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焦点论著、论著、综述、短篇报道、经验交流、流行病学研究、专业英语等。
  • 主管单位:武汉大学
  •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1-7651
  • 国内刊号:42-1682/R
  • 出版地方:湖北
  • 邮发代号:38-119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16
  • 综合影响因子:0.799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口腔医学研究 2012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基础研究论著

不同镀膜钕铁硼磁体细胞毒性的体外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镀膜钕铁硼磁体对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以评价其细胞毒性。方法:制备100%、50%、25%这3种浓度未镀膜钕铁硼磁体,氮化钛(TiN)镀膜钕铁硼磁体,类金刚石(DLC)镀膜钕铁硼磁体浸提液。以上述9组浸提液和阴性对照液,阳性对照液分别进行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培养后以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相对增殖率。采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不同镀膜磁体组中正常活细胞和凋亡细胞数量差异。结果:MTT结果显示TiN组、DLC组、未镀膜组、阳性对照组的细胞毒性分别为1级,0~1级,2级,4级。流式细胞仪散点图显示,空白对照组中以正常活细胞为主;DLC组和TiN组中主要为正常细胞和早期凋亡细胞;未镀膜组中主要为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坏死细胞。结论:未镀膜钕铁硼磁体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TiN镀膜和DLC镀膜磁体的细胞毒性符合细胞毒性测验制定的安全标准。
1092-1095

人工骨颗粒大小对于牙槽骨重建影响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大小人工骨颗粒对于骨再生的引导作用。方法:将人工制备的无机骨颗粒分为直径300~500μm和850~1000μm植入GBR动物模型,分别在植入后4周及10周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形态学测量。结果:术后4周时,2个实验组均可见新生骨自颅骨骨面沿人工骨颗粒向扩增区域内部生长;术后10周时,小颗粒组新生骨数量明显多于大颗粒组,且更加成熟致密,多处可见桥连样结构。新生骨面积比、新生骨与人工骨颗粒的接触长度、新生骨与人工骨颗粒之间空隙的比值、新生骨与人工骨颗粒的接触长度比,两组均随时间的延长发生显著性增加;且在术后4周与10周时,前3个指标均为小颗粒组高于大颗粒组,而接触长度比则在4周和10周时大、小颗粒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人工骨颗粒周长和人工骨颗粒空隙比,小颗粒组在4周和10周时均显著高于大颗粒组。结论:在人工骨材料植入的早期阶段,小颗粒组较大颗粒组具有更强的骨引导再生能力。
1096-1099

补肾中药合剂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体外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检测含补肾中药合剂血清对体外培养的人成骨细胞(hFOB 1.19)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MTT分别评估低和高剂量含补肾中药血清中成骨细胞分化与增值的能力,BrdU标记法来评估药物血清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人成骨细胞在含补肾中药血清中培养24h后细胞活力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长培养时间到48h后细胞生长活力进一步增强(P〈0.05)。结论:含补肾中药合剂血清可明显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
1100-1102

不同培养方法对共培养体系中破骨细胞生成影响的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培养方法对成骨细胞(OB)-破骨细胞(OC)共培养体系中破骨细胞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直接混合(比例1∶10)培养的方法建立OB-OC直接接触共培养体系,并观察培养基中加入10-6 mol/L PGE2和10-8 mol/L VitD3对破骨细胞生成的影响。应用聚酯微孔扩散膜隔断的双室24孔板间建立非直接接触OB-OC共培养体系。实验分2组:A组为直接接触法,B组为非直接接触法。2组培养基中均加入PGE2和VitD3。于培养第7、9天分别采用TRAP染色和牙本质磨片的扫描电镜(SEM)观察评价OC生成情况。结果:A、B组细胞均有TRAP阳性多核OC生成,并在牙本质磨片上形成吸收陷窝;但A组所形成的OC数目及吸收陷窝显著多于B组。在直接法共培养体系中,PGE2和VitD3有效促进了OC生成。结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共培养法均可用于破骨细胞培养,而前者效果更好。在共培养中PGE2和VitD3可有效促进OC生成。
1103-1106

短种植体的长度和表面设计对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短种植体表面设计和长度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影响,为指导短种植体临床应用和开发新产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12种包含不同长度和不同表面设计短种植体的上颌后区骨块三维有限元模型:V形螺旋设计、反支撑形螺旋设计、支撑形螺旋设计和鳍式非螺旋设计分别建立种植体长度为7 mm、6.0 mm和5.0mm模型,对所有模型进行垂直和侧向加载,分析比较周围骨组织的应力分布和Von-Mises应力峰值。结果:垂直加载时,鳍式非螺旋设计的应力分布最合理,在螺纹设计中6.0mm反支撑形表现出较好的应力分布。侧向加载时,在同一长度下,鳍式非螺旋设计的应力分布最佳。结论:短种植体表面设计以鳍式非螺旋设计最佳,在螺纹设计中,反支撑形的应力分布更合理,应避免应用V形螺旋表面设计;螺纹表面设计的短种植体长度不应小于6mm;鳍式非螺旋设计的短种植体长度可以更小,甚至可以小于5mm。
1111-1114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临床研究论著

主动脉瘤患者的牙周状况评价

摘要:目的:评价主动脉瘤患者的牙周状况,了解牙周病变程度对主动脉瘤发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09例临床诊断为主动脉瘤的病例及100例无主动脉瘤的健康对照者。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吸烟、全身状况等一般情况,检查受试者的牙周临床指标,并依据临床附着丧失程度分为轻、中、重度牙周炎,分析了解牙周感染与主动脉瘤间的关系。结果:数据分析显示主动脉瘤组牙周炎患病率较高,109人中105人患牙周炎,对照组100人中52人患牙周炎;主动脉瘤组牙周破坏程度较为严重,中、重度牙周炎占69.7%,而对照组中、重度牙周炎仅占9%。结论:中、重度牙周炎可能与主动脉瘤发生相关。
1115-1117

颌面部神经内分泌癌2例临床病理分析

摘要:目的:报告2例罕见的颌面部神经内分泌癌,以便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分析2例颌面部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预后,并对该疾病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2例颌面部原发神经内分泌癌患者,1例在术后半年发生局部复发并行第2次手术,另1例患者术后接受放疗,随访2年未见复发。结论:颌面部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早期即可发生转移,预后差。
1118-1120

服用硝苯地平后牙龈增生以及未增生患者牙龈成纤维细胞生物特性比较

摘要:目的:观察服用硝苯地平后牙龈增生和未增生患者牙龈成纤维细胞(nifedipine responders gingival fibro-blasts NIFr-HGF,nifedipine non-responders gingival fibroblasts NIFn-HGF)超微结构、细胞周期变化以及增殖能力的差异性,以探讨该药导致牙龈增生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透射电镜观察NIFr-HGF、NIFn-HGF的超微结构,利用流式细胞仪、MTT法检测和比较2种细胞经硝苯地平诱导后其细胞周期以及增殖能力的差异性。结果:与NIFn-HGF相比较,NIFr-HGF内粗面内质网扩张;受硝苯地平诱导后其增殖明显加强。结论:NIFr-HGF合成蛋白质的能力可能较NIFn-HGF强,且前者对于硝苯地平的反应也明显强于后者,这提示两类细胞的细胞生物学特性以及对钙离子拮抗剂的反应能力存在差异,药物性牙龈增生的发生可能存在细胞异质性。
1121-1125

正畸拔除下颌第一磨牙对第三磨牙位置变化的影响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正畸采用不同拔牙模式后第三磨牙位置的改变,探讨拔除下颌第一磨牙后对第三磨牙萌出的影响。方法:选择拔除下颌第一磨牙(15例)、第一前磨牙(20例)及非拔牙(20例)的3组青少年病例,3组患者正畸治疗前后及保持2年后拍全颌曲面断层片,对第三磨牙萌出的各项评价指标变化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正畸治疗前后,第三磨牙萌出间隙改变量,拔第一磨牙组大于拔第一前磨牙组和非拔牙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三磨牙萌出角度改变量,拔第一磨牙组大于拔第一前磨牙组和非拔牙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正畸保持2年后萌出间隙变化量虽均有增加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三磨牙萌出角度变化量拔第一磨牙组大于拔第一前磨牙组和非拔牙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畸治疗中拔除下颌第一磨牙可增大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第三磨牙更加直立,对第三磨牙的萌出有利。
1130-1133

EDTA凝胶和氯亚明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EDTA凝胶(EDTA gel)和氯亚明(chloramine-T)对人牙周膜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PDLC)增殖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的影响。方法:将5种不同浓度的EDTA凝胶和氯亚明溶液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PDLC。MTT法观察PDLC的增殖情况,酶动力学方法检测PDLC的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浓度为0.005%、0.0025%和0.00125%的EDTA凝胶溶液及浓度为0.0025%和0.00125%的氯亚明对PDLC的增殖和ALP活性无抑制作用。浓度为0.02%和0.01%的EDTA凝胶溶液及浓度为0.02%、0.01%和0.005%的氯亚明对PDLC的增殖和ALP活性有抑制作用(P〈0.05),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结论:EDTA凝胶和氯亚明对PDLC的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1138-1140

VEGF、MMP-9、TIMP-2在口腔颌面部鳞癌中的表达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口腔鳞癌中VEGF、MMP-9和TIMP-2基因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VEGF、MMP-9和TIMP-2在50例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口腔鳞癌的临床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VEGF在口腔鳞癌中阳性表达率与其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有淋巴结转移者VEGF的表达量较无淋巴结转移者明显增加(P〈0.05)。MMP-9的表达率与其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临床分期越高,MMP-9的表达越高(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MMP-9的表达量较无淋巴结转移者明显增加(P〈0.05)。TIMP-2的阳性表达率与T分类、临床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转移有关。随着T分类、临床分期的增高,TIMP-2的表达率明显降低(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TIMP-2的表达较无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降低(P〈0.05)。结论:VEGF、MMP-9的高表达和TIMP-2的低表达与口腔鳞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MMP-9的高表达和TIMP-2的低表达与口腔鳞癌的临床分期和疾病进展有一定关系。
1141-1144

透明质酸钠关节下腔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患者临床表现与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确诊为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可复性或不可复性),进行关节下腔灌洗及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观察分析治疗前、治疗1、2、3次和治疗后3个月临床疗效和Helkimo指数分析。结果:治疗1、2、3次、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前相比较,临床疗效及Helkimo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次与治疗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具有良好的效果,治疗效果稳定。
1145-1148

牙周膜干细胞在钛表面不同应答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牙周膜干细胞在不同粗糙程度的钛板表面的增殖情况及成骨基因表达。方法:常规酶消化法培养牙周膜干细胞,按照接种面性质及钛盘表面不同的处理方法分为5组;将牙周膜干细胞按照相同的细胞浓度植于上述5组培养皿内,检测细胞的增值情况和成骨标志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SEM检测钛板表面处理情况:第1组常规机器处理组(G1);第两组75μm Al2O3喷砂组(G2);第3组125μm Al2O3喷砂组(G3);第4组阳极电压处理组(G4);第5组空白对照组(G5)。细胞增殖情况:第1天细胞增殖较慢,但是G2和G3细胞增殖明显高于其他组,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第3天细胞增殖增快,G3和G4细胞增殖明显加快;第6天G2表现出最快的细胞增殖率,G5则表现出比其他各组明显缓慢的细胞增殖率。基因表达检测:培养后第1、3、6天GAPDH表达相对稳定,骨桥蛋白的表达在各组无显著性差异;骨钙蛋白的表达则有显著性,到第6天,骨钙蛋白在G5的表达明显降低,而在G2/3的表达明显增强。I型胶原的表达,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在G5表达较高水平,而在G2,G3轻度降低,在G5明显降低。结论:牙周膜干细胞在粗糙面增殖优于光滑平面,与塑料表面相较,钛板表面能更利于牙周膜干细胞的骨向分化。
1149-1152

经颌下置管全麻在复杂全面部骨折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介绍特殊全面部骨折手术中一种经颌下置管全麻的方法并探讨其适应症及注意事项。方法:7例全面部骨折、无法实施鼻插全麻患者,口插全麻并稳定后制备口底与颌下间隧道并将气管导管导出颌下、固定。手术结束后将导管导回口腔。结果:所有患者口腔插管和口底导出均顺利,导管位置无改变,双肺呼吸音对称。术中麻醉平稳,管理方便,不影响手术操作。术后局部无气肿、感染、气道阻塞、神经损伤。结论:在无法鼻插全麻前提下,经颌下置管全麻避免了气管切开,同时满足了颌骨骨折术中咬合对位的要求,是特殊全面部骨折麻醉手段的有效方法。
1153-1155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膜在引导牙周组织再生中应用的临床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评价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膜在引导牙周组织再生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牙周缺损区患牙随机分两组:实验组20例,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膜和羟基磷灰石修复;对照组10例仅羟基磷灰石修复。统计学比较6个月时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和牙槽骨水平改变。结果:实验组牙周袋深度、临床附着丧失的减少量和牙槽骨水平的增加量均较对照组高(P〈0.05),牙龈退缩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膜应用于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1156-1159

绝经期女性严重牙龈退缩与跟骨骨密度相关性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对绝经期女性严重牙龈退缩患者骨质情况的分析评价骨质疏松与严重牙龈退缩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牙周临床检查和左跟骨骨密度检测对168例严重牙龈退缩与197例无严重牙龈退缩的绝经期女性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牙龈退缩组的BQI、SOS、BUA、Z-score和平均T值低于对照组,存在着统计学差异;但组内分析显示牙龈退缩组和对照组各年龄段间平均T值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且各年龄段分组分析结果显示各年龄段间T值的构成比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女性严重牙龈退缩与骨质疏松存在着较大的相关性,因此强化牙周病患者全身的骨质检查有利于对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
1160-1162

《广东牙病防治》杂志征稿及征订启事

摘要:《广东牙病防治》杂志(月刊)是由广东省口腔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东省牙病防治指导中心主办的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是华南地区第一本也是目前唯一一本公开发行的纸质口腔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刊号为ISSN1006—5245,CN44—1407/R。自1993年创刊以来一直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面向预防,迅速反映牙科新技术、新进展”的办刊宗旨,受到读者的好评。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已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数据库等收录。
1162-1162

Angle Ⅰ类错畸形患者的庞特指数对比的相关分析

摘要:目的:比较正常庞特指数与AngleI错畸形庞特指数之间的差异,分析错畸形切牙牙冠与磨牙宽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Angle I错畸形患者40例,取上下颌硅橡胶模型,使用三维扫描仪进行三维扫描,然后使用计算机正畸设计软件OrthoRx V3.20建立三维模型并进行数据处理,在模型上选取测量标志点对各项指标进行测量,最终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AngleI错与正常之间差异。结果:AngleI错畸形上颌庞特指数与以往研究一致,下颌前磨牙和磨牙间庞特指数有显著性差异。结论:AngleI错畸形患者上颌骨各部的发育比例与正常颌基本一致,下颌畸形形成因素较复杂,需要根据个体情况适当扩展牙弓宽度。
1163-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