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电子技术杂志社
分享到:

空间电子技术杂志

《空间电子技术》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1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与研究、技术报告、设计与测试、新技术新工艺、信息与动态等。
  • 主管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办单位: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4-7135
  • 国内刊号:61-1420/TN
  • 出版地方:陕西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71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36
  • 综合影响因子:0.379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空间电子技术 2013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空间电子技术杂志太赫兹技术专题

飞秒激光激励闪锌矿晶体产生太赫兹辐射的数学分析

摘要:基于飞秒激光激励闪锌矿晶体的太赫兹源实现方法较为简单,已有研究证明发射效率与晶体晶向选择,飞秒激光入射角以及偏振态相关,文章通过详细的理论分析与数学计算,讨论了正入射以及斜入射情况下太赫兹辐射最优化条件,获得了明确的飞秒激光入射角、偏振态、晶体晶向的选择依据,对提高太赫兹输出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5

W波段行波管及卫星通信系统应用前景

摘要:为了满足卫星系统对通信容量日益增长的需求,W波段已经成为空间通信应用中的前沿。对于高功率放大器,w波段行波管在输出功率和工作带宽方面具有优势,国内的W波段连续波和脉冲行波管在功率和带宽等主要技术指标上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希望进一步提高器件的实用化程度和可靠性,促进W波段卫星通信系统的研究,为我国下一步高频率宽带卫星通信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提供自主可控的核心电子元器件产品。
6-9

太赫兹波在等离子鞘套中的传播

摘要:文章介绍了平面波斜入射到不均匀非磁化等离子体时的散射矩阵方法,并用这种方法分析了等离子鞘套中太赫兹信号的传播特性;计算了鞘套的反射,透射与群时延。计算结果表明,在低碰撞频率时,鞘套的高通特性显著,随着碰撞频率的增加,鞘套的反射与透射系数随频率的变化趋于缓和;总体上等离子体的入射波频率的增加,有利于电磁波的透射。
10-12

静止轨道毫米波与亚毫米波探测仪天线电性能设计

摘要:静止轨道毫米波与亚毫米波探测仪天线系统是静止轨道微波遥感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对天线系统方案进行了设计,给出了天线电性能仿真分析结果,并考虑了天线的形面及装配校准误差对天线电性能的影响程度,同时对天线的馈电系统方案进行了设计。
13-16

太赫兹天线无相测试方法

摘要:文章给出了一种仅由幅度信息重构天线远场方向图的平面近场方法,以及由两组相互正交的线极化分量幅度信息获取圆极化天线方向图的远场(紧缩场)测试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
17-20

太赫兹反隐形观测技术发展现状及研究必要性

摘要:太赫兹波具有高频率、较强穿透性、相干性和物质“指纹特性”等独特性质,其中高频率使得太赫兹具有高分辨率观测能力。文章主要针对太赫兹隐形目标观测技术进行阐述,跟踪太赫兹隐形目标观测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理清技术发展趋势及脉络,分析研究必要性,为我国反隐形探测技术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21-24

基于调频连续波的太赫兹频段转台成像方法研究

摘要:高分辨成像雷达是太赫兹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目前太赫兹雷达源的功率水平和太赫兹雷达的应用环境决定了要优先考虑采用调频连续波体制。因此文章在转台成像方式下分析了调频连续波太赫兹雷达信号模型和处理方法,实现了高分辨成像,并与X频段的成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太赫兹调频连续波ISAR成像的优势。
25-28

面向航空航天应用的太赫兹真空电子学源

摘要:太赫兹(THz)科学与技术是近年来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而THz辐射源则是制约THz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真空电子学的THz源具有功率大和效率高等优势,特别是扩展互作用器件(EIO/EIA)、返波振荡器(BWO)、行波管(TWT)等都可发展为紧凑型的THz源,适合机载和星载平台应用;而回旋电子器件和自由电子激光等则具有高功率的优势,在陆基或海基平台上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文章在介绍THz波在航空航天领域相关应用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各种THz真空电子学源的发展水平。
29-35

220GHz行波管设计与工艺实验研究

摘要:针对目前系统应用对于220GHz频段的大功率辐射源的需求,文章设计了一种折叠波导行波管,在215GHz~225GHz的带宽范围内能够输出10W以上的功率,增益大于25dB。通过模拟计算确定了折叠波导高频电路、注波互作用、电子光学系统以及输能窗等主要部件的设计尺寸,并加工了折叠波导高频电路样品,对制造工艺进行研究。
36-39

220GHz返波振荡器高频特性及互作用研究

摘要:文章对220GHz折叠波导慢波电路的返波传输特性进行了研究。介绍了返波振荡器的工作原理,结合模拟仿真和理论分析,针对220GHz的返波振荡器,研究各个参数对冷特性的影响。对220GHz返波振荡器的高频结构进行了初步设计,给出了结构参数以及相应的模拟结果。结果表明在不考虑损耗的情况下,设计的结构可以在中心频率220GHz处获得约为0.5W的功率,可调谐范围是30GHz,调谐电压范围为5.5kV-12kV。
40-43

基于雪崩二极管的太赫兹高次谐波混频器

摘要: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雪崩二极管的太赫兹高次谐波混频器。雪崩击穿效应中的非线性特性能够引起高次谐波的频率变换效应。这种特性使雪崩二极管能够应用于毫米波及太赫兹频段的高次谐波混频。文章基于雪崩击穿效应中的非线性特性产生高次谐波的频率变换效应,提出将雪崩二极管应用于太赫兹频段的高次谐波混频,并从理论上分析高次谐波特性及其电路结构。16次谐波混频器获得了15dB的变频损耗,实验结果表明雪崩管高次谐波混频技术是一种极具应用价值的技术。
44-47

太赫兹固态电子器件和电路

摘要: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半导体器件的截止频率已经进入到太赫兹频段,太赫兹电路的频率特性特性得到极大发展。以固态器件为基础的电路的工作频率进入到太赫兹频段。太赫兹固态电子器件与电路技术在空间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文章重点介绍InP基三端太赫兹固态电子器件和电路,以及太赫兹肖特基二极管器件和电路的技术发展过程与最新动态。并指出随着器件与电路的整体化与集成化发展趋势,太赫兹单片集成技术是其未来发展方向。
48-55

太赫兹通信技术研究进展及空间应用展望

摘要:太赫兹波具有频带宽、传榆速率高、方向性好、安全性高、散射小及高穿透性等特性。近些年天体物理学,行星和地球科学研究的任务增多促进了太赫兹源和系统的不断发展。文章介绍和分析了太赫兹通信的一些关键技术和最新研究成果;同时,对太赫兹的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56-60

星载183GHz分谐波混频器的设计

摘要:文章采用TERATECH公司研制的肖特基二极管,设计了一种星载183GHz分谐波混频器。长9mm、宽0.42mm的混频器电路被放置在腔体中,包括波导过渡到微带的本振和射频频率匹配部分。仿真结果表明本振功率仅为3mw时,变频损耗在173GHz~193GHz频率范围内小于9dB,变频损耗幅度平坦度小于1dB。
61-64

太赫兹成像系统的研究

摘要:文章介绍了工作在375GHz的太赫兹成像系统,成像系统由3个透镜、返波管源、倍频器、戈莱盒、金属线栅和示波器等部分构成。并用硬币做了太赫兹反射成像实验以验证成像系统效果。太赫兹信号照射到硬币上,逐点扫描硬币,检测经反射的太赫兹信号,提取出其信号幅度。实验结果表明成像效果良好,并采用非线性频谱外推算法对原始图像进行处理,提高了图像可视性。
65-67

基于石墨烯的太赫兹可重构极化扭转器研究

摘要: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可重构太赫兹极化扭转器设计方法,并讨论了其工作原理。文中对不同门限电压下的石墨烯的参数进行了计算,并对极化扭转器整体结构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了门限电压对极化扭转器的工作频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石墨烯偏置电压可以使极化扭转器输出波的极化状态在线极化和圆极化之间切换。
68-70

水凝物对THz波辐射的衰减研究

摘要:文章基于水凝物粒子尺寸与THz波长的大小关系,分别利用Rayleigh近似、Mie理论以及几何光学方法计算了降雨和云雾引起THz波辐射的散射衰减。比较了不同强度的降雨和不同能见度、含水量的云雾对THz波的散射衰减。结果表明,随着频率的增大,THz波段雨衰减先增大后减小;在整个THz波段,含水量较小或能见度较低的云雾的衰减随频率的增大而单调增加,含水量较大或能见度较大的云雾的衰减随频率先增大后减小;在THz波段云雾衰减随能见度的减小和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温度对THz波段的云雾衰减影响不大,在整个THz波段并不存在明显的规律。在THz波频率高端云雾影响较降雨要严重的多。
71-75

基于THz大气窗口的金星地表遥感研究

摘要:文章以金星快车VIRTIS载荷相关数据为出发点,验证金星大气模型相适应参数及其窗口。并通过模型参数中的THz频谱分布,阐述实现金星地表遥感探测科学目标的THz相适应理论基础,并提出多功能金星遥感构想。
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