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文化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建筑与文化杂志 部级期刊

Architecture & Culture

  • 11-5058/Z 国内刊号
  • 1672-4909 国际刊号
  • 0.17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建筑与文化是世纪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4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建筑与文化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卷首语、关注、评论、阅城、基金项目、重点推荐、古城、装饰与文化、艺术新视线

建筑与文化 2019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建筑与文化杂志卷首语
城市更新下伦理价值的再思考11-11

摘要:城市更新是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生活的区域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和修复,使之重新发展和繁荣,其目标是让人在未来更好地生活在城市里。正如《伊斯坦布尔宣言》所述: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在此意义而言,城市更新要从适应人的全面发展需求出发,其不仅仅是物质空间的修复或再造,更是对人的城市生活的一种伦理关怀。建筑作为人的城市生活的物化载体,是城市更新过程中最基本的单体元素。

建筑与文化杂志关注
浅析改建策略的组合方式在既有办公建筑空间改造中的运用——以南昌市铁路勘察设计院办公大楼为例13-19

摘要:建筑的内部空间作为人类行为的主要活动场所在建筑中占据着主导作用,对空间的改造将会激发既有建筑的潜在"生命力"。文章首先通过对既有建筑的历史功能、结构与场所的前期研究,提出既有建筑改造具有复杂性的特征,此特征也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建筑空间。归纳概括既有建筑改造的一般性策略并加以阐述,在前人基础上总结出不同改建策略在空间改造中的特征与关系,提出不同改建策略的组合方式以应对既有建筑改造的复杂性,并将策略组合的方式运用于既有办公建筑的空间改造中。

建筑与文化杂志建筑师的建筑
山地与滨水建筑浅论20-21

摘要:我国多山,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尤其在西部和西南,如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的福建省,平地甚少。针对此现状,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黄光宇教授著有山地城市学原理一书,可惜他过早地离开人世,但其观点和提纲仍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建筑与文化杂志观筑之道
边界·跨界·境界——回归生活美学的建筑设计现代性理念22-25

摘要:《周易·系辞上》:"探啧索隐,钩深致远。"探啧的意思是探究深奥的道理。我们在探索建筑与生活、城市与建筑,建筑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时,会真切地发现:建筑美学作为新的领域,其跨学科的特征决定了对它的探必定是一次壮阔的苦旅。这一苦旅,让每一个从事建筑设计行业的人们,心怀美好,心怀责任,心怀探寻。从概念到建成:天府新金融谷林语堂先生讲到的"生活的艺术",就是让人们从根本上生活得更加美好,更加富有诗意。可以说,他的文化观点就是一种生活美学。纵观中外的建筑发展,不难看出,人们向往那些能够让生活更美好的建筑,强调人与居住环境的宜居、田园、意蕴、融合......

建筑与文化杂志设计品阅
高祥生教授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的整体观——以铁路系列工程设计为例26-35

摘要:前言近十年时间内,我应铁路部门的邀请,先后设计了南京站南站房出发厅、南京站会议室、南京站北站房出发厅、南京南站出发厅、到达厅、南京南站公共环境、合肥南站出发厅、连云港至镇江沿线辅房形象提升、南宁至启东沿线辅房形象提升等数十个站点形象提升的设计。在这过程中我遇到过各种困难,也得到了诸多领导和同仁的支持和帮助,我对此表示感谢,是他们的帮助成就了我的设计。在这过程中我认真思考总结了一些经验和体会,具体如下:1.设计中的整体性在诸多的体会中,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建立设计的整体性,并做好整体控制、分步实施、分清主次、把握整体尺度这些工作。我以南京南站的形象控制设计为例来谈一谈。

显隐之间,环境的共生与再创造——碧峰峡景区公共卫生间设计36-41

摘要:从2015年初开始,国家旅游局就提出了"厕所革命"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碧峰峡景区在创建5A级旅游景区时高度重视旅游厕所的设计,不仅在卫生间的内部功能上进行了提升,在其与外部环境的处理上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设计者本着尊重自然、融入自然的态度,采用了融入地景式"消隐建筑"的设计理念。新建的卫生间与场地原有建筑也通过设计者巧妙的构思,从而实现了新旧建筑之间的对话,表达了建筑与环境之间共生与再创造的关系。

建筑与文化杂志理论研究
新版住区设计标准对城市居住用地规划影响研究——以古浪县生活配套服务区为例43-44

摘要:新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的颁布实施,对我国传统居住区规划及相关城市规划编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文章从《设计标准》对城市居住用地指标的影响出发,分析其人均居住用地指标测算结果与现行国标产生差异的原因,并以古浪县生活配套服务区为例,探讨了《设计标准》对城市居住用地布局产生的影响,希望对古浪县生活配套服务区居住用地相关规划的编制及城区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基于室内自然光环境品质提高的西北地区中小学校教室窗户优化设计研究45-47

摘要: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大幅增长,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室内光环境差是近视高发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Ecotect和Radiance软件模拟,对陕西延安地区中小学校的教室窗户进行定量设计研究。当教室宜采用高度适中,窗间墙宽度适中、布置均匀的窗户时室内照度和采光系数较好。为减少教室内眩光,可在窗户上增加1000mm(内)+500mm(外)的遮阳反光板。增大教室内墙窗户可有效提高教室内照度和采光均匀度。窗户是中小学教室自然光线的唯一来源,因此窗户形式的设计对改善室内光环境有重要意义。

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技术和经济分析48-50

摘要:绿色环保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建筑业响应这一主题必然要从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型工程转变为绿色环保建筑。夏热冬暖地区因其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典型的气候特征等成为绿色建筑时兴的首选之地。文章从夏热冬暖地区的特征出发,分析绿色建筑内涵基础之上,基于全寿命周期技术分析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措施和相应的经济成本、费用、效益等,为绿色建筑的进一步市场开拓提供可靠的经济依据。

现代建筑特异性空间设计手法浅析51-53

摘要:建筑空间异化是指从建筑设计中某一个部分的矛盾出发,面向使用者的场所体验,通过建筑师某种独具匠心的创造,生发出空间原型的独特变异体,从而更好地回应使用者的功能需求或激发新的行为模式。建筑空间创作的手法使得建筑师的个人表演情结得以与建成环境的行为体验相结合,并借以合理发挥。本文对建筑空间异化的概念,从建筑实例的角度,进行了设计手法、空间形态、功能主题、创作思维、建筑师的角色几个层面的探析。

基于服务蓝图的体验式乡村民宿服务设计研究——以杭州市为例54-55

摘要:伴随着旅游消费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促进乡村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旅游者的需求多样性增加,民宿成为乡村体验式旅游的重要形式,其服务体验很大程度影响消费决策及对于乡村的整体认知。文章从服务设计的角度,以服务蓝图为基础,通过对民宿触点的研究,构建服务体验系统,并提出体验式民宿的发展策略。

夏热冬冷地区车展类建筑玻璃幕墙遮阳手法模拟分析56-58

摘要:文章针对金华地区夏热冬冷气候特征,基于对汽车展示中心传统设计手法的分析,从而得出优化遮阳构造为汽车展示馆被动式设计手法的主要研究对象。以项目基地交通条件为根据,文章决定主要通过不同遮阳形式对西立面太阳辐射量影响的定量研究作为汽车展示馆的设计手法研究的对象,分析比较各形式之间对太阳辐射量的影响的区别与各形式的构造尺寸对太阳辐射量的影响,来得到相较下更适合用于在该地区建筑西立面幕墙的遮阳形式与构造尺寸。

功用性:日本传统建筑文化特质的现代解读59-62

摘要:在日本传统建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现代主义者对日本传统建筑文化特质进行了现代解读,这对于日本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的融合起到了关键作用。文章以神社、住宅、茶室作为日本传统建筑的代表,分析在现代主义语境下日本传统建筑的文化特质及其建筑体现,并追溯其形成的渊源,发现功用性的特质是日本传统建筑现代化转型的起点和基础。

严寒地区农村中小学建筑节能现状及优化策略——以哈尔滨地区为例63-64

摘要:针对严寒地区农村小学建筑节能的问题,选取哈尔滨地区的农村中小学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实测、问卷等调研方法,总结归纳哈尔滨地区学校建筑节能现状,提出学校节能存在建筑布局雷同、环境质量差、能耗大和节能意识差等典型问题,分别从优化建筑布局与体形、提高围护结构性能、使用清洁能源和树立绿色意识四个方面提出优化策略。

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要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65-67

摘要: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受权力、资本和使用群体的影响,是政府、市场和市民三方力量博弈的结果。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期,三方之间的关系正发生着深刻的改变,这势必对城市公共空间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文章在提出经济社会转型期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文献梳理,总结了转型期政府、市场、市民三者关系改变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影响,以及所引发的城市公共空间使用需求的变化,借助于实证研究,分析了新需求下,城市公共空间存在的诸如综合价值认知局限、使用矛盾突出和标准缺失管理效率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价值观念、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和管理者提供参考,达到充分挖掘公共空间价值,提升空间效能的目的。

陕北黄土高原地区乡村聚落研究综述68-69

摘要:通过分析国内近年关于乡村聚落的研究背景,分别从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解析陕北黄土高原地区乡村聚落的研究现状,并总结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而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设想。

川渝传统民居街、院、室的空间转换形态初探70-71

摘要: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川渝地区的传统民居街、院、室必须要有高效的空间转换才能满足当地人的需求。其高效的空间利用,因地制宜的转换形式,是当地人长期总结的结果,极具当地特色。通过不同地形对场镇选址的影响,总结不同的街、院、室平面形态组合,总结其手法以方便学者参考、探讨。

近代武汉里份住宅居住特征演变研究72-73

摘要:武汉里份是一类典型的中国近代里式住宅,它立足于中国传统住宅"院落式"的基础,兼收并蓄西方文化,呈现出现代居民的居住特征。里份住宅的空间形态变化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居住文化及特征的转变,是近代居民居住观念变化下的物质载体。文章通过对武汉里份住宅的诞生、发展及其类型分布综合归纳,探讨近代里份住宅的居住形态及建筑空间的特征演变,追溯其价值内涵,希望能够在当代语境下提供一种住宅保护、更新及改造的新思路。