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育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Open Education Research

  • 31-1724/G4 国内刊号
  • 1007-2179 国际刊号
  • 5.0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开放教育研究是上海开放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5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开放教育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报告、本刊专稿、技术支撑、学术前沿、开放视点、编余札记、理论研究、理论探究、理论前沿、专题研究: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国际比较、高阶访谈、终身教育

开放教育研究 2011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高阶访谈
从开放教育资源到开放评估资源——访美国开放教育资源知名学者戴维·威利博士4-7

摘要:继前面两期分别对麻省理工学院史蒂芬·卡尔森、纽约大学多尔顿·康利的访谈,本期我们邀请美国杨百翰大学的戴维·威利博士就未来开放教育资源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进行了访谈。戴维·威利(David Wiley)目前是美国杨百翰大学(Brigham Young University)教学心理与技术专业副教授,并兼任该校教师教育和培训促进中心副主任,负责研究方面的工作。威利的职业生涯致力于为所有人增加接受教育的机会,在开放教育资源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方面都非常活跃。威利是犹他州开放高级中学创始人、平世界知识公司(Flat World Knowledge)首席开放官(Chief Openness Officer,简称COO)、开放内容网站(http://Open Content.org)创始人;曾担任犹他州立大学教学技术系副教授、开放和可持续学习中心(the Center for Open and Sustainable Learning)主任;2002年获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青年科学家奖(NSFCAREER Award),2009年被美国《快速公司》杂志提名为100位最具创新精神商业人士(也称"全球百大创意人")。目前威利还兼任斯坦福大学法学院互联网和社会中心(the Center for Internet and Society)非在籍研究员、荷兰开放大学访问学者,最近他还被提名为英国开放大学OLNet项目专家组成员。本次访谈,威利博士分享了他目前关于开放教育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和长期经济生存能力方面的研究;讨论了开放教育资源内涵的更新及经过十多年发展所面临的创新者困境;探讨了他曾经付出巨大心血和汗水的犹他州立大学开放课件项目(简称USU OCW)关闭的原因;讨论和分析了开放教育资源在美国犹他州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以及开放教育资源对高等教育和远程学习机构未来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展望了开放教育资源的未来发展,并提出要重点解决知识产权中的授权障碍、促进开放资源评估以检�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国际会议
无缝学习空间的技术、资源与学习创新——2011年第十届mLearn世界会议述评8-19

摘要:第十届移动及情境学习世界会议2011年10月在北京师范大学成功举办,作为具有国际权威影响力的移动学习方面的国际会议,其集聚了国内外移动学习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呈现了最具创新性的移动学习研究成果。透过本次会议的主题演讲与专题论坛,可以清晰地看到,无缝学习空间的结构模型、关键技术、资源模型和创新学习模式是与会学者交流与研讨的重点,显示了国际移动学习研究与实践的新趋势。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学习科学
学习科学的方法论革新与研究方法综述20-29

摘要:学习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及其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它的方法论革新以及多种创新方法与技术的使用。文章简要描述了学习科学方法论的革新背景,重点剖析了作为学习科学重要方法论的"设计研究"其整合科学与设计的方法论逻辑,并概要介绍了互动分析、话语分析、行动相关事件的网络建构法、批判设计民族志、视频研究和脑功能成像等应用于当今学习科学的典型方法与技术。最后总结和讨论了学习科学研究为应对真实学习情境的复杂性所表现的方法特性和未来面临的挑战。

真实境脉中的学习研究与教育变革——学习科学研究回顾、反思与展望30-37

摘要:"学习科学新进展"系列文章分别从学习科学的发展史、主要的八个研究领域、研究的方法与方法论等方面,系统地报道了国外学习科学创新研究的最新成果。文章首先对已发表的系列文章研究内容进行总结与回顾,并对近年来学习科学研究的项目与成就进行反思,总结学习科学研究的典型特色以及面临的问题,最后,文章提出了学习科学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对教育变革的影响。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本刊专稿
创建地方开放大学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及对策建议——以云南开放大学的创建为例38-42

摘要:地方开放大学在创建过程中会面临依法办学、办学自主权落实、办学体系建设、学习成果认证转换、教育资源整合以及经费保障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云南开放大学的创建为例,对开放大学的内涵、目标、定位、建设模式、管理体制等提出了一些建议。

开放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对冲——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开放大学的制度设计43-48

摘要:本文中的"对冲"(hedge)不再是一个普通的金融概念,它是一种哲学方法和工作机制:当一种政策制定后,应当考虑其他未被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否用一种对冲的政策去引导解决,以减低风险,保持社会的稳定。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它偏重的是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社会需求成为第一要素;按照对冲理论,还应当有一种与之互补的教育形式,目的是服务于人的发展,满足受教育者个人的愿望。因此,本文按照这一机制去设计开放大学的定位,从办学的逻辑起点、功能定位、教学组织等15个方面对对冲的两极进行了比较,从而形成了开放教育独特的内涵存在。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发展战略
关于开放大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思考——学习者参与的视角49-53

摘要:在传统的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中,学习者仅作为教育的接受者,没有真正参与学校的质量保证过程,学校主要采取以政府或某一组织机构为主导的集权型保障体系,这一体系缺乏监督和透明性。开放大学要落实"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学习者应在其质量保证体系中发挥应有的力量。在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及在此框架下英国开放大学的质量保证中,学习者参与已经有了成熟的发展,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经验可为我国开放大学质量保证体系中学习者的有效参与提供借鉴,以正确认识并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学习者力量来保证我国开放大学的教育质量,使学习者参与成为构建我国开放大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核心要素之一。

终身教育背景下国际远程高等教育新进展——基于对世界48位学者的访谈54-62

摘要:当前,我们正处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全民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之下,中国远程高等教育由此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国际远程高等教育领域发展现状及走势,并认清我们所处的新情境,从而探索中国远程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之路。因此,本研究基于八年来(2004-2011年)对国际远程高等教育领域48位知名学者的46篇访谈,从当前远程高等教育需求与理念的变化、政策与管理、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学习支持、经济与成本、质量保证、研究方法的创新、实践发展以及研究背后的故事等九方面剖析了当前国际远程高等教育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希望能对终身教育背景下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本刊参加《外语电化教学》编辑部创刊30周年专题座谈会62-62

摘要:本刊讯:11月26日上午,"庆祝《外语电化教学》创刊30周年暨外语教育技术发展"专题座谈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隆重召开。出席座谈会的领导和嘉宾有上海外国语大学校党委书记、《外语电化教学》杂志主编吴友富教授,主管副校长杨力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戴炜栋教授,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国际交流
学习支持服务的新模式63-68

摘要:远程教育项目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学习支持服务。传统的学生支持服务观念将其界定为"除课程材料制作和传送之外帮助学生学习取得进展的一切活动"(Simpson,2000)或者"课程制作之外的所有过程"(Sharma,2000;Keegan,1996)。随着在线学习的发展及其在远程教育中所处的主导地位,有必要反思学习支持,且不同于传统或第一代远程教育中的学习支持。网络技术促进了知识的社会创建/建构和对用户生成内容的共享,二者均将学习者看作是知识创建/建构的积极参与者。本文分析了开放与远程数字化学习情境下学习支持服务的关注点,并重点关注在线学习者的挫败感、在线讨论中的沉默文化、基于共同体的学习支持,以及教师在整个学习支持服务提供中的角色。文章主要基于菲律宾开放大学十多年来实施开放与远程数字化学习的经验,并就学习支持系统应具备的属性提出了建议。

第七届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学术论坛11月19-20日在南京召开68-68

摘要:本刊讯: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学术论坛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重要平台,第七届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于2011年11月19-20日在南京召开,由南京师范大学承办。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陆续开始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培养以来,博士生通过高质量的学术研究工作,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教学设计
大学生是如何协作探究的——大学通识课程研究性学习的叙事研究69-81

摘要:本文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对中山大学通识课程"现代学习理论与技术"中的小组研究性学习进行了参与式研究。在对四个学生小组的深入观察、调查、访谈与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发现了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常见困难与问题,如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选题和定题时面临困难,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协作,研究缺乏深度等;继而,研究对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如传统学习方式、社团活动、课外阅读量、课程性质、小组构成、课程设计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加强教师指导、抓住选题和定题的关键阶段和改善课程各项设计等建议。希望本研究对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网上形成性考核改革促使开放教育实践水平的提升——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综合英语”系列课程为例82-88

摘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是世界上最大的远程教育机构,开设有849门课程,大部分课程都有在线学习的成分,因此,利用网上形成性考核的方式进行开放教育学习支持服务具有重要作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英语专业专科层次"综合英语"系列课程先后经过"‘综合英语’网络课程建设"项目(2006-2008年)与"‘综合英语’课程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网上形成性考核"子项目(2009年至今)两次大规模的开放教育资源革新。本研究通过运用开放教育实践矩阵以及问卷调查分析方法判定两个项目实施前后"综合英语"课程开放教育资源和开放教育实践的开放程度。通过分析该课程的社会参与程度、协作使用和开放的程度以及开放教育实践自主自由度和社会协作程度,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综合英语"课程开放教育实践经历了一个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从使用者处获得的信息反馈对于丰富和提升网上形成性考核学习资源的质量具有持续性价值;需要持续关注、研究和改进开放教育实践,以满足学习者不断新增的学习需要。希望本研究对其他教学机构和个人在促进开放教育实践的开放度方面有一定借鉴意义。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研究报告
远程开放教育英语专业学习者辍学现象调查(一)——来自电大系统14个省级电大样本观测点的实证研究89-97

摘要:高辍学率是远程开放教育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本研究对广播电视大学辍学率较高的英语专业展开实证研究,研究首先选择英语专业招生较集中的广播电视大学系统14个省级电大作为样本观测点,进而确定各观测点2010年春入学的2237名学生进入研究与学业观察范围,研究计划连续跟踪该届学生3个学期,记录每学期发生的辍学现象。到2010年秋季,研究得到了入学半年后首批辍学者名单共204人,研究者邀请到其中的118人填写了调查问卷,并对其中98名辍学者进行了面对面访谈或者电话、网络访谈。研究同时得到了195名辍学者在校学习成绩记录。研究还对辍学者身边的40名英语专业教师以及班主任进行了面对面访谈。基于以上数据,研究揭示了远程开放教育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半年后发生的辍学现象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远程教育机构作为方向的思考。

开放英语教育零辍学现象之情感因素研究——一项基于NVivo的质性研究报告98-103

摘要:研究开放英语教育零辍学现象的深层次原因,识别影响英语学习者不放弃学业的情感因素,对于探讨开放教育机构行动取向颇为有益。本研究在对来自广东省四所地市级电大的27位英语学习者进行质性研究的基础上,借助NVivo9分析软件分析了零辍学现象背后的情感因素。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零辍学现象的重要影响因素;四所电大情感因素分布情况不一,各具特点;学习者主要采用面授为主、网络为辅的学习方式;教材、复习资料成为学习者意见的焦点。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技术支撑
教育网站影响力评价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31个省级教育门户网站的网络计量104-110

摘要:基于网络计量学的网站影响力评价是当前网络资源评价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代表着一种量化评价的趋势。本文在前期理论建构的基础上,选择某一类教育网站开展影响力评价研究,即选择我国31所省级教育门户网站,采集其链接指标和流量指标,经由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揭示各种网络计量指标对于教育网站影响力评价的效用,并探索关于教育网站影响力的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链接特征和流量特征的评价与人工定性评价都可以作为网站评价的方法,三者的相互印证体现了网站影响力评价的科学性,三者之间的差异体现了他们各有侧重,有必要综合运用;一些单一链接指标,可以作为网站评价的参照标准,但是,基于链接特征的综合方法评价网站影响力的效度更高,网络影响因子对教育门户网站的评价意义尚不明显;Alexa提供的"网站流量排名"这一综合指标更具有直接参照意义。文章最后还对网站影响力评价结果的应用以及研究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改进工作进行了讨论。

《开放教育研究》2011年度(总第89~94期)总目录111-112

移动与学习F0002-F0002

摘要:移动学习是什么?我不是很清楚。有人说使用移动终端是不能够得上系统学习的,我现在是赞成的,但不能保证未来f为什么非要够上系统学习才算是真正的学习呢?显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