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开发研究杂志 省级期刊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 62-1005/C 国内刊号
  • 1003-4161 国际刊号
  • 0.65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开发研究是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主管的学术期刊。开发研究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扶贫与乡村振兴、区域经济、产业开发、管理科学、旅游经济、一带一路、城镇化与城市群、产业经济、劳动经济、西部国际陆港建设研究、“十四五”城市化与城镇群研究、改革与发展、经济理论、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国土空间规划问题研究、社会热点问题、对外贸易、经济热点、本刊特稿

开发研究 2004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开发研究杂志甘肃经济发展论坛
欠发达地区如何加快发展与协调发展:以甘肃为例(下)1-6

摘要:作为西部重要的不发达省份,甘肃如何实现党十六大提出的未来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随着国家'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和2020年长远规划'研究的开始,甘肃如何制定本省的五年计划和长远规划?基于以上两大重要背景,作者从甘肃省情和经济发展阶段分析入手,结合大量的调研资料,就一个欠发达地区如何加快经济发展与协调发展的问题展开探讨,从而为甘肃省制定出一个全面的、积极的、务实的综合发展战略.作者谈了六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甘肃省情和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甘肃未来20年发展目标是'富民',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减贫'.第二,从经济学增长理论的角度分析甘肃经济增长与来源,资本投资增长率低和TFP增长率低两大因素造成了甘肃与广东等沿海省份的差距.第三,通过对过去20年甘肃发展战略的回顾与总结,甘肃实行的是'资源开发导向型'战略,完全不同于沿海地区的外向型战略,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导致了不同的发展结果,这是提出战略调整和新的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原因.第四,介绍了全球2015年发展目标和2020年中国发展目标以及中国大战略,这有助于将甘肃未来发展目标的制定置于国际背景和全国背景中,有助于'跳出甘肃看甘肃'.第五,在甘肃省提出未来10年和20年发展目标的基础上,作者认为甘肃省发展最重要的三大目标是:'富民、减贫、绿色'.第六,根据国情、省情制定出一个全面的、积极的、务实的综合发展战略,这就是:促进知识发展战略,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战略,加速城镇化战略,加快开放战略,绿色发展战略,良治战略.

促进甘肃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对策建议6-9

摘要:甘肃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其城市化水平在全国处于落后的地位,本文对甘肃主要城市的城市现代化水平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各个城市现代化指标的分析和与相关城市的对比研究,可以看出目前甘肃城市现代化水平,并提出了相关发展的建议.

建设甘肃全面小康社会有效途径的探讨10-12

摘要:在本世纪头20年,为实现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根本出路在于充分利用全社会的一切有利因素,以股份制为主体,重新组合社会经济资源,真正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时代的甘肃产业群体.有效途径是:现有国营大型企业群体是蓄水池和稳定器,以非国有经济为主体的全部股份制企业群体是其中坚力量,以城镇化群体为核心的新农业经济运行形态是股份制经济的源头之水,而政府是其润滑油和调节器.

自律·组织化·品牌战略——兰州百合业健康发展问题研究13-15

摘要:兰州百合是典型的特色农业.目前,兰州百合业存在着缺乏严格的行业自律、产业组织化程度低和品牌意识差三个主要的问题.文章从自律、组织化、品牌方面对兰州百合业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

甘肃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16-18

摘要: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问题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经济现象,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我国在"两个转变"思想的影响下,这一问题逐渐得到理论界和政府的重视.本文从分析甘肃省的资源型城市目前存在的问题出发,试图借鉴国外资源型城市(地区)的转型与治理经验,并结合甘肃省的具体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开发研究杂志民族经济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政策稳定性评估(1949~2002年)(下)19-23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政策稳定程度的评估与分析,认为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建立,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少数民族经济政策,绝大多数已基本失去功能作用,其保证执行程度不断下降.这表明国家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宏观管理调控能力呈现弱化趋势,必须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略论行政文化对民族自治地方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影响24-26

摘要:对少数民族地区来说,行政文化不仅在一般意义上推动着高效进取的行政管理模式,而且对民族地区的社会政治稳定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文化既有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共性,又有独特的个性:民族性、宗教观念的影响、封闭性与开放性的强烈冲撞.这种行政文化对社会政治稳定和发展影响有着双重作用:积极作用表现在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基础的行政文化,在规范和制约行政主、客体方面,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传统民族文化与市场经济发展价值观的冲突进而引发政府信任危机和行政混乱.因此民族自治地方必须重视加强行政文化建设.

开发研究杂志西部大开发
对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26-30

摘要:本文在区域经济理论的支持下,就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概念与本质、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关键性问题、制约因素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在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我国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及措施建议.

西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选择及其比较优势分析31-34

摘要:根据支柱产业选择的规模性、差异性、带动性、持续性和收益性五原则,西部经济发展必须以生态产业为支柱产业.本文通过对西部生态支柱产业的比较优势的分析揭示出,以生态产业为支柱不仅具有巨大的外部经济效应,而且具有巨大的内在经济效应.

论西部地区民营经济的特点及路径依赖34-36

摘要: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滞后是造成东西部差内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重要启示.西部的自然社会条件相当优越,也有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但由于观念、体制、环境、政策等方面的各种限制和自身的不足,民营经济发展的质和量处于双弱态势,西部各级政府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把民营经济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主体经济,充分发挥起主力军作用.

陕北黄土高原农业发展路径选择37-38

摘要:陕北黄土高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农业问题.根据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的实际情况,当地应当在发展农业的过程当中走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特色经济、提高农业技术含量、创立自己品牌的路子,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特殊作用,以推动区域农业的长足发展.

开发研究杂志三农问题
农户家庭税费负担及其程度演变趋势39-44

摘要:农村税费负担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负担水平的多少,程度的高低,以及收取方式如何直接关系到农户经济的发展.从跟踪观察分析发现,导致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农户经济出现持续徘徊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负担的水平增长过快,而导致这一结果形成的根源则是收取方式过于偏重与收入水平增长不相关的"费".试行"费改税"以来,尽管费在负担中的比例有了明显下降,负担水平也一样呈下降趋势,但基于传统意义上的形变而实不变的新制度,并没有彻底地改变与人头、地亩相联系的负担收取方式,由此在新制度运行一段时间将可能出现负担程度的反弹.所以,本文将这一制度看作为农村税制改革中的一种临时性或暂时性制度,而根本改革将是以收入水平为单一基准的"收入调节税".

我国农业投资结构的扭曲与矫治45-48

摘要:目前我国农业投资结构呈现严重的扭曲态势,具体表现在投资总量、投资主体和资金投向等方面的扭曲上.这种扭曲态势的出现有其深刻的历史性、体制性、政策性原因.为从根本上扭转农业投资结构的扭曲态势,本文提出了矫正治理措施,即优化农业纵向投资结构,理顺农业各投资主体间关系;调整农业横向投资结构,确保农业生产资金到位;构筑科学的农业投资结构运行机制.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新思路——论土地保障制度的建立49-50

摘要: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是以土地为核心的保障.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土地保障与土地经营规模和农业经济效率的矛盾,结合实践,主张农民可让出一部分承包经营的土地,获得一定数量的经济补偿,并以其经济补偿参加社会保险;并且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形式,从而建立新型土地保障制度,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农民增收问题刍议51-53

摘要:近年来农民增收问题日益突出,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当前党和政府的主要任务.本文分析了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并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一些建议与对策.

农业院校创新服务“三农”的途径53-54

摘要:高等农业院校要更加坚定服务"三农"的办学宗旨,要群策群力、多学科协同,发挥综合优势,提高创新服务"三农"途径的全面性、实效性.

把握重点,改革和完善农村经济体制55-56

摘要:"三农"问题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难题.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只有抓住重点,从改革不合理的制度着手,真正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决好农村土地、税收等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

开发研究杂志旅游经济
旅游景区经营权的有偿转让问题研究57-59

摘要:本文从旅游景区经营权的有偿转让入手,从理论上探讨了这种制度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并尝试着建立最基本的转让模式,提出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