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开发研究杂志 省级期刊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 62-1005/C 国内刊号
  • 1003-4161 国际刊号
  • 0.65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开发研究是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主管的学术期刊。开发研究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扶贫与乡村振兴、区域经济、产业开发、管理科学、旅游经济、一带一路、城镇化与城市群、产业经济、劳动经济、西部国际陆港建设研究、“十四五”城市化与城镇群研究、改革与发展、经济理论、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国土空间规划问题研究、社会热点问题、对外贸易、经济热点、本刊特稿

开发研究 2017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开发研究杂志城镇化与城市群
共享与共治:中国城市群协同治理体系建构1-6

摘要:“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增长极”正在发生着“由点到面”的深刻跃变,中国经济发展将进入以城市群为主导的时期。在城市群布局规划完成之后,城市群的区域治理问题便十分突出。当今城市群的形成是相邻地方政府“主动联合”的结果,城市群的区域治理不同于中国既有的中央集权行政纵向协调的体制机制,也要超越西方所谓的分散式分权制下以市场化契约为主的横向协调模式,而是要探索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标,以资源共享为平台的多元主体参与下的合作共治。其治理框架体系主要包括参与主体行为界定、资源共享平台构建、经济支撑载体三个方面,而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强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夯实产业集群基础应该是实现当今城市群有效治理的架构愿景。

也谈敦煌升格为地级市的可行性7-11

摘要:敦煌市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不仅在区域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布局等方面具有可行性,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敦煌在历史上即长期属于中央直辖的“郡”“州”一级行政建置,曾是古丝绸路上重要的国际性“都会”之一,拥有人类历史上最灿烂的文化遗迹,而且在今天“一带一路”倡议、国际文化交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等方面担负着重大使命。同时,敦煌又为甘、新、青三省区以及西藏、内蒙古西部重要的节点城市,因而敦煌有条件、有资格、有必要升格为地级市,以便其发挥更大的辐射带动作用。最后,建议修建柳园南站至敦煌的高铁,构成一条北起乌鲁木齐,经哈密、敦煌、格尔木、那曲,南达拉萨的纵贯我国西部地区的南北向铁路大动脉,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更大发展及国家西部安全的提升。

农村土地制度、劳动力流动与我国城市化模式12-19

摘要:在参考现有城市经济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用赫芬达尔指数(HHI)和城市首位度来对我国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结构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分散化特征。通过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与剩余人口流动进程进行关联分析,揭示了农村土地制度、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城市化模式之间的关系。农民土地物权的权能不足导致农村土地对农民的束缚依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空间分布模式。为了通过保留农村集体成员身份确保对农村承包地与宅基地的用益物权,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倾向于选择非全面转移的流动方式,导致我国出现典型的分散城市化模式,城市规模分布不甚合理,降低了城市体系的总体效率。因此,有必要通过户籍和土地制度的联动改革推动农村人口的高效流动,优化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这一联动改革的基本思路是要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进一步扩大农民对于农村土地的处分权能,固化农村土地的分配权,将其与户籍身份脱钩,构建农村土地的市场化退出机制。

开发研究杂志丝绸之路经济带
“一带一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20-27

摘要:世界经济的发展及发展中所产生的新的结构性矛盾,推动着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一带一路”工程的实施,既是对政治经济学的物质批判,也是文化的批判。在保证世界经济和全球化的平稳发展中,使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心由物质层面转向文化层面,由生产关系转向社会关系。改变了政治经济学研究微观化趋势。在带动东西方物质和文化的交融中,实现理念的超越和思维的转型。把中华文化的科学性带入发展过程,以公利公益性文明意识弥补功利主义文化之不足。

“一带一路”PPP模式的价值及风险规避28-34

摘要:PPP模式是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项目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创新,既能解决现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缺口过大等问题,又符合国内释放优质产能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是构建互利互惠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的重要途径。但境外PPP项目风险不容小觑,除了国内PPP项目的固有风险外,局部地区政局动荡、法律体系不规范、不统一,一些国家宗教影响深刻,投资回报率低等,都给PPP项目带来极大风险。亟待通过加强政府间沟通、对投资环境事先进行多方位调查研究、创新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等途径,管控相关风险,提升公共产品的管理效率和资本配置效率,促进“一带一路”PPP项目健康发展。

开发研究杂志产业开发
产业组织结构演变趋势与产业转型升级35-40

摘要:产业组织结构是产业的重要特征,不同规模的企业各具优势,在产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从国内外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可以发现,产业组织结构具有一般性的特征,同时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推动下,产业组织结构呈现去中心化、平台化和扁平化等发展趋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产业组织结构还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优化我国产业组织结构,能够对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有力支撑。

全球钢铁企业布局的新特点及城市钢厂发展启示41-48

摘要:在技术发展创新、资源赋存变化、环境治理严格、市场需求升级等因素影响下,全球钢铁产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并在企业布局上呈现一些新特点。在临海钢铁联合企业保持较强竞争力的同时,部分位于内陆地区的传统钢铁企业因成本上升、资源枯竭而优势消退,短流程钢厂则因工艺流程和柔性生产优势而快速崛起。作为我国钢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钢厂发展的基础条件、竞争优势和生产布局面临深度重构,为此需要着力构建新型钢-城关系,在企业退出搬迁、工艺流程再造、产品技术升级、衔接城市发展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调整,从而优化钢铁产业布局,提升钢铁企业竞争力。

基于问卷调研的上海文化消费分析49-55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上海市文化消费的现状,建立多分类有序Logit模型研究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采用SPSS22.0回归分析得出结论,研究发现,消费者个人特质在不同程度上对文化消费产生影响,其中学历水平的影响程度最高,其次是消费者文化了解程度、职业和婚姻状况。对政府而言,文化产品的宣传是促进文化消费的主要着力点。对文化产品生产者来说,产品质量的提升,树立产品品牌效应的基础上实施在线经济对文化消费起到刺激作用。将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分为三个主体:消费者个人、政府、文化产品生产者,并针对不同角色和上述研究结果给出相应的建议。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产业园区的分类与发展模式56-60

摘要:“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行动纲领,而产业园区则被认为是助力中国实体经济发展、打造制造强国的重要引擎之一,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园区的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不断变化,过去的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产业园区发展的新趋势,更无法满足中国制造2025对产业园区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基于此,用目前产业园区的新特点,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索新的产业园区分类方法及园区发展模式,将产业园区分为5类,并提出不同的发展路径。

开发研究杂志扶贫与农村发展
注意力视角中的扶贫政策演进与其发展61-67

摘要: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当前中国政府面临的艰巨任务。从注意力视角审视我国扶贫政策演进历程,研究发现我国的扶贫历程呈现的动态性演进特征,实质是党和政府的注意力从“选择——转变——分配——再分配——聚合——固定”的阶段性变化过程。从传统的扶贫范式转向精准扶贫模式,由贫困人口瞄准到贫困个人瞄准,我国始终保持对贫困问题的高度持久性的关注。中央决策层的扶贫注意力的观测对当前阶段的精准扶贫政策实践,以及扶贫治理体系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未来新时期,我国扶贫政策的宏观走向具有集合多元化力量联合扶贫趋势;有效衔接扶真贫、摒弃数字扶贫;赋权提能,推进参与式扶贫,形成完善的扶贫开发体系,总结适合于中国国情的扶贫经验,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之路。

“生命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与急迫性68-72

摘要:人的生命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精神属性的统一,人的生存既依赖于一定的物质基础,也依赖于一定的社交依托与精神支柱。生命的本质不但在于物质基础上的“活着”,也在于良性社交关系中积极精神状态下人的“幸福追求”。生命的本质要求我们加强“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核心在于了解生命的无常,珍惜自己,关爱他人;在于正确看待人生的各种境遇,充分理解生命的意义,培育乐观进取的精神,创造条件以达到幸福。当前,我国依然存在着一些诸如“因贫自杀”“因贫杀人”与“报复社会”等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扶贫既要做到“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还要十分注意“授人以愉”,既要加强“精神扶贫”特别是“生命教育”工作,还要培育人们乐观向上的精神与坚韧不拔的品格。

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信息贫困的机理与路径73-78

摘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脱贫是当前我国扶贫攻坚亟待攻克的堡垒,也是我国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关键所在。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结合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现状,提出了信息贫困锁定假说:第一,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存在严重的信息贫困问题;第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信息贫困与当地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基层治理等相互耦合、相互影响,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出现路径依赖,陷入贫困锁定状态。基于信息贫困锁定假说,分析了互联网对于破解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信息贫困锁定的内在机理和实现形式,并针对我国互联网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制定互联网扶贫规划、充分发挥知名平台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快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普及进程、完善互联网扶贫监管体系、完善互联网扶贫的融资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脱贫攻坚中第三方评估的引入探索与推进策略——以2016年安徽省高校实施第三方评估为样本79-83

摘要:精准扶贫是中国当前最为重大的民生工程和政治任务之一,在步入深水区,面临“硬骨头”的特殊时期,回望来路、查找问题、调整方向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至关重要。第三方评估正是从独立、客观、公正的角度对扶贫工作的评估,理论上能够成为回望来路的望远镜、查找问题的放大镜、调整方向的校准仪,有利于促进扶贫工作的方向准确、过程扎实、结果真实。2016年,安徽省率先对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县(市、区)实施第三方评估全覆盖。此次评估以高校师生为主体,在探索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发现了精准扶贫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但同时也暴露出以高校师生为评估主体的第三方评估方式存在依赖性强、专业性弱等一系列问题,应从制度完善、引入专业人才、畅通信息渠道等多方面入手,充分提高第三方评估在精准扶贫中的效用,以推动精准扶贫工作高效推进。

开发研究杂志区域经济
人口迁移过程中的收入趋同与社会分异84-90

摘要:考虑中国大规模的人口快速迁移引起了一系列城乡区域发展问题,笔者研究了人口迁移与城乡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统计分析发现,近年来中国各个区域层面的收入差距均表现出不断缩小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笔者将Harris&Todaro的二元结构模型扩展到区域层面,利用中国各省和城市面板数据验证了人口迁移与城乡区域收入趋同的关系。进一步反思发现,人口迁移促进城乡区域发展趋同,主要表现在平均收入趋同方面,而伴随人口迁移的农村病、城市病、不完全城镇化等社会分异则日益凸显。最后,提出要逐步降低制约自由迁移的制度约束,提高迁移的效用水平;支持和鼓励举家迁移、就近迁移等幸福迁移模式;考虑人口迁移过程中个体收入差距问题,要积极统筹城乡贫困治理。

无锡、保定农户家庭纯收入水平的演变(1997—2010)91-99

摘要:利用1998年和2011年的“无锡、保定农村调查”数据,对无锡、保定4个村的农户家庭纯收入变化做了详细考察,认为两地农户纯收入水平均有大幅提高。保定的收入差距比无锡大,两极分化的情况比无锡明显。两地农民的工资性纯收入是主要来源,经营性纯收入是增收的稳定基础,转移性纯收入的比重上升,财产性纯收入是增长的新动力。结合南北两地部级发展战略,对提高两地农户家庭收入提供政策建议。

科技创新对甘肃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空间差异100-107

摘要:基于甘肃省2004—2014年14个地州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研究科技创新对甘肃省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分析科技创新对甘肃省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差异及其演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创新对甘肃省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并且无论加入资本变量或劳动力变量,还是同时加入资本和劳动力变量,科技创新对甘肃省经济增长的影响依然在1%的显著性水平。科技创新对甘肃省经济增长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影响程度最强的为兰州市,影响程度较强的有嘉峪关市、白银市、庆阳市、酒泉市,影响程度一般的有临夏州、定西市、甘南州、金昌市,影响程度最弱的有武威市、天水市、张掖市、平凉市,而科技创新对陇南市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科技创新对甘肃省经济增长产生显著性影响的地区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演化趋势,影响的显著性地区逐步呈现出以兰州市、酒嘉地区以及天水市为主的空间演化趋势。

甘肃省农业问题及发展趋势108-113

摘要:近年来,在各项方案的部署和不断落实下,甘肃省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农民人均收入、粮食产量、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加,增幅均高于全国水平;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农牧业持续发展势头良好;农民收入来源和消费结构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升级,龙头企业数量不断增多,金融扶持渠道拓宽,融资难的问题有所缓解。但是,甘肃省农村发展水平与全国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农民人群素质较低、农业产品过于单一、先进的现代化农业科技水平应用有限等一系列问题都制约着甘肃省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今后应在加快优化农业产业和农村人力资源结构、完善农村金融体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和优化。

开发研究杂志管理科学
创新驱动下合沪双城科技合作研究114-120

摘要:创新驱动既是我国应对当前经济发展困境的必然之策,也是为我国长远发展打造持续动力的根本之道。创新驱动的关键在于提高创新效率,而区域间的科技合作能够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带来创新效率的提升。在分析合肥和上海科技合作可行性的基础上,介绍了两地科技合作的现状,提出了两地深化科技创新合作的重点领域、促进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