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管理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 44-1223/G3 国内刊号
  • 1000-7695 国际刊号
  • 1.1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科技管理研究是广东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科技管理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彩页图片、产业科技管理、科技发展与政策、自主创新专论、科技指标与评价、知识与知识产权管理、管理理论与方法、区域科技进步、低碳与绿色发展研究、高校与研发机构科技管理、组织创新力研究、信息化研究、科学学研究、产业集群与创新研究、科技项目管理、人工智能创新管理、公共科技管理

科技管理研究 2008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自主创新专论
论科技自主创新思维2-4

摘要: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基础是科技创新,关键是科技自主创新,只有科技自主创新才能形成科技核心竞争力。科技自主创新思维是科技自主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弄清科技自主创新思维本质和功能,对于我们培养科技自主创新思维,形成科技自主创新氛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家科技创新的效率与生产力5-8

摘要:本文以中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韩国、俄罗斯、新加坡和加拿大为研究对象,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对各国科技创新的效率与生产力增长进行评价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不论在研究和发展的投入产出的整体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还是规模效率上,都属于明显非效率国家,且它们呈规模报酬递减状态,与先进国家的有明显差距;在2000至2004年期间,中国科技创新的生产力有明显提高,但这主要来源于技术效率的改善,而技术进步的作用不明显,这与发达国家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科技创新的生产力形成鲜明的对比。

创新视角的组织公民行为及其相关概念探析9-11

摘要:组织公民行为被认为是组织有效运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是近年来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组织公民行为研究的发展,出现了很多与之相近或相似的概念,例如角色外行为、组织自发性以及关系绩效等。这些概念的出现一度使得该领域的众多研究者产生混乱和疑惑。本文将在总结组织公民行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上述概念的来源、涵义以及相关实证研究进行比较和辨析,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在创新视角下提出未来的几个研究方向。

构建开放式产业创新体系 推动广东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科技合作12-15

摘要:本文从广东高新技术产业融入全球生产网络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该产业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的过程中的五个方面的问题;在合作中的层次,外商投资企业在合作中的地位,合作中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合作的对象,以及国际科技合作对于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等。提出在全球化联系日益加强的背景下,构建开放式产业创新体系是推动广东高新企业的国际科技合作的重点。

文化影响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理论框架研究16-17

摘要:文章分析了文化的含义、民族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以及文化对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化影响国际化战略的概念框架。企业在制定和实施国际化战略时,必须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充分发挥核心竞争力的优势,而核心竞争力的建立需要在企业内部营造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基于灰色聚类的我国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评价18-20

摘要: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和科技实力的标志,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本文首先探讨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提出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继而,运用灰色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客观量化实证研究,得出灰色聚类评估的结果;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归纳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变革型领导对自主创新内动力的推动效用分析21-22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变革型领导的特点,从企业自主创新内动力的四个方面——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创新文化和知识员工,论述了变革型领导的推动效用,构建了变革型领导对自主创新的推动模型;并通过分析国有企业领导者的传统风格,说明国有企业发展变革型领导的必要性。

技术平台与高技术企业技术核心能力提升的微观机制分析23-25

摘要:技术平台的构建、升级和更新直接影响高技术企业技术核心能力的形成和提升。本文对技术平台的构成要素及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各要素在技术核心能力的形成中分别对应不同的能力状态,具体分析了技术平台与技术核心能力提升的关系,阐述了二者共同提升的平台——台阶模型及互动作用机制,并结合高技术企业的特征和知识特性,分析了知识在技术平台与技术核心能力提升中的作用过程。

知识型企业组织创新的类型及比较分析26-27

摘要:知识型企业组织创新相对于其他企业组织创新更具知识特质性。从知识存量多少出发,知识型企业组织创新划分为主动式组织创新与被动式组织创新;从知识获取的途径出发,知识型企业组织创新划分为开放式组织创新与封闭式组织创新;从知识流动的方式出发,知识型企业组织创新划分为渐进式组织创新与突变式组织创新;从知识存在的形式出发,知识型企业组织创新划分为潜在型组织创新与外在型组织创新。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28-30

摘要:目前,我国多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缺乏。要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立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增强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企业发展意识,要以人为本,强化管理,加大技术投入,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组织学习机制和能动效应研究31-32

摘要: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组织学习的能力越来越重要。本文在组织学习以及在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型基础上,分析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不同阶段的组织学习机制,并试图揭示组织学习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面向创新的知识集成模式研究33-35

摘要:已有对知识集成的关注和研究的侧重点,都在一些哲学的、宽泛的主题以及概括的表达上面,而不是针对那些实践性的细节。在野中郁次郎教授等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以知识的主动寻优为主旨来概括知识集成涵义,并以集成的集成链为主线,根据其作用和价值的不同将知识集成分为知识的共享与挖掘、知识的优化选择、学科间知识的振荡集成、知识集成的拓扑衍生四个阶段。

从法国“竞争点计划”谈我国创新体系建设36-38

摘要:法国“竞争点计划”是一项通过整合优势、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方式促进法国企业技术创新的计划,“竞争点计划”的实施反映了创新模式已经发展到国家创新体系阶段。我国目前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尚处在试点状态,我们应以“竞争点计划”为借鉴,强化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体系,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其地区差异分析39-42

摘要:自主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与国家能力的重要指标,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强弱、国际地位的高低和发展的成败。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关于自主创新影响因素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自主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数据作为自变量,分析各个地区之间的自主创新能力重要的特征变量上存在的显著性差异,并以1996-2005年的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子数据为基础,运用多元统计回归方法,分析了自主创新及其影响因子之间的因果关系,并针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一些前瞻性的对策。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科技发展与政策
广东科学中心可持续发展研究43-46

摘要:本文在对世界科技馆发展特点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针对即将开馆的广东科学中心所面临的新形势,运用SWOT模型,对广东科学中心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参考科学中心影响模型,从科学定位、创新理念和营造品牌等方面提出广东科学中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广东省重点企业集团研发投入强度偏低的动因研究47-49

摘要:针对广东重点企业集团自主创新研发投入强度偏低的情况,笔者进行了典型的社会调查。在调研的基础上,本文对其动因进行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分析,并根据目前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建议。

我国新型工业化下FDI利用的战略调整50-52

摘要:FDI(外商直接投资)一直是社会探讨的热点,它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文章基于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的视角,指出了目前我国对FDI的利用过程中存在诸如重制造业轻服务业、制造业层次低、技术溢出效应差和对外资过度依赖等问题,这些问题急待解决,否则将制约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如何优化FDI利用的战略方法,是新型工业化战略在FDI方面新的认识和具体应用。

公共技术采购的项目管理及政府角色定位53-55

摘要:公共技术采购可以被视为一个特定的“项目”,对其实施项目管理有多方面的益处。公共技术采购项目管理的关键领域在于过程管理、风险控制和合同选择等。过程管理对从辨析用户需求开始,经收集市场信息、组织投标、评估投标与授予合同,直至产品交付的整个采购过程进行全寿命周期管理;风险控制主要包括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两个阶段,应特别重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合同选择必须根据采购项目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成本、创新、质量和交货时间等因素。在公共技术采购项目管理中,政府应充当关键角色,发挥重要作用,努力成为精明的购买者、供应商的合作者以及技术创新的催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