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文化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建筑与文化杂志 部级期刊

Architecture & Culture

  • 11-5058/Z 国内刊号
  • 1672-4909 国际刊号
  • 0.17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建筑与文化是世纪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4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建筑与文化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卷首语、关注、评论、阅城、基金项目、重点推荐、古城、装饰与文化、艺术新视线

建筑与文化 2019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建筑与文化杂志卷首语
传承历史文脉,彰显千年古都城市特色11-11

摘要:西安作为中国众多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理应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发挥重要的示范和载体作用。20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伟大实践证明,一个没有特色的城市注定是一个缺乏竞争力的城市。西安这座城市,它拥有着与众不同的历史文化特色,其历史底蕴的丰厚远近皆知,那么,如何系统性地塑造西安城市历史文化特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课题。

建筑与文化杂志关注
西安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塑造:理论思考与实践策略12-19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特色问题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当前西安的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存在"古城风格丧失""元素消失过快""名片不够响亮"等问题。文章分析认为,西安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塑造需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解决"城市开发与文化保护""战略规划与分步实施""局部塑造与整体协调""建设速度与工程质量""古城特色与现代风情""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六对矛盾;二是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法治保障、科学运作、公众参与"多方治理机制。结合西安城市建设现状,建议从城市景观格局、特色内涵载体、标识符号系统、形象标志、文化名片等方面改进和提升历史文化特色的塑造工作。

建筑与文化杂志建筑师的建筑
尽职20-21

摘要:尽心尽职是成为一名优秀建筑师的基本要求,建筑师的思维方式主要依靠空间思维来观照万物,这种思维基于对建筑结构、梁柱、拱劵和穹顶等要素的敏感度,具有可塑性,且是非线性的。建筑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渐丰富,不再像以往那样仅仅满足人的基本居住条件便算完成使命。科技的发展深刻变革着人们的工作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

建筑与文化杂志设计品阅
海口鲁能·海蓝福源生活馆22-25

摘要:项目名称丨海口·鲁能海蓝福源生活馆项目功能丨商业健康休闲娱乐项目位置丨海口迎宾半岛鲁能大道业主单位丨鲁能海南英大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筑设计丨上海日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负责丨李竞主创团队丨郭振江赵非齐邹雨佳建筑面积丨3500m^2设计时间丨10个月竣工时间丨2018年10月建筑摄影丨远洋图底关系低檐斜墙,横竖相向。正像蒙德里安把传统的形式拆分为独立的元素,同时保持这些元素之间清晰的组织关系一样,抽象纯粹的建筑语言能够更清晰地组织纯粹的精神性表达,设计希望创造一种适宜尺度下的均衡图底关系,建筑为实,院落为虚,不同功能体块之间在满足具体尺度要求的情况下,通过方向、围合、拉伸等手法构成实与虚的几何图底关系,达到虚实与内外之间的均衡。

建筑与文化杂志理论研究
柳士英早期建筑思想研究27-28

摘要:文章通过文献考证及实地调研,研究了柳士英先生早期在上海、杭州、安徽落地的7个建筑作品。结合柳士英早年职业生涯履历的同期发展,探讨了在当时中西文化碰撞和新旧设计思想交替演变的社会背景下,柳士英建筑设计思想变化的形成过程,以期对中国近代第一批留日建筑师的人物研究补充相关的理论与实践资料。

城市热岛效应背景下居住小区夏季室外降温策略研究29-30

摘要:热岛效应是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城市居住区采用不同的下垫面材料会引起温度的分布差异。研究者应用实地测试的方法对中国西安曲江宜居小区的室外温度进行了研究,测试对象包括水体、植物、架空层、建筑物天井、下垫面材料等室外常用的形式。测试结果表明松树的降温效果较好,天井和架空层的降温能力较好,小范围的水体降温能力有限,铁质材料的升温快,降温也快,晴天、雨天等天气状态对居住区温度具有显著的影响。

湖社画会创始人金开藩与中国营造学社31-32

摘要:文章通过研究分析原始史料及文献,探讨湖社画会创始人金开藩的生平事迹,学术思想以及取得的艺术成就,以"精研古法,博采新知"为学术与艺术实践的思想宗旨,金开藩及湖社画会成员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坚守与弘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中国营造学社创立初期扩大了社会影响力。

基于基因理论的传统乡土建筑传承33-35

摘要:文章基于生物学的基因理论,提出了以"文化基因"和"信息链"两大概念研究文化历史形态或建筑演变,探讨了新的乡土建筑设计形式,通过对杭州富阳东梓关回迁农居的分析,论证了现代生活方式和传统建筑与景观可以共存于同一个结构和建筑中,为中国乡土建筑传承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福建省漳州市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36-37

摘要:党的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能够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福建省漳州市深刻贯彻精神,推动乡村建设稳步前进,作者通过实地考察漳州市山重村、埭美村等多个具有代表性的乡村建设及旅游发展现状,深入分析漳州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有机更新理论视角下的传统村落空间营造策略研究38-39

摘要:党的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各地乡村建设进入新一轮的建设热潮。文章引入城市更新建设中的有机更新的概念与规划思想,通过归纳传统村落空间在乡村建设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分析总结其问题产生的缘起与成因,继而提出有机更新理念指导下的传统村落空间营造策略,以期为现阶段乡村空间营造以及乡村聚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积极的参考。

跨界:当代艺术创作新趋向研究40-41

摘要: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的全方位覆盖,艺术产业更现代化更具有时代感,这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要求。当代艺术家是艺术产业文化当中与时俱进的实践者,他们将当代艺术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当中,实现当代艺术的跨界合作方式,打破原有的各领域的封闭独立状态,迎合国际艺术市场发展的多元化新方向,成为唤醒灵感,达到创作新高度有效手段。所以,当代艺术与跨界合作的多元化定位,成为当下艺术市场面临的新思考。

“适老居住空间”教学研究探索--社会代际群体互助模式户型设计解析42-43

摘要:文章从研究不同年龄群体的特征出发,寻找社会代际群体互助的契合点,通过混合居住的户型设计,探索实现社会代际群体的互相支援,为解决社会问题探寻新的方式,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以此提升学生对于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增强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

复杂生命系统中自下而上理论对城市系统的影响44-45

摘要:文章论述了自然界中的集群智慧与涌现理论对于生物个体以及其组成的单一生物群体的行为影响,论证了系统的稳定取决于秩序生成的个体间相互作用的机制。以此为基础,文章探讨了基于城市个体组成整体对城市系统的控制,推论出在城市设计等城市更新过程中应用自下而上理论遵从城市内在秩序需求的重要性与必然性。

浅析柏林国家美术馆新馆的设计理念--“古典精神的现代诠释”理论研究46-47

摘要:文章以密斯·凡·德罗的柏林国家美术馆新馆为研究载体,论述了密斯设计理念和新馆建造背景,并且简述了新馆的设计手法,同时引出了密斯"古典精神的现代诠释"的理论研究,以新思路去解析密斯的作品,为今后研究现代建筑运动提供理论基础。

浅析耶鲁大学美术馆中的空间秩序48-49

摘要:路易斯·康是20世纪下半叶的建筑界中不可忽略的建筑大师,生于1901年的路易斯·康直到年过半百之后才开始声名鹊起,成为大家认可并追捧的建筑大师。而使他出名的建筑作品正是耶鲁大学的美术馆。"Lou always wanted a distinction between things"这是路易斯·康的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的安妮在回忆康时所说的话,耶鲁大学美术馆正是康对空间秩序的初次尝试。文章从背景等方面对耶鲁大学美术馆的分析,浅析路易斯·康对空间秩序的看法以及设计思路。

现象透明性--SANAA建筑作品的另一种解读50-53

摘要:从立体主义绘画中演绎出来的现象透明性理论,对于交叠、渗透及空间维度矛盾等一系列空间操作方法起到了深层引导作用。文章主要选取了SANAA建筑事务所的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作品,并对其形式操作与空间特征加以分析,探究SANAA建筑作品呈现现象透明性特征背后所蕴含的诗意逻辑。

基于文化资本理念的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策略--以重庆市寸滩为例54-55

摘要:我国城市建设正处在存量更新的城市发展转型阶段,在增强文化自信,推动城市文化建设和提高城市文化内涵的新时展诉求下,关于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在快速推进。文章提出将"文化资本"这一理念引入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中,将规划区内的物质文化要素和非物质文化要素分为5类文化资本,并结合重庆市寸滩传统风貌区规划实践,针对各类文化资本的特性提出具体的规划保护策略。

美丽与更新:“美丽集镇”的街道美学思考56-57

摘要:"美丽集镇"的营造作为"美丽中国"宏大建设主题的重要补充,为提升当地居民生活质量与改善镇区风貌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这股悄然兴起的"美丽集镇"建设热潮里,"美丽"街道塑造是一个重要的命题,文章通过相关的建设实践,立足实践美学结合相关学科的研究内容,探讨集镇建设中的美学提升与营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