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开发研究杂志 省级期刊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 62-1005/C 国内刊号
  • 1003-4161 国际刊号
  • 0.65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开发研究是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主管的学术期刊。开发研究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扶贫与乡村振兴、区域经济、产业开发、管理科学、旅游经济、一带一路、城镇化与城市群、产业经济、劳动经济、西部国际陆港建设研究、“十四五”城市化与城镇群研究、改革与发展、经济理论、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国土空间规划问题研究、社会热点问题、对外贸易、经济热点、本刊特稿

开发研究 2006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开发研究杂志本刊特稿
中国现代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1-10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和分析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的基本国情。我们着重要搞清楚在当时中国社会中有哪些因素有助于中国走向现代化?哪些因素在阻碍着现代化?中国发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初始条件,与那些已经工业化了的西方国家在工业化初期的条件有什么不同?与日本和前苏联工业化的初期有哪些相似。有哪些不同?有哪些条件制约了中国领导人工业化模式的选择?就这些最重要的现代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作者利用大量的经济数据来分析和说明中国开始发动工业化和现代化所具有的特殊的国情背景,这些背景影响和决定了中国领导人的初始选择。当然许多国情背景并不是当事人都能够认识的或有意识认识到的,但是那些发动工业化、推动现代化的中国领导人都不会直接照搬或照抄其他外国现代化模式,即使在20世纪50年代模仿苏联模式时,中国领导人已经意识到要突破这一模式,走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通过考察中国现代化的历程,我们希望能够判定中国在哪些方面遵循了其他进行现代化的国家所经过的基本路线,在哪些方面又闯出了自己的独特道路。

开发研究杂志生态经济
天然林保护工程动态模拟和经济分析11-16

摘要:本文以甘肃省南部林区为背景,设计了不同造林面积和提高森林管护费用等多种方案,在国内首次采用动态模拟和“有无对比法”,对2000~2050年期间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直接使用价值、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的增量指标和费用进行了动态模拟.同时将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增量引进到项目费用-效益分析中,对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的研究和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不仅模拟研究的内容和结论可供政府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参考,而且这项研究所建立的林龄动态模型及研究方法,对于天然林保护等林业生态工程的评估和在实施过程中开展多种情景的政策和策略分析,具有借鉴意义。

生态道德文化视角的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17-19

摘要: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在采取其他有效措施的同时,还必须对公众进行环境知识教育,提高公众的生态道德意识,构建生态道德文化,用以约束自己的生产、生活行为,建立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的关系,这对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产生积极的人文动力。

开发研究杂志区域经济
西部大开发资金瓶颈与战略探讨20-24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如何“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认为资金瓶颈是西部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指出西部地区资本形成和资金短缺的现状,探讨了西部资金短缺的原因。进一步从增强自我积累能力、拓宽外部资金通道、加大财政改革和财政转移支付、发展和繁荣西部金融等方面,探讨了西部地区资金瓶颈的解决途径。

西部“六强”对外开放度实证分析25-29

摘要:按国家对新的经济带的划分,在西部12省市区中,地区生产总值(GDP)排前六位的分别是:四川、广西、云南、陕西、重庆和内蒙古,称其为西部“六强”。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25年间的对外开放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对它们的对外开放度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评析。

“十一五”时期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产业选择研究——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例30-33

摘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资源节约和环保力度以及继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十一五”时期的两个重要任务。本文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例,研究分析了“十一五”时期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产业功能定位,产业选择过程和选择方法。本论文虽然是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例,但指标体系及研究方法对其他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产业选择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体系构建研究34-36

摘要:当前西部县域经济的发展受到支持体系发育不良的瓶颈制约。以宏观与微观、政府与市场相结合为手段,构建一个包括优良的基础环境、完善的金融系统和健全的人力资本支持在内的支持体系,是西部县域经济迅速起飞的必要条件。

民族地区制度短缺与经济差距37-40

摘要:民族地区尽管由于相对落后而形成“后发优势”,但在转型期受“有效制度短缺”的制约,其“后发优势”难以发挥,与东部地区差距继续扩大。与东部地区相比,民族地区的市场化程度、非国有经济比重、要素市场化程度和政府组织效率均相对低下,这是导致民族地区发展差异扩大的制度原因。民族地区要发挥“后发优势”从而缩小经济差距,关键是克服“有效制度短缺”的制约。

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41-42

摘要: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统筹的必然选择。本文就如何促进甘肃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

开发研究杂志三农问题
转型期中国政府农业投资的规模与结构分析43-46

摘要: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认为政府农业投资规模的大小对农业增长有着很强的正影响,政府投资在我国农业发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不同的投资结构所产生的边际产量不同,所以改善农业投资结构也能对农业增长产生正的影响。因此建议,在当前我国的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中,不但要加强农业的支持力度和投入规模,还要优化投资结构。

劳动力跨区域流动中农民工职业培训问题研究——来自广东的实证分析47-50

摘要:“农民工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关于农民工在工资收入,劳动保护及权益维护等已有较多的讨论。本文以农民工职业培训为主题,通过对广东的实证分析,从经济学、社会学、劳动力跨区流动等角度来探讨农民工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农民工职业素质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公共财政服务框架,遵循培训规律,整合资源,构建农民工职业培训新体系等思路。

农业节水的经济学分析51-53

摘要:首先简单地阐述了节水对农业深层次发展的重要作用。将从国家、供水户和用水户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去系统地探讨农业节水问题,并从中建立农业节水经济模型,最后得出国家的投资、合理的水价制度和水权市场的建立是农业节水问题的关键因素。

开发研究杂志改革与发展
软投入制约下产出的损失分析54-56

摘要:本文主要依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和软投入理论,对我国经济增长问题,尤其是在非科技型软投入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制约的条件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测算了软投入制约下的GDP损失。“二五”期间,我国GDP损失最高,占实际GDP的19.78%。“八五”时期,GDP损失最低,仅为实际GDP的0.78%。“九五”时期,GDP损失占实际GDP比例上升至2.43%,而实际投入组合与最优投入组合之间的夹角也增加至12.51°,这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有所下降。

论全球虚拟团队中的知识与文化因素57-59

摘要:全球虚拟团队必须对组织沟通进行创新,并学习如何使不同成员在跨文化、跨组织、跨地区的环境中高效合作。保持团队风格、成员问的相互信任和积极的个人和组织关系是在全球虚拟团队中建立知识共享文化的基础。

信息化程度与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性分析60-62

摘要:在信息经济时代,对信息化与国际竞争力分别进行研究的文献很多。从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信息化水平的高低之于国际竞争力的强弱是有很重要的影响的。本文从信息化水平的测度和国际竞争力的测度出发,用数据验证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提高我国消费率不可忽视的三个因素63-65

摘要:关于我国GDP消费率偏低并且持续下降这一现象,在我国理论界探讨了很多;文章认为,提高我国GDP消费率还有三个因素不可忽视:一是完善市场机制,从根本上保证居民收入的增长不低于GDP的增长;二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精神产品的产量,满足人们多样化消费的需求;三是改革现行预算外资金制度,增加全社会的消费基金。

企业边界收缩与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66-69

摘要:产权和治理结构的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经营者的激励水平,但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在于西部地区能矿型资源结构决定的大工业生产技术与组织知识缺乏、组织能力低下之间的矛盾。本文认为,培育和发展外包、集群,把企业内分工转化为企业间分工,减少企业内部生产和管理环节,是有效消除全能型企业弊病,提高管理效率,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博弈论分析70-73

摘要:行政审批是政府行政管理的重要方式,当前我国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并运用博弈论工具,分析得出现阶段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审改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