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焦点论著、论著、综述、短篇报道、经验交流、流行病学研究、专业英语等。
  • 主管单位:武汉大学
  •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1-7651
  • 国内刊号:42-1682/R
  • 出版地方:湖北
  • 邮发代号:38-119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16
  • 综合影响因子:0.799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口腔医学研究 2013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基础研究论著

RgpAc基因对变形链球菌生物学特性影响的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变形链球菌RgpAc基因缺失对生物膜形成、生物膜结构及细菌胞外多糖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变形链球菌野生菌株和RgpAc基因敲除菌株,分别进行生物膜形成量的测定、生物膜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及细菌胞外多糖形成量的实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变形链球菌RgpAc基因敲除菌株的生物膜形成量比野生菌株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倍电镜下观察生物膜结构菲薄松散,细菌在釉质表面的粘附量少,高倍电镜下观察细胞外基质减少。结论:变形链球菌RgpAc基因被敲除后,细菌合成胞外多糖的能力下降,从而导致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形成能力下降,结构疏松,同时细菌产糖量下降,细菌对生物膜的粘附性降低。
791-795

实验性牙周炎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ICAM-1的表达

摘要:目的:观察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在实验性牙周炎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性牙周炎组用粘性饲料喂养,丝线结扎上颌第二磨牙,局部涂布P.gingivalis菌液,对照组用普通饲料喂养,4周后处死,取大鼠上颌牙齿、牙周组织及胸主动脉,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实验组织中I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中未见ICAM--1的表达,实验组VSMC中IcAM-1呈阳性表达。结论:实验性牙周炎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可见IcAM-1表达。这提示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影响血管壁的炎症反应,从而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的意义。
796-798

新型寡核苷酸对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在不同序列寡核苷酸(oligodeoxynucleotide,ODN)作用下,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gingivalis,Pg)感染的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探讨ODN对Pg感染成骨细胞生物学性能的影响。方法:以感染复数为100:1的Pg感染人成骨细胞MG63,加入12条不同序列的ODN(1mg/L),共孵育2h、4h、8h和12h,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与PBS对照组相比,5条ODN对Pg感染的MG63细胞具有显著促增殖作用(P〈0.05)。结论:特定序列ODN具有显著促Pg短期感染的MG63细胞增殖的作用,提示ODN对感染状态下的成骨细胞增殖这一生物学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799-802

原花青素对人表皮细胞株HaCaT增殖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原花青素B2对人表皮细胞株HaCaT增殖功能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HaCaT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6.25、12.5、25、50、100μmol/L原花青素B2处理组及阳性对照rhEGF处理组,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在24h和48h增殖水平。然后将细胞分为对照组,25、50μmol/L原花青素B2处理组和阳性对照rhEGF处理组,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各组细胞划痕愈合率。结果:培养24h和48h后,12.5、25、50、100μmol/L细胞相对增殖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6.25μmol/L原花青素B2处理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培养24h后,25、50μmol/L原花青素B2组划痕愈合率分别为41.7%、4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1%(P〈0.05)。培养48h后,各实验组划痕愈合率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78.9%(P〈0.05),但两实验组之间并无明显差异。结论:原花青素B2能够促进HaCaT细胞增殖和细胞划痕损伤后愈合,有望成为治疗和预防皮肤老化和创伤的有效药物。
806-809

白花丹素对舌癌细胞Tca--8113放疗增敏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白花丹素联合x-射线对舌癌细胞Tca-8113的放疗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舌癌细胞株Tca-8113,分空白对照组、单纯白花丹素组、单纯放疗组及白花丹素联合放疗组;应用MTT法检测白花丹素对舌癌Tca-8113细胞的毒性作用及最佳实验浓度;应用克隆形成确定白花丹素的放疗增敏效应;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采用WesternBlot检测放射单独及联合白花丹素作用于Tca-8113细胞后,细胞核中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经MTT检测表明,白花丹素对舌癌Tca-8113生长抑制浓度IC10为1.42μmol/L(24h),即为最佳实验浓度;经克隆形成检测显示,白花丹素对舌癌Tca-8113细胞具有放疗增敏效应,增敏系数SER为1.28;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白花丹素组与放疗组比较,其细胞早期凋亡率无明显差异,而两者联合作用后,舌癌细胞的早期凋亡率显著增高;WesternBlot检测显示,白花丹素能够显著抑制放射对Tca-8113细胞核中NF—κB的激活作用。结论:白花丹素能够诱导舌癌Tca-8113凋亡并具有放疗增敏作用,抑制细胞中NF-κB的激活可能是其放射增敏的主要机制。
810-813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临床研究论著

成人骨性Ⅲ类颜面部不对称上颌骨三维特征的CBCT探究

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锥形束CT(cone--beamcomputedtomography,CBCT)研究成人骨性Ⅲ类颜面部不对称患者上颌骨的三维特征。方法:选取正畸临床成人骨性Ⅲ类患者62名,按照颏点的偏离程度分为颜面部不对称组(n=30)和颜面部对称组(n=32)。62名患者拍摄CBCT,采用Dolphin11.0对骨组织进行三维重建,描记上颌骨20个骨性结构特征的标志点,测量分析35个变量。结果:相对于颜面部对称组,在颜面部不对称组内,偏斜侧所有测量项目在水平向上与非偏斜侧均有明显差异(P〈0.05),矢状向上仅颧牙槽嵴点与非偏斜侧有明显差异(P〈0.05),冠状向上偏斜侧与非偏斜侧无明显差异。结论:成人骨性Ⅲ类颜面部不对称患者上颌骨主要表现为水平向的不调,且偏斜侧的位置较高,这是生物体在生长型、环境因素尤其是口颌系统的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在水平向量上失代偿,而在另一些向量上发生了补偿。
814-817

基于MICRO--CT的下颌第二乳磨牙三维模型重建

摘要:目的:构建经由MicroCT扫描的离体下颌第二乳磨牙的三维模型,并实现网络共享。方法:用Micro—CT对离体下颌第二乳磨牙进行扫描并三维重建,获得整颗牙及不同结构的三维模型。结果:用此方法成功构建出下颌第二乳磨牙的三维模型,清晰展示出此牙的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及牙髓的形态及上述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结论:经由Micr-CT高精度扫描后获取的三维模型填补了乳牙内部解剖资料稀缺的空白,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同时为儿童口腔医学的基础教学方式提出创新思路。
818-820

锥形束CT在腮腺肿瘤造影诊断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腮腺造影后CBCT扫描对于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11例腮腺肿瘤患者进行涎腺造影术后行CBCT扫描,对CBCT数据进行处理,并重建3D图像,并和部分患者螺旋CT进行比较。结果:CBCT可以很直观地显示腮腺导管及腺体形态,立体地显示腺体组织的外形、大小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清楚显示腺体导管的长短,粗细以及有无充盈缺损等。结论:涎腺CBCT扫描能很好显示腮腺导管及腺体占位性病变,病变显示结果比螺旋CT更直观,部位更明确。在专科医院不具备大型螺旋CT机时,CBCT可以作为临床检查腮腺肿瘤的有效方法,帮助临床医师制定合适的治疗措施。
821-824

MK-1精密附件修复肯氏II类牙列缺损病例重衬前后基牙牙周情况变化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MK-1精密附着体修复病例半年后重衬对维护基牙牙周组织健康延长义齿使用寿命的临床意义。方法:诊断为KennedyII类牙列缺损,远中游离端基牙健康,拟行MK-1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的患者12例。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依照金属烤瓷冠预备要求进行牙体预备,并依次戴入精密附件。附件戴人口内后分别于0、3、6个月,以及6个月时义齿重衬3个月后(戴入义齿第9个月)采集待测基牙龈沟液(GCF)、复查和记录临床相关指标、测定待测基牙龈沟液含量、测定游离端牙槽骨吸收高度,并将各项检查结果记录。经过修复后第3,6,9个月的随访观察,分析各项指标变化。结果: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后不同观察时间的临床检查指标及龈沟液含量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K-1精密附着体修复半年后游离端牙槽骨出现吸收,义齿与黏膜密合度降低,游离端基牙应力增大,出现轻度牙周炎症,经过重衬处理,改善了义齿下沉对基牙造成的损伤性外力,有助于近期基牙牙周组织恢复,最大限度保护基牙,延长义齿使用寿命,值得在临床推行。
825-829

中国口腔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模块研制及条目筛选

摘要:目的:口腔癌发病部位特殊,治疗较困难,因涉及美观和重要的生理功能,对机体和心理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目的是开发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适应口腔癌症特异性的我国口腔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方法:通过分析与筛选现有的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结合口腔癌发病部位与治疗的特殊性,完成中国口腔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模块研制及条目筛选。结果:研制出具有针对性地反映了口腔癌症患者WHO关于生命质量的内涵相关问题,并且适合中国背景的QOL-OC,该测定量表体系含有5个模块,44个条目。
833-835

套筒冠式固定桥对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基牙牙周状况的影响

摘要:目的:比较套筒冠式固定桥和常规方式固定桥对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基牙牙周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双侧对称第一磨牙缺失的牙周炎患者15例,每位患者随机一侧基牙共30颗为实验组,另一侧基牙常规固定桥修复作为对照组,分别于修复后即刻,3个月,6个月,1年时对基牙进行松动度(TM)、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探诊深度(PD)及附着丧失(AL)的检测,记录其数据。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的龈沟出血指数、基牙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和松动度的指标有改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套筒冠式固定桥对牙周病患者缺牙的修复比常规固定桥修复更能维护基牙的牙周健康,有利于牙周病患者基牙长期存留。
836-838

不同粘结系统及4种充填方法对牙本质与充填体间微渗漏影响的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2种粘结系统及不同充填方法对牙本质与充填体间微渗漏的影响。方法:选取56颗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前磨牙,采用析因设计随机分成A,B组。去除咬合面釉质,暴露平整的牙本质表面,在其中央制备3mm×3mm×3mm大小的箱状洞型。A组使用自酸蚀粘结系统,B组使用全酸蚀粘结系统,两组分别采用4种分层充填方法进行树脂充填并打磨抛光。实验牙完成充填后,置于(37±1)℃恒温水浴箱内24h后取出。使用扫描电镜观察颊壁,舌壁的微渗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使用自酸蚀粘结系统并分4层斜向充填复合树脂时,牙本质与充填体间微渗漏最小(P〈0.05)。结论:粘结系统和树脂充填方法可影响牙体与充填体间微渗漏的大小,且两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自酸蚀粘结系统要优于全酸蚀粘结系统。
839-841

牵引成骨技术在颞下颌关节强直重建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牵引成骨技术在颞下颌关节强直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06年7月~2011年7月大连市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收治例颞下颌关节强直病例6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18~27岁女性患者均为单侧骨性强直,术前开口度0.5~1.0cm,术中安装下颌骨内置式牵引器,术后1周开始骨牵引。所有患者采用牵引成骨关节成形术治疗,通过测量开口度及牵开长度观察其疗效,并观察并发症情况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症状改善情况,随访观察6个月~2年。结果:6例患者均完成治疗进入结果分析。6例患者牵开长度30~32mm,平均31mm。开口度由术前平均7.5mm提高到术后平均3imm,开闭口运动正常。随访6个月~2年后,开口度平均38mm,成骨良好,术后3个月X射线片检查及创口内检查均证实骨质形成良好。所有患者无明显并发症出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症状缓解明显,术前每例患者均有睡眠打鼾症状,术后均有缓解。结论:牵引成骨术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具有手术简单,风险小,治疗效果确实可靠,复发率低等优点,同期还可以治疗颌骨发育不足导致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842-844

安氏Ⅱ2错患者颞下颌关节振动与咀嚼肌肌电活动特征的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安氏Ⅱ2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振动与咀嚼肌肌电活动特征。方法:运用JVA关节振动分析仪记录安氏Ⅱ2错[牙合]患者与个别正常[牙合]者颞下颌关节振动能量并进行比较;运用表面肌电测量仪EMGUI记录安氏Ⅱ2错胎患者与个别正常骀者的咀嚼肌在下颌姿势位、牙尖交错位、吞咽时的肌电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安氏Ⅱ2错[牙合]患者左侧关节振动总能量以及左侧关节小于300Hz的振动能量高于个别正常黯者,其它振动能量与个别正常黯者没有显著差异。安氏Ⅱ2错胎患者在牙尖交错位最大紧咬时左侧颞肌前束肌电幅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他肌肉没有明显差异;其他功能状态下各组肌肉也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安氏Ⅱ2错[牙合]患者的颞下颌关节振动以及咀嚼肌肌电幅值与正常个别胎者之间存在差异。
845-848

微螺钉种植支抗在压低上颌磨牙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通过植入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结合正畸技术,压低上颌伸长磨牙,为下颌牙修复提供足够的颌间距离。方法:选择9名成年患者10颗伸长上颌磨牙,因下颌后牙缺失伴上颌磨牙伸长而致颌间距离变小甚至消失,严重影响下颌后牙的修复,在伸长磨牙的腭侧和颊侧各植入一枚自攻型微螺钉作为支抗,2周后负载,连接橡皮链压低磨牙,每3周加力,当磨牙压入获得足够问隙后,直接行下颌牙种植修复。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测量比较伸长磨牙在治疗前后压低量。结果:10颗上颌伸长磨牙均获得有效压低,平均压低2.85mm,平均压低时间4.5月。伸长磨牙未出现牙根吸收,牙周情况良好,下颌缺失牙得到种植修复。结论:使用微螺钉种植支抗,在压低上颌磨牙中是安全有效的。
854-855

不同全麻方法对舌癌根治术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摘要:目的:评价不同全麻方法对舌癌根治术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择期舌癌根治术患者45例,ASA分级Ⅰ或Ⅱ级,根据全麻方法分为:T组(全凭静脉麻醉),C组(静吸复合麻醉),Ⅰ组(吸人麻醉)。3组患者术后均行静脉自控镇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患者疼痛程度。于麻醉诱导前30min(T0)、麻醉后ih(TI)、3h(T2)、5h(T3)、手术结束时(T4)、手术结束后24h(T5)、48h(T6)、72h(T7)时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百分比,计算CD4+/CD8+比值。结果:3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O比较,3组患者TI~5时CD3+、CD4+百分比、CD4+/CD8+。比值显著降低,c组和Ⅰ组患者T6时CD3+、CD4+百分比、CD4+/CD8+比值亦低于TO水平(P〈O.05);C组在T2~3的CD4+、CD4+/CD8+比值显著低于T组(P〈0.05),且其在T4~5的CD4+、CD4+/CD8+比值显著高于Ⅰ组(P〈0.05)。Ⅰ组在T2~6的CD3+、CD4+、CD4+/CD8+。比值显著低于T组(P〈0.05),各组患者T1~7的CD8+ 百分比与T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异丙酚、瑞芬太尼为主的全凭静脉麻醉对舌癌根治术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抑制程度低,有利于维持细胞免疫功能。
856-860

双侧唇裂术后唇鼻畸形的综合整复

摘要:目的:探讨双侧唇裂术后继发鼻唇畸形的综合整复方法。方法:2001年1月~2012年10月本院为110例双侧唇裂术后继发鼻唇畸形患者进行了综合治疗。手术方法采用自上唇瘢痕切除,口轮匝肌复位、鼻小柱延长、鼻尖抬高、鼻翼鼻孔轮廓成形、人中嵴、人中凹及唇峰唇珠重建术等。结果:110例患者鼻唇外形均获得较前明显的改善,修复后鼻形态正常,鼻孔大小对称,有良好的鼻堤,鼻小柱长度适中;人中嵴显现、唇峰及唇珠,上下唇和谐,恢复了上唇的高度和宽度。随访3个月~3.5年,满意率高于84.5%。结论:对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继发畸形采用综合整复,效果自然稳定。
861-862

5年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种不同预成桩修复成功率

摘要:目的:比较纤维桩和螺纹桩修复残根残冠的成功率,为临床预成桩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随访近3~5年用纤维桩和螺纹桩修复后的残根残冠,共309例,比较两组的成功率。结果:纤维桩组成功率为98.56%,螺纹桩组成功率为95.88%,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无统计学意义。根据不同牙位,纤维桩修复前磨牙的成功率最低(96.88%),磨牙的成功率最高(100%);螺纹桩修复前牙的成功率最低(92.86%),磨牙的成功率最高(97.98%),经统计学分析,不同牙位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只要设计合理,前牙和后牙均可用纤维桩或螺纹桩制作桩核,为了美观需要,前牙建议使用纤维桩。
863-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