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开发研究杂志

《开发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名家论坛、改革与发展、西部大开发、区域经济、财政金融、企业改革、三农问题、开发史等。
  • 主管单位: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 国际刊号:1003-4161
  • 国内刊号:62-1005/C
  • 出版地方:甘肃
  • 邮发代号:54-48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65
  • 综合影响因子:0.414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开发研究 2011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开发研究杂志区域经济与城市经济

全球治理、国家集群与地域战略

摘要:冷战后的国际地缘形势发生更加复杂的变化: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经济陷入困境,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的地位不断上升,制衡中国、中国威胁论等论述一度甚嚣尘上。在各国合作集群化发展中,既需要中国保持与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同时深化与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合作。在地域战略上,促进中美合作,推动亚欧大陆的一体化发展,对于中国都有积极意义。
1-10

农业现代化、人力资本积累对西部地区经济收敛的影响分析

摘要:通过构建包含农业现代化、人力资本等要素在内的新古典模型,分析了农业现代化对经济增长及收敛的影响机制。实证发现西部地区农村经济整体上存在σ发散和绝对β收敛;在条件收敛发现农业现代化对于经济的贡献明显,但人力资本的三个指标对经济贡献在不同时期的作用不同;其他辅助变量对农村经济的拉动也十分明显。
11-14

基于ARMA模型对“十二五”期间河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及其差距的预测

摘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能否在"十二五"期间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是社会各界关心的问题。本文利用ARMA模型对河北省城乡居民收入近30年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对"十二五"期间河北省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以及两者差距分别进行预测,得到的结论是仍有扩大的趋势。最后本文就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具体措施。
15-18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贫困的非制度根源及其破解

摘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是我国扶贫工作的重点区域,其关系着民族的团结和繁荣。造成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制度因素外,还有一些不太为人注重的非制度原因。在概括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贫困的特征的基础上,从非制度致贫因素角度进行分析解剖,并提出破解之道。
19-23

基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人口分布合理性评价——以晋西北地区为例

摘要:人口与经济的关系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区域人口分布的合理性是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对制定区域人口政策、人口的合理再分布以及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以我国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典型区域—晋西北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口调和指数、人口潜力指数等指标多角度分析其人口分布的合理性,并对二者的结果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晋西北地区人口分布总体上是合理的,但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人口分布对自然环境的压力。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4-27

以创新城市化战略扩大消费需求——基于海南的案例分析

摘要:后危机时代,我国投资出口导向发展模式的难以为继,使启动消费、扩大内需呼之欲出,而城市化是提升消费的现实路径。本文以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省为例,通过对其城市化战略与扩大内需现实矛盾的描述和主要原因的分析,提出建设国际旅游岛背景下创新城市化战略、扩大消费需求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安排,以期对我国形成以消费为主的内生增长模式提供参考。
28-30

甘肃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产业对策与保障措施

摘要:"推动产业发展、提升实体经济"在落实甘肃整个区域发展战略中担负着主导作用。本文将其划分为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水平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三大任务,并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对策;最后针对三大任务的具体实施又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31-33

欠发达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对优势和任务分析

摘要:欠发达地区发展低碳经济具有转型成本低、阻力小、动作快的相对优势,又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好机遇。欠发达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要点问题在于确立低碳经济观念、设计建构经济模式和利用低碳能源。政府应当给予欠发达地区发展低碳经济以理念和方法的指导以及政策、资金、技术等支持,而建设低碳经济示范区也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34-37

区域一体化视域下社会组织的发展与创新——基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及其发展规划的理性思考

摘要:区域一体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热门话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区域地位重要,其社会组织的发展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通过制度、功能、管理等创新,才能促进和谐区域建设和区域一体化。
38-41

顺应三个转向,有效推进甘肃经济结构调整

摘要:经济结构的核心内容是需求结构、分配结构和产业结构,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出现了三个转向。甘肃经济要改变典型的二元结构状态,必须顺应三个转向,朝着内需、消费、生态、绿色化方向演进,从而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42-44
开发研究杂志产业经济

中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研究

摘要:产业结构和产业绩效相互影响。虽然西部地区劳动生产率与东部地区的绝对差距在拉大,但西部地区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相对较快,因而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距在缩小。通过分析我国西部地区1996—1998、1998—2002、2002—2008、2008—2009年四个时段就业构成变化和产业结构演进以及劳动生产率水平和增长率差异,发现劳动力的结构变动度在加快;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产业内部,尤其是第二产业内部;劳动力在产业间流动的结构效应虽然不如产业内部增长效应大,但仍然是促进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因素,这表明劳动力产业结构的变化具有明显的"结构红利"特征。
45-48

行业的资金分配与福利效应

摘要:本文分析了行业资金分配的各个组成部分,结合对彩民及网点抽样调查的结果,对资金分配的社会福利效应和涉及的利益关系进行了分析。我们认为,要改善资金的福利公平,需要更多的公开透明和监管,需要更多高经济层次的彩民,以及更多低经济层次的公益金受益者。
49-52

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辽宁产业结构调整

摘要: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变的必然趋势,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运用经济增长理论对辽宁产业结构现状,特别是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转型才是产业结构优化的根本途径。并对辽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产业结构如何转型升级提出了对策建议。
53-55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甘肃省数据的模型检验

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亚欧大陆桥等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新时期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已经形成。而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效应。旅游业的发展会带动经济带上的其他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涵盖的甘肃省作为样本,利用20年的相关数据,采用时间序列相关方法对甘肃省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甘肃省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并据此提出了与发展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旅游业相关的建议。
56-58

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研究——以甘肃省张掖市为例

摘要:本文以张掖市"十一五"期间旅游经济发展现状为实例来测算旅游产业对张掖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包括旅游业对张掖市国民经济和经济总量的增长以及社会就业等方面的贡献度,提出了张掖市旅游业今后持续快速发展的相关建议,文章以数据证明了旅游产业是张掖市"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具有持续发展空间的优势产业,也是张掖市实现"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所依靠的产业。
59-61

中老年红色旅游的市场特征及其发展策略——基于对广西四大红色旅游景区的调查

摘要:发展中老年红色旅游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广西四大红色旅游景区的调查,从中老年红色旅游市场的基本人口特征、旅游动机、信息渠道、旅游方式、交通工具选择及其关注要素和对旅游景区的评价等方面,进行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探究其市场特征,从中寻找、分析当前红色旅游中老年市场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发展策略。
62-65

推进文化产业成为区域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思考——以宁夏为例

摘要:文化产业作为低碳经济内容,近年来蓬勃发展。2008年以来宁夏文化产业凭借特色资源优势,发展迅猛,但与文化产业大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十二五"期间,宁夏要将文化产业培育成区域经济支柱性产业,必须创新发展战略。基于此,本文提出了若干对策以促进宁夏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66-70

我国太阳能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我国太阳能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形成以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器为核心的一系列产业链条,但也存在着缺乏创新力、行业标准不完善等问题。在经济快速增长、"低碳发展"模式提出的大背景下,我国只有在充分考虑现状的基础上,解决好当下矛盾,才能把握时机,实现太阳能产业的迅猛发展。
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