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育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Open Education Research

  • 31-1724/G4 国内刊号
  • 1007-2179 国际刊号
  • 5.0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开放教育研究是上海开放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5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开放教育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报告、本刊专稿、技术支撑、学术前沿、开放视点、编余札记、理论研究、理论探究、理论前沿、专题研究: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国际比较、高阶访谈、终身教育

开放教育研究 2016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高阶访谈
学习分析:连接数字化学习经历与教育评价——访国际学习分析研究专家戴维·吉布森教授4-10

摘要:随着教育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学习分析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本期高端访谈,我们有幸邀请了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戴维·吉布森(David Gibson)教授分享其对学习分析技术应用的经验和见解。吉布森教授是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教学与学习系副教授,未来学习中心(Learning Futures)主任。他曾经作为助理研究员任职于佛蒙特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后作为技术支持任职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参与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科廷大学合作的"全球挑战奖"(Global Challenge Award)项目。他不仅是横跨教育、音乐、数学、计算机和心理认知等多领域的学者,还是一位独立顾问、项目主管、企业家和技术革新者,是simSchool和eFolio应用软件的创始人。他的研究兴趣从教育领域的复杂系统分析和建模,到通过认知建模、设计和实施进行个性化教育,以及在教师教育、网络应用和未来学习中开发模拟与基于游戏的学习。目前,他致力于探索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心理测试,设计数字化的学习体验,协调跨学科的发展以推动学习科学研究。另外,他运用数据挖掘和数据可视化探索工具,探寻大数据时代用户行为的动态建模。吉布森教授已发表各类论文百余篇,参与合著《看看这些新的小工具:技术强化学习的薄弱环节》《游戏设计标准:模型、技术和框架》等书籍。2016年,亚洲数字化学习论坛(eFLA2016)特邀大卫·吉布森教授带来题为"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将数字化经历与学习科学连接"的主旨发言,探讨大数据时代学习与技术的变革。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本刊专稿
联结学习技术与学习科学——第十一届亚洲数字化学习论坛综述11-17

摘要:2016年6月,以"联结学习技术与学习科学"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亚洲数字化学习论坛(eLFA 2016)在上海举办。论坛分享了信息通讯技术促进学习变革、学习分析和适应性学习、泛在学习、移动学习和混合学习、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STEM教育中的学习技术、社会媒体和社会性学习等方面的成果与经验。论坛还在理解数字时代学习者、设计分析视角下的数字化学习活动、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方式变迁、数字学习技术的创新和学习科学研究体系的本土化等方面,展示了亚洲数字化学习与技术的最新研究动态。

第十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会议通知17-17

摘要:教育技术国际论坛(International Forum 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已连续举办十四届,是海内外教育技术专家学者思想碰撞、学术研讨、实践切磋、信息共享的重要平台。第十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IFET2016)将于2016年8月18-20日在东北师范大学(中国·长春)召开。

教育大数据应用:挑战和利用——兼论教育小数据的大作用18-24

摘要:高等教育机构试图利用庞大、复杂、集成的大数据,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但大数据在教育领域应用存在误区,比如对边缘群体更有效,数据不能和课堂教学衔接,教师对数据缺乏兴趣,也缺乏利用数据的相应支持。不过,在数据时代,教育界可以利用一些学习分析数据和相关工具,给老师和学生提供优质反馈。本文介绍了美国一所私立大学使用教师评估和课程管理软件的案例,证明一维的"小数据"和"微数据"也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和学习过程。本文还介绍了学生可以使用哪些数据、工具、方法,提高学习结果。

虚拟现实技术教育应用的潜力、进展与挑战25-31

摘要:2016年被称为"虚拟现实元年"产业领域中投身虚拟现实的创业团队呈爆发式增长。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领域,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还远远滞后于产业技术的发展。实际上,虚拟现实技术的教育应用意味着一系列优化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法的行动课题。教育技术的研究者需要理性认识虚拟现实教育应用的潜力,深入分析虚拟现实技术教育应用的现状,着重从教育视角反思存在的挑战。本研究在分析虚拟现实情境认知模型(VRSC Model)基础上认为,虚拟现实技术教育应用的潜力源于其在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习体验、创设心理沉浸感、实现情境学习和知识迁移等方面的优势;虚拟现实技术教育应用目前主要集中在虚拟现实支持学习环境创设、支持技能实训、支持语言学习、支持特殊儿童教育等四大方面;文章最后从技术和教学法两方面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教育应用面临的挑战。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理论前沿
电子游戏与教育游戏研究的困局和反思32-39

摘要:教育研究者对电子游戏的关注已多年,且在基础与应用两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迄今为止,无论对电子游戏影响机制的研究,还是在教育应用电子游戏的尝试,都面临诸多困难。本研究旨在对当前困扰这一研究领域的问题进行分析,反思发展困难的原因,并尝试寻求解决方法;通过对基础研究、学术争议、与媒体和公众的沟通以及课内外应用方面的分类梳理,展现其各自面临的困局。研究建议,摆脱该领域研究面临的困境,需要调整研究方向并改进方法,坚持正确的学术争议立场,以务实的态度与公众沟通;需要面向一线教师和家长,开发高质量内容的教育游戏,同时关注游戏化等新的发展方向。

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及应用于规模化考试的主要问题分析40-49

摘要: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是评估学生个性化能力的有效测评方式,广泛应用于国外的K-12教育、升学考试和资格认证中。以考试技术改革为突破口,在规模化考试甚至是未来高考中实施CAT,是促进教学测试评估和招考改革的有效措施。为此,本研究首先对CAT的技术部件、测试流程、不同类型以及与纸笔考试的异同进行梳理,并对其在国外教育中的典型应用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继而在调研与分析国内中学教育"机考"现状及改革期望的基础上,对未来规模化考试中实施CAT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主体与资金投入、系统与题库建设、应用与保障机制等问题展开剖析,以期为国内规模化招考方式的改革提供借鉴。

高等教育大数据分析:机遇与挑战50-56

摘要:高校师生网上互动产生了大量有用的数据痕迹,这些数据可以用来帮助师生更好地适应教与学。数字革命与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高等教育机构也因此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挑战。本文探讨了大数据解决教与学问题的潜能,提出了高等教育大数据分析的概念框架和数据框架;从教师、管理者和学生三种用户和描述性、预测性和规定性分析等方面概述了实施高等教育大数据分析的机遇,提出了大数据有助于高等教育机构产生良好的绩效和过程结果,同时阐明技术、数据存储、隐私安全等方面存在的挑战,提出了高等教育大数据分析未来的发展和实施方向。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研究报告
信息技术应用对数字化阅读成绩的影响——基于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实证研究57-70

摘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依托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与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针,以信息技术应用驱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则是"十三五"期间加快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机会窗口"。本文基于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对中国上海、中国香港、韩国、日本及新加坡学生的测试数据,从教育生产函数的研究视角探讨信息技术应用对学生数字化阅读成绩的影响。多层线性模型估计结果表明:1)在控制了学生个体特征及其家庭背景后,学校网络教育资源投入对学生数字化阅读成绩具有正向影响;2)与其他年龄组相比,7-9岁初次接触互联网对学生数字化阅读成绩的正向影响最大;3)使用社交媒介的时间对学生数字化阅读成绩的影响显著为负;4)在校使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对学生数字化阅读成绩均呈显著负向影响;5)校外上网6小时及以上的学生对学校归属感和幸福感的比例最低,在校孤独感和缺课行为的比例最高。其政策启示是教育管理部门在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同时,要重视信息技术对学生成长和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对儿童接触网络时间和校内外上网时间予以规制,加强中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学习的正向激励。

教学存在、社会存在及认知存在关系研究——以基于MOOC的混合课程为例71-78

摘要:如何有效地设计和实施基于MOOC的混合课程,以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是利用MOOC开展混合学习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加里森等人提出的探究社区理论为框架,以某门MOOC在校内面授教学的应用为个案,以阿博等人编制的探究社区量表为基础,应用相关分析法、线性回归分析法及结构方程模型法分析和验证了教学存在、社会存在和认知存在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因果关系。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教学存在、社会存在及认知存在两两之间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教学存在显著预测认知存在及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显著预测认知存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社会存在是教学存在与认知存在的中介变量。这些研究为我们深入开展基于MOOC的中外合作混合教学实践提供了新思路。

基于学生多群组分析的高校信息化绩效评价——以江苏省高校为例79-86

摘要: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不同类型高校间不均衡。为了解不同类型高校信息化建设绩效水平的差异,本研究基于江苏省各类高校697名学生的调查数据,采用顾客满意度调查法和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法对高校信息化绩效进行评价,从学生所在高校类型、学生学段、学生性别角度进行多群组检验。结果显示,江苏省高校学生对高校信息化总体绩效的平均满意度水平介于"一般"至"满意"之间,其中学生对信息化基础设施评价最低,信息化资源对高校信息化绩效贡献最大;高校信息化绩效评价受到学生所在高校类型和学段的影响,与学生性别无关;"985"高校和高职院校学生对信息化绩效评价较高,"211"高校和一般大学学生的评价较低;专科生评价较高,博士生和本科生评价较低。此外,高校在信息化基础设施方面投入越多,学生对信息化资源以及信息化服务的需求越少,对所在高校信息化绩效的评价越高。本研究建议,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应从粗放型走向集约型,不同类型高校需根据学校定位进行信息化建设规划,针对各学段学生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信息化供给服务。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技术支撑
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研究——以广东省云浮市为例87-94

摘要: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系统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采用问卷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等方法对广东省云浮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分析,为云浮市政府制定《云浮市"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提供政策依据。借助SPSS软件和Nvivo软件,本研究分别从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教师拥有信息化设备及教学应用能力、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需求、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和感受、教师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建议、教学点的总体情况等六个方面对调查问卷和访谈结果进行了分析和呈现。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总结了六个方面的问题:学校硬件设备设施支持服务是首要问题;教师对信息技术态度积极,提升信息技术能力需求迫切;资源平台建设是影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第三大问题;教学点的教育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教育信息化投入较少,缺少示范创新应用;治理体系有待优化,缺乏统筹协调和改革创新。由此,文章提炼出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型,并在此框架下提出四点政策建议:完善政府治理机制;加强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数字化场馆环境特征要素调查研究95-102

摘要:学习环境是能够促进学习者发展的各种支持性条件的统合。数字化场馆是开展非正式学习的重要环境,是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养的社会文化服务机构。本研究以"面向对象的概念模型"为分析理论依据,借鉴并整合已有学习环境特征要素调查工具,设计了包含八个要素的调查问卷,以探究杭州市民对场馆功能的了解、学习的形式以及对数字化场馆环境特征要素的关注度等。研究结论及后续建议将有助于场馆教育部门改善服务参观者的学习支持条件,帮助参观者认识场馆功能,并有效利用场馆学习资源提升自身科学文化素养,也为从事场馆教育的学者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MOOCs学习活动分类研究与设计分析103-113

摘要:有效的在线学习活动可以激发和引导学习者的深层学习,拉近他们的心理距离,促进沉浸性学习,提高学习效果。但由于受面对面教学所形成的教育理念、教育形式、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在进行MOOCs教学活动设计时常感到无所适从,不知该设计哪些有效的在线学习活动。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首先对在线学习活动的分类体系进行系统梳理,发现学习活动的分类方式多种多样,其中代表性的分类视角有知识建构视角、教学交互视角、动机激励视角、学习活动流视角等。这些分类视角的侧重点、参考依据、范围和意义不同,且视角相对单一。鉴于此,笔者综合以上典型的分类方式,基于多维分类视角,对在线学习活动类型进行拆分、重组和修正,提出五类在线学习活动:学习指导类、理解创建类、交互分享类、反思评价类和学习支持类,并进一步细分出17个子类及各子类常见的活动类型,总计80多种活动类型。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在线学习活动设计评价量表,并利用该量表对6大MOOCs平台30门MOOCs的在线学习活动类型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发现,MOOCs学习活动设计总体情况良好,不同平台、不同学科的设计类型存在差异;交互分享类、反思评价类学习活动相较而言在质量与数量上都显得不足,需要加强与改进,具体表现在"资源交互类""总结反思类""增强学习兴趣与明确努力方向类"学习活动设计不足,还需要加强。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终身教育
拓展性—限制性学习:一种工作场所学习的研究框架114-120

摘要:本研究在分析工作场所学习特点的基础上,采用拓展性—限制性学习框架工作场所学习的场景特征作了区分。其中,拓展性学习是组织鼓励、引导学习者不断超越现有工作范围的学习,限制性学习是组织限制学习者的学习范围以促进组织发展的学习。2011-2014年间,本研究选取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高新区的六家制造企业,采用观察和深入访谈方法,探究新员工在公司的学习场景和学习活动。研究的企业包括大型、中型和小型公司,分属三个特点不同行业。研究发现企业存在三类拓展性学习形式,这些拓展性学习形式较好地整合了组织发展与个人发展。拓展性—限制性学习框架揭示了两类不同工作场所学习模式,为我们观察和评价组织行为提供了新的工具。

投入与公平F0002-F0002

摘要: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教育公平已被证明是一把利器,开辟了一条通向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的网络公开课、开放课程等为包括在校学生在内的社会大众提供的超越时空限制的学习机会,就是其中的生动体现。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编余札记
开大与名校F0003-F0003

摘要:一位对中国开放大学的建立做出重要贡献的知名学者一直鼓励开放大学要发挥当今网络的优势,与普通高校尤其是名牌大学合作,站到名人的肩膀上,充分利用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较快提升开大的质量,并与其曾经工作过的国内数一数二的名校牵线搭桥,希冀出现一个有说服力的案例。几年过去了,尚未听到这所名校对此表现出多大的兴趣。国际上公认,一所大学的声誉就是这所大学的硬通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