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管理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 44-1223/G3 国内刊号
  • 1000-7695 国际刊号
  • 1.1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科技管理研究是广东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科技管理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彩页图片、产业科技管理、科技发展与政策、自主创新专论、科技指标与评价、知识与知识产权管理、管理理论与方法、区域科技进步、低碳与绿色发展研究、高校与研发机构科技管理、组织创新力研究、信息化研究、科学学研究、产业集群与创新研究、科技项目管理、人工智能创新管理、公共科技管理

科技管理研究 2016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自主创新专论
创新潜力的中心-边缘效应探析1-7

摘要:区位和地位对创新的影响一直以来是创新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创新能力在不同层面的分布遵循"中心-边缘"结构的基本规律,处于中心不同地位的创新主体在创新潜力方面差异较大。首先在辨析"中心边缘"和"中心-"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中心边缘"这一特定的空间区位和社会群体地位,并分析中心、中心边缘与这三大空间区位和社会地位的创新能力。基于逻辑推演和理论综述,提出处于中心边缘空间区位和社会地位的创新主体比处于中心核心地位的创新主体往往具有更高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潜力。最后,应用数据分析从空间、群体和企业3个层面通过对具体案例的解析,实证检验"中心边缘的创新潜力效应",并分析其发生和形成的内在机制。

研发投入就能提升企业的价值吗?——基于创新存量的检验8-14

摘要:以2003—2013年在深圳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企业为研究样本,对创新活动采用存量的研究方法,厘清企业创新投入、产出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发现:(1)与以前文献相似,企业创新投入会影响企业创新产出,但是这种影响仅具有1-2年的滞后期,这表明我国的创新活动持续时间很短,大多为短平快的项目,没有长期的研发过程。(2)与以前文献结论不同,发现由于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与累积性,企业的创新投入不会直接影响企业价值,但企业创新产出对企业价值有直接贡献,实际上企业的创新活动是必须通过其产出面来直接影响企业价值的。(3)除采用泊松回归方法,亦采用负二项回归等多种回归方法,检验结果仍然稳健。

微观开放性视角下创造力的多层次影响机制探究15-22

摘要:采用微观开放性视角,探究团队跨组织搜索与经验开放性对于创造力的多层次影响作用。在团队层次,发现团队跨组织搜索与团队创造力显著正相关,情景式学习和借鉴式学习两种外部学习方式在团队跨组织搜索和团队创造力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在个体层次,根据远端个性差异影响近端状态差异进而影响绩效的理论,提出经验开放性通过创新自我效能对个体创造力产生正向影响的假设并得到支持。跨层次研究结果发现,团队跨组织搜索负向调节了创新自我效能的中介效应,即创新自我效能在低团队跨组织搜索水平下起到显著中介效应,说明团队层次开放性和个体层次开放性对于个体创造力存在着一定的互补关系。

效用理论视角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23-28

摘要: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知识累积优势、提升企业研发能力的重要途径。针对现有理论解释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有效性的不足,从效用理论视角系统剖析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创新主体主客观效用差异越小,协同创新机制越有效;IT能力、地理位置邻近性对隐性知识供需匹配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IT能力的影响更强,隐性知识供需匹配度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有效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主体间关系嵌入机制,即信任机制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稳定性系统和协同创新机制的有效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连带对隐性知识转移子系统和协同创新机制有效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主体间文化相似性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稳定性系统和协同创新机制的有效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科技发展与政策
国际技术评估建设进展及启示29-31

摘要:技术评估是一种政策研究工具,通过系统评价技术对社会、经济、环境、政治、文化等可能产生的影响,为技术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客观公正的选择方案,在各国技术淘汰、新技术的准入管理及推广应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机构建设、发展模式、应用领域及方法学的角度梳理总结国际技术评估进展和经验,并提出完善我国技术评估建设的政策建议。

以京沪深为样本的创新驱动政策研究32-36

摘要: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都越发重视创新,颁布了为数众多的创新政策。选取京沪深创新能力排名前三的城市为样本,对比三地创新政策的异同,利用扎根理论对其创新政策及创新绩效作出合理性解释,利用内容分析法发现其中的经验及教训,为国内各地今后出台更有利于驱动创新的政策提供依据。

国际科技合作理论与政策实践评述及对广东的启示37-41

摘要:在科技全球化大环境下,研究影响国际科技合作的相关理论,并运用理论引导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相关政策的制定,有助于广东有效地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提升科技实力和竞争能力。理顺国内外国际科技合作理论,研究总结世界各国国际科技合作的实践和政策特征,凝练出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的特征和发展趋势,结合广东国际科技合作的发展态势,提出对广东的启示。

我国适应创新驱动需要的科技人才可持续发展预警系统构建和分析42-47

摘要:科技人才是引领创新驱动的核心要素,实现适应创新驱动需要的科技人才可持续发展新常态对我国创新驱动发展适应经济新常态意义重大。通过设计预警指标体系,基于系统协调性构建我国适应创新驱动需要的科技人才可持续发展指数进行预警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适应创新驱动需要的科技人才可持续发展状况良好,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知识创造、企业创新、创新绩效之间的协调发展影响我国适应创新驱动需要的科技人才可持续发展,并提出对策建议。

华侨华人与中国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的技术支撑平台构建48-51

摘要:华侨华人与中国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在整合相关高校与研究机构,推进涉侨重大问题协同攻关的过程中发现亟需建立一个真正方便政产学研用各方互动交流、共同研讨与公开并汇总各种研究成果的大规模网络平台媒介。分别从平台构建的意义、思路和内容3个方面进行阐述。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科技指标与评价
基于成熟度模型的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评价52-57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产品系统的复杂程度日益提高,复杂产品系统在提升国民经济总量、促进产业发展、开展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针对复杂产品系统的特点,以成熟度模型为重要参考,从技术与管理2个维度构建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某复杂产品系统制造企业S公司的创新能力进行案例研究。

基于改进模糊物元的火电机组节能减排评价58-62

摘要:近年来国家对火电机组节能减排管理力度加大,促使国内多数火电机组都要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但多数电厂对自身节能减排潜力不清,盲目投入设备和资金,造成资源浪费。为合理评价电厂节能减排的潜力和状况,首先根据火电厂运行指标的特点建立火电厂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然后结合指标特点建立基于改进模糊物元分析理论的节能减排评价模型,利用基于物元分析理论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最后选取5台发电机组进行实例分析。研究得出的结果与现实吻合,表明改进模糊物元分析理论对发电机组的节能减排评价有其独特的优势。

广东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基于2006—2013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数据的分析63-66

摘要:基于2006—2013年我国《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广东27所公办本科院校的科技人力资源、科技经费、科技论文、成果鉴定、技术转让、获奖成果等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进行比较研究,提出科技资源配置出现的问题,旨在为加快推进广东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广东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供思路。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区域科技进步
基于产业知识基础的总部经济区域创新体系构建67-71

摘要:以产业知识基础为视角,以总部经济中心城市为区域划分依据,从理论上构建基于产业知识基础的总部经济区域创新体系。该区域创新体系以产业知识基础为创新资源、制度为外部因素、总部经济特性为内部禀赋,综合作用影响创新配置进而影响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类型。构建前向支撑型、后向支撑型和网络支撑型区域创新体系,以成都、上海、北京为典型总部经济中心城市进行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基于O2O模式的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运行机制创新——以重庆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为例72-78

摘要:我国为数众多价格昂贵的科学仪器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三低"现象:管理水平低、共享程度低、使用效率低,建设仪器开放共享平台是解决"三低"问题的必要手段。介绍分析重庆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多年来在仪器开放共享工作实践中创立的运行机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此提出依据仪器检测服务自身的特点,利用大数据技术,借鉴O2O(Online to Offline)商业模式运行流程的新思路,对平台原有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进行创新。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创新运行机制,能够为国家解决"三低"问题提供重要参考及示范。

科技创新服务供应链体系的构建——基于广东省丰顺县的实证分析79-84

摘要:当下科技创新作用日益增强,科技创新与服务供应方式的选择成为提高产业集聚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依托丰顺县现有生产力平台,深入研究丰顺县五大省级专业镇的关键外部环境、内部资源等内容,运用PDCA法、环境分析方法、SWOT分析法和定量战略计划矩阵评价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提出对现有状况升级改造的科技创新服务供应链体系;同时采用战略联盟方式,综合运用组织行为基本理论进一步探讨构建丰顺县科技创新服务供应链体系的可行性与动力机制。

粤台科技服务业的空间集聚水平及特征85-90

摘要:以2009—2013年行业就业人数为基础数据,采用区位熵指数、空间基尼系数等,分别对广东和台湾科技服务业集聚的整体状况、内部区域空间分布及各市的集聚水平进行测度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从产业集聚水平与集聚程度,还是在区域内部空间均衡发展上,广东相较台湾都有一定的差距,台湾的科技服务业在中国具有绝对的专业化优势;但显示广东的产业集聚程度正逐渐上升,特别是2013年呈现显著上升态势。

闽台创新型人才开发合作模式91-96

摘要:通过对目前闽台创新型人才开发合作政策、合作平台、合作方式、合作成果等现状的回顾,分析闽台在合作中存在合作意向不对等、合作机制不完善、合作程度不深入等问题;同时两地在人才资源、教育资源、产业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互补优势,在此基础上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闽台创新型人才开发合作模式,重点阐述当前闽台迫切需要建立并完善官官、校校、产学研、介介企、民民企5种创新型人才开发合作模式。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高校与研发机构科技管理
我国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分析——基于普适计算与信息链理论的视角97-100

摘要:2012年我国启动实施了"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的"2011计划",开启了协同创新政策的国家意志。知名高校由于其各方面资源优势突出,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而作为高等教育中流砥柱的地方高校由于实力问题,始终都没有形成适合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极大地制约了我国人才的培养质量、制约了地方的发展。阐述我国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转型发展的客观性与迫切性,基于普适计算与信息链理论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与其它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为我国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转型发展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