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开发研究杂志 省级期刊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 62-1005/C 国内刊号
  • 1003-4161 国际刊号
  • 0.65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开发研究是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主管的学术期刊。开发研究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扶贫与乡村振兴、区域经济、产业开发、管理科学、旅游经济、一带一路、城镇化与城市群、产业经济、劳动经济、西部国际陆港建设研究、“十四五”城市化与城镇群研究、改革与发展、经济理论、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国土空间规划问题研究、社会热点问题、对外贸易、经济热点、本刊特稿

开发研究 2017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开发研究杂志社会热点问题
企业年金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四篇)——企业年金自动加入制度:美英经验借鉴1-9

摘要:中国企业年金制度亟须大发展,但却面临覆盖面过窄等难题。而美、英两国在职业养老金制度发展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21世纪初建立的职业养老金自动加入制度在提高职业养老金计划参与率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借鉴美、英两国职业养老金自动加入制度,也许有助于破解中国当前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的难题。但是,考虑到中国企业年金发展所处的特殊环境,自动加入制度的设计应该重视一些关键环节,主要包括恰当的合格企业年金计划条件、有效的鉴定测试机制、良好的过渡计划、有力的税收优惠支持和高效的监管体系。

企业年金投资管理改革:放开个人选择权的重要性9-15

摘要:个人投资选择权是企业年金制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国企业年金市场自20世纪90年代建立以来,一直未对个人投资权进行明确规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运营决策和选择权大都由企业代表个人行使,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矛盾。在本轮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中,建议采取渐进式放开策略,实行有限制的个人选择权,并与国际接轨,引入年金预设投资基金选项。

QDIAs的发展与引入可行性探析15-20

摘要:作为一种养老金理论、金融理论与信息理论深度结合的特殊产品,QDIAs机制被各种形式的个人账户制度广泛使用。美国、英国与澳大利亚等国实践验证了QDIAs存在背书效应,且降低了参与者的选择难度,缓解了制度资产配置不合理的局面。QDIAs机制与多支柱养老金制度建设互相兼容,并且可以有效解决两大问题:企业年金制度覆盖率低与制度参与者金融知识不足。在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工资高速增长与制度单纯依靠第一支柱的情况下,企业年金制度急需引入QDIAs机制,这既可以缓解当前制度覆盖率过低、受托人虚化以及制度参与者金融知识不足等问题,也可以利用技术变革推动制度的整体完善。

《2006年养老金保护法案》后美国401(k)计划持续创新与发展前沿20-26

摘要:美国401(k)计划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其制度设计和监管环境日臻成熟。《2006年养老金保护法案》为401(k)计划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从新近改革内容、投资运营和改革效果评估等方面展开详细分析,结果显示,自动加入机制和合格默认投资选择工具的应用对提高计划参与率和分散投资风险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三点发展经验:一是税优政策是401(k)计划发展的重要刺激手段;二是自动加入机制和合格默认投资选择的制度创新是促进计划发展的动力;三是坚持市场化运作和完善监管体系是制度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

开发研究杂志城镇化与城市群
中国丝绸之路城市群发展现状与战略设计27-33

摘要:与我国已有的其他城市群相比,丝绸之路城市群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城市源流久远,历史辉煌,并呈现出多区域、多文化、多中心的特点,在中国城市群中独树一帜。研究制定中国丝绸之路城市群发展总体战略规划,明确丝绸之路城市群的空间边界、战略定位、层级体系、任务分工和协作机制,推进城市群合作体系的建立,实现不同城市各安其位、有序稳定发展,成为推进西部大开发的“主体形态”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支持平台。

我国城镇化质量与水平协调发展关系研究34-40

摘要:通过构建城镇化质量测评指标体系对其进行测度,并基于改进后的象限图分类识别方法,对我国30个省份2005—2014年的城镇化质量与水平协调发展关系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均呈逐渐增长趋势;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以城镇化质量滞后型为主;随着时间的变化,大部分省份的城镇化质量与水平的偏离程度均有所降低;我国城镇化发展存在较为明显的东部和中西部空间分异,东部地区城镇化质量滞后于城镇化水平,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质量与水平基本协调发展。基于此,未来应转变城镇化发展思路,实现从“量”到“质”的观念转变,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努力提升我国城镇化质量,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城镇化建设,促进我国城镇化质量与水平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族群心理社会适应——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41-47

摘要:从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的理念转变既对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这一概念在中国背景下本土化的生成过程。城镇化究其本质是人的城镇化,尤其在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中,关注族群社会融入及族群社会心理适应问题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标识和应有之义。从城镇化的内涵演进入手,结合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具体现状,对当前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建设及族群心理社会适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族群心理的社会适应是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族群心理的文化调适是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族群心理的社会适应为基础,促使族群文化心理与新环境有机融合;另一方面,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以族群心理的文化调适为重要内容,重构族群心理的文化认同,进一步促进城镇化进程中族群心理的社会适应。

城镇化与住房市场协同关系及区域差异性分析——以江苏省为例48-54

摘要:运用协同理论、灰色系统理论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江苏省城镇化与住房市场协同度进行研究。首先将2006—2015年江苏省的城镇化和住房市场数据进行灰色系统序参数化处理,然后将其代入城镇化与住房市场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发现:在江苏省层面,住房市场发展水平高于城镇化水平,十年间两系统由“中度失调”转变为“高度协调”;另一方面,苏南、苏中、苏北城镇化与住房市场的发展水平间协调度存在显著区域性差异。基于此,提出促进城镇化与住房市场协同发展的对策,使两者最大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两种统计口径下城镇化率的时空差异分析——以山东省为例55-60

摘要:基于城镇地域范围统计的城镇人口比重和基于户籍制度统计的非农人口比重是测度城镇化率的两个常用方法,但近年来两种统计口径下的城镇化率差异越来越大,基于两种统计口径构建了不完全城镇化水平的测度方法,以山东省为研究区域,比较了两种统计口径下山东省1982—2015年总体城镇化率时间差异和2010年山东省县域单元的城镇化率空间差异;并分别分析了山东省不完全城镇化绝对水平和相对水平的时间变动、空间分布特征与空间分异格局。结果表明:(1)两种统计口径下的城镇化率差别显著,城镇化率Ⅰ的值高于城镇化率Ⅱ达10%左右,但其变动趋势类似;(2)两种统计口径下的城镇化率区域空间差异格局基本类似,都呈现出明显的行政等级性的空间分异,而沿海与内陆间的空间分异并不显著;(3)山东省不完全城镇化水平总体上在波动中先升后降;(4)不完全城镇化的绝对水平呈现出向高行政等级城市极化的空间分异特征,其相对水平呈现出空间集聚的分异特征,但行政等级性差异并不显著。

开发研究杂志丝绸之路经济带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对外劳务合作研究61-66

摘要: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分析了中国对外劳务合作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征,结合中国对阿尔及利亚劳务输出的案例分析,探讨了对外劳务合作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和挑战,并提出对策建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劳务合作快速发展,但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国际劳务市场深刻变化、对外劳务人员技能不足、对属地国的适应能力差、政府政策与管理体制不完善等。依托“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加快推动中国对外劳务输出转型升级,扩展对外劳务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弥补关键短板提高劳务人员综合竞争力,高度注重预防海外市场风险,加强政府对外劳务输出的管理和服务职能。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有关建议67-72

摘要:未来一个时期,“一带一路”建设重心要从达成共识转移到实施落地上来。“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应在战略对接、建设规划、行动方案编制、共建沿线自由贸易网络体系、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共建互联互通网络、完善“一带一路”建设机制、加强沿线智库合作等方面通力合作、互利共赢,力争收获一批早期重大建设成果,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取得进一步进展。

基于国际陆港协作建设的丝绸之路物流与经济73-82

摘要:物流与经济“双轨”模型和物流树状模型表明了物流与经济的关系和物流对经济的重要作用。围绕国际港务区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国际物流理论、国际陆港理论为基础,对港务区项目和陇海兰新地带(西安、兰州等十余个节点城市)物流与经济发展进行了实地调研与分析,研究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国际陆港+”模型(即“国际陆港带(网)”结构)、“工业工程+”模型,使陆港变竞争为协作,物流智慧化精益化管理水平提升。并且提出了“一区二港多口岸”、推进港航物流和临港产业的发展模式,加强沿线信息化建设、推进跨境电商发展、引导物联网建设、成立国际物流联盟、强化国际陆港建设等一系列发展对策与建议,从而提升国际陆港建设以及丝绸之路物流与经济的发展水平。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廊道旅游价值评价83-87

摘要:构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廊道是时展的需要,也是文化遗产廊道进行保护开发的重要基础。旅游价值评价是进行文化遗产廊道旅游开发的前提。在分析影响遗产廊道旅游价值的因素基础上,构建了由目标层、指标层、要素层和因子层4个层次,共32个评价指标组成的遗产廊道旅游价值评价模型。然后以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旅游价值提升对策,希望能够实现遗产资源应有的经济价值,实现遗产廊道的整体保护和科学开发。

开发研究杂志区域经济
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趋势、问题与诱因——基于政府、村集体与农户的三重考察88-93

摘要: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聚焦于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从政府、村集体与农户三个维度对其进行考察。政府行为、村集体的介入程度以及农户家庭类型影响了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规模、流转价格和流转意愿。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还存在农户主体地位缺失、土地常被掠夺性利用、土地流转合同纠纷频发等问题。从制度设计上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完善土地流转纠纷调解机制等措施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有序流转。

甘肃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问题研究94-98

摘要:甘肃省作为欠发达省份,农村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金融机构创新动力不足,农村金融服务略显滞后,发展普惠金融是甘肃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点。近些年,甘肃省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支农措施,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金融部门经过不断努力,从加强政策支持、完善融资体系、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等方面狠下功夫,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1],首次从国家层面确立了普惠金融的实施战略,使普惠金融成为国家战略规划的重点。甘肃金融机构应以此为契机,通过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和市场体系,加快发展农村保险,创新优化多元化服务方式和产品等,推动甘肃省农村普惠金融进一步发展。

甘肃构建西北丝绸之路经济带新战略支点构想99-103

摘要:西北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有效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其发展轴上中心城市的战略支点作用。目前西北丝绸之路经济带黄河上游城市群战略支点中心城市与新疆城市群战略支点中心城市之间距离遥远,使得其中心城市作为战略支点和核心增长极的功能作用难以充分发挥。而甘肃省“酒嘉”合并形成的“酒嘉一体化新区”,区位优势明显,具备发展成为中心大城市的潜力,具有弥补当前西北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空间布局缺陷,发展成为西北丝绸之路经济带新战略支点之一的良好前景。甘肃省应考虑将酒嘉一体化目标从省内区域协同发展的角度提升到实现西北丝绸之路经济带主城市群、省域间有效交流合作的战略高度,构建其为西北丝绸之路经济带新战略支点中心城市。为加速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进一步提出以“酒嘉一体化新区”为甘肃省第二省会,打造“酒嘉一体化新区”为甘肃省新的工业中心、经济中心的战略构想。

开发研究杂志产业开发
欠发达地区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改造对策研究104-110

摘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工业4.0计划”是当前国际上推进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一种有效战略,也是一种产业发展理念,它正在推动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不同类型、不同发展基础的制造业在推进智能化升级改造过程中采取的具体模式是不同的,中国欠发达地区制造业发展有其特有的基础和条件,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和未来产业技术发展趋势,选择恰当的智能化改造路线,通过提高思想认识、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在做好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加强试点示范和应用推广,有序推进区域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改造;同时要重视和加强相关标准和规范体系建设,科学设定战略目标、技术路线、优先行动计划和具体方案,明确所有参与方的责任分工,充分发挥好行业组织的作用,整合调用多方资源,借助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浪潮,加快推进区域制造业实现创新升级和转型发展。

试论“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升级的理论路径111-116

摘要:探索“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之路是推动我国中小企业及民营经济发展的时代课题。通过剖析产业集群的定义与内涵,可概括出产业集群的七大特征,在与企业集聚、产业集聚概念相联系基础上,将此七大特征动态化,使之按照一个自发秩序分解出三个主体性特征和四个辅助性特征,从而铺陈出一个产业集群具有的三个发展阶段,由此可得到一条从企业集聚到高级产业集群演进的理论路径。继而,从块状经济定义入手,剖析出其四大特征,由此区分出块状经济发展的四个层次;而依据块状经济与企业集聚、产业集聚、产业集群概念特征的交集,通过理论概括与分析,给出不同形态的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升级的理论路径,并由此表明推动不同层次的块状经济升级,应着手之重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