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育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5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高阶访谈、理论探讨、发展战略、国际交流、研究报告、技术支撑等。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开放大学
  • 国际刊号:1007-2179
  • 国内刊号:31-1724/G4
  • 出版地方:上海
  • 邮发代号:4-578
  • 创刊时间:1995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5.03
  • 综合影响因子:3.448
服务介绍

开放教育研究 2014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高阶访谈

哈佛“慕课”深度谈——访哈佛大学副教务长包弼德教授

摘要:2012年,哈佛大学改变了原来的政策,积极加入了"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建设大军。 借参加"2014哈佛中国教育论坛"之机,笔者之一得以与哈佛大学著名的中国历史学家包弼德(Peter K.Bol)教授深入交流。包弼德教授是哈佛大学分管教学创新的副教务长(Vice Provost for Advances in Learning),曾任东亚语言与文明系主任、查理斯·卡威尔(Charles H.Carswell)讲座教授,创立了哈佛大学地理分析中心(the Center for Geographic Analysis),并任主任。他代表哈佛大学与中国开展密切合作,主持建设了《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inese Historical GIS)和《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hinese Biographical Database)等大型数据库。包弼德教授也是edX平台ChinaX课程(2012年10月31日上线,https://www.edX.org/course/harvard—university/sw12x/china/920)的主讲教授之一。
4-10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本刊专稿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最新进展

摘要: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作为Web 2.0、社会媒体等技术快速发展以及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剧背景下催生出的重要学习理论,在过去十年获得了快速发展并成体系,但是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相关观点比较分散,目前缺乏系统的梳理,人们对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认识因此难以深入。本研究对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相关研究人员的论文、著作、博客以及cMOOCs开展过程中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研究发现,两位创始人中,乔治·西蒙斯(George Siemens)的学术著作较多,观点表达更学术,更易接受;斯蒂芬·唐斯(Stephen Downes)的观点表达更自由和哲学化,富有启发性。该理论最广为接受的八条基本原则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扩充与发展。对联通主义的哲学取向、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学习环境观以及交互观等进行研究总结发现,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已经相对成熟和成体系。在三种联通主义实践(简单联通、社会化联通和复杂联通)中,只有复杂联通主义实践真正体现了联通主义的精神实质。虽然人们对该理论存在四大质疑与批判(是学习理论还是教学法、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有何区别、核心概念是否有问题、有何特色和创新之处),但该理论能够对其作出满意的回应。本文希望能够帮助研究者和实践者深化对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认识,并开展更加深入的实践。
11-28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理论前沿

学习理论与远程教育成本-效益实现路径研究

摘要:成本一效益是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从远程教育发展历程中学习理论变化的视角,探讨由学习理论演变带来的远程教育成本结构的变化,进而提出现代远程教育成本一效益实现的可能路径。研究认为,远程教育学习模式背后的学习理论,从独立学习与自主学习演变到今天基于社会建构主义和联通主义的学习,社会性交互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从而使得用户而非内容成为机构的核心价值,这种基于梅特卡夫定律的价值实现决定了未来远程教育实现成本一效益的可能。因此,远程教育需要从大规模用户、基于数据挖掘的精确定制服务以及网络价值衍生的互补性服务着手,实现其市场价值。研究认为,远程教育成本一效益的实现路径,取决于经过实践证明的代表时代特殊性的远程教育学习理论。
29-37

技术化、伦理化与意义化:教师专业化的三维内涵

摘要:教师队伍建设是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必须根据时展需要赋予新的内涵,尤其是在教师职业面临"信息化""道德滑坡""职业枯竭"等时代挑战的今天。通过文献分析和教学经验的现象学反思,本研究发现:在现代社会,教师专业化首先意味着"技术化",即让教师掌握解决教育问题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术,从而使教师能够更加有效地达成教育目的。不仅如此,现代社会还期望对教师进行"伦理化",从而将外在的教师职业规范转化为教师内在的职业责任意识,使教师能依据职业规范的要求展开自己的教学行动。然而,"技术化"与"伦理化"虽有助于教师将工作干好,将工作干对,却难以让教师在教育生活中找到教育的价值,找到自己的生命意义。为此,教育专业化还须"意义化",从而使教师发现教育的真谛,并在教育中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本研究希望能引发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专业标准等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对教师专业化"意义之维"的重视,注重技术化、伦理化与意义化三者的有机融合。
38-44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发展战略

普通高校网络教学阻碍因素分析与解决策略研究

摘要:近两年来,随着MOOCs的引入,以及国务院取消和下放远程高等学历教育网校的审批权,不少高校对网络教学的热情日益高涨,把推进网络教学作为学校年度工作的重点,然而网络教学的发展在普通高校却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如何消除高校网络教学的阻碍因素,有效提升网络教学的质量,成了当前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首先对国内外高校网络教学阻碍因素的重要文献进行了收集、分析;然后对其中提出的网络教学阻碍因素进行梳理,总结出高校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平台、政策制度以及其他方面普遍存在的五类阻碍因素;最后结合研究者自身工作经验,分别从高校网络教学政策制定、教师发展、学生、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以及研究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高校网络教学阻碍问题的策略。
45-51

大学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影响因素——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

摘要:在高等教育领域,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为终极目标的大学教学方式变革备受瞩目。学校是变革的首要单元,在学校情境下对影响大学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将有助于高校积极回应时展对大学教学的新需求,制定针对性政策,推进大学教学改革。本文基于对全国6所本科院校600名大学教师的问卷调查,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大学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教师的教学方式变革受到内外因素的双重影响,不同的教学认知、教学方式之间有显著相关性,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其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方式有显著影响,学校政策、院系氛围都会对教师所能获得的技术支持产生显著影响,但对教师技术应用行为并无直接影响,而是通过对教师的技术支持来实现,教师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投入影响不同。最后,本文就学校如何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变革提出了相关建议。
52-58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学习科学

图示化学习工具促进知能发展的学习行为模式分析

摘要:计算机图示化工具可以帮助学习者将内隐的问题解决和知识建构过程显性化,是促进知识技能发展的有效方式,也为分析评价知能水平提供了新的视角。作为学习分析的一种具体体现,分析学习者使用图示化工具的行为模式,有助于深入理解知能水平的成因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支架。本研究提出利用序列分析方法,对图示化学习过程数据进行分析,探究能够促进知能发展的图示化学习行为模式。本文以医学教育中的临床诊断知识技能培训为例,介绍一种用于问题导向学习(PBL)的在线图示化学习工具,并通过分析学生的图示化学习过程数据,比较学习表现较好和较差的学生在图示化学习行为模式上的差异。研究发现,学习表现较好的学生具有"概念建构一假设提出一推理论证"三循环的学习行为模式,反映其较强的知识抽象概括能力和面向问题解决过程的、有目的的知识建构能力。分析结果表明,该图示化学习行为模式,对于促进专业知能发展有重要作用。
59-66

学习分析视角下的个性化学习平台研究

摘要:个性化学习平台是实现"智慧学习"的前提,而依托大数据的学习分析技术则是构建实用性强的个性化学习平台的重要保障。然而,目前学习分析技术仍处在发展阶段,相关文献表明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综述和应用分析,多侧重于基于学习管理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分析,面向基础教育的成熟应用案例稀少。本研究以基础教育中的智慧学习为应用背景,尝试基于学习分析的动态采集、精确分析、可视化反馈等构建个性化学习平台,以实现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因材施教"。文章从个性化学习的实施要素和学习分析的过程出发,探讨了基础教育中基于学习分析实现个性化学习的思路,即在传统的"一对多"课堂传播环境中采用教师引导的基于分层的群组个性化学习,在"一对一"的泛在自主学习环境下采用智能Agent伴学的个性化学习,两种方式可无缝切换,并通过层的粒度设置实现统一;进而阐述了平台的框架、学习路径推送策略、功能模块与智能Agent设计;并结合案例介绍了平台的应用情况。数据表明,引入学习分析技术有助于教师量化掌控学情及动态调整教学过程,对学习困难生和优异生的学习动机激发与保持有较显著的积极作用。
67-74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教学设计

基于项目的在线协作知识共享模型——博弈视角下的研究

摘要:在基于项目的协作情境下,学习者之间存在复杂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因此只有同时考虑知识共享者和知识接受者双方的付出与收益,才能合理地描述基于项目的在线协作知识共享过程,进而剖析多因素的作用机制。鉴于此,本研究以博弈论为基本分析工具,尝试从新的视角揭示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行为规律。论文从私下共享(一对一博弈)、组内共享(小范围博弈)、公开共享(开放式博弈)三方面建立了基于项目的在线协作知识共享博弈模型,剖析个体间协作知识共享的动态演化机制,针对每类模型分别描述了关键因子的作用和影响;通过对模型的比较,分析三类知识共享方式下博弈过程的差异,并据此提出促进知识共享的策略。本文所提出的知识共享模型可作为基本框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75-82

MOOC评价系统中同伴互评概率模型研究

摘要:2012年起,基于网络、针对大众人群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呈井喷式发展。目前的MOOC虽然能支持视频课程、论坛、测试和评价等功能,但对于学习者学习效果的评价和给予反馈的能力仍受到限制。在线学习的学习效果评价方法中,选择题和判断题等客观类试题可以通过机器进行评判反馈,但一些主观类试题,比如数学演算、设计问题和论文等一些复杂和开放性的作业任务就无法通过机器评判反馈。针对这一情况,一些MOOC平台正逐步引入同伴互评机制。虽然同伴互评机制的设立使得主观类试题得到有效评价,但学习者对同伴建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表示怀疑。调查发现,94%学生更喜欢老师评语。如此,需要依据一定的理论或过程模型保证同伴互评的准确度、信服度和价值。本文构建了三种关联复杂度不同的同伴互评概率模型来提升MOOC评价系统中主观试题评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并利用Cousera中"人机交互"课程的相关数据组来评测各同伴互评概率模型的准确度。评测方法采用了吉布斯采样法和期望最大化法。文章通过对使用三种概率模型得到的评测结果与通过Cousera平台同伴互评系统所得到的相应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准确度有显著提高。本文构建的模型可以提升同伴互评系统整体效果,且最高达到30%。文章最后还对同伴互评概率模型的进一步改进方向和其在MOOC系统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包括增加新的关注参数,例如评分者在评分时投入的关注度等。
83-90

教师远程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德尔菲法的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国培计划"等政府项目的推动,远程培训作为大规模教师培训的有效方式在全国范围迅速推广,业已成为我国当前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教师远程培训具有学员数量多、影响范围广、实践发展快等特点,对其效果进行评估研究逾显迫切和意义重大。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企业培训效果评估理论、成人学习理论、培训转化理论等为基础,构建了教师远程培训效果的评估指标体系初稿,并通过两轮德尔菲法对三个级别指标项进行意见征询,对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合理性进行验证,继而在反馈意见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指标删除、内涵及表述修改、补增项目等,最终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46个三级指标的教师远程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包含学员反应层、学习结果层、个人绩效层和组织绩效层。学员反应层包括学员对网络课程、支持服务、在线项目设计与实施、培训整体满意度;学习结果层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个人绩效层包括学员对所学知识的直接迁移和间接迁移;组织绩效层包括学员在自我提升基础上,对学生、同事、学校的影响等。该评估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专家效度,以及较好的适用性和可推广性,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师远程培训效果评估的理论体系,也为教师远程培训实践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指导。
91-101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技术支撑

教师使用学习空间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学习空间已成为一个国际研究热点。作为学习空间核心利益相关者之一,教师的使用意愿对应用效果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访谈使用学习空间的教师,然后根据扎根理论的研究程序探索教师使用学习空间的影响因素。通过对13名教师的深度访谈,以及对资料的编码与分析,文章得出了用户体验、易操作性、对教学有用、教师的适应等八个直接影响因素和任务类型、支持与服务、自我效能三个间接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可以归纳成个人、空间和外部三类。研究还表明,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因阶段而异。在最初使用阶段,影响教师使用学习空间的主导因素是用户体验,特别是舒适度和新鲜感对教师使用有重要影响。随着使用经验的增加,主导因素开始由用户体验转变为对教学有用、教师的适应性等。本文提出学习空间的设计要以满足教学需求为首要原则,应该注重用户体验,学习空间内的新设施和新技术要尽可能与先前使用经验相似或接近,技术设备和技术应用要简单易操作,要重视软件支持,注重健康环保,尊重教师的选择权等七条建议,并从完善应用的生态链和降低构建成本两方面促进学习空间的应用与推广。
102-110

智慧学习环境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近十年国际期刊论文的内容分析

摘要:本文从多个权威的国际电子期刊数据库搜索到102篇有关智慧学习环境的论文,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近十年来智慧学习环境国际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探讨其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研究发现,智慧学习环境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研究领域,研究主题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智能学习环境的结构功能、适应性学习支持的策略及算法、智慧学习环境的教学策略和案例等是最受关注的研究主题;伴随着新技术的教育应用,未来教室环境、新技术支持下的创新教学,以及师生对学习环境的体验等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对智慧学习环境在教学性能、学习绩效提升、用户态度和学习体验等获得趋于正面的研究结论。研究还发现,自2008年始,伴随着便携式移动手持设备的普及,可穿戴电脑技术及传感技术等创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智慧学习环境中有关学习活动类型的研究趋干多样化和创新性,学习空间的研究趋于开放性和虚拟性,学习交互类型研究趋于多通道化和多层次性,学习体验研究趋于直观化和丰富性,学习支持研究趋于个性化和自适应性。这些变化受到智慧学习环境技术丰富特性的驱动。在新技术支持下,全新的学习空间设计、创新的教学形态、真实的学习体验、智慧化的学习支持等将成为未来智慧学习环境的研究重点。
111-119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投稿须知

摘要:一、特别约定 (一)所有投稿文章都应是未经发表的,投稿平台是http://openedu.shtvu.edu.cn。文章内容与其他文章(含自己的文章)相似度不得高于10%。杜绝一切一稿多投或抄袭行为。请各位作者务必自觉共同遵守。
120-120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开放视点

学校与教校

摘要:陶行知先生曾说:“莫把学校变成教校”,意指学生是学校的主人,教育应以学生为主,而不是以教为主。这是他学习老师杜威“以学生为中心”后的感悟。不知什么原因,陶先生“以学生为中心”的苦心实践后来并没有在学校中得到完整的传承,反倒是以教师为主导的现实在校园随处可见。领导和教师更多地成了学校的主人。
F0002-F0002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编余札记

问题与研究

摘要:问题是研究的起点。好的问题,常常让研究大放异彩.不少书刊网络因此辟专章专节详论选题,那么选题是不是都得到了解决?是不是都获得了通向高质量选题的妙招?
F0003-F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