钙含量测定均显示牵张区骨密度和钙含量逐渐增加,6周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基本接近正常骨密度和钙含量,且变化趋势相同。阿基米德原理骨密度测量与单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正性相关,回归方程:Y单能X线=-0.227+0.457X阿基米德;骨密度与钙含量正性相关,回归方程:Y钙含量=-623.579+483.473X阿基米德骨密度。结论:阿基米德骨密度测量方法尽管在手段上不够先进,但其可以准确描述牵张成骨过程中骨密度的变化,可以简化实验流程,降低研究费用,有利于实验研究的广泛采用。同时合并钙含量的测量,基本可以准确描述骨发生过程中骨质结构变化的过程和程度。
883-886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临床研究论著

武汉市12岁及15岁青少年牙齿磨耗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了解湖北省武汉市12岁和15岁青少年牙齿磨耗状况并评价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使用改良BEWE指数对720名青少年每颗牙颊面、颊颈部、牙合面/切端和腭面进行评估。通过问卷收集青少年的社会-行为危险因素。结果:12岁和15岁青少年牙齿磨耗患病率分别为18.6%和89.4%。牙本质暴露率分别为1.94%和5.56%。运动后立即喝饮料、胃返酸等和牙齿磨耗有关系。结论:牙齿磨耗随着年龄增长,并与社会-行为因素有关。在武汉市青少年人群中牙齿磨耗是一个重要问题,需要更多关注。
890-893

正畸牙移动过程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改变

摘要:目的:研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表达,以指导正畸临床加力。方法:30只Wistar大鼠,分为0、1、3、5和7d组,每组6只;左侧施加0.6N以近中移动上颌第一磨牙,右侧放置正畸装置但不加力作为对照;HE染色观察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牙周支持组织中HMGB1的变化,以平均光密度法检测组织中HMGB1的表达量。结果:HE染色显示,加力1d~7d,大鼠第一磨牙牙周组织呈现正畸牙移动的典型变化:压力侧牙周膜变窄,呈现纤维排列紊乱,破骨细胞数目逐渐增多;张力侧牙周膜增宽,纤维排列整齐,成骨细胞数目逐渐增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压力侧1d时HMGB1表达量最低(0.0012±0.0009),显著低于1d对照组(0.0239±0.011),从1~7d,压力侧HMGB1逐渐增加,到7d时到达加力后最高值(0.0127±0.0014);张力侧1d时HMGB1表达量(0.0193±0.0012)低于1d对照组(0.0284±0.009),到5d时,张力侧HMGB1达到最高值(0.0324±0.0014),但与5d对照组(0.0289±0.0012)无显著差别。结论:过大的正畸矫治力减少压力侧牙周组织内HMGB1的表达,减慢透明样组织清除和正畸牙移动。
894-897

位点保存术在关闭拔牙间隙预防牙龈折痕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位点保存术对正畸拔牙间隙关闭过程中出现牙龈折痕的影响,以评价该技术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对称性拔除双侧第一前磨牙的正畸病例3例,6对牙齿,采用自身左右对照。随机选取一侧进行位点保存,另一侧拔牙后进行常规处理,作为对照,术后6周开始正畸治疗。选用牙周探针进行测量,对比两组牙龈折痕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上颌1例患者,下颌所有患者中均出现牙龈折痕,实验组观察到牙龈折痕的出现。结论:位点保存术能够对抗拔牙窝的萎缩,有效的预防牙龈折痕的发生。
898-900

正畸治疗时间长短与牙根吸收关系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口腔固定正畸治疗的矫治疗程长短对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选取13~19岁安氏Ⅱ类I分类患者,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后,通过直丝弓矫治器进行矫治,并且在疗程中选取未采用种植体支抗干预的患者36例。按整个固定矫治疗程分为:短期组(〈18个月)和长期组(〉24个月);牙根形态按等级分级,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各级頻数分布变化。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在牙冠处纵向固定5mm结扎丝拍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片,并在CBCT上描画出上颌4颗切牙的轮廓,并进行牙根长度测量。通过牙根吸收等级计算公式计算出每颗牙齿矫治后牙根实际吸收量。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牙根吸收均达到1~2级居多;固定矫治治疗程超过2年的长期组牙根吸收达3~4级多于短期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牙根长度吸收长期组多于短期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口腔固定正畸矫治疗程超过2年会加重正畸治疗中的牙根吸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901-903

下颌有阻生倾向智牙胚与阻生智牙拔除术的比较研究

摘要:目的:比较下颌有阻生倾向的智牙胚拔除术与下颌阻生智牙拔除术的手术难度及术后并发症。方法:研究组选取有阻生倾向的下颌智牙胚拔除术病例41例,并随机收集成年下颌埋伏阻生智牙拔除病例40例作对照。收集两组拔牙手术操作时间、术后疼痛、局部肿胀、张口度改变情况的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下颌有阻生倾向的智牙胚拔除术操作时间短,术后的肿胀、疼痛及开口改变情况,均较对照组轻。结论:下颌有阻生倾向的智牙胚拔除术,操作简单,术后不良反应较轻,恢复快。
904-906

Nd:YAG激光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糜烂型OLP疗效纵向观察

摘要:目的:评价Nd:YAG激光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纵向疗效。方法:对121例临床经病理确诊的口腔糜烂型扁平苔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1例,使用Nd:YAG激光局部照射联合康复新液湿敷治疗;B组40例,采取康复新液局部湿敷治疗;C组40例,单纯使用Nd:YAG激光局部照射治疗。3组均定期随访24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病例于治疗后2周、1月、6月、24月给予疗效评定。实验A组与B、C两组治疗后2周与1月相比,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月及24月实验A组与B、C两组显效率和复发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合适的照射频率、照射角度、照射时间下,脉冲Nd:YAG激光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糜烂型扁平苔藓可以迅速达到治疗效果,控制远期复发,提高治愈成功率。
907-909

不同民族固定矫治所致牙龈炎和前牙牙龈增生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牙龈增生、牙龈炎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固定矫治患者中发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正畸治疗中或刚刚拆除矫治器的患者250名,随机分为2组。在接受矫治6~12个月和≥12个月时,由牙周专科医师检查菌斑及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及牙龈增生程度。患者的社会经济背景,正畸治疗持续时间,正畸过程中牙线使用情况被记录下来。之间的相关性建立泊松回归模型,并使用多元性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牙龈出血(RR 1.02;95%CI 1.01-1.02)和托槽周围多余的树脂残留(RR 1.04;95%CI 1.04-1.05)跟牙龈增生有高度相关性。社会背景跟牙龈增生无相关性。结论:在正畸治疗患者中前牙牙龈出血和托槽周围多余树脂残留跟牙龈增生程度成正相关。
913-916

双颌前突正畸治疗前后软组织的三维变化

摘要:目的:探讨双颌前突患者矫治前后软组织的三维变化。方法:选取双颌前突成人患者24例,分别在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和三维扫描,测量27个软组织项目。所有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上切牙内收6.12mm,下切牙内收4.58mm,上唇显著后移,而下唇显著向上向后移动。唇和切牙内收比率在上颌约为52%,下颌约为82%。结论:三维扫描可以有效的反应软组织变化。双颌前突患者的上下唇显著向后移动。
917-919

七氟烷吸入全麻保留自主呼吸用于小儿舌系带矫正术的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小儿舌系带矫正术中七氟烷吸入全麻保留自主呼吸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小儿舌系带矫正术患儿50例,由同一组麻醉师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并保留自主呼吸。术中观察小儿自主反应、监测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不良反应、吸入麻醉药量及苏醒时间。结果:50例患儿术中有7例出现SpO2低于90%,其中5例经抬高下颌、2例经面罩加压给氧后SpO2均迅速恢复至99%;3例出现一过性短暂喉痉挛,加压给氧后均自行缓解。全组患儿均未进行气管插管,也未出现血压下降现象。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保留自主呼吸可满足小儿舌系带矫正术,具有安全快捷优点。
920-922

微种植体支抗矫治高角开牙合病例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矫治高角开牙合病例的可行性。方法:9例高角开牙合拔牙矫治病例,在双侧上、下颌后部牙槽骨上植入微种植体使用轻力对磨牙进行持续压低,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建立了正常的覆牙合覆盖关系,上下磨牙被有效压低,下颌骨发生了逆时钟旋转,矫治前后SNB、ANB、MP-FH、MP-SN、ANS-Me/N-Me、U6-PP、L6-MP、OB的变化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微种植体支抗压低磨牙可有效矫治高角开牙合病例,是一种疗效确切且经济便捷的治疗方法。
923-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